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创意PPT课件《舞动的蒲公英》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14
创意美术优质课件《温暖毛衣》56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七课《温暖毛衣》。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掌握毛衣色彩搭配、纹理表现等绘画技巧,培养对生活观察和表现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解毛衣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学习运用彩笔、油画棒等工具进行毛衣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毛衣基本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提高对生活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毛衣质感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对美术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毛衣色彩搭配和纹理表现。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毛衣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毛衣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毛衣实物、毛衣图片、彩笔、油画棒、画纸、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毛衣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毛衣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毛衣基本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
(2)讲解绘画毛衣技巧,如色彩搭配、纹理表现等。
3. 示范讲解(15分钟)(1)教师现场示范,边讲解边展示绘画毛衣过程。
(2)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毛衣绘画创作。
5.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温暖毛衣》2. 内容:毛衣款式:宽松、紧身、圆领、V领等毛衣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等毛衣纹理:条纹、格子、波浪、菱形等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纹理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温暖毛衣”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毛衣款式、颜色和纹理特点表现准确。
色彩搭配和谐,画面富有美感。
作品具有个人特色,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艺术下册画一画蒲公英9篇二年级艺术下册画一画蒲公英 1师: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小降落伞,乘着风儿,飘呀飘呀,看到了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广阔的原野……如果你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你会选择哪里安家落户呢为什么生1:我会选择广阔的原野安家.因为原野上肥沃的泥土中有丰富的营养,适量的水分,能使我们茁壮成长.生2:我要落在华山的顶上.因为在华山顶上能看到无数优美的风景.生3:我会选择茂密的森林.我喜欢小动物,在森林里我会和他们交朋友.生4:我要落在一个花盆里,与一株姿态优雅的花朵为伴,看城市美丽的风景.…………师:第二年春天,你们能说说你们的命运吗生1:我在辽阔的原野里茁壮成长,在阳光下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把原野装扮得无比美丽.生2:我落在华山顶上,石缝里的泥土使我扎下了根,长大了.可是,我没有朋友,每天只是孤独地看着美景,只有偶尔经过的雄鹰会和我打声招呼.师:如此孤独,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生2:不后悔.我孤独着,但也美丽着.生4:我在一个精致的花盆里与一株名贵的花朵做伴,欣赏窗外美景,真是太幸福了!师:也许那株名贵的花朵根本看不起你,主人把你当作一棵杂草连根拔掉,瞬间你便失去了生命,你会后悔吗生4:我不后悔.不是有一句话说过:"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拥有曾经的美丽,死不足惜!师: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书上的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为它们的命运感到惋惜.可是,我不明白,难道它们甘愿选择死亡吗生5:不是的.第一颗小种子想发财想昏了头,不了解沙漠的情况;第二颗小种子只想找到欢乐,却不知道美丽的表面下隐伏着危机.所以,任何事情,不能光看表面美不美,还要看对自己合适不合适.生6: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它们不听太阳公公的话,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听课评价:这一教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在课堂上能耐心倾听,民主接纳,巧妙唤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上,当学生说想去沙漠,对于这个背离了标准答案的发言,老师没有立即打断,而是耐心倾听.这无疑给了学生求异的勇气,批判的锐气.于是,又有了想去湖泊亲自尝试,这时老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民主地接纳了,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唤醒了更多学生潜在的心智,产生了"老师.你错了"的独创的灵气.生生,师生相互启发:凡事并非随心所欲!有时不能选择,无法改变,那就要学会适应.这里面蕴涵了一个多么深刻的生活哲理.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增值.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机,在学生做出了有悖于"标准"的回答之后,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友善的尊重,学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会得到迥然各异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了更多的东西:不被假象迷惑,不盲从,敢于尝试,追求快乐,向往美好……的确,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另一种声音,民主地接纳学生的标新立异,从中发现创新的苗头,点燃创新的火花,唤醒创新的潜能.这一教学设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求异,角度可以是多向的,理解可以是多维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价值取向更是多元的.二年级艺术下册画一画蒲公英 2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3宝带实验小学金玉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蒲公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自然之美》,详细内容为《蒲公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运用彩绘、拼贴等手法表现蒲公英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细节,并将其表现在作品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拼贴等手法表现蒲公英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蒲公英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过程细节:教师展示蒲公英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和结构;播放蒲公英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2.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蒲公英,讨论如何用绘画、拼贴等手法表现蒲公英。
3. 示范讲解: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用彩绘、拼贴等手法创作一幅蒲公英作品,并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过程细节: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强调色彩的搭配和画面的布局。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示范,独立创作一幅以蒲公英为主题的作品。
过程细节: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过程细节: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班美术公开课——《蒲公英》2. 板书内容:(1)蒲公英的外形特征(2)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3)绘画、拼贴手法表现蒲公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以蒲公英为主题的作品。
小班美术公开课《蒲公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朋友》,详细内容为第一课《蒲公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作用,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蒲公英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蒲公英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蒲公英的形象。
教学重点: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作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蒲公英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蜡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蒲公英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生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作用。
b.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蒲公英的形象,边示范边讲解。
3. 学生练习(10分钟)a.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运用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作用。
b. 提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的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作用。
2. 绘画步骤及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自然界中的植物。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运用绘画形式表现喜欢的植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作用?在绘画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哪些问题?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小班美术公开课精品教案《蒲公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秘密》,详细内容为《蒲公英》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其传播方式,并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蒲公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基本知识,认识其外形、生长环境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细节,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其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激发创作欲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蒲公英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等。
学具: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蒲公英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传播方式,让学生了解其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形式表现蒲公英,讲解绘画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细节,如花瓣、花蕊、叶子等,并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美好事物。
六、板书设计1. 《蒲公英》2. 内容:蒲公英的外形特征蒲公英的生长环境蒲公英的传播方式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画一幅表现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基本知识,并运用绘画形式表现其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中班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精选6篇)中班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降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篇1活动目标:1.听信号做跑、转等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身体的平衡性。
2.进一步感知蒲公英播撒种子的特点。
3.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观察、采摘过蒲公英2.场地布置3.一首轻松的音乐活动过程:一、风中的蒲公英教师带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
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老师的口令做热身运动,如:手的动作,腰的动作。
二、种子随风飞1.向指定方向快速跑。
风一吹,蒲公英种子就飞了起来,我们来比比谁飞得最快?2.听教师的口令跑向操场的另一边。
二、尝试四散快速跑1.蒲公英妈妈有许多孩子。
(引导幼儿拥在教师身边,做一成上的要点外大大的蒲公英,其中教师站在终点线位置。
)2.风吹来,蒲公英宝宝出发了。
(幼儿在操场上四散快速跑、提必要时还速标醒幼儿眼看前方,及时躲闪,避免碰撞。
)3.妈妈想你们了,蒲公英宝宝快回来。
(幼儿站在终点线附近。
)4.风停了,蒲公英宝宝转呀转,落到了花盆里。
(幼儿向塑料圈方向做一定距离的移动旋转,找一个塑料圈,站在圈内转圈蹲下。
)5.进行第二次游戏(方法同前)。
四、种子落地发芽了。
1.进行放松活动。
2.蒲公英飞累了,它睡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
(幼儿躺在圈上,抬腿,按摩膝盖、脚踝等。
)3.太阳公公晒呀晒,春雨姐姐浇浇水,蒲公英从泥土里破土而出。
(幼儿站起,从下往上套圈表示钻出来,拿圈走跑交替回班。
)中班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篇2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拟人手法产生的美,能从蒲公英这种微小的植物中,感受生命的美丽。
2、懂得“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是种美德。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引导幼儿观察过蒲公英的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