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分析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尾气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汽车废气的方法,了解影响废气的因素2.测定与分析汽车废气的成分二、实验设备:非分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柴油机烟度计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废气分析1.检测方法A.发动机由怠速加速到中等转速,维持5s以上,在降至怠速状态。
B.把指示仪表的读数转换开关打到最高量程档位。
C.将取样探头插入汽车排气管中,深度不小于300mm。
D.一边观看指示仪表,一边用读数转换开关选择适于废气浓度的量程档位,待指针稳定后,读数取最大值。
若为多排气管时,则取各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E.检测工作结束后,把取样探头从排气管里取出来,让他吸入新鲜空气工作5分钟,待仪器指针回到零点后再关掉电源。
如图21所示。
2.测试注意事项A.汽油车怠速污染物的检测一定要把发动机怠速和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B.取样探头、导管分为低浓度用和高浓度用两种,两者要分别使用。
C.检测时导管不要发生弯折现象。
D.多部车辆连续检测时,一定要把取样探头从排气管里抽出并待仪表指针回到零点后,在进行下一部车的测量。
E.不要在有油或有有机溶剂的地方进行检测。
F.要注意检测地点室内通风换气,以防人员中毒。
G.检测结束后,要立即把取样探头从排气管理抽出来。
H.取样探头不用时要垂直吊挂,不要平放,以防管内的积水腐蚀取样探头。
I.分析仪不要放置在湿度大、温度变化大、震动大或有倾斜的地方。
J.分析医药定时保养,以确保使用精度。
K.校准用的校准气样是有毒的,要注意保管。
(二)烟度测定1.准备工作1)仪器准备(1)仪器校准①未接通电源时,先检查指示电表指针是否在机械零点上,否则用零点调整螺钉使指针与"0"的刻度重合。
②接通电源,仪器进行预热,然后打开测量开关,在光电传感器下垫上10张洁白滤纸,调节粗调电位器和细调电位器,使表头指针与"0"的刻度重合。
③在10张洁白滤纸上放上标准烟样,光电传感器对准标准烟样中心垂直放置在其上。
废气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废气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重要工作,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废气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确保废气处理的高效、安全和环保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废气处理的场所和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工厂、车间、餐厅等。
三、废气排放准则1. 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2. 废气排放应在许可条件内进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调整排放方式。
四、废气监测与控制1. 废气排放点应设置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废气排放情况。
2. 废气排放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控制。
3. 废气处理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废气。
五、废气处理设备操作1. 废气处理设备的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废气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 废气处理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六、废气清洁处理1. 废气处理应采用清洁、环保的处理方式,如吸附、吸收、催化等。
2. 废气处理前应进行充分的预处理,以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
3. 废气处理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处理效果,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七、应急处置1. 废气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或处理效果不达标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废气泄漏或扩散。
2. 废气处理设备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修复和处理废气问题。
八、培训与考核1. 废气处理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2. 废气处理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调整废气处理设备。
九、违规处罚1. 对违反废气处理操作规程的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 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由违规者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附则1. 废气处理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的变化。
2. 废气处理操作规程的具体实施细则由相应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
结语本操作规程是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切实履行废气处理的责任,确保废气的安全处理和排放,共同构建美丽的环境与和谐的社会。
有机废气废气处理操作规程有机废气是指含有有机物质的废气,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有机废气,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有机废气处理的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1. 废气监测进行有机废气处理前,需要先对废气进行监测。
监测的目的是确定废气的成分、浓度和排放量,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准确的数据。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气体分析仪、色谱仪等。
监测结果需要记录并保存,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废气处理的措施。
2. 废气收集有机废气产生后,需要进行收集。
收集方法包括局部抽吸、全局排风和设备封闭。
根据废气的产生源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对于局部抽吸,需要将排放口紧密贴近废气源,确保废气被完全收集。
全局排风和设备封闭需要在有机废气排出口设置风机或排风管道,将废气排放到室外或进行进一步处理。
3. 废气净化收集到有机废气后,需进行净化处理。
常用的废气净化方法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催化氧化和生物降解等。
物理吸附通过活性炭等材料吸附有机物质。
化学吸附通过添加活性氧化剂或酸碱等试剂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催化氧化通过催化剂将有机废气氧化分解。
生物降解通过微生物将有机废气降解为无害物质。
