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知识背记
- 格式:doc
- 大小:152.17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化学必背一、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具有不带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的最小稳定粒子。
2.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形成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化合物。
3. 元素:由所有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所组成的物质。
4. 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以化学反应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5. 化学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6. 周期表:按元素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反映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
7. 化学计量:化学反应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关系。
8. 摩尔质量:一摩尔化学物质的质量。
9.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元素原子相对于碳-12原子的质量比。
10.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相对于碳-12原子的质量比。
二、常见化学反应类型1.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通常涉及电子转移。
2. 酸碱反应:涉及酸和碱之间的反应,通常涉及质子传递。
3. 沉淀反应:涉及产生难溶的沉淀物质的反应,通常由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
4. 双置换反应:也称交换反应,其中两种阳离子或两种阴离子彼此交换。
5. 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变为两种或更多种化合物的反应。
6. 合成反应:两种或更多种化合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1. 酸:具有酸性质的化合物,通常用于腐蚀和清洗。
2. 碱:具有碱性质的化合物,通常用于清洗和中和酸性物质。
3. 盐:通常用于调味和制造化学品。
4.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通常用于制造各种材料。
5. 非金属:多为非导电性,通常用于制造各种材料和化学试剂。
6. 可溶性/难溶性物质:在水或其他溶剂中溶解或不溶解的物质,通常用于实验和工业生产。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基本信息,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层结构等。
2.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3. 化学键:了解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并能区分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4. 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举例说明。
5.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包括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的生成物和特征。
6.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氧化和还原的定义、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
7. 物质的分解和组成:了解物质的分解和组成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8. 其他基础概念:了解其他一些基础概念,如溶液、浓度、电导性等。
9. 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10. 反应速率和平衡:了解反应速率和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这些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能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较好的理解。
当然,还需要通过实验和练习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化学基础知识点学好化学,就必修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化学基础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基础知识点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7)氢硫酸:H2S(8)熟石灰、消石灰:Ca(OH)2(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化学基础知识点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基础化学速记知识点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和能量变化规律。
化学知识对于理解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基础化学速记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内,电子围绕核外运动。
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为中性。
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元素的核外电子数。
2.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根据原子结构的不同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
3.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形成的物质,分子是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4.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化学反应规律等都受到原子和分子的影响。
5.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的配体离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6.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中的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二、化学物质的变化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外部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密度等,物质改变时不会改变其化学组成。
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涉及到物质内部结构的改变。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平衡、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摩尔比、能量变化等。
3.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呈现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相变是物质状态的转移过程,包括凝固、熔化、蒸发和凝结。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失去和获得,其中至少有一个物质发生电子的转移。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的反应。
三、化学实验和操作1. 实验室安全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方法,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措施等。
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学习化学前必须会背写的东西1、前20个元素名称qīng氢hài氦lǐ锂pí铍péng硼tàn碳dàn氮yǎng氧fú氟nǎi氖nà钠měi镁lǚ铝guī硅lín磷liú硫lǜ氯yà氩jiǎ钾gài钙2、化合价记忆顺口溜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氢氧根负一价铵根正一价硝酸根负一价硫酸根负二价碳酸根负二价3、画出空白表,背写此表,是学习初中高中化学的最关键一环5、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把下列方程式中的每个元素应该有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上面,并想办法理解方程式中所有数字的来源,熟记常见方程式的书写>一、化合反应(多变一的反应)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即氧气充足时燃烧)①现象:发白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②文字表达式: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③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2、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即氧气不充足时燃烧)②文字表达式:碳+氧气点燃一氧化碳③化学方程式:2C+O2点燃2CO3、硫在氧气中燃烧①现象:a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氧气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③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4、红磷在氧气中燃烧①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②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③化学方程式:4P + 5O2点燃2P2O55、氢气燃烧①现象:淡蓝色火焰,放热。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②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点燃水③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①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②文字表达式: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③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7、镁条燃烧①现象: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初中化学记忆口诀和学习技巧完整版化学是一门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学科,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化学的记忆口诀和学习技巧。
一、基础概念类口诀1.金属氧化物,碱性增不少酸性氧化物,酸性变得强2.镁铁和铝,二、三、四碳硅锆,甲硫硒3.Na+和K+,Li+和NH4+氨根离子,是有机碱4.NO3-,ClO4-,ClO3-,C2H3O2-HS-,Cl-,Br-,I-F-和OH-,CN-CO32-,SO42-多价酸根!二、离子反应类口诀1.高低稳定性,不合离子交换性石碱属,酸碱反应倒过来!2.溶解氧化物,四季都遭罪化学变黑白,物质全部裂3.硫化氢加入皂,头发变成黄氧化氯溶剂,恐立即慌张!三、酸碱常用实验类口诀1.小便试红蓝,氢氧化钠反应产新物!碳酸钠并呈现2.氨水碱,不起泡碱溶液,蓝纸转红靠这个3.二氧化碳,消除苦制碱机,反应体验四、氧化还原反应类口诀1.氧化锌,黑火的景象定住氧的思想2.氧化铁,加氢氧化又再还定住氧的思路3.酸还原,气泡水碱氧化,变蛋白五、化学方程式平衡法学习技巧1.找H前,a来配合判断还原剂被氧化2.找H后,与2连在一起判断氧化剂被还原3.确定俩个根,下一个来找不为负离子变动,由有俩个变少4.氧原子明显,不顾认识人其余物种也是普通这些记忆口诀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记忆化学知识,并提醒注意一些关键点,但仅仅靠口诀还不够,同学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技巧。
一、理解为主化学是一门需要理解的学科,记忆仅仅是辅助手段。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尽量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律,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二、实验为辅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亲自进行实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所以,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实验课,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三、整理笔记在课堂上,尽量用自己的话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和关键知识点。
回到家后,再将课堂笔记整理一遍,将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再进一步阅读教科书进行补充和理解。
初中化学口诀汇总一、物质的分类1. 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前者不可分解,后者可分解。
2. 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前者含碳,后者不含碳。
3. 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金属盐和非金属盐,前者是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结合,后者是两种非金属离子结合。
二、基本量的单位1. 常用单位:质量——克,体积——升,密度——克/毫升。
2. 摩尔质量:元素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指其质量与摩尔数的比值,单位为克/摩尔。
3. 摩尔体积:气体在标准条件下的摩尔体积为22.4升/摩尔。
三、原子结构1.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核运动。
2. 质子数为原子序数,中子数为质子数减电荷数,质子数加中子数为质量数。
3. 原子半径越小,电子能级越靠近核,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大。
四、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需要符合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基本定律。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3. 化学反应一般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
五、溶液1.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2. 溶液浓度可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表示。
3.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某些物质也可能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减小。
六、原子轨道1. chuang22. 原子能级由原子轨道组成,轨道类型分为s、p、d、f 轨道。
3. 原子轨道最多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遵循洪特规则。
七、化学键1. 化学键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2. 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等,其键能由键长和键级表示。
3. 化合物的分子式可通过原子价电子数计算得出,离子式则按离子电荷数计算得出。
八、物质性质1.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物态、密度、电导等。
3. 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燃烧、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
九、周期表1. 由于元素周期性,元素周期表被分为若干周期和若干族。
2. 周期性主要表现在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等方面。
初中化学需要背诵的内容
1. 元素符号啊,那可真是太重要啦!就像你认识字才能读书一样,不记住元素符号怎么学化学呢?比如氢的符号是 H,氧的符号是 O,哎呀,这些可得牢牢记住!
2. 化学方程式呀,那可是化学反应的密码呢!比如氢气燃烧生成水,那化学方程式就是 2H₂+O₂→2H₂O,多神奇呀!
3. 化合价,你可别小瞧它!它就像给元素贴上了标签,告诉你它们在化合物中的价值。
比如氯在氯化物中通常显-1 价,记好了吗?
4.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这可是做实验判断反应能不能发生的法宝呢!“钾钙钠镁铝”,要像背儿歌一样记住哦!例如锌为啥能置换出硫酸铜里的铜,就是因为锌比铜活泼呀。
5. 常见物质的颜色,记住了这个你就能快速识别很多东西啦!氧化铜是黑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多有意思!想想看,要是让你辨别,你能一下就说出来吗?
6. 酸碱盐的性质,这可是重点中的重点呀!酸能和碱反应,碱又能和盐反应,就像一场精彩的互动游戏!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记住性质怎么行呢?
7. 物质的俗名,也是很有趣的哟!纯碱不是碱而是盐,它的俗名是碳酸钠呢,神奇吧!
8. 基本实验操作,这可关系到你能不能做好实验哦!过滤要注意滤纸的折叠,加热要先预热,这些都不能马虎呀!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要背诵的内容真不少,但只要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好呀!加油!。
一、默写31种元素符号及名称
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符号
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符号
名称溴碘锰钡锌铁铜汞银铂金符号
二、熟记化合物中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及对应的离子符号
(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价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为零永不变(氟、氯、溴、碘-1价氧-2价硫-2价)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只有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常见元素化合价:
1+
K1+Na
1+
H
1
-
Cl
1
+
Ag
2
-
O2+Ca2+Ba2+Mg2+Zn
3 + Al
4
+
Si
2
+
Fe(亚铁)
3
+
Fe2+Cu
2
+
Hg
对应的离子符号:
K+Na+H+Cl-Ag+O-2Ca+2Ba+2Mg+2Zn+2 Al+3Si+4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Hg+2
常见原子团化合价: 氢氧根: OH
1
- 硝酸根:
31NO - 碳酸根:32
CO -
硫酸根:42SO - 磷酸根:33
PO -
铵根:41
NH + 高锰酸根:41
MnO - 锰酸根:42
MnO - 氯酸根:31
ClO - 对应的离子符号:
氢氧根离子:OH
-
硝酸根离子:
3
NO -
碳酸根离子:
3
2CO -
硫酸根离子:
4
2SO -
磷酸根离子:
3
3PO -
铵根离子:
4
NH +
高锰酸根离子:
4
MnO -
锰酸根离子:
4
2MnO -
氯酸根离子:
3
ClO -
三、根据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步骤:(1)定位:确定元素或原子团的顺序。
(正价左,负价右); (2)标价:正确地在各元素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
(3)交叉约简: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对方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下方。
(能约简的要约为最简约数。
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为1时,1省去不写。
原子团在2个或2个以上时,应加上括号) 如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1)定位:Al O (2)标价: 3
+Al 2
-O
(3)交叉约简:3
+Al 2
-O Al 2O 3 再如: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1)定位:Al OH (2)标价: 3
+Al 1-OH
(3)交叉约简:3
+Al 1
-OH Al(OH)3
请你用同样方法写出氯化钙、氧化镁、锰酸钾、碳酸钠、硫酸镁、氯酸钾、硝酸铵、碳酸铵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