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范例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8
2016高考任务驱动作文题目,2016高考任务驱动作文。
范文: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为“任务驱动”,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话题。
在当今社会,人们都在不断地被各种任务所驱动,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任务的推动。
而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妨就此话题展开一番思考。
首先,任务驱动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当人们面临任务时,他们会努力去思考、去探索,以寻找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正是在这种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比如,高考作为一项任务,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总结,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其次,任务驱动可以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当人们接受了一个任务,他们就会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努力奋斗,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只有在不断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人们才能培养出这些重要的品质。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需要他们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才能取得好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逐渐培养起责任感和执行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任务驱动可以促使人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当人们不断地接受任务并努力去完成它们时,他们就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这种不断进步的过程,正是任务驱动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它可以让他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应试技巧,从而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任务驱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它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促使人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任务驱动所带来的机会,不断地接受任务并努力去完成它们,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高考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7种方法+7篇范文助你轻松拿满分!将近一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我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写下了这份心得,不足之处,敬请指教!一、条陈理由,彻解问题“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2016年任务驱动型优秀作文8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
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
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
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0591)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
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一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
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
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
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
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2016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格式满分示范作文【注:每一篇都是先就事论事,再结合“感动中国或世界”的名人名言提升思想品位。
】第一篇《四步沟通让爱充满和谐》(作文第一步引述材料,分解出材料全部关键词的内涵外延的意义。
)尊敬的小陈:您好!您因为您父亲在开车时接电话而举报了您父亲,尽管您的举报事实也符合交通法规,但是,毕竟他是您的老爸啊,相信您在举报的那一刻是有心理矛盾的。
我对您的行为充满质疑,因为感觉您在举报的前后,与您父亲的沟通是远远不够细致、完整、全面、精准。
(作文第二步议论分析材料,综合这全部关键词的内涵外延的意义。
)我的沟通思路是这四步庖丁解牛般的方法,第一分步是细致分析您父亲的习惯——“开车时接电话”的现象的点点滴滴。
如果您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习惯让他不舒服,开车时手持电话放在耳朵边讲,手、脖子容易酸痛,聊久了连头也会渐渐痛了起来。
怎么解决问题呢?这就涉及这四步庖丁解牛般的沟通方法的第二分步——完整综合与您父亲的“开车时接电话”这一个现象有关的方方面面,让我联想起来了一个相关的高科技产品——蓝牙耳机。
开车时电话响了,戴上蓝牙耳机,可以把手机放在口袋里等其他地方,解放了手,解决了问题。
那为什么您对您父亲没有这些方面的沟通、建议呢?是不是那一句“家人屡劝不改”,让您产生一个笼统、刻板的印象——好像您父亲很顽固,不会养成这新习惯?难道这是您父亲的旧习惯的全部规律吗?追问至此,需要把沟通思路推进到第三分步——全面的深入分析您父亲没有养成新习惯——戴蓝牙耳机的本质规律性的原因。
