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2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肖卫清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QOL)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入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对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
入院时和治疗干预均追踪观察6 个月,同时采取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变化。
结果:治疗 6个月后,干预组采取的综合性护理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对照组(P【关键字】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依从性,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下降引起的综合征,往往是由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
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演变成慢性心力衰竭,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该病的危害性如此之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80例CHF 患者,将其分为综合性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并进行比较,取得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在2010~2012年收治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护理干预组 42例,男、女分别为26和16例。
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0岁,最小的只有40岁,平均(61.3 ± 10 .1)岁。
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 8例;冠心病 22 例,高血压15例。
对照组 38 例,男、女各为22例和16例。
年龄在43~78岁,平均(64.1 ± 10.5)岁。
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 14例,Ⅳ级 8 例。
冠心病20例,高血压18例。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3例。
对照组63例患者,对其进行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及护理程序;观察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2.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9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对照组63例患者,对其进行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及护理程序;观察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2]。
在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护理干预1.3.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各种症状的原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消除患者由于担心疾病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一些老年患者会担心生病给家人造成负担,此时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让家属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消除其成为负担的不良心理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1.3.2 饮食护理为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指导,患者宜食用低糖、少钠盐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以此来避免患者发生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1.3.3 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力衰竭疾病知识的宣传,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该病虽不能得到根治,但是可以通过长期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得到控制。
促使患者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长期用药的目的、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督促患者正确服药,积极配合治疗[3]。
1.3.4 康复训练叮嘱患者少食多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患者进行低频率、低负荷的有氧运动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病情的缓减。
1.3.5 自我保健指导患者在出院后进行自我检测,保持每天量体重,来评价水肿的消退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和记录,并且进行定期复诊,以便随时地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
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所占比例为70.0%;依从所占比例为24.0%,不依从所占比例为6.0%。
对照组完全依从所占比例为52.0%;依从所占比例为26.0%,不依从共所占比例为22.0%。
观察组完全依从和依从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依从性;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高,生存质量下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这样有助于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本文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67.9±5.6)岁;根据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18例,Ⅲ级24,Ⅳ级8例。
对照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68.4±6.3)岁;根据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17例,Ⅲ级22,Ⅳ级1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因为病程长、医疗费用负担重等原因,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产生心理情绪的原因,和患者沟通交流,缓解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疾病影响,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浅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效果和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性护理治疗,观察组63例予以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包括饮食健康、教育指导、心理辅导、康复训练指导等项目,经半年跟踪随访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进行总结评价。
结果:治疗依从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率82.54%,对照组治疗依从率53.9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心脑血管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饮食健康:根据患者体质及症状特点,临床指导用药及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以防止便秘、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出现。
(2)教育指导:相关医师以通俗易懂语言概述并讲解本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深刻了解用药特点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必要性,时刻督促嘱咐患者正确、定时定量用药,以确保患者身心健康。
(3)心理辅导:老年患者因顾虑多、担心经济负担过重,多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护理医师多与患者共同交流,耐心细致开导,从而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4)康复训练指导:告诫患者戒烟戒酒,少食多动,低频率、低负荷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病情的缓解,以保持病情稳定,促进康复。
所有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半年后进行治疗效果评价,随访后仍能坚持并遵守以上5项为完全依从,坚持3~4项为部分依从,坚持2项及以下为不依从,预后评价方法以5 min步行试验为结果评估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经半年跟踪随访,经干预后依从性比较见表1。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
方法:选择枣庄市高新区兴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治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4)。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均追踪观察3个月,观察治疗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QOL评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护理3个月后,护理干预组的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t=2.868,P<0.05),生活质量改善提高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2.147,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字2=3.319,P<0.05)。
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明显提高CHF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QOL)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Method:Choosing Zaozhuang City High-tech Zone Singre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6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n=34)and the control group(n=34).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individual nursing intervention,all tracking observation for 3 months,observed treatment nursing was inter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QOL score changes and comparison.Result:The treatment nursing after 3 months,QOL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2.868,P<0.05),the quality of life to improve effect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t=2.147,P<0.05).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字2=3.319,P<0.05).Conclusion:Individu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for patients with CHF,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Individual nursