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湿解综合处理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2
目录第一章评估依据 (3)第一节评估范围和内容 (3)第二节评估依据 (3)第二章项目概况 (7)第一节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第二节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8)第三节项目用能情况 (15)第三章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23)第一节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23)第二节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8)第三节本章评估小结 (30)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2)第一节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32)第二节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35)第三节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40)第四节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40)第五节本章评估小节 (46)第五章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47)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 (47)第二节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分析评估 (51)第三节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52)第四节本章评估小结 (52)第六章节能措施评估 (53)第一节项目节能措施概述 (53)第二节单项节能工程 (58)第三节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58)第四节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59)第五节本章评估小结 (61)第七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3)第八章结论 (65)第九章附图、附表 (67)第一章评估依据第一节评估范围和内容1.1 评估范围垃圾焚烧余热发电厂的能源消费情况。
1.2 评估内容依据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文件要求,评估主要包括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是否合理;2、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3、项目能效指标是否达到国家或地方能耗定额或限额,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者国际先进水平;4、项目有无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的现象;5、项目是否已经采用国家和省明文规定必须采用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6、评估论证结论以及改进节能措施的建议和要求。
第二节评估依据2.1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5】第3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2号);(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令第6号);(6)《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7)《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8)《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11年3月);(9)国家节能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0年本);(10)《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11)《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委内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12)《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鲁政发[2009]94号);(13)《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14)《山东省节能监察办法》;(15)《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1999】第7号);(16)《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
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探讨发布时间:2021-06-02T04:01:00.732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4期作者:庞升果蒋兟卫祥民赵青涛刘俊杰郝国富[导读] 文章主要讲述了脱硫废水终端处理的两种方法,即蒸发法和烟道处理法,并结合天津某火电厂改造实例,对多种改造方案进行了比较。
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火力发电厂主流的脱硫工艺,然而,环保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确保脱硫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火电厂对脱硫废水进行终端处理改造刻不容缓。
文章主要讲述了脱硫废水终端处理的两种方法,即蒸发法和烟道处理法,并结合天津某火电厂改造实例,对多种改造方案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脱硫废水;蒸发法;烟道处理法引言石灰石 -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脱硫剂丰富、负荷范围广的优点,占我国火电发电厂烟气脱硫工艺总量 90% 以上。
但其产生的脱硫废水呈酸性且具有高悬浮物、高盐量、高 COD、高腐蚀性、高危害等特点,其复杂的水质特点使其当选为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终端水质最恶劣的废水。
解决脱硫废水“零排放”的问题即实现全厂废水的“零排放”。
随着我国环保要求和节能意识不断提高,优化火电发电厂废水处理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废水资源“零排放”和循环再利用是大势所趋。
1预处理系统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均可以分解为“预处理”、“浓缩”和“结晶”三个工艺段,后段工艺的特点决定了前端工艺的选择。
对于在“浓缩”段采用膜法浓缩的工艺,在“预处理”段都需要对废水中的硬度进行彻底的软化处理。
目前,软化处理工艺以传统的化学加药软化澄清和管式微滤软化工艺应用较多。
2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2.1电渗析工艺电渗析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能,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阴、阳离子定向迁移透过选择性离子交换膜,从而使电解质离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湿法生产硅酸钠技术和设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硅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制造、水处理、洗涤剂等领域。
湿法生产硅酸钠是制备该化合物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该生产工艺中,通过原料准备和反应工艺,以及相应的设备,可以高效地合成硅酸钠。
原料准备阶段对湿法生产硅酸钠至关重要。
通常需要使用高纯度的硅酸和氢氧化钠作为主要原料。
这些原料经过准确的配比和混合,确保了反应后产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反应工艺中,原料和溶剂经过一系列处理和反应步骤,生成硅酸钠。
这个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需要严密控制,以确保反应的完整性和产物的纯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反应容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避免有害气体的泄漏和设备的损坏。
湿法生产硅酸钠的设备主要包括反应釜和分离设备。
反应釜是进行反应过程的核心装置,其承受着高温高压的作业环境。
它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以及高效的搅拌和加热方式。
分离设备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反应产物,常见的设备包括过滤器和离心机。
这些设备的选择与工艺参数密切相关,需要在技术优势和操作便捷性之间进行平衡。
综上所述,湿法生产硅酸钠技术和设备的合理选择对于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物质量至关重要。
在不断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提升设备的性能,湿法生产硅酸钠的工艺和设备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大体结构和内容组成,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简单介绍湿法生产硅酸钠技术和设备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便是本小节的内容,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概要内容。
目的部分则将明确本文的目标,即对湿法生产硅酸钠技术和设备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潮湿敏感元件处理工艺规范1前言潮湿敏感元件(MSD)是电子产品中十分常见的塑料封装元器件。
MSD失效指的是空气中的潮湿气体会通过扩散作用渗透到某些塑料封装的表面,在高温回流焊过程中,元器件內部的潮气发生“蒸发”现象。
这种蒸汽压力的突然变化使塑料封装膨胀。
如果压力超过了塑料封装的承受强度,塑料封装就可能开裂, 或出现界面分层。
从而导致元器件出现损坏。
2规范化引用文件IPC-M-109 潮湿敏感性元件标准和指引手册3适用范围3.1 应用范围是我公司以及外协厂的所有潮湿敏感度等级自2级至6级元器件的处理及控制。
3.2 适用于:3.2.1 回流焊接过程中,集成电路元件置于温度急速变化的回流炉中;3.2.2 在手工焊接和返工时需对集成电路元件整体加热时;3.2.3 含潮湿敏感元件的双面板已完成第一次回流焊, 而未能及时完成第二次回流焊的在制品的控制。
3.2.4 潮湿敏感元件的储藏;3.3 不适用于:3.3.1 波峰焊接过程中,元件本体浸于熔锡中之集成电路元件;3.3.2 使用插装的集成电路元件;3.3.3 在返工时只对管脚加热的集成电路元件;4定义或术语4.1 失效时间失效通常发生在塑料封装的集成电路元件进行“回流焊操作”或“线路板维修”时。
4.2 车间寿命潮湿敏感元件自防潮包装中取出至进行回流焊接之前,在车间中所允许的暴露时间。
4.3 八种潮湿分级根据IPC-M-109中IPC/JEDEC J-STD-020A的试验方法,将塑料封装集成电路表面安装器件的潮湿敏感度分成八种级别。
分别是1,2,2A,3,4,5,5A,6级。
4.4 识别原料的“潮湿敏感元件识别标签”、“潮湿敏感度”与“车间寿命”“潮湿敏感元件识别标签”标识在“潮湿敏感元件警示标签”中;“潮湿敏感度”与“车间寿命”标识于“潮湿敏感元件警示标签”或“原料条形码标签”之中,见图1、图2、图3。
图1 潮湿敏感元件识别标签潮湿敏感元件识别标签图2 潮湿敏感元件警示标签图3 从“潮湿敏感元件警示标签”和“原料条形码标签”中识别4.5 干燥包装干燥袋为坚韧的防潮袋。
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1.。
1 工艺流程选择根据原料成份采用常规的工艺流程,技术成熟可靠,劳动环境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综合回收铜、镉、钴等伴生有价金属。
工艺流程特点如下:(1)挥发窑产出的氧化锌烟尘一般含气氟、氯、砷、锑杂质,且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影响湿法炼锌工艺,所以通常氧化锌烟尘需先进多膛焙烧脱除以上杂质。