把两代人比较一下,会发现一个社会性的原因——代沟。
毕竟,您父亲年龄大了,也许对旧习惯会比较固执,怎么办?如果把这沟通思路推进到第四分步——精准综合与您父亲的人性的本质规律性有关的名言,相信您会联想起那些引人深思的妙语。
例如,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李贽曰“绝假纯真”。
还有沟通的俗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需要您用最温暖的钥匙——爱,把家构建成“最温暖和谐的港口”,让父亲那似乎已经有些顽固的心逐渐地软化、融化……(作文第三步是联系实际的论证观点或者解决问题)放眼社会现实,会发现有您父亲的这样旧习惯的父亲们比比皆是,那这些子女们怎样才能改变现实?举一反三,这些同类情况也需要巧用这四步沟通方法,不要对这些旧习惯笼统、刻板的感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感知;而要一步一步的分析这些旧习惯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细致的探寻人性的规律,从而对症下药。
高考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范文十篇1.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10月7日,经过连续搜救,17名擅自进入广西来宾市自然爱护区露营被困失联的驴友,胜利获救。
来宾市为此次营救,耗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更严峻的是营救中救援人员也面临巨大的危急。
这一事务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反响:当地政府呼吁驴友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要擅自行动。
有网友认为,驴友是公民,作为纳税人,有权享受公共服务,不应为救援买单;又有网友说“人生须要…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为他们的行为点zan。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旅游遵法,顾全大局近日,一些擅自进入旅游区露营被困失联的驴友,经过连续搜救,耗费巨大公共资源之后被胜利获救。
对此我认为,驴友应当自觉遵循相关法规,顾全大局。
驴友擅自露营失联使得救援人员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去营救,究其缘由,无外乎两个:表面看是驴友的贪玩心理的驱使,使其忽视法度;然而从深层次看,则是当代人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大局的缩影。
擅自露营的驴友,有没有想过失联后给救援人员造成麻烦的后果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与损人不利己大同小异。
驴友持着贪玩新颖之心便随意作为,这实质上也是自我爱护意识不高、思想浅薄的表现。
在这个信息发展的时代,人们依靠于新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对于自己错误的行为竟不加订正。
然而,从另一方面上看,营救人员又何其不是耗费了巨大的资源、甚至奋不顾身投身于救援之中、陷入危急境地才得以胜利营救他们王小波说:“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过度依靠技术,人们以为自己折服了技术,而我们又何尝不是被技术捆绑着不能自主行走。
”由此可见,当驴友们过度依靠技术,将自我爱护意识蒙蔽于此,被困失联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深究其源,驴友无视法度、抛弃责任心的行为更是整个时代自我中心观剧烈的表现。
信息技术的蒸蒸日上,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人们也慢慢利欲熏心,让自我中心观肆意膨胀泛滥,驴友的行为便是个很好的例证。
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英文回答:In 2016, I had a lot of tasks that drove me to work harder and be more productive. One of the tasks that really motivated me was a project at work that required me to improve our company's customer service process. This task was challenging because it required me to come up with new ideas and strategies to better serve our customers. It wa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me to showcase my skills and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mpany.Another task that drove me in 2016 was my personal goal to improve my health and fitness. I set a goal to run ahalf marathon by the end of the year, and this task pushed me to train regularly and stay committed to my fitness routine. It was tough at times, but I felt a great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when I crossed the finish line of the race.Overall, these tasks in 2016 really motivated me topush myself and achieve my goals. They helped me grow both personally and professionally, and I'm grateful for the challenges they brought into my life.中文回答:2016年,我有很多任务驱动着我更努力地工作和提高生产力。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工匠精神”考题回放(2016北京市朝阳区一模)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
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
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工夫,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本国元首。
为了制造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丁点瑕疵。
