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创意PPT课件《舞动的蒲公英》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14
创意美术优质课件《温暖毛衣》56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七课《温暖毛衣》。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掌握毛衣色彩搭配、纹理表现等绘画技巧,培养对生活观察和表现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解毛衣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学习运用彩笔、油画棒等工具进行毛衣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毛衣基本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提高对生活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毛衣质感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对美术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毛衣色彩搭配和纹理表现。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毛衣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毛衣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毛衣实物、毛衣图片、彩笔、油画棒、画纸、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毛衣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毛衣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毛衣基本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
(2)讲解绘画毛衣技巧,如色彩搭配、纹理表现等。
3. 示范讲解(15分钟)(1)教师现场示范,边讲解边展示绘画毛衣过程。
(2)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毛衣绘画创作。
5.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温暖毛衣》2. 内容:毛衣款式:宽松、紧身、圆领、V领等毛衣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等毛衣纹理:条纹、格子、波浪、菱形等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纹理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温暖毛衣”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毛衣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表现准确。
色彩搭配和谐,画面富有美感。
作品具有个人特色,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艺术下册画一画蒲公英9篇二年级艺术下册画一画蒲公英 1师: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小降落伞,乘着风儿,飘呀飘呀,看到了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广阔的原野……如果你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你会选择哪里安家落户呢为什么生1:我会选择广阔的原野安家.因为原野上肥沃的泥土中有丰富的营养,适量的水分,能使我们茁壮成长.生2:我要落在华山的顶上.因为在华山顶上能看到无数优美的风景.生3:我会选择茂密的森林.我喜欢小动物,在森林里我会和他们交朋友.生4:我要落在一个花盆里,与一株姿态优雅的花朵为伴,看城市美丽的风景.…………师:第二年春天,你们能说说你们的命运吗生1:我在辽阔的原野里茁壮成长,在阳光下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把原野装扮得无比美丽.生2:我落在华山顶上,石缝里的泥土使我扎下了根,长大了.可是,我没有朋友,每天只是孤独地看着美景,只有偶尔经过的雄鹰会和我打声招呼.师:如此孤独,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生2:不后悔.我孤独着,但也美丽着.生4:我在一个精致的花盆里与一株名贵的花朵做伴,欣赏窗外美景,真是太幸福了!师:也许那株名贵的花朵根本看不起你,主人把你当作一棵杂草连根拔掉,瞬间你便失去了生命,你会后悔吗生4:我不后悔.不是有一句话说过:"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拥有曾经的美丽,死不足惜!师: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书上的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为它们的命运感到惋惜.可是,我不明白,难道它们甘愿选择死亡吗生5:不是的.第一颗小种子想发财想昏了头,不了解沙漠的情况;第二颗小种子只想找到欢乐,却不知道美丽的表面下隐伏着危机.所以,任何事情,不能光看表面美不美,还要看对自己合适不合适.生6: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它们不听太阳公公的话,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听课评价:这一教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在课堂上能耐心倾听,民主接纳,巧妙唤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上,当学生说想去沙漠,对于这个背离了标准答案的发言,老师没有立即打断,而是耐心倾听.这无疑给了学生求异的勇气,批判的锐气.于是,又有了想去湖泊亲自尝试,这时老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民主地接纳了,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唤醒了更多学生潜在的心智,产生了"老师.你错了"的独创的灵气.生生,师生相互启发:凡事并非随心所欲!有时不能选择,无法改变,那就要学会适应.这里面蕴涵了一个多么深刻的生活哲理.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增值.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机,在学生做出了有悖于"标准"的回答之后,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友善的尊重,学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会得到迥然各异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了更多的东西:不被假象迷惑,不盲从,敢于尝试,追求快乐,向往美好……的确,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另一种声音,民主地接纳学生的标新立异,从中发现创新的苗头,点燃创新的火花,唤醒创新的潜能.这一教学设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求异,角度可以是多向的,理解可以是多维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价值取向更是多元的.二年级艺术下册画一画蒲公英 2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3宝带实验小学金玉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