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穿条式J
- 格式:pdf
- 大小:523.98 KB
- 文档页数:12
“穿条式”VS“浇注式”隔热铝型材的区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门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安全舒适外,还要求门窗的品质和个性化,要求环保节能。
这样给门窗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代铝合金门窗建材”的出现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根据"十五"规划和2010年的发展计划,有关部门预测,在本世纪的头10年,我国将建设村镇住宅50亿平方米,建设公共建筑10亿平方米,而10年中的城市住宅建设量为33.5亿平方米。
这样巨大的建筑市场,就需要大量的门窗,若按15%的建筑面积来计算窗面积,按11%的建筑面积来计算门的面积,窗的年平均需求量为2亿平方米,门为1.47亿平方米。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筑节能50%的目标。
并且2003年10月1日起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出台,意味着今后的住宅从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节能问题。
因此,国内门窗生产厂家把发展新型节能门窗作为实现节能的主要途径。
节能门窗主要是通过框体及玻璃这两部分,结构性能的改造,来阻止热损失的三种形式的进行。
其中“第二代铝合金建材”中的断热冷桥型材是环保节能建材精品中的精品。
其有两种形式:“穿条工艺”和“浇注工艺”。
“穿条工艺”是由两个隔热条将铝型材内外两部分连接起来,从而阻止铝型材内外热量的传导,实现节能的目的。
它是来源于欧洲的技术,在市场上较为常见,据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国内采用进口穿条生产设备和国内穿条生产设备的公司有近百家,正常生产的不到总数量的一半。
“浇注工艺”隔热节能技术起源于美国,1937年10月,第一个描述铝合金材料如何被进行隔热处理的专利诞生了。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一种类似密封蜡的混合物浇注到门窗用铝材的中间,来进行隔热。
与此同时,有关聚氨酯的专利在德国出现了。
1952年,另一个专利被公开发布。
该专利的发明者的想法是用粘结或机械力压紧的方法将某种未成型的高分子绝热聚合物固定在铝合金型材专用的断热槽中。
“穿条式”VS“浇注式”隔热铝型材的区别资讯来源:中国幕墙网发布日期:2008-4-7 点击次数:热门关键词:铝合金铝合金型材铝板铝材铝锭氧化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门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安全舒适外,还要求门窗的品质和个性化,要求环保节能。
这样给门窗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代铝合金门窗建材”的出现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根据"十五"规划和2010年的发展计划,有关部门预测,在本世纪的头10年,我国将建设村镇住宅50亿平方米,建设公共建筑10亿平方米,而10年中的城市住宅建设量为33.5亿平方米。
这样巨大的建筑市场,就需要大量的门窗,若按15%的建筑面积来计算窗面积,按11%的建筑面积来计算门的面积,窗的年平均需求量为2亿平方米,门为1.47亿平方米。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筑节能50%的目标。
并且2003年10月1日起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出台,意味着今后的住宅从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节能问题。
因此,国内门窗生产厂家把发展新型节能门窗作为实现节能的主要途径。
节能门窗主要是通过框体及玻璃这两部分,结构性能的改造,来阻止热损失的三种形式的进行。
其中“第二代铝合金建材”中的断热冷桥型材是环保节能建材精品中的精品。
其有两种形式:“穿条工艺”和“浇注工艺”“穿条工艺”是由两个隔热条将铝型材内外两部分连接起来,从而阻止铝型材内外热量的传导,实现节能的目的。
它是来源于欧洲的技术,在市场上较为常见,据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国内采用进口穿条生产设备和国内穿条生产设备的公司有近百家,正常生产的不到总数量的一半。
“浇注工艺” 隔热节能技术起源于美国,1937年10月,第一个描述铝合金材料如何被进行隔热处理的专利诞生了。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一种类似密封蜡的混合物浇注到门窗用铝材的中间,来进行隔热。
与此同时,有关聚氨酯的专利在德国出现了。