这些人身上,都表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
分析:(1)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本人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本人的产品,不断改善本人的工艺,享用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质量从99%进步到99。
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曾几何时,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顷刻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深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
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古代生活不相顺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2)“工匠精神”的内涵1、精益求精。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工夫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进步到99。
99%。
2、严谨,一丝不苟。
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厉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
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由于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中止追求进步,无论是运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4、专业,敬业。
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杰出产品。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
到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遭到拒绝。
老人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
大约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
这时,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
”女生委屈的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感觉委屈的女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
此事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不少网友投票并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两万多个网友中,有不到500名网友觉得女生拒绝和老人挤着座有点不近人情。
更多的网友说座位主人没做错;动车不是公交,公交你买了票未必有座,动车坐票可是要花坐票的钱买的啊,花钱买了坐票,让不让是自己的权利,不让无可指责;老人女儿有点道德绑架。
对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和对这种现象的质疑,你有什么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标准参考意见1、凡首段没有概述材料,表明自己态度者,视为“材料滞后”之情况,不能超过45分;2、只是在开篇出现了材料,行文中没有结合材料,材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得分不能超过45分;3、虽结合了材料,但结构层次不明晰,思路流程混乱,不能超过42分;4、行文过程分析不辩证,显得片面化、绝对化,不懂得让步说理,只是一味的指斥,得分不超过45分;5、按照材料作文的写法,没有偏离材料的内容,视为基本切题,得分在42分左右;6、只是在开头结尾结合了材料,中间内容没有关涉到材料,视为“穿靴戴帽”,得分不超过20分;7、行文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且有文采,书写美观、内容丰富,结构严密,说理辩证,有现实性,得分不得低于50分。
立意参考:1、维护权利重要,爱心更重要;2、爱心不要被道德绑架。
2016届高考备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五篇2016届高考备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五篇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通用模式开头部分(约占25%):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论题)。
常见的写法:①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类似新材料作文)②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后再提出观点。
(类似新材料作文)③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的深入分析作了分析说理范围上的界定,以便下文的分析说理更有针对性。
④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提出要探讨的问题。
主体部分(约占65%):紧扣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就事论事,一以贯之,体现纵深思维,追求透彻说理。
要求具有一到两次拓展,两到三个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不限。
1.分析说理的目的:①明析原因(根源、本质),②辨是非,③直指利害。
2.分析说理的方式:①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选定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
②有时,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
3.分析说理的原则:注重文明交流,包容并尊重他人权利,反对打压不同意见;要通过自己的自由思想和独立判断来支撑文章的看法和观点,还要避免自说自话。
4.层次拓展的方法:正反对比、横向展开、逐层深入……结尾部分(约占10%):再次回到试题材料与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寻找对策(措施、办法)、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正面材料”模式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
