石油化学品-PPT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62
危险化学品(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危险特性及事故类型分析了原油、天然气、液化气、轻质油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提出了可能引发的井喷、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的机理。
石油开采业为石油化工、石油炼制提供主要原料来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能源产业。
石油开采过程中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甲烷)、液化石油气、稳定轻轻等,属于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液化气体。
由于所处理物料的危险性及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对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掌握石油开采过程中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事故类型,对保证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石油开采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按照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类别划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其危险性包括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活性和毒性等。
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损失巨大的特点。
如1948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93年8月5日深圳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6万人转移。
这些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尽管起因和不尽相同,但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
发生事故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大量事实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危险化学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数量有关。
1.1石油1.1.1理化特性深色粘稠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并可与水形成乳状液;相对密度(水=1)0.8~0.98;pH值7;沸点(℃)常温-500℃;闪点(℃)28;爆炸极限1.0%~10.0%。
1.1.2危险性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我国原油多属石蜡基原油,以烷烃对人的影响为主。
石油高中化学教案全套课件
一、石油的组成
1. 主要成分:石油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杂质。
2. 不同石油的成分:石油的成分会随着来源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成分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
二、石油的提炼过程
1. 原油的提炼:原油经过蒸馏、裂解、重整等过程提炼出各种石油产品。
2. 石油产品的分类: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每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用途。
三、石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交通运输:汽油和柴油是交通工具常用的燃料,驱动车辆行驶。
2. 化工工业:石油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塑料、橡胶、涂料等产品。
3. 能源供应:石油是重要的能源资源,用于发电、供暖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石油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能源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
易燃!
石油原油
petroleum
C6H6
CAS号:8002-05-9
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黑褐色粘稠油状液体;
初沸点和沸程(℃):>35;
闪点(闭杯,℃):-6;
爆炸上限/下限[%(v/v)]:上限5.9;下限0.8;蒸气密度(空气=1):>1;
相对密度(水=1):0.82~0.86;
溶解性(mg/L):不溶于水。
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吸入:脱离接触。
如有不适感,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潄口,不要催吐。
就医禁用肾上腺素类药。
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
可用:使用适合火灾类型的合适的灭火剂。
禁用:无特别说明。
泄漏处理措施
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未制定PC-TWA:未制定PC-STEL:未制定消防中心
人民医院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