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貉、貂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94.69 KB
- 文档页数:1
狐狸五种繁殖疾病的防治作者:闫淑霞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3年第09期一、子宫内膜炎如果母兽在产后2~4天出现拒食、精神极度不振、鼻镜干燥、不安易惊、常从阴道排出浆液性或化脓性分泌物(有时混有血液)等症状,应考虑子宫内膜炎。
这时需要经腹壁触摸检查子宫,如果感觉子宫扩大、敏感、收缩缓慢,可以确诊。
1.可以向子宫内灌注防腐药液,肌肉注射0.25%普鲁卡因溶解的链霉素,每次80万单位。
2.0.02%的呋喃西林或者0.1%的高锰酸钾液或0.05%的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子宫,每天1次,连用2~4天。
3.垂体后叶激素2~15微克,青霉素50万~120万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4.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狐貉每只2~5毫克或2.5%的恩诺沙星1~2毫克;或者使用乳酸诺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0毫升。
5.净宫液:当归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赤芍5克,白术5克,白芍5克,用水煎成200毫升,5层纱布过滤,煮沸备用。
先用40℃3%硼砂溶液300毫升冲洗子宫和阴道,冲洗液导出后,再注入40℃备用的净宫液,每日一剂。
二、狐加德纳氏菌病狐加德纳氏菌病,目前在我国养狐场中广泛流行,危害极大。
据统计,全国主要狐场对狐血清检验,阳性率为0.9%~21.9%,较重的场达75%以上,空怀率为3.2%~47.5%,流产率达1.5%~14.%。
阴道加德纳氏菌能使妊娠20~45天的母狐流产或妊娠中断,胎儿被吸收。
治疗本病用红霉素、氨苄青霉效果较好。
三、乳房炎乳房炎是乳房创伤感染或者是乳汁积滞引起,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触摸内有硬块,乳汁变质或有脓血。
1.0.25%普鲁卡因2毫升、青霉素30万单位混合,乳房周围分多点注射,连用3~5天。
2.青霉素60万单位,0.25%普鲁卡因注射液30毫升,乳房周围分点封闭注射。
3.青霉素50万单位,链霉素80万单位,注射用水6毫升,一次肌注,每天1~2次,连用3次。
水貂常见的几种疾病概述:一、腹泻腹泻是一种对狐貉貂危害严重的病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据某养殖场几年来的统计表明,因腹泻死亡的水貂约占死亡总数的75%~8l%。
在生产实践中,控制水貂、狐狸腹泻性疾病,尚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病因比较复杂,确诊困难,易造成误诊;而且消化道内有益的微生物也在治疗过程中被抑制或杀灭,使正常微生物群的平衡受到破坏,因而久治不愈。
此外,应激因素诸多,导致病情急剧加重,从而大大增加了该病的死亡率。
二、阿留申病(Aleution病)阿留申病(Aleution病)是水貂特有的一种病程进展极为缓慢的传染病。
病的主要表现是浆细胞增多,血清中丙种球蛋白增高、持续性病毒血症、肾小球性肾炎,伴有母兽生怀显著增加和秋冬季节的大批死亡。
本清最早发现干1946年,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前西德、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家已证实有本病存在。
长期以来本病被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1962年被证实为病毒性传染病。
l、病原本病的病原是一种病毒。
主要存在于感染水貂的血液、血清、骨髓、脾脏、粪尿和唾液中。
感染组织的无细胞滤液和离心沉淀沉渣都具有传染性,可在水貂中继续传代,亦可在水貂肾和睾丸细胞培养中繁殖。
从感染水貂的脾制得的DNA具有传染性,而且DNA酶可使之失活。
可见本病毒是一种DNA病毒。
本病毒对热的抵抗力很强,常用的消毒药要作用较长时间才能使之失去活性,在PH2.8--10均能保持活力。
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沉淀试验等血清学方法均不能证明病兽血清中有与本病毒发生反应的抗体。
用病兽的血清注射健康水貂可复制本病,但此种血清若除去两种球蛋白则失去传染性。
在血清中病毒是和丙种球蛋白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即使有抗体存在也是和病原相结合的。
2,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水貂,对其他动物的感染情况尚不清楚。
有人报道雪貂中有类似疾病存在,而且人工感染时雪貂也能发病。