幕墙、铝合金门窗、防火窗工程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执行的标准质量标准本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标准以及检测、试验、协调配合等事宜必须符合国家、建设部及当地政府颁发的现行幕墙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等规范以及行业标准,设计图纸与相关规范标准要求不一致处,以高标准为准。
一、幕墙工程应执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1.1本幕墙工程应执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准,投标人应使用所执行标准的最新版本。
1.2幕墙设计规范《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2007《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 18250-2000《建筑幕墙抗震性能震动台试验方法》GB/T 18575-2001《建筑玻璃采光顶》JG/T 231-2007《小单元建筑幕墙》JG/T 216-2007《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19942.幕墙设计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等国家幕墙设计、施工及其他有关规范进行,并符合设计要求。
3.幕墙设计应满足抗震、抗风强度、气密性、水密性、冷凝水的排除以及防胀缩措施,防火措施、防雷措施等各项有关技术指标。
4. 如建筑设计图纸中所选的玻璃厚度不能满足强度要求,玻璃厚度以投标单位设计计算并经招标单位确认为准。
玻璃应按《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7)进行设计。
穿条式隔热型材和注胶式隔热型材的比较在中国市场上的隔热型材存在着两大类:穿条式隔热型材和注胶式隔热型材,也就是GB5237.6《铝合金建筑型材第六部分:隔热型材》里面所说的A、B两类。
穿条式隔热型材的通过开齿、穿条、滚压等三道工序后,将隔热条穿入铝合金型材的隔热条槽口内,并使之被铝合金型材牢固咬合的复合方式,隔热条的材质是聚酰胺66加25%的玻璃纤维(即PA66GF25)。
而浇注式隔热型材是把液态隔热材料注入铝合金型材浇注槽内固化后,切除与铝合金型材浇注槽开口对应的金属桥,靠液态隔热材料固化后与铝型材的粘接力连接内外腔铝型材,其隔热材料的材质是聚氨酯(即PU),一般是分A、B组份,经机器混合后注入槽口内,有点类似大家常用的双组分结构胶的做法。
目前我们的隔热型材市场正处于成长阶段,大家对这个新生的产物还在逐步的认识、理解。
所以我就将这些年我对这两类隔热型材的认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1、材料的热导率:材料的热导率λ是决定材料传热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2、材料的热传导:在热传导的性能方面,穿条式的隔热型材要好于注胶的。
3、隔热系统的连续性:所谓隔热系统的连续性就是通过合理设计用玻璃、隔热型材的隔热材料和主密封胶条等把隔热型材的内、外完全给界定开,使得外腔与内腔在热流方面不再直接相互影响,从而降低通过型材的热流量。
对于穿条式隔热型材,可以通过隔热条的截面形状设计来达到这方面的要求,但是对于注胶式隔热型材,因其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4、铝型材用料5、双色系统:双色系统就是隔热型材的内外腔型材采用不同的颜色,作成门窗后,其外侧能够与外装饰面相协调,而内侧又能够与室内装饰协调,从而丰富了隔热门窗的多样性,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
对于穿条式隔热型材,这点做起来非常简单。
因为其内外腔型材是分别挤压、分别表面处理,然后再经过复合工艺做成隔热型材。
但是对于注胶式隔热型材,因为其生产工艺的限制,使得其很实现双色系统。
穿条式与注胶式隔热型材性能对比分析基本性能对比二、加工工艺对比注胶式隔热铝型材:1.注胶式隔热型材是把液态隔热材料注入铝合金型材浇注槽内固化后,切除与铝合金型材浇注槽开口对应的金属桥,靠液态隔热材料固化后形成隔热桥与铝型材的粘接力连接内外腔铝型材,由于浇注胶的高粘合性,隔热桥与铝型材完全粘结成为一体,所以此工艺的隔热铝型材强度高2.由于铝型材是采用一次性挤出工艺,这样不仅减少了模具数量,而且还有效的避免了工艺缺陷等问题。
3.注胶隔热型材在过程中出材率高,成品率高,工艺稳定可靠,几乎没有次品出现,特别适合规模化和连续化生产穿条式隔热铝型材:1.穿条式隔热铝型材本身是通过两次挤压成形的,之后把隔热条穿到两块铝型材的工艺槽内,再经过辊压,使得材料结构发生变化,产生应力使型材的整体强度差,这样的工艺就限制了隔热材料的强度不能高,甚至有时用于型材硬度稍大而产生明显的裂纹或断裂使之成为废品。
2.由于穿条式隔热铝型材是用隔热条通过咬合方式将两部分铝型材连成一个整体部分,这种工艺要求组成整体部分后不变形,并在组成成窗时相应的配合尺寸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因此会导致加工效率不高,成品率低的现象。
三、强度对比从加工工艺上看,注胶式隔热铝型材是采用一性挤压成形,并用高粘合性隔热胶固化后将型材粘成一体,其单根型材上看强度要高于穿条式隔热铝型材,但是正是由于该加工工艺的限制,其横截面积不能设计于过大,否则会影响型材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的难度以及铝型材的强度,因此在组装较大尺寸门窗时不宜推荐用注胶隔热铝材。
