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对一经典讲义重点学校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8
小数乘法知识盘点知识点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乘积,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知识点2: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先算出积,再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5,往前进1,<5,舍掉。
用约等号(≈)表示。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时就要依次进1用0占位。
知识点3:连乘、乘加、乘减及简便运算 ①小数连乘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乘加、 乘减运算,先乘法后加减。
②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 小数乘法也适用。
易错集合易错点1:小数点的变化对数值的影响典例 把 2.019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增加到原来的多少倍?增加了多少倍?解析 把2.019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数值增加到原来的1000倍,增加了999倍。
(注意“增加到”和“增加了”的区别。
) 解答 2.019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增加到原来的1000倍,增加了999倍。
✨针对练习1把54.6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增加到原来的多少倍?增加了多少倍?易错点2:近似数典例1在地球上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体重秤示数为0.16千克。
(1)小明的体重是32.59千克,如果他到月球上,那么他的体重秤示数约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秤示数约是多少千克?解析地球上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的示数约为0.16千克,也就是同一物体在月球上体重秤的示数相当于地球上的0.16。
解答(1)32.59×0.16≈5.21(千克)答:小明的体重秤示数约是5.21千克。
(2)40×0.16=6.4(千克)答:我的体重秤示数约是6.4千克。
典例2判断:近似数7.0和7的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一样。
()解析根据四舍五入的规则,7.0在数值上等于7,但是在精确位上7.0的精确位是在十分位,7的精确位在个位,所以,它们的精确位不一样。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小数乘法必备知识点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小数乘法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小数乘法的定义1. 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2+3.2+3.2+3.2+3.2可以改写为3.2×5,表示5个3.2的和。
2. 小数乘小数: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 计算步骤: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把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如果小数部分位数不够,要用0占位。
2. 注意事项:乘法的验算可以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或用计算器验算。
一个小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小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会比原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会比原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以等于1的数,积与原数相等。
四、求近似数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
先按照小数乘小数的方法算出积,再按题目的要求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随便去掉。
五、小数乘法的应用1.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可以估大或者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2. 分段计费问题:如乘坐出租车的问题、电费水费的问题等,通常涉及分段计费,需要按照不同的费率进行计算。
六、小数乘法的口诀(帮助记忆)1. 小数乘法法同整,不同之处有小数。
2. 小数相乘时,各因数的小数位数是移位的关键。
3. 点完末位零结尾,大方去零别忘掉。
4. 小数相乘的比较,乘数和“1”比较是标准。
综上所述,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小数乘法的知识点包括小数乘法的定义、计算方法、积与因数的关系、求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小数乘法的应用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5年级数学上册一对一讲义第一讲: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如果数出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添上0补足。
例1: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4 ×练习: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 7×例2: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练习: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小学5年级数学上册一对一讲义×=×=例4:计算下面各题,说说积与因数的关系。
63× 63× 57× 57×××××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练习一1.你能说出下列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吗?×6 ×20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任选两题写出验算过程。
××17 ××9×× 25××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填空。
(1)×表示()。
(2)×的积有()位小数。
(3)甲乙两数的积是,如果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积是(),如果第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要使积不变,第二个因数的小数点应向()移()位。
(4)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原数是()。
5.判断。