根据废气的性质和处理效果要求,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
4. 废气排放经过净化处理后,废气达到排放标准后,可以进行排放。
废气排放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
废气排放口的设置需要考虑附近环境的影响,防止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废气排放要进行记录,包括排放时间、排放量和排放口监测结果等。
5. 定期检修和维护有机废气处理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净化效果。
定期检修包括设备的外观和内部清洁、更换损坏的部件和材料等。
维护包括设备的日常操作和维护,如加油、润滑、调整等。
定期检修和维护的记录需要进行保存,并根据设备情况调整维护计划。
6. 废气处理效果监测废气处理后,需要对处理效果进行监测。
监测的内容包括废气成分的浓度、排放量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等。
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一、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1.气体收集阶段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首先需要被收集起来。
一般会设置收集罩或管道来将废气集中收集,保证废气能够被有效地进入后续的处理设备。
2.废气净化阶段废气净化是废气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的是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到允许排放标准以下。
常见的废气净化设备包括:-光氧催化设备:利用紫外线和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有害气体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除尘设备:通过布袋过滤或静电除尘等方法,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和粉尘。
-吸附剂: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然后再进行再生。
3.废气排放阶段在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废气可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然后通过烟囱等排放通道排放到大气中。
在排放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排放达到规定要求。
二、操作规程为了保证废气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废气净化效果,需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废气处理系统操作规程:1.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对。
2.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熟悉废气处理系统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如泵、风机、阀门等是否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如更换滤网、清洗管道等。
3.废气监测规程-定期对废气进行抽样分析,监测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废气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废气净化效果符合标准。
4.废气记录规程-对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如系统启停时间、操作参数等。
-对废气排放进行记录,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量等数据。
-保存相关记录资料,便于日后查询和分析。
综上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是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废气净化效果达标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保护环境、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并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检查废气分析仪是否完好,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固。
2. 确保废气分析仪的电源接通,并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3. 检查废气分析仪所需试剂和标准气体是否充足。
二、样品采集
1. 使用合适的采样器具采集废气样品。
2. 样品采集过程中,确保废气与外界空气不会发生混合。
三、操作步骤
1. 打开废气分析仪仪器,等待其预热至工作温度。
2. 调节废气分析仪操作参数,确保其适应当前样品的分析要求。
3. 将采集到的废气样品导入废气分析仪中进行分析。
4. 按照废气分析仪的操作手册,进行标准气体校准和标定。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废气分析仪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2. 废气分析仪操作时,禁止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仪器内部。
3. 操作结束后,确保将废气分析仪清洁并妥善存放。
五、废气分析仪消毒
1. 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对废气分析仪进行消毒处理。
2. 使用专门的消毒剂,按照厂家指示进行消毒操作。
3. 确保消毒后的废气分析仪处于通风干燥的地方。
综上所述,严格遵循《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可以保证废气分析仪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废气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引言废气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制定的。
本规范旨在规范废气处理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监测,确保废气处理设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废气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和相关指导。
1. 废气处理工程设计要求1.1 废气特性分析:对废气的成分、浓度、温度、流量等参数进行准确测定和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1.2 废气处理效率要求:根据废气成分和排放标准,确定废气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要求,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环保法规标准。
1.3 废气处理设备选型:根据废气特性和处理效率要求,选择适当的废气处理设备,如吸附剂、催化剂、脱硫装置等。
1.4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废气特性和处理设备的选型,设计合理的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等环节。
