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河文化广场
- 格式:doc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5
乌兰浩特旅游景点介绍
1. 成吉思汗庙啊,那可是咱乌兰浩特的标志性景点!就像北京的故宫一样重要!一走进那,你就能感受到那种庄严和神圣。
你看那宏伟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哇,真让人惊叹不已!你不想去看看吗?
2. 五一广场也是个好地方呀!那可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大家在那放风筝、跳舞、聊天,多热闹啊!就好比一个欢乐的海洋,能让你沉浸在其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难道你不心动?
3. 罕山公园也是超棒的哟!在那里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漫步在山间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感觉简直太棒了吧!就像给自己的心灵做了一次按摩,你还不赶紧去体验一把?
4. 洮儿河生态休闲公园呀,那景色真不是盖的!河水潺潺流淌,绿树成荫,那画面太美了!就如同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你能忍住不去欣赏吗?
5. 乌兰夫办公旧址可是有着深厚历史意义的地方呢!在那仿佛能看到过去的岁月。
它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待你去翻阅,去了解那段难忘的历史,你真的不去了解一下吗?
6.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也值得一去呀!走进里面,能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这不就像是一个凝聚力量的殿堂吗,能让你对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怎能错过呢?
7. 归流河生态公园也超美的啦!那优美的风景让人陶醉。
在那里就好像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能让你忘掉所有的烦恼,你还在等什么呀?
我觉得乌兰浩特的这些旅游景点各有特色,都非常值得一去,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文化。
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甘肃农垦黄羊河农场建场65周年记文/刘凯军巍巍祁连山,见证着这片热土的沧桑与辉煌,古老的黄羊河,记录着农垦儿女的坚强与不屈。
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时,黄羊河人迎来了建场65周年华诞。
经过一个多月精心组织排练,2018年12月29日,一日三场的文艺汇演,让曾经被岁月尘封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又在每一位农场人的眼前回演。
农场人在为精彩节目喝彩的同时,更为自己是农垦的一份子而骄傲和自豪。
不屈的脊梁铸就曾经的辉煌抚今追昔,岁月峥嵘。
65年前,一大批热血青年,肩负“屯垦戍边,建设河西”的历史使命,来到了祁连山脚下、河西走廊东端这片戈壁荒漠,战严寒、斗酷暑,他们肩挑车拉、挥锹平地,开启了艰巨的垦荒之路。
历经几代农场人不断地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如今的黄羊河农场已发展成为拥有6个子公司、9个分公司,3个对外参股单位,总人口1万人,在职员工1100余名,标准化农田10万亩,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场区已建设成为渠路林田宅综合配套的新型小城镇。
企业市场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不断增强,为精准扶贫、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黄羊河农场以不断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抓手,逐步实现了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向农业产业化的转型发展,运用高度的组织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信誉优势,精心打造“龙”型经济,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加工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成为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颗璀璨明珠。
1999年投资兴建的黄羊河集团食品公司,拥有净化级别10万级的标准化生产车间,荷兰进口的成套剥皮和分拣机械,先进的真空和速冻玉米生产线,天然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严格的7S管理制度,为生产高品质的有机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羊河”牌甜、糯玉米系列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出口食品卫生登记注册认证,并先后荣获“甘肃省优质瓜果蔬菜展销会名牌产品”“首届中国(北京)沙产业博览会名优产品”“绿色商超推荐品牌”“甘肃省著名商标”“甘肃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绿色食品畅销产品奖”等荣誉称号,鲜食玉米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智利、英国等国家。
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大道,占地面积约80亩。
该公园以黄河文化为主题,以“大河之舞”为核心设计理念,旨在展现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
公园内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主要展示黄河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包括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南区则以现代科技和艺术为主题,展示了现代科技和艺术在黄河流域的发展和应用。
公园内的主要景点包括:
1. 黄河文化博物馆:展示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文物、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
2. 黄河文化广场:广场上有大型雕塑和喷泉,是公园的中心景点之一。
3. 南北长滩:南北长滩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景观,公园内的南北长滩是仿照真实的南北长滩设计建造的,游客可以在此感受黄河的壮观和神秘。
4. 金沙岛:金沙岛是公园内的另一个重要景点,岛上有大型喷泉和音乐喷泉,夜晚还有激光秀表演。
5. 黄河宫:黄河宫是公园内的地标性建筑,建筑外形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内部则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是一处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游客可以在此了解黄河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现代科技和艺术的魅力。
中心村文化广场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中心村作为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村庄,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仍相对滞后。