(略写)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略写)③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
2016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005春节里发红包本是传统的习俗之一,但由于网络支付平台的发展,今年春节里最流行的还是“手机抢红包”,对此很多人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挺新鲜的;有的人认为这无非又是一次商家们营销的把戏,还有的人认为网络平台缺乏安全性,还是传统的比较靠谱。
请问你对当下通过网络来发红包这一现象怎么看?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评论:观点?理由?做法?2016-02-17 《长江时评》郭元鹏一岁一新年,互联网时代会让过年发生怎样的变化?2月13日,蚂蚁金服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推出首份互联网新年生活方式报告,用数据的方式为我们解开互联网时代的年节新象。
数据显示“手机抢红包”成为了新的年俗。
在福建省发红包排名前三的城市是泉州、福州和厦门,分别在全国城市中名列第23位、25位和31位。
(2月15日《福建日报》)节后,传统媒体都陆续恢复出版了。
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手机抢红包”。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各地报纸电子版看看,有多少报纸没有关注这一现象?对于“手机抢红包”也是众说纷纭。
不过,无论其观点如何,不争的事实是抢红包成了春节期间最为火爆的事情。
孩子在玩,青年在玩,中年在玩,老年也在玩。
有专家疾呼:别让抢红包再毁了一代人。
这话说的有点严重,还到不了这种地步。
但是,必要的关注还是需要的。
抢红包成为新年俗的背后问题是什么?抢红包成为新年俗,就是真正的年俗失去了领地。
不是说,春节期间抢红包存在多大问题。
而是说,不应该让抢红包成为唯一。
抢红包占领了年俗的领地,是传统文化的失守。
这几天有一条新闻很火,安徽农村出现了“春节豪赌”现象,有的人甚至输掉了一年工钱。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都在谴责社会治安管理部门的失责。
的确,有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可是,为何人们春节期间都在赌博?仔细想想,春节期间农村的豪赌与手机抢红包成为新年俗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这就是传统年俗已经渐行渐远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
到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遭到拒绝。
老人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
大约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
这时,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
”女生委屈的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感觉委屈的女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
此事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不少网友投票并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两万多个网友中,有不到500名网友觉得女生拒绝和老人挤着座有点不近人情。
更多的网友说座位主人没做错;动车不是公交,公交你买了票未必有座,动车坐票可是要花坐票的钱买的啊,花钱买了坐票,让不让是自己的权利,不让无可指责;老人女儿有点道德绑架。
对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和对这种现象的质疑,你有什么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标准参考意见1、凡首段没有概述材料,表明自己态度者,视为“材料滞后”之情况,不能超过45分;2、只是在开篇出现了材料,行文中没有结合材料,材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得分不能超过45分;3、虽结合了材料,但结构层次不明晰,思路流程混乱,不能超过42分;4、行文过程分析不辩证,显得片面化、绝对化,不懂得让步说理,只是一味的指斥,得分不超过45分;5、按照材料作文的写法,没有偏离材料的内容,视为基本切题,得分在42分左右;6、只是在开头结尾结合了材料,中间内容没有关涉到材料,视为“穿靴戴帽”,得分不超过20分;7、行文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且有文采,书写美观、内容丰富,结构严密,说理辩证,有现实性,得分不得低于50分。
立意参考:1、维护权利重要,爱心更重要; 2、爱心不要被道德绑架。
(一)“动车座位让不让”并不难回答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
”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网友们就此掀起了一场大讨论,并针对新闻中座位主人的疑惑给出了评判,给出了多种答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与“公交让座”的老话题略有不同的是,公交上的座位使用权没有专属性,奉行先占先得的原则,乘客对座位有公平占有使用的心态,“独占欲”弱一些。
而在动车上,持有有座车票的乘客享有对号入座的权利,在旅途中对座位享有专属使用权,持有站票的乘客在理论上则没有“坐着”的权利,也不能对有座乘客的权利进行挤占和妨碍,因此,动车上的有座乘客对座位的“独占欲”要更强一些。
有了这些不同,我们在讨论“动车让座”的话题时便有了新的角度,新的内容,新的价值,这种讨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权利的边界,把握道德责任的尺度。
其实,动车座位既有“权利靠背”,也有“道德坐垫”,持有有座车票的乘客拥有“对号入座”的权利,按照乘车的规则和惯例,乘客“对号入座”的权利受到保障,乘客坚守自己的权利,不愿让座,甚或不愿让出一些空间与他人分享,不可勉强。
但同时,尊老爱幼、扶助弱者又是一项道德义务,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即便有了动车座位的“权利靠背”,但如果旁边站着耄耋老人、残疾人、孕妇、幼儿,腾出一点座位空间给他们就是人之常情,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有座的乘客让出一点空间,虽然自己少了一点舒适,但却给他人带来了极大便利,虽然自己受了一点苦,却让更需要座位的人得到了帮助,可以说,“道德坐垫”更宽大了,更温暖了。