(2)氧化锌烟尘和焙砂需分别进行浸出,浸出渣采用回转窑挥发处理,所产氧化锌烟尘送多膛焙烧炉处理。
(3)氧化锌烟尘浸出液返焙砂系统,经中性浸出浓密后,上清液送净液车间处理,净液采用三段净化工艺流程。
(4)净化后液送往电解车间进行电解。
产出阴极锌片经熔铸后得锌锭成品。
(5)净液产出的铜镉渣和钴渣进行综合回收(或外卖)。
1.6.2 工艺流程简述焙砂经中浸、酸浸两段浸出、浓密、过滤,得到中浸上清液及酸浸渣。
酸浸渣视含银品位进行银的回收后送回转窑挥发处理得氧化锌,经脱氟、氯,然后进行单独浸出,浸液与焙砂系统的浸出液混合后送净液。
回转窑渣送渣场堆存。
产出的中浸上清液经三段净化,即第一段用锌粉除铜镉;第二段用锌粉和锑盐高温除钴;第三段再用锌粉除复溶的镉,以保证新液的质量,所得新液送电解。
电解采用传统的电解沉积工艺,用人工剥离锌片,剥下的锌片送熔铸,产出锌锭。
采用上述工艺流程的理由:主要是该工艺流程基建投资省,易于上马,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
这在株冶后10万吨电锌扩建、广西、云南、贵州等多家企业的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证实和肯定。
对净液工艺的选择,目前国内外湿法炼锌净液流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溶液深度净化。
采用先冷后热的净液流程,为保证净液质量,设置三段净化,当第二段净化质量合格时,也可以不进行第三段净化,直接送电解。
该流程稳妥可靠,净化质量高,能满足生产0#锌和1#锌的新液质量要求。
垃圾焚烧余热发电项目掺烧污泥的应用分析摘要:文章简述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焚烧炉、余热锅炉设备系统危险及有害因素,总结注意事项,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焚烧炉;余热锅炉;危险因素1 烟台润达垃圾焚烧余热发电厂项目介绍1.1概述烟台润达垃圾焚烧余热发电厂建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古现办事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区内,距市中心约36km,该厂位于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与蓬莱市交界处。
厂址地处低山丘陵区,区域内交通运输方便。
该项目是在2008年已投产的烟台市生活垃圾湿解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建设而成,沿用了RD湿解工艺,并对整个工艺和设备进行了革新优化,增加了焚烧发电项目。
采用“湿解+筛分+筛上物焚烧发电+筛下物堆腐+残渣制砖”的综合处理工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从而构建一个环境友好的综合性生活垃圾处理基地,长久地提供生活垃圾处理服务。
1.2 RD湿解工艺RD湿解工艺是烟台润达垃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独家专利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垃圾进行预处理,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固废处理行业的垃圾含水量大、低位发热值低、堆肥重金属离子超标等一系列问题。
与传统的垃圾填埋技术完全不同,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粪便及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其主要特点是“四化”,即密闭化运输、工厂化建设、自动化操作、无害化处理。
废水、废渣、废气等“三废”处理达到或远远低于国内国际排放标准。
1.2.1工艺流程在RD湿解综合处理工艺中,生活垃圾由抓斗进入原始垃圾上料系统,送入RD消解罐中,向消解罐中注入0.8MPa,170℃饱和水蒸汽,经过大约90分钟的消解反应后减压排放。
消解过程中可完成对垃圾组分中的有机物的消化降解、灭菌、脱水、脱臭、减容。
消解处理后的垃圾喷放进入排料箱,喷放过程对物料具有闪蒸干燥、膨化、粉碎、将组织间水变为颗粒间水的作用。
消解后的垃圾从排料箱推入缓冲储池,进行垃圾的重力脱水作业。
脱水后的垃圾由消解物上料系统输送到分选车间进行筛分,经过筛分、磁选后形成筛上可燃物、筛下营养土及金属类。
◆工艺介绍
点击小图看大图
工艺介绍:
RD湿解综合处理工艺是一种创新的垃圾处理技术,在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技术中极具特色。
该工艺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粪便及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在RD湿解综合处理工艺中,生活垃圾由抓斗进入原始垃圾上料系统,通过人工分选和磁选去除大块无机物和铁质金属,由输送设备送入RD消解罐中,加入催化剂,向消解罐中注入蒸汽,经过大约90分钟的消解反应后减压排放。
在消解过程中可完成对垃圾组分中的有机物特别是厨余部分的消化降解、灭菌、脱水、脱臭、减容。
垃圾消解反应中产生的消解液,送入污水厂进行处理。
消解处理后的垃圾喷放进入排料缓冲系统,喷放过程对物料具有输送、闪蒸干燥、膨化、粉碎、分离的作用。
消解后的垃圾由消解物上料系统输送到分选车间进行筛分,经过筛分、磁选后形成筛上可燃物、筛下营养土及金属类。
筛上可燃物送入焚烧系统进行焚烧处理,产生的蒸汽可用于RD消解用气、供暖或发电。
筛下营养土经堆肥后可用于园林绿化;金属类回收利用;焚烧产生的炉渣可用于制砖或填埋处理,飞灰固化处理后填埋。
工艺优势:
RD湿解综合处理技术与传统填埋、焚烧及堆肥方法相比具有很大优势,占地面积小——以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为例,RD湿解综合处理工艺厂区占地约20亩,若再配套一小型填埋厂,则仅需增加占地30亩;建厂及处理周期短——建厂仅需8~10个月,整个处理流程仅需90分钟;运营成本低——吨处理直接成本与卫生填埋的费用基本相当;一次性投资少——仅为焚烧处理投资的百分之四十。
该技术适用于热值低、含水率高、不分拣的城镇生活垃圾。
原生垃圾通过消解后100%无害化,经处理后的所有废水、废气可全部达标排放,特别是RD湿解综合处理的垃圾可燃物,热值大大提高,可有效控制二噁英类有害气体的产生;焚烧所产生的炉渣,约占总处理量的5%~10%,减量化90%以上;同时焚烧产生的热能除本工艺使用外,还可用于厂区供暖或发电,节能减排作用显著;筛下营养土经进一步腐熟发酵可“变废为宝”,制成生物有机肥用于园林绿化、改良土壤,资源化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