(1)两个因数的积一定大于每一个因数。
()(2)比大且比小的数有无数个。
()(3)×20和20×的意义和结果都相同。
编号:795455385809833310022221525学校:动主汛市服全腾镇里器小学*教师:管大发*班级:飞翔参班*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0倍。
★例:6.25 × 37 = 231.25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625 × 37 = 23125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例:6.25 × 0.3 = 18.75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625 × 3 = 18750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例:625 × 3 = 1875缩小100倍缩小10倍缩小1000倍6.25 × 0.3 = 1.875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缩小100倍扩大10倍∵100>10∴是缩小。
100÷10=10。
所以缩小10倍6.25 × 30 = 187.52、积不变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倍6.25××缩小100倍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第1讲小数乘法(思维导图+知识锦囊+典例精讲+真题演练)【思维导图】【知识锦囊】【典例精讲】【典例一】某地的出租车是这样计价的:10元起价,3千米内收10元,超过3千米后每千米收1.5元(不满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
小丽家距离学校5.7千米,他从家坐出租车到学校要付多少车费?【分析】先把5.7千米看作6千米计算,先用(6-3)算出超出3千米的部分,已知每超出1千米的单价是1.5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6-3)×1.5即可求出超出3千米部分的费用,再加上3千米所花的10元即可求出小丽总共需要付的费用。
据此解答。
【详解】把5.7千米看作6千米计算,10+(6-3)×1.5=10+3×1.5=10+4.5=14.5(元)答:他从家坐出租车到学校要付14.5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收费问题。
明确超出部分的单价和3千米以内的收费不同。
【典例二】学校操场长83.8米,宽75米。
(1)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2)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83.8+75)×2=158.8×2=317.6(米)答︰操场的周长是317.6米。
(2)83.8×75=6285(平方米)答:操场的面积是6285平方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典例三】看下文回答问题。
①爸爸的汽车平均每千米耗油量是0.06升②从家到单位开车大约需要20分钟;③从家到单位大约10千米;④每周按5天上班时间计算;⑤每天早晨上班,中午在单位休息,晚上回家;⑥每升汽油的价格是7.50元。
(1)淘气想知道“爸爸每天开车上下班大约需要的油钱”,需要选择的信息是()。
(2)爸爸每天上下班大约需要多少油钱?【分析】(1)若要求出爸爸每天开车上下班大约需要的油钱,则需要知道汽车平均每千米的耗油量、从家到单位的距离、每升汽油的价格和每天跑多少千米,所以应选择的信息是①③⑤⑥;(2)根据乘法的意义,用0.06乘10,再乘2即可求出每天汽车的耗油量,然后用每天汽车的耗油量乘7.5即可求出爸爸每天上下班大约需要的钱数。
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学生学校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师日期时段次数课题小数乘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进行简便运算。
3.应用估算、乘加或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思维题:【练1】两个数的和是62.48,较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较小的数,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练2】某糖果每500克售价12元,春节搞促销:每500克赠送100克(不满500克不送),李阿姨一共买回1.8千克糖果,她应付多少元?【练3】李老师和五(2)班的42名同学照了一张集体照,一张底片和3张照片共收工本费45元,加印一张收费1.5元,如果照相的每人都要一张照片,一共要多少元?1.整数乘法交换律:a×b=b×a。
整数乘法结合律:(a×b)×c=a×(b×c)。
整数乘法分配律:(a+b)×c=a×c+b×c。
2.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1. 用简便方法计算。
3.2×99+3.2 48.9×109-489 4.04×2504.8×7.8+78×0.52 4.8-4.8×0.5 32.6×1.07-3.26×0.73.小龙是个集邮爱好者,他有1.2元和0.8元的邮票共32张,面值32.8元,小有这两种邮票多少张?解决问题1.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1)要判断“够”的话,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大或不变。
(2)要判断“不够”的话,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小或不变。
(3)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估大或估小要适度,要能解决问题。
2.解决生活中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时,先要弄清楚分界点,明确每一段的收费标准,再用乘加或乘减分段计算,也可以借助列表分析解决。
小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课型一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验算。
2、培养学生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熟练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让学生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简便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重、难点重点:小数乘除法计算难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课首沟通(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还记得四则运算的定律有哪些吗?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白云区单元卷)直接写出得数。
2.简算下面各题。
125×9×813×25×436×45+64×45知识梳理1、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混合运算顺序一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乘、除,先算()法,再算()法,如果有括号,先算()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2、简便计算的方法:(1)分解凑整:将一个数适当的分解为n个数,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或乘法分配凑整进行计算。