当权利与道德责任产生了那么一点冲突时,我们不应该生硬、刻板、对立地考量这两个问题,而是应该区分具体的问题,区分现场的情节,作出具体的分析和判断,摆正权利实现和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力求让自己的心更踏实、更宁静、更欣慰。
如果我们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尊老扶弱的理念,要答对这道题,不难。
(二)动车上拒让座,何错之有?5月3日,在从达州到成都东的D5185次动车上,一女子带年迈母亲去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借座邻座。
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提出挤一挤,被拒。
后来,一名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了自己的位置。
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
”女大学生委屈地哭了,反问“坐自己位置错了吗?!”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关注,可见,这件小事也击中了人们心中的痛点。
关于到底要不要让座这个事,讨论也不是一天两天,之前人们只是倡议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那动车上呢?在老人女儿的眼里,年轻人就该给老年人让座。
但问题是老人的女儿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造成老人站着的并不是人家女大学生,而恰恰是他们自己。
老人身体不好,还要长途奔波去成都看病,作为子女就应该提前未雨绸缪,替老人打点好一切。
节日期间人流多买不到直达票,那缓一两天出行行吗?老人体力不支,找列车长商量一下去餐车、休息室坐坐行吗?实在不行,提前预备个小马扎总可以吧?规避自身的问题,将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到女大学生身上,挥起道德的大棒批评年轻人,不妥。
站在女大学生的角度,人家何错之有?现代契约社会,小小的火车票就是一纸合同,这张合同上清晰地写明了乘车时间、往返区间以及座号。
女大学生手握“合同”上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天经地义。
事实上,动车与公共汽车不同,动车车票对应的是更为清晰的座号,动车上到底该不该让座,套用甄嬛娘娘一句台词,“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而老人子女的说法,显然是在用道德去绑架人家的私德。
老人们的子女,或者说很多总是要求别人道德高尚的人,显然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要求他人。
与法律是为全社会立规矩不同,道德管辖的领域属于自己内心。
无论是孔子的“一日三省吾身”,还是王阳明的“内圣外王”,强调的都是道德自律。
说实话,用完美近乎神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讲道德,最容易收获失望的情绪与伪君子。
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迄今为止,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现代社会,我们还是多讲契约精神,少用道德去要求别人。
如果非要讲道德,那不妨多用道德去要求自己,而不是去忙着给别人立规矩(三)动车上拒让座,错了吗?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达州石桥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借座邻座。
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年青貌美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挤一挤,被拒,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
大约5分钟后,前面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
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
”结果遭到美女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没有主动让座,甚至没有被动让座,结果座位权利被道德绑架所凌辱。
于是带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议题:让座是美德,不让座是失德?动车让座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第一,女儿没买到坐票,也是挺无奈的一件事。
不过,动车不像城市的普通公交,有时坐着需要三五个小时还不止。
这个时候,如果“让座”成风,估计道德成本就会高到吓死人。
第二,坐动车不像坐公交,用网友的话说,既然没有座位,“那你能不能买一等座?能不能买商务座?实在不行,可以坐迟一点有位置的那趟撒”。
当然,再不济,有特殊情况,还有列车员可以寻求帮助,是不是非要挤乘客的“座位权”呢?这些问题,其实不过是一个问题:道德行为,不是膜拜的“神龛”,应该是力所能及的温暖。
几站路,让一让,又何妨?但几小时的路程,高价买的车票,也要逼着被人“让”,这就过了“力所能及”之槛,让座这种小小的美德行为,就成了成本高昂的“义举”。
凡人可以效仿小善,英雄才会“大义凛然”。
说起来同样是让座,但动车上的让座,显然不是人人可以轻易借鉴的“小善”那么简单。
动车上应该让座吗?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
这些年,为了提倡“让座”,大家都是蛮拼的:上世纪的时候基本是道德说教,再不行就小喇叭广播;十多年前,发现了谴责的力量,鼓动着大爷大妈们“扇耳光”、“坐大腿”式强行索座;再然后,地方部门尝试以地方立法的姿态,罗列出“请”或“罚”的各种强制手段,于是让座这件事,似乎从“主动让”成了“必须让”。
但其实,好像也没有任何一种调查或逻辑能证明,这些年在“让座”上的努力,果真就多大程度推进了让座美德的蔚然成风?拒绝和老人挤着坐动车被指责,这是道德泛化之祸。
有人担心,拒绝让座,会让公德斯文扫地,会让社会风化粗鄙不堪。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动车拒让座事件后的网络调查中:一方面是九成人支持女孩的拒绝行为,另一方面是五成左右的人愿意主动或被动让座。
看起来,这是很分裂的一件事,但实际上,恰恰是民意理性的彰显:在价值认同层面,民意褒扬了让座的美德行为;但在权利尊重层面,拒绝让座同样不是丑事一桩。
动车上拒让座,谈不上什么错,更犯不着之责。
我们能做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能让就让,不让也请待之谦和。
(结语支持拒让座女生,不代表反对让座行为本身。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