目前,村里缺乏一个能够满足村民文化活动需求的综合性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质量和村庄的整体形象。
因此,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中心村文化广场,对于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促进村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满足村民文化需求中心村村民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
建设文化广场能够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2、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广场可以作为传承和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举办各类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等,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乡村文化。
3、增强村民凝聚力通过在文化广场组织集体活动,能够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村庄的和谐稳定。
4、提升村庄形象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广场可以改善村庄的环境面貌,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人才,为村庄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1、建设地点经过综合考虑,建议将文化广场建设在中心村村委会附近的空地,这里交通便利,周边居民集中,便于村民参与活动。
2、建设规模文化广场规划占地面积约_____平方米,包括广场主体、舞台、文化长廊、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功能区域。
四、项目建设内容1、广场主体采用硬质铺装,地面铺设防滑地砖,以满足村民集会、跳舞等活动需求。
2、舞台搭建一个面积约_____平方米的舞台,配备灯光、音响等设备,用于举办文艺演出、戏曲表演等活动。
3、文化长廊建设一条长约_____米的文化长廊,展示本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轶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4、健身区配备各类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单双杠、扭腰器等,满足村民健身锻炼的需求。
美丽的家乡高一话题作文1000字5篇家乡的天空更美。
碧空如洗,非常明净,空气非常清新,没有象城里一样灰蒙蒙的灰尘和雾霾,所有的景物都清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家乡高一作文1000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美丽的家乡高一作文1000字1我的家乡在甘肃武威的黄羊河,她美丽富饶,对于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她不仅给了我生命,还给了我思想、信念和理想。
现在就让我带你去一睹她的丰姿吧!假如你在百花争艳的春天来到我的家乡,在果园里,你一定会被雪白的梨花和粉红色的苹果花所吸引,它们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让你流连忘返;在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小子在微风妈妈的怀抱中,轻轻的点头微笑,用它们独特的方式欢迎你的到来,在这个时候如果下一点牛毛般的细雨,看着被洗净的树木、花草,在看着纱一般的云雾,让你有一种美的感受。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农场人意气风发,用创新的思维武装头脑,用现代化的机器,在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播种着金色的理想,他们忙碌着,但也希冀着。
如果你夏天来到黄羊河农场,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葡萄地里,一排排葡萄排列有序,在嫩绿的叶子之间,有时还能发现一串葡萄的幼果;在麦田里,麦苗小子也已变成了麦子勇士,它们长的没过了你的双膝,在风中掀起了一阵阵麦浪;在玉米地里,一棵棵玉米高过了你的头顶,在夏日的照耀下整齐的排列着,在它们身上,农场人放飞了自己的希望。
但最令人注目的是绿树,那一棵棵挺拔的新疆杨,枝叶茂盛,绿荫盖地。
吃过晚饭,漫步在树荫下,日间的喧嚣、吵闹离你而去,带给你的是宁静,是轻松,是舒畅,是声声的鸟语花香。
一天的劳累烦恼也顿时烟消云散。
假如你秋天来到黄羊河农场,那可就不只是大饱眼福,而且是大饱口福。
秋天的农场人收获着希望。
果园里的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红灯笼。
走近一些,就会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如果摘下来咬上一口,还会有一股鲜甜可口的果汁流入你的嘴中,让你吃着手中的,看着树上的。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武威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
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城”“中国人参果之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
重要文化遗存马踏飞燕著名的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标志,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其含义是: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是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马超龙雀”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旅游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西夏碑“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为西夏第四个国王所立。
碑高2.5米,宽0.9米,厚0.3米,两面撰文。
其中正面以西夏文篆书题额,意思是“赦造感应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文楷书28行,每行65字;背面是汉文小篆题额“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有汉文楷书26行,每行70字。
碑文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讲述了护国寺的初建、显灵、重修的经过。
因其碑文正面和背面是西夏文与汉文的对译,所以在研究西夏语言文字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所谓“汉夏合璧”,被称为“汉夏对照词典”。
碑身两侧各有一身阴刻伎乐菩萨,题额上端是半圆形云头宝盖。
武威文庙“西夏碑”是我国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文,也是国内惟一的“西夏文-汉文对照珍本字典”,而碑头上的西夏篆书,更是绝无仅有。
佛龛造像甘肃武威出土800多年前佛龛造像,2012年7月2日,在武威市北城区一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挖出一件佛龛造像。
集宁区旅游景点
1. 老虎山公园,那可是集宁的标志性景点啊!就像咱心里的宝贝疙瘩。
当你爬上老虎山,俯瞰整个集宁区,哇塞,那景色别提多壮观了!你难道不想去感受一下那种豪迈的感觉吗?