水貂易感性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但水貂的遗传类型与对本病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蓝色和黄色彩貂发病率较高,而黑色和其他颜色较深的水貂的易感性则低得多。
狐貉貂生理特性及饲养一、确定合理的饲养周期狐、貉、貂是我国近年来人工饲养最多的皮毛动物,其饲养管理有别于家畜、家禽,其饲养管理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不同生产周期的生理特点和繁殖规律进行不同的饲养和管理,虽然各饲养时期互相紧密相连,又互相影响,不能截然分开,甚至还会出现一个兽群中(尤其是狐、貉表现明显),有的还在继续配种,有的正处在妊娠期,有的已进入产仔泌乳期(哺乳期)了,群体很难分出不同饲养时期。
但为了饲养管理方便和更加科学,所以还是要把全年的生产周期划分为若干饲养时期,分别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
二、动、植物饲料适当、合理搭配狐、貉、貂属以食肉为目的的毛皮动物,消化系统的解剖特点和功能,既能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动物性饲料,也能消化和吸收部分植物性饲料,所以饲料必须以动、植物性饲料多品种搭配使用,这不仅适合其生物学特性的营养要求,也可降低饲料成本,还能有利于各种饲料营养成分的互补,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三、饲喂要定时定量每天喂饲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次数和数量,使其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有规律的分泌消化液,形成条件反射,有利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否则由于长时期进食不规律而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对饲料营养消化吸收不良,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生产能力。
具体饲喂次数、时间和数量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时期、性别、体型、季节等因素不同而异。
比如狐狸水貂没有冬休的习惯,就是在冬季里也要天天饲喂,水貂日喂两次,狐狸可日喂1次。
貉因有冬休习惯可以在12~1月份的低能量、低蛋白营养时期,日喂1次或隔日喂1次,这样既适应其冬休习性,大量消耗入秋以来所蓄积的皮下脂肪,调整了体况,有利繁殖,又能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保证饮足清洁饮水水是狐、貉、貂生命所必需,保证饮水十分重要。
供水量可根据动物的生理状态、生产时期、季节和饲料特点灵活掌握,如高温季节、妊娠母兽、产仔哺乳期和幼兽育成期饮水量要大些,冬季在寒冷的地压饮水量少些,可用清洁的碎雪或碎冰块解决饮水问题。
皮毛兽几种传染病防治一、三种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一)犬瘟热1.流行特点(1)病原为犬瘟热病毒。
引起1岁以下特别是育成期的狐、貂、貉最易发病。
(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3)自然发病的动物致死率达100%。
2.临床特点(1)体温呈复相热。
(2)鼻端干燥、有脓性眼屎。
(3)采食减少或停止采食、偶有呕吐、拉粘软粪便。
(4)呼吸快、咳嗽。
(5)病毒侵害神经系统,出现神经症状。
(6)病的后期足枕硬化呈皮革状。
3.病理变化(1)最典型的病变在肺,表现出血性肺炎,有出血斑。
(2)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出血化脓性肺炎。
(3)胃肠粘膜轻度出血。
4.诊断(1)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
(2)病理组织学检查,上皮细胞中出现核内包涵体。
(3)金标试纸条检验呈阳性。
5.防制(无特效疗法):(1)犬瘟热高免血清5-10毫升/只,每天1次,连用2-3天。
(2)转移因子、干扰素、黄芪多糖。
(3)防治细菌继发感染,用抗菌素药物。
(二)细小病毒病1.流行病学(1)由细小病毒引起的;(2)以断奶前后的,特别3个月龄的狐、貂、貉发病最多、以窝发暴发形式发病,但1岁左右的也可发病;(3)通过消化道感染;(4)病狐、病貂、病貉为传染源;(5)死亡率高:10~50%。
2.症状(1)出血肠炎型:体温升高40℃以上,呕吐、腹泻、粪便颜色由灰黄到蕃茄汁样血便,喷射状排出、腥臭,一天排数次、迅速脱水,1-3天内死亡。
(2)心肌炎型:突然死亡。
3.病理变化(1)出血肠炎型:小肠段严重,以空回肠粘膜暗红色出血,脾脏有出血斑。
(2)心肌炎型:心肌、心内膜有出血斑纹。
4.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特点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用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病毒呈阳性。
5.防制(无特效疗法):(1)隔离、消毒;(2)细小病毒高免血清5-10毫升/只;(3)补液、强心、解毒、静脉给药最好,不能静脉给药时可通过饮口服补液盐;(4)用抗菌素防治细菌继发感染。
2020年第06期毛皮动物近几年来发展迅速,饲养量增加,随之带领了许多疾病,减少了养殖经济效益,影响了毛皮动物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及时发现疾病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本文介绍毛皮动物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1犬瘟热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特点是发热,眼结膜炎,消化道呼吸道炎症及神经症状。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一旦发病将造成毁灭性损失。
狗和多种毛皮动物均可感染此病,以貉、银狐、水貂、艾虎易感,狗和毛皮动物的病毒可以交互感染。
患犬瘟热的动物表现为:皮肤肿胀变厚,眼、鼻、耳部皮肤生成疮疹,眼险周围有多量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将眼封住,被毛内有糠麸样皮屑,生殖器、肛门肿胀外翻,突然出现抽疯,全身肌肉痉挛性收缩,口吐白沫,最后失去知觉死亡。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很难救治,患本病痊愈的毛皮动物血清是治疗犬瘟热的特效药。
发生此病要尽快控制病情的蔓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对症治疗的方法。
(1)犬瘟热疫苗紧急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根本办法。
对尚未感染的动物要紧急接种,经2周可产生免疫力,但对已感染的动物不产生保护力,因此对病兽和潜伏期兽不进行注射。
一般每年7月份可作第一次接种,种兽1月份还可进行第二次。
(2)对饲养场进行严格隔离消毒。
发生犬瘟热的饲养场,应立即将病兽隔离饲养,划定封锁区,严格控制狗进入饲养场。
饲养人员出入要更换工作服和胶靴,并进行严格消毒。
笼舍、食具也要严格消毒。
(3)控制并及时治疗并发症。
并发症可加速死亡,注射抗菌素对细菌引起的并发症具有疗效。
2阿留申病阿留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其特点是潜伏期长,慢性流行,严重侵害肾脏,以秋末冬初发病率较高。
患此病的毛皮动物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忽好忽坏,被毛蓬乱无光,换毛延缓,渴欲增加,极度消瘦贫血,弓腰,步态蹒跚呈恶病质状态,可视粘膜苍白,内脏出血,排出膏药样粪便,口腔粘膜齿龈部有溃疡,运动障碍或四肢麻痹,体质过分衰弱。
貉子四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和注意问题、常见病一、配种体况的调节(立冬至1月15日)配种体况标准:按貉子身长(从耳后到尾根部)每公分x2.2两为正常配种体况。
体况调节可分为两个阶段:(一)自然降体况:(立冬至12月1日)貉子进入冬眠期,食欲减退,天天傍晚喂一次,普通每只天天面子1.5两(或膨化饲料+膨化面子,共1.7两,鱼粉减半)、鱼粉4钱, 食量添加标准应以喂食后盘内彻低整洁为准。
(二)人工降体况:(12月1日至1月15日)从12月1日起开头调节体况,首先把每只公、母貉体重普遍称量一次,按配种体况标准衡量凹凸,看到1月15日降到配种体况应怎样喂,做好调况方案,控制好食量。
到12月10日再称量一次,衡量天天降了多少,按1月15日降到配种体况,食量增减再作调节。
这一阶段饲料按面子7〜9钱(或膨化饲料+膨化面子,9钱-1.1两,鱼粉减半)、鱼粉4钱为宜。
12月10日留种母貉开头为药:E、鱼肝油轮喂;B1、复合B、C轮喂公、母貉,各样一片。
此阶段如体况降的慢,只减面子,不减鱼粉。
向来到1月15日前降到配种体况。
(按每公分x2两计算)参考阅读:貉子配种不能太胖二、发情配种阶段的饲养与管理(一)升体况促发情从1月16日开头升体况,增强蛋白质饲料,促其发情。
普通为:面子7钱(或膨化饲料+膨化面子,共9钱,鱼粉减半)、鱼粉5钱、鸡蛋7钱,食要稀点,喂饱,中午要喂少量胡萝卜或菜叶(量在半两左右)。
药物:1月20日起E改喂100毫克的,公、母貉每只天天1粒,另外药物同上轮喂。
从2月1日起改喂两遍,早晚各一遍。
(二)配种期管理及办法1、配种时光大体从1月底开头到3月10日结束,最佳时光为2月中旬。
2、管理:进入配种期,普通面子8〜9钱(或膨化饲料+膨化面子,共9钱至1两,鱼粉减半)、鱼粉5钱、鸡蛋7钱,中午添胡萝卜或菜叶,公貉中午加一个切碎熟鸡蛋。
药物:清晨,B1、复合B、C 轮喂各一片;晚上,母貉100毫克E1粒、鱼肝油3粒;公貉100毫克E1粒、鱼肝油1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