1.5 废气处理工程布局设计:根据废气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废气处理设备和管道,确保设备之间的协调和工作效率。
2. 废气处理工程建设要求2.1 设备安装和调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废气处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达标。
2.2 管道布置和连接:按照设计要求,对废气处理设备进行管道布置和连接,确保废气流动畅通,避免泄漏和二次污染。
2.3 电气控制系统:建设废气处理工程时,需设计合理的电气控制系统,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自动化控制。
2.4 废气处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设废气处理工程后,需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清洁,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 废气处理工程运行要求3.1 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制定废气处理工程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3.2 废气处理设备的监测和调整:定期对废气处理设备进行监测,检测废气的处理效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3.3 废气排放监测:建立废气排放监测系统,对废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环保法规标准。
废气排放系统操作规程废气排放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的排放行为。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对于废气排放进行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是废气排放系统操作规程的范例,供参考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行为,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废气排放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格和证书,并且接受专业培训。
第三条废气排放系统操作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第四条废气排放系统操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第二章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流程第五条废气排放系统操作必须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检查废气排放系统的设备和仪器是否运行正常,并及时维修和更换故障设备;2.监测废气排放系统的废气排放指标,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要求;3.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废气排放的参数,以保持废气排放在合理范围内;4.记录废气排放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的维修记录、废气排放指标的监测结果等;5.分析废气排放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实施。
第三章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注意事项第六条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参数。
第七条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第八条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废气排放系统的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第九条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排放时间和限制条件,不得超过法定的排放标准。
第十条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处理废气排放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废气排放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技能的有效性。
第四章废气排放系统的监测和报告第十二条废气排放系统必须进行定期的监测,记录废气排放指标,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废气排放系统的监测结果必须保存一段时间,以备查证。
第十四条废气排放系统的监测报告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编制,并报送相关部门。
气体分析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气体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气体样品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和性质。
正确的气体分析操作规程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气体分析的操作规程,包括样品采集、仪器使用、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样品采集1.1 采样点选择在进行气体分析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采样点应远离污染源,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同时,采样点的位置应尽量接近被测气体的来源,以保证采集到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1.2 采样方法根据被测气体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等。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采样装置的密封性和清洁度,避免污染样品。
1.3 采样时间和频率根据被测气体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采样的时间和频率。
对于稳定的气体,可以进行长时间连续采样;对于不稳定的气体,可以进行间歇采样。
二、仪器使用2.1 仪器校准在进行气体分析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中,应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比对,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校准应定期进行,以保证仪器的长期稳定性。
2.2 仪器操作在使用仪器进行气体分析时,应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
包括打开和关闭仪器的步骤、设置分析参数、样品进样等操作。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2.3 仪器维护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仪器表面、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记录在进行气体分析时,应及时记录和保存实验数据。
包括样品的标识信息、仪器的参数设置、分析结果等。