(2)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3)积不变的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零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4)运用乘除法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导学一知识点讲解 1、小数乘除法计算小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例 1. 口算例 2.计算下面各题。
(1)[60-(9.5+28.9)]×1.5(2)(37.5-36÷3.6)÷2.5例 3. (海珠区单元卷)递等式计算(1)0.75×1.8÷0.15(2)3.072÷6.4+49.7(3)(3.2+0.56)÷0.8(4)60.8-36÷7.5我爱展示1. 计算下面各题。
(1)2.6+1.4×1.5-1.5 (2)30.8÷[14-(9.85+1.07)](3)2.6+24×(1.4-1.05)(4)28-(3.4+1.25×2.4)知识点讲解 2 小数乘除法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巧算若为同级,则用“凑整”,一般运用到乘法交换律,或用“去添括号”。
人教版数学四升五暑期精编专项讲义—新课衔接站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2课《小数乘以小数》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知道在确定积的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4. 理解积与因数大小的关系。
5.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新知引入:【课前测评】1.先用竖式计算,再口头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0.86×7 3.5×16 2.52.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
【新知探究】计算:2.4×0.8方法一:方法二:1看、2算、3数、4点 【典例探究】一个鸡蛋约重0.08kg ,一个鸵鸟蛋的质量是鸡蛋的17.5倍,这个鸵鸟蛋重多少千克?【过程解析】由题意,已知一个鸡蛋的重量和一个鸵鸟蛋的质量是鸡蛋的重量的多少倍,那么这个鸵鸟蛋的重量=鸡蛋的重量×这个鸵鸟蛋是鸡蛋重量的倍数。
【完全解答】0.08×17.5=1.4(千克)答:这个鸵鸟蛋重1.4千克。
【典例全解析】【例题1】(2020五上·唐县期末)计算0.56×0.04时,先算________×________的积,再从积的________边起数出________位点上小数点.【关键点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即可。
【完全解答】解:计算0.56×0.04时,先算56×4的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
故答案为:56;4;右;四。
【例题2】(2020五上·巨野期末)两个小数相乘,它们的积( )A. 一定大于1B. 一定小于1C. 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还可能等于1【关键点拨】举例:2.5×1.5=3.75,积大于1;2.5×0.2=0.5,积小于1;2.5×0.4=1,积等于1 。
巩固练习1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填一填。
1、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
2、()扩大10倍是86,4.08扩大( )倍是408。
3、0.91米=( )厘米 0.03平方米=( )平方分米6.24升=( )升( )毫升 =( )毫升2.078千米=( )米 0.65吨=( )千克8.22米=( )米( )厘米4、0.365×( )=36.5 2.058×( )=20.58 5.6×( )=56000.032×( )=3.2 40÷( )=0.04 4083÷( )=40.835.7÷( )=0.57 84.5÷()=0. 8455、把78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6、把4.01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得()。
把15.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得()。
7、2.5缩小()是0.25。
()缩小1000倍是0.073.8、3.74×10= 7.2×100= 0.005×1000= 0.2×10=10×0.6= 100×0.18= 1000×2.1= 1000×0.7=56.3÷10= 16.5÷100= 90÷1000= 0.85×1000=0.03÷10= 8.4÷100= 28.9÷1000= 40.6×100=三、地球上重1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重0.16千克。
地球上重1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各重多少千克?四、长颈鹿、大猩猩、企鹅三种动物的体重分别是500千克、225千克、40千克,它们三个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吨?2. 小数乘整数1.根据21×15=31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 小数乘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小数乘小数意义的理解。
2. 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教学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小数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乘小数,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疑问,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小数的乘法
教学目的:
1、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小数乘法的简便方法;
3、掌握小数一般的应用题、含“每”、“1”的应用题、归一(归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且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的简便方法的能力;分清含“每”、“1”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部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引入:45+45+45+45+45=()×()
4.5+4.5+4.5+4.5+4.5=()×()=()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是多少。
3、1、5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是(),用乘法表示是(),结果是()。
4、1.25的8倍是()。
32个1.5的和是()。
5、1.5×0.8就是求(),1.5×1.8就是求
()。
6、2.7的一半是()。
9.8的十分之三是()。
3.72是2.4的()倍。
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分析:
42×0.54 1.08×25 3500×0.96 0.25×0.046
总结: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
有几位小数,就在积后点上几位小数。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占位。
(一)【考一考你的计算能力】
1.5×62=
2.3×12=
3.5×16=
12.5×42= 1.8×23= 1.06×25=
21×2.84= 4.32×8= 6.8×25=
(二)【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1、计算
5.6×1.8= 0.86×40.5= 4.8×0.25=
0.04×0.12= 4.2×0.8= 2.7×0.11=
6.7×0.3= 2.4×6.2= 0.56×0.04=
三、积的小数位数
知识点:
一般情况下,积的因数的小数位数,由(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决定;然而,当两个因数的末尾乘积为整十、百、千····的时候,要计算出来。
例1: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 6 4 13×0.25=3 2 5 14.4×3.98=5 7 3 1 2 例2:0.28×0.06的积有()位小数,5.5×9.4的积有()位小数。
4.07×0.05的积有()位小数;
5.3×3.86的积有()位小数。
例3: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28×65 = 28×6.5=
28×0.65=
2.8×6.5= 0.28×0.65= 2.8×0.65=
一、乘法的性质
例: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28×65 = 28×6.5=
28×0.65=
2.8×6.5= 0.28×0.65= 2.8×0.65=
总结: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先抵消相同倍数,积再跟着变化。
【练一练】
1、一个数扩大100倍是50,这个数是( );如果把原数缩小到它的101是( )。
2、0.75扩大100倍是( ),0.052扩大( )倍是52。
3、(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8.6,移动后缩小到原来的
) (1。
4、如果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001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 )。
5、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5.4,这个小数是( )。
五、近似数
例1: 8.296取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例2:9.999精确到百分位是〔 〕
例3: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3,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总结:已知一个近似数,原数最大就是在后面一位添“4”,最小就是精确位减“1”后一位添“5”。
六、比较大小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2、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和原来( );
3、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或“=”。
】
例:23.2×0.9 ○ 0.9 15.6×3.2 ○ 3.2×15.6
1×0.36 ○ 1
3.6×5.2 ○52×0.36 13.76×0.8○13.76 0.2○1.1×0.2
0.3×3○0.3×0.3 5.2×0.6○0.52×6 8.4×1.3○0.9×8.4
第二部分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一、混合运算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同。
先算()法,后算()法,有小括号的,先算()的。
【神机妙算我能行!】
6.54×1.2-1.87 3.17+0.4×1.6 5.2×0.1×28.5
2.5×5.5+4.5×65 5.83×2+4.27 0.87×3.16+4.64
二、简便计算
1、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
例:0.25×16.2×48×25×1.25×16 1.25×2.5×32
3、乘法分配律:或。
(1)乘法分配律的正运用和逆运用
例:(1.25-0.125)×8 4.8×39+61×4.8 3.72×3.5+6.28×3.5
(2)缺“1”
例: 3.2×99+3.2 48.9×109-489 4.8-4.8×0.5
(3)拆数、凑整(找“整”)
例:4.04×250 3.6×99 4.8×100.1
(4)小数点的移动
例:4.8×7.8+78×0.52 32.6×1.07-3.26×0.7
【练一练】
1、细心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 1.6×0.35×5=0.35×(1.6×5)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
( ) 2) 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 )
3) 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 )
4)1.2×0.99进行简便计算是1.2×(0.99+0.01) ()
2、计算下列各题,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4.36×12.5×8 0.125×9.3×80 0.125×32
第三部分应用题
一、一般应用题
例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1米,比宽长0.5米,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2: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分高架线和地下线两部分,其中高架线大约长8.5千米,地下线的长度是高架线的1.6倍,第一期工程全线大约长多少千米?
二、含“每”、“1”的应用题
例1:一块玻璃长是1.2米,宽是0.85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的售价是18.5元,这块玻璃是多少元?
三、归一、归总问题:
例:每个学生每天吃大约0.25千克大米。
现在有360千克大米,230名学生吃7天,还要准备多少大米?
【课后作业】
一、计算
0.9+0.99+0.999+0.9999 99.99×0.8+11.11×2.8
二、应用题
1、小明坐电车从家出发去公园,已知电车速度30千米/ 时,到公园要用0.25 小时,他家距离公园多远?如果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 1.5时能到达公园吗?
2、松柏林能分泌杀菌素,可以净化空气如果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3、
3、每支钢笔8.5元,每支圆珠笔4.5元,王力买四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花了多少元?
4、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摩托车每小时行45千米,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1.6小时相遇,两地的距离是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