四、成本对比相同腔体设计,相同壁厚的前提下,注胶式隔热铝型材米重均小于穿条式隔热铝型材,从而相同尺寸、相同中空玻璃配置的情况下,注胶式的隔热铝成窗重量也大大低于穿条式隔热铝穿重量,以我司现设计的93系列隔热推拉窗为例:壁厚1.4mm,窗尺寸1500X 1500mm,注胶式隔热的平方米重为6.05 kg/m2,原868穿条式隔热平方米重为7.35 kg/m2,一般注胶隔热窗每平方米要比穿条隔热窗节省1公斤料,因些注胶式成本大大低于穿条式隔热铝材五、内外双色由于穿条式隔热铝型材的铝合金部分是经过两次挤出的,铝型材内外两部分单独进行表面处理,再经过开齿、穿条、辊压可以完成双色结构,因此对于穿条式隔热型材,这点做起来非常简单。
注胶、穿条铝型材技术优势及性能对比一、注胶、穿条铝型材技术优势注胶原理:1、首先,在门窗或幕墙的铝型材上设计一个隔热槽。
2、将双组分聚氨酯隔热胶注到隔热槽中。
3、隔热胶快速反应生成坚固的聚合物后,将隔热槽底部的临时桥切除,铝门窗幕墙型材被隔热胶分为内外两个部门,达到阻断热量交换的目的。
穿条原理:穿条工艺,是由两个隔热条将铝型材内外两部分连接起来,从而阻止铝型材内外热量的传导,实现节能的目的。
注胶与穿条铝型材技术优势:注胶与穿条铝合金门窗,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刚性好、采光面积大、密封防水和隔音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能显著减少建筑物内外的热交换,起到明显的隔热节能和良好的环保效果。
注胶与穿条项目是利用本公司的技术优势和现有的生产场地设施,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设备技术,生产新型注胶断热冷桥高性能建筑铝合金型材。
项目产品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要求选择相应性能的材料,以增加门窗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满足不同消费阶层装饰装修的需要二、注胶、穿条铝型材性能对比复合隔热铝型材分为两种,一种是穿条型材,另一种是注胶型材;穿条型材又分为尼龙66和PVC穿条两种。
注胶型材就是把高分子聚氨酯隔热材料注入到铝合金型材的中间槽口里,经固化后形成隔热层,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
用上述两类型材加工成的门窗和幕墙,称为保温节能门窗和幕墙。
目前市场份额较大的隔热门窗型材是穿条型材,而注胶式型材由于以前进口聚氨酯注胶设备及聚氨酯胶价格较贵,使得注胶式隔热门窗的成本较高,致使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较少,只能在一些高档窗及出口型材应用。
目前由国内相关公司自主研发出最新的注胶设备和聚氨酯胶在性能上已达到国外进口产品水品,价格却便宜很多,浇注出的型材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正式颁布实行的隔热铝型材标准,在性能和成本方面都具有了极强的竞争优势。
下边就把这种浇注式型材与穿条式型材作个综合的对比。
(一)、隔热型材成本分析 注胶式型材横截面积比穿条型材小,而且穿条式型材为保证型材强度,穿条槽口设计必须较宽,一方面做出的窗透光面积小,另一方面型材单位长度用铝量较多。
JGT175-2019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穿条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隔热铝合金型材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穿条滚压方式加工的建筑隔热铝合金型材〔简称隔热型材〕。
适用于制作建筑门窗、幕墙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 5237 铝合金建筑型材JG/T 174建筑用硬质塑料隔热条3.术语和定义、符号3.1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穿条式隔热铝合金型材 lnsulating aluminum alloy profile with thermal barrier strip由建筑铝合金型材和建筑用硬质塑料隔热条〔简称隔热条〕通过滚齿、穿条、滚压等工序进行结构连接而形成有隔热功能的复合型材。
3.1.2组合弹性值〔c〕 assembly elasticity constant表征建筑铝合金型材和建筑用硬质塑料隔热条结合后的弹性特性值。
3.1.3 有效惯性矩〔I ef〕 effective moment of inertia表征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惯性矩。
3.1.4 横向抗拉强度 transverse tensile strength在隔热型材横截面方向施加在铝合金型材上的单位长度的横向拉力。
3.1.5 抗剪强度 shear strength在垂直隔热型材横截面方向施加的单位长度的纵向剪切力。
3.2符号符号见表1规定。
表1 符号4 分类与标记4.1 分类分类见表2规定。
表2 型材分类与代号4.2 标记4.2.1 标记方法由隔热型材分类〔门窗、幕墙〕、铝合金型材牌号及供应状态、隔热条成份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