数据记录应规范、准确,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2 数据处理方法根据实验需求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平均值计算、标准差计算、回归分析等。
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统计学原理的应用。
3.3 数据分析和解释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相应的结论。
气体分析操作规程
《气体分析操作规程》
一、全文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生产车间等场所对气
体进行分析的操作规范。
二、操作人员:进行气体分析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
相关证书,不得擅自进行气体分析操作。
三、实验器材:操作人员在进行气体分析时,应使用标准的
气体分析仪器和设备,并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操作流程:进行气体分析前,操作人员应全面了解被分
析气体的特性和危害性,并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在进行气体分析时,应穿戴相关防
护用具,保障自身安全。
六、结果处理:操作人员应及时处理分析结果,准确记录数据,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七、废气处理:进行气体分析后产生的废气应根据相关环保
规定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八、突发情况处理:对于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操作人员应
根据预案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报告。
九、日常检查:实验室、生产车间进行气体分析的设备应定
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十、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进行相应的处理,直至撤销操作资格。
以上是《气体分析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所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确保气体分析操作的安全和准确。
废气处理操作规程
《废气处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规范废气处理操作,特制定此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废气处理的生产和生活场所。
三、操作人员
1. 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废气处理操作,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持有相应证书。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处理设备或方法。
四、废气处理设备
1. 应保证废气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2. 废气处理设备应具有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五、废气排放
1. 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2. 废气排放前应进行监测,确保符合排放标准。
六、事故处理
1. 发生废气处理设备故障或超标排放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有关部门。
2. 废气处理设备的事故处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七、记录和报告
1. 废气处理操作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每日的操作情况、废气排放情况等。
2. 应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废气处理的情况,确保废气处理工作得到监督和管理。
八、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规程进行废气处理操作的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处罚等。
九、其他
本规程经过操作人员的培训、理解和签字确认后生效,对于规程的修改应当重新进行培训和确认。
以上即是《废气处理操作规程》,希望所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确保废气处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废气分析工岗位操作规程
一、岗位职责
(1)负责炼焦车间废气分析,并按计划进行。
(2)负责准确的计算结果。
(3)负责计算K值。
(4)负责领取更换所用药品。
(5)负责维护、保管、使用分析仪、工具等。
二、所属设备
奥氏气体分析仪
三、技术规定
(1)分析仪必须严密。
(2)取样管必须耐高温,抗侵蚀的材质。
(3)室内温度保持15~25℃。
(4)必须使用规定的药品。
(5)第一次收瓶苛性钠(NaOH)或苛性钾(KOH溶液其浓度为33%,l ml溶液可吸收40 ml二氧化碳)。
(6)第二吸收瓶盛焦性没食子酸(C6H3(OH)3)溶液,1毫升可吸收2~2.5 ml的氧气。
(7)第三吸收瓶盛氯化亚铜(Cu2cI2)溶液。
l毫升可吸收4 ml一氧化碳。
(8)每个成份的分析结果在5%以下时平行试验允许误差为±
O.2%,在5%以上时允许误差为±O.4%。
(9)液位瓶内盛酸性甲基橙溶液,体积大于120 ml。
(10)炉顶采样规定使用石英管或内径6~8 mm的不锈钢管,小烟道使用陶瓷管。
(11)规定一季度或加热制度变动大时要测定横排a值两排。
四、溶液配制
(1)氢氧化钾:30%氢氧化钾>90克氢氧化钾溶于210毫升水中
(2)35克焦性没食子酸加35毫升水,240克氢氧化钾加165毫升水,先倒入没食子酸再倒入氢氧化钾
(3)氨性氯化亚铜:250克氯化氨溶于750毫升水中加200克氯化亚铜,加少量赤铜丝再加三分之一体积的浓氨水
注:为了防止氧化应将此溶液加入一层液体石蜡,厚度为2—3毫米即可。
五、正常操作
(1)取样地点
①立火道样:上升气流跨越孔中心附近。
②废气瓣样:在下降气流小烟道测压孔取:插入深度应在气流1/3处。
③其他分析项目按规定地点取样。
(2)取样方法
①取样时间:废气分析取样时间应在加热制度稳定,交换后5分钟取样。
交换前3分钟停止取样。
②取样管插入取样点应保持严密。
③将已排好气的球胆按一定顺序排好。
④用排气球排出取样管内没有代表性的气体。
⑤将球胆接在双联球排气口上打开球胆嘴上的夹子。
反复挤压排气球,使废气进入球胆内约充满球胆的三分之二即可。
然后用夹子夹住球胆拨出取样管盖好取样孔。
(3)分析操作
①将球胆接在梳型管末端打开球胆的夹子。
②打开三通旋塞使球胆与梳型管相通,液位瓶下落将球胆内的气体吸入量气瓶内,旋转三通旋塞,使梳型管与大气相通。
提起液位瓶,排出管内气体。
③待排除管内气体后,立即旋转三通旋塞,使球胆与梳型管相通,下落液位瓶使球胆内废气吸入量气瓶内稍多于100 ml,关闭三通旋塞,移动液位瓶使瓶内液面与量气瓶液面在一水平面稍微打开三通旋
塞,最后检查废气量是否100 ml。
④依次打开第一吸收瓶(吸收CO2)上的旋塞,反复升降液位瓶使废气压入和抽出吸收瓶直到废气中二氧化碳被吸收完全即两次读出剩余废气体积不变,其废气体积减少部分即是二氧化碳在废气中含体积的百分数。
按着以上同样操作分别依次吸收氧气和一氧化碳。
空气过剩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O2-0.5CO
a=1+ K ————————
C02+CO
∑CO2理
式中K=———————
O2理
∑CO2理一1米3煤气完全燃烧按理论计算所产生成的C02量(m3) 。
02理一燃烧1米3煤气理论上需要氧气量(m3)。
焦炉煤气K值为0.43。
C02、02、C0一废气中各成份所占的体积百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