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导学案正式版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3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一、知识点梳理(一)九一八事变1. 中国人民局部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2. 1931年,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不到半年,日军就完全侵占了中国东北。
3. 1932年,日本扶植早一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
4.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
中国人民的开始了。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5.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
6.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为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7.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的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这就是著名的运动。
(三)西安事变8.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又叫做,发动者、。
9.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出发,主张解决。
党中央派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10.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从此,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1.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二、重点突破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城,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开局部抗战从此开始。
【答案】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开局部抗战从此开始。
2. 西安事变后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
这是为什么?【解题思路】本题以问答题的形式,直接设问考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依据题干“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知识。
第16课抗日战争(导学案)课标:1、识记中国军民抗战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2、理解日本侵华的背景,列举日军侵华的罪行。
3、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
请各位同学根据本课知识结构,结合以下问题,预习第16课。
在课前把你的答案整理出来!一、野蛮侵略,罪恶行径1、预习第16课,列举出日本侵华的一系列事件。
(了解)2、依据材料思考日本侵华的原因?(分析理解)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历史原因: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
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现实原因: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有利时机:材料四: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3、日本侵华期间制造了哪些暴行?(了解)二、 众志成城,全民抗战1、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识记)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82、 全民族抗战的形成思考:全民族抗战形成的因素?• 决定因素: 上升为主要矛盾, • 推动因素: 不断高涨的推动, • 主导作用: 倡议、主导和促成, • 重要因素: 政策转变, ◇转折点: 和平解决, ◇实现标志:(3)全民族抗战的实现过程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方针。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的国共合作宣言。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知识要点】►要点一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要点二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要点三日本侵华战争中几个重要阶段中共政治态度的变化►要点四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内容比较(1921—1945年)【能力提高】1.[读图,回答问题。
(1)中国为什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给了日本?(2)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以史鉴今,请谈谈你对发展中日两国关系有何建议。
2.[2019·广西北海四中月考]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
习近平强调,过去国共两党有过许多恩怨,但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③南昌起义④抗日战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3.[2019·广西北海四中月考]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
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4.[2019·浙江安吉模拟]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会议②通过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④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达标训练】1.[2019·广东]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2019·泰安]2016年10月22日起,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主题展,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物品、信件、证词以及视频资料,揭露了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习目标】1.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全民族团结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难点:本单元用三课的篇幅来介绍抗日战争这一重大体裁,比较简略,如何将单个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脉络是个难点。
【自主探究】填注表格:两个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合作探究】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以卢沟桥的名义》材料二“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太同坊。
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口口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1)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袈”的?有什么影响?(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
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渝期间,吴伯雄一行出席了首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式,并先后参观了西永微电园、某国际知名企业重庆分中心、渝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城、人民大礼堂、渝中半岛夜景以及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日月光广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宋美龄旧居、特殊的历史渊源,蓬勃发展的势头,迷人的夜景,给访问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一、考点分析:本单元讲的是抗日战争历史。
各地历年中考出题率很高,分值也较大。
复习时要重点掌握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史实。
2008年这一部分考了两道选择题。
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西安事变和台儿庄战役。
09年考了一道选择题内容为百团大战,10年考了一道判断题:主要是区分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二、知识回顾近代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1、2、3、二、知识梳理:抗日战争过程:日本—局部侵华—全面侵华—无条件投降中国—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抗战胜利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1)时间:_____年9月18日。
(2)地点:(3)经过:日本有预谋地制造了________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_______,炮轰_____。
九一八事变爆发。
(3)结果:日军占领沈阳城,________沦亡。
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后各方的态度蒋介石:a.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b.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c.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发动九一八事变是的开始【西安事变】:(1)时间:解决。
(2)发动者:、(3)目的:(4)结果:,(4)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基本结束,初步形成。
2、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又称。
)(1)时间:年月日。
(2)经过:日军借口,无理要求进入搜查,但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日军向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3)影响:标志着从此爆发。
【知识点归类】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三次侵华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1937年8月13日上海南京大屠杀:(日本法西斯的暴行)(1)背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
国民政府迁往,把作为战时陪都。
(2)经过: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对南京人民进行了。
第9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导学案[1]一、基础知识梳理二、合作探究问题情境一: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发动新一轮侵华战争?材料一: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后,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密奏侵略中国的奏折:“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仝晰纲《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材料二:1929年经济危机使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到新的打击。
……据官方统计,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人,加上半失业者,数达300万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正在江西“督剿”红军……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决定的对日方针是不抵抗,而依靠国联的力量抑制日本的侵[1]本学案为教者个人原创。
略行动。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现实原因:有利条件:问题情境二:中国为什么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材料一: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至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全国出现了团结抗战的局面。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材料二:1938年3月23日至4月6日的台儿庄战役中,日军遭到重创,死伤达2万人以上。
台儿庄大捷不仅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日本侵略者为之丧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欧战爆发后的中国战场,在正面战场,陆续进行了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役、枣宜战役、豫南战役、中山条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抵抗了日军的疯狂进攻。
在敌后战场,1940年8月20日至12月初,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000余人,破坏了河北与山西的交通动脉,消灭了近3000个敌伪据点。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四: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约定加盟各国应各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的敌人,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九一八事变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
东北军不战而溃。
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东北三省。
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3.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东北3 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4.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抗日战争》复习导学案【复习重点】:整体感知本单元重点,明确国耻、振新中华的道理1、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蒋介石的态度及造成的后果。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历史意义。