2. 霸王河生态公园也超棒的呀!它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在集宁大地上。
你可以在河边悠然地散步,和朋友嘻嘻哈哈地聊天,多惬意啊,还不赶紧去享受这份美好?
3. 集宁战役纪念馆一定要去看看啊!那里面承载着多少历史和记忆啊,就如同一个时光的宝藏盒。
当你走进馆内,仿佛能听到过去的枪声和呐喊,你不觉得这很神奇吗?
4. 察哈尔民俗博物馆也很有意思呀!那里展示着各种民俗文化,就好像是一个民俗的大舞台。
你能了解到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多好玩呀,还不快去瞧瞧?
5. 白泉山生态公园也很不错哦!它就像是城市的绿肺,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
在那里漫步,心情那叫一个舒畅,你不想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吗?
6. 纳尔松河风情园可美了呢!那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
你可以在那儿尽情地拍照,留下美丽的回忆,难道不心动吗?
7. 集宁国际皮革城也值得一逛呀!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皮革制品,就像一个时尚的宝库。
你可以在里面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肯定能淘到宝贝,还等什么呢?
我觉得集宁区的这些旅游景点都各有特色,非常值得大家去亲身体验,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
丁沟三阳河生态广场作文在我们丁沟这个小镇上,有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那就是三阳河生态广场。
这三阳河生态广场啊,就像是小镇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每次我来到这儿,都能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和放松。
广场的入口处,有一块大大的石头,石头上刻着“三阳河生态广场”几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仿佛在向每一个来这儿的人宣告它的存在。
沿着石头旁的小径往里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绿地。
那草地啊,绿得那么纯粹,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
仔细看,草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颗颗细碎的钻石,闪闪发光。
草地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有柳树、杨树、银杏树,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
春天的时候,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就像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杨树则长得高大挺拔,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广场。
秋天一到,银杏树叶变得金黄,风一吹,金黄的叶子纷纷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
我特别喜欢在这片树林里漫步,听着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的温柔,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
广场的中心有一个大大的喷泉。
夏天的晚上,喷泉就会开启。
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像盛开的花朵,一会儿像奔腾的骏马,变幻无穷,美极了。
喷泉周围的孩子们兴奋地跑来跑去,他们的笑声和尖叫声回荡在整个广场上空。
大人们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孩子们玩耍,有的还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再往前走,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河水潺潺流淌,河底的石头和水草清晰可见。
偶尔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它们时而嬉戏,时而静止,仿佛在和人们捉迷藏。
河面上有一座弯弯的石桥,桥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我经常会站在桥上,看着桥下的河水,思绪也会跟着河水一起飘向远方。
广场的一侧有一个健身区,那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
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能看到很多人在这里锻炼身体。
有老人在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有年轻人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还有小朋友在跷跷板上玩得不亦乐乎。
黄羊河文化广场
牟访杨婷婷
黄羊河文化广
场位于团部中心,
占地面积22亩,
总投资340万元。
2003年,适逢黄羊
河50华诞之际,
万事俱兴、风调雨
顺、民心向上。
为
了彰显黄羊河企业之形象,民众之追求;亦为了奠祭先辈,勉励后世,咏颂功德,弘扬“垦荒创业”之精神,建此广场。
广场建设用资皆为善款,由黄羊河集团全体员工、离退休人员、中小学生、私营业主、其他人员共五千余人及友好单位、友好人士共同捐款。
其间黄羊河干群齐心协力、积极参与、智者献其谋,仁者捐其资,能者出其力,仅公司干部职工义务出工就达八千余人次。
人心之凝聚,士气之高涨,可昭后世。
广场以黄羊河文化为主题、为主线,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
内设标志性主题雕塑、浮雕、广场、音乐喷泉、展览馆、健身器械、景观灯、花草植物等。
走进广场,引入眼帘的是音乐喷泉,音乐喷泉东西两侧分布着八大图腾柱,分别向世人展示参与黄羊河建设的四支队伍和黄羊河发展的四个阶段。
西侧四大图腾柱代表着黄羊河发展的四支队伍——“使者”、“官兵”、“支青”、“新军”。
“使者”指:政府
调配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是黄羊河建设初期第一支骨干力量,他们在农场勘测、规划、设计和垦荒中做出了艰辛的努力。
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态度、憨厚的作风,成为黄羊河文化之根;“官兵”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一大批中国军人转入农垦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黄羊河因此迎来了第二支力量——复转官兵。
军人那种攻无不克的犟劲、大度豪迈的气概、吃苦耐劳的精神、纪律严明的作风,永远都留在农垦人的脉管中;“支青”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批来自河南、天津、青岛、济南、淄博、西安、兰州、白银等地的青年在“上山下乡,支援边疆”的号召下奔赴黄羊河。