3、七七事变的爆发及影响,并用一两句话能简述其真相。
4、掌握南京大屠杀的具体事实,会用具体事实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谎言。
5、掌握抗日战争中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三个典型的战例及概况。
6、中共“七大”召开背景、内容及意义。
7、掌握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
第一课时【梳理教材】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
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①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背景是什么?②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最终解决有何意义?③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④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与材料三完全相反的两道命令?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满150名中国人。
材料二:1937年12月18日,日军将囚于南京幕府山的男女老幼五万七千多人,全部用铝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在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均被用刺刀杀戮。
最后,日军将全部尸体焚化,其中仅一人幸免。
请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属于什么事件?请你概括说出此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学校:七沟中学课型:复习时间:2010年11月24日总课时一、自学目标1、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战时期的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的召开、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2、难点:注意对西安事变的概况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的理解;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理解掌握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等。
【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理清时序,整合知识】【巩固记忆,夯实基础】【学以致用,体验中考】一、选择题1、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南京大屠杀2、右图中这则新闻所反映的是A 、表明日本把侵略魔爪再度伸向了中国东北B 、是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C 、标志着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D 、标志着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上述材料说明A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B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C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D 、抗日战争全面胜利4、“八路军首战告捷,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7年9月中共中央贺电。
”请问这份贺电跟哪次战役有关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卢沟桥战役5、右图中李宗仁曾指挥了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请问是A、卢沟桥战役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6、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要‘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A、卢沟桥抗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7、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30万同胞在此无辜遇难而痛恨,它就是()A.北京 B.南京 C.天津 D.上海8、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
下列适合做小说书名的是()A.《鸦片战争的烽烟》 B.《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C.《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二、材料解析题1、追寻历史踪迹,探究历史根源,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制作手抄报: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回顾本单元相关知识点,全面把握本单元知识内容列举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人民的抗战活动,理解九一八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讲述西安事变的概况,结合西安事变后中国各界的态度,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讲述七七是变的史实,结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理解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利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理解并识记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意义。
利用课后活动与探究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1、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中考连接】【08淄博中考】20世纪30年代,歌曲《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08中考文综】红色之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每年暑假许多青少年都选择北京卢沟桥参观访问,因为卢沟桥曾经是A、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地B、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地C、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地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07淄博中考】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西安事变②九一八事变③卢沟桥事变④南京大屠杀⑤八一三事变A.②①③⑤④B.②③①④⑤C.②①④③⑤D.②④①③⑤同步训练:P62 二、材料解析题P73材料解析题2 P74材料解析题3完成新校园:本单元三课的自我诊断1、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部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识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
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2、理解: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
大战。
3、运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复习内容: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15、16课内容。
三、复习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四、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在上课前完成好“课前预习”部分,要求:能将这部分内容记忆下来。
并在预习时将自己的疑点记录在学案“我的复习疑点”处。
(2)上课时由小组长组织合作探究记录下的复习疑点,并准备点评及总结学习方法。
(3)做好准备点评其他小组的展示。
(4)构建本单元复习的知识网络。
(5)强化记忆。
(6)能力练习。
五.课前预习基础知识梳理:请在上课前完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同
学填好并记忆!
1、九一八事变:年月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后炮轰
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
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扣押了蒋介石,西安事变爆发。
后经过中共和各方努力,西安事变得以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年月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
国守军奋勇抵抗,全国性的从此爆发。
4、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血腥大屠杀,
在六周内屠杀人数达以上。
5、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
6、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
7、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
战役。
8、中共七大——主要内容:放手发动,壮大,在
领导下,打败,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准备了条件。
9、抗日战争的胜利——年8月15日,八年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六、课堂巩固练习:
1、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是在 ( )
A、一·二八事变后
B、八一三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九一八事变后
2、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八年级同学制作了一期“日军侵华罪行”的专题板报。
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
行的内容是( )
A、难忘“九一八”
B、烽火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染台儿庄
4、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5、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
6、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A、9月2日
B、8月15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7、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选材不当的是()
A、七七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九一八事变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9.1938年3月,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这次战役的国民党指挥官是()
A、李宗仁
B、朱德
C、彭德怀
D、张自忠
能力题:
10、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
战”两个阶段。
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
假
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2、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不正确的()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C、中共坚持实行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D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七、课堂合作学习与探究: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请完成下列问题:
1、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和制造者吗?时间:。
制造者:
2、你知道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
它又称“”。
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是和。
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等到西安调停。
后在各方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
3、你能写出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吗?
4、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年月日,这一历史事件是,又称。
5、你能举例说说日军在中国犯下的野蛮行为吗?。
6、为了抗击日寇的疯狂侵略,中华民族浴血奋战。
试举三个例子说明。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
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
故乡?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
候,才能欢聚一堂?!──《松花江上》
材料二: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通电全国发表救国主张八项,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三十
万民众欢腾鼓舞拥护民族解放运动”————《西北文化报》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四:有同学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收集了如下资料:一篇报道“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的报纸、一幅李宗仁将军在台儿庄留影的照片、
一幅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照片。
材料五:“从今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
”
————陈仪在接受日本受降仪式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可爱的家乡,欢聚一堂”的?
(2)材料二中的“张杨”是指哪两个人?这一历史事件叫什么?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4)你能说说材料四中这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都分别代表哪些抗日事迹吗?
(5)材料五中为什么说“从今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6)从上述材料中,可以说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