他们没有被理想和现实的高度反差所击倒,成为农场建设的生力军,同时将城市文明之风吹遍垦区。
从此,农垦人添了几份执着、几份生机、几份智慧;“新军”指:改革开放以来,黄羊河以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大中专院校的专业人才,新一代黄羊河人茁壮成长,他们为农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农垦大军在新的征途上继续保持思想领先、观念领先、知识领先、科技领先。
黄羊河必将继续继往开来,与时具进,创造美好的明天。
东侧四大图腾柱代表着黄羊河发展的四个阶段——“诞生”、“创业”、“巨变”、“奋进”。
“诞生”寓意着:1953年,随着政务院一份批文,甘肃农垦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在这片茫茫戈壁滩上诞生了。
它的建成,旨在“示范,启发和引导广大农民走向集体化和机械化的道路”。
黄羊河人肩负共和国的重托,忠实践行这一光荣使命,从不懈怠;“创业”寓意着:建场初期,老一辈黄羊河人抗风沙、冒酷暑、战严寒、住地窝、肯窝头,将希望的种子埋下,并用激情和汗水精心浇灌,使这片沉寂的荒原,
春潮涌动。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一座拥有耕地6万亩的机械化农场展现在世人面前;“巨变”寓意着: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使得这个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农场的巨大潜力得到骤然释放。
统分结合的生产经营体制,“统”出了大农场规模经营优势,“分”出了家庭农场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连年丰收,效益大幅提高,黄羊河日新月异,农垦人扬眉吐气;“奋进”寓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传统农业受到市场的挑战。
黄羊河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
经多年艰苦努力,一种由多个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的“龙”型经济架构成型了,黄羊河成为产业化经营的先行者。
广场北面这个红色的建筑物是黄羊河展览馆,记载着黄羊河55年来的发展历程,让我们走进去看一看,去寻觅55年前的脚步。
沿着展览馆的标识,我们仿佛进入了黄羊河发展的历史隧道,在这里一幅幅老照片,一本本历史资料,一件件珍贵实物,记载了黄羊河55年创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1953年,经过当时政务院批准建设的甘肃第一家机械化国营农场,为响应国家号召,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家调配干部、当地农民、复转军人、支边青年和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了大西北,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们挥动铁臂,开始了慢慢地创业之路,这一组组老照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创业情况。
当年农垦人用过的柳筐、扁担、铁锹等工具,正是依靠这些简单原始的工具第一代农垦人顶风沙、冒酷暑、战严寒,在这不毛之地开垦出了一片片绿洲。
第二个展厅记载着自1979年以来,企业前后推行土地班组承包、家庭联产承包和兴办家庭农场等项改革,形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
不断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大胆进行机构调整。
1981年,黄羊河历史性的实现扭亏为盈。
黄羊河人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粮食单产稳步提高,黑瓜子、苹果、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给农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职工生活迅速改善,向城市化方向大步迈进。
第三个展厅记载了黄羊河农场自1995年以来,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已初步形成的新面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黄羊河走上了一条“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之路,现已形成葡萄、啤酒大麦、育种、亚麻、特用玉米、果品、中药材、商贸旅游、蔬菜等9个产业链条,各产业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并全面推行订单种植,公司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工业化示范区已初具规模。
从第一展厅到第三展厅,就象走在农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黄羊河人的住房从最初的地窝、土坯房,再到现在的小洋楼,生产劳动从原始的人拉肩扛,到现在的以机械为主,集约化生产,一张张照片无声的记录着黄羊河发展的历史。
步入荣誉室,犹如一位胸前挂满了军功章的军人。
企业于2006年荣获“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列为首批151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200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树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三年被省银行业协会评为全省“诚信企业”;连续十三年被省农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连续三年被武威市、凉州区列为“十佳纳税企业”。
喷泉西侧设有体育健身中心,为丰富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每逢节假日,都会在这里举办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在平日晚饭后,年轻人在这里拉开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的对阵、跳起了自由舞;老人们在这里拉起了二胡、吹响了笛子、扭起了秧歌。
农场人已经象城里人一样享受生活,到过黄羊河的人都说,对内“鸡犬相闻、对外沟通无限”,堪称是具有现代文明,人人怡然自乐的桃花源。
这里常年松柏长青,
这里四季百花齐放。
这里是黄羊河大型活动及聚会之地,
这里是黄羊河人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里是黄羊河人切磋技艺的殿堂。
茶余饭后来这里纳凉、漫步,
那绝胜似神的向往。
它的建成,
记载着黄羊河的昨天和今天,
更预示着黄羊河光辉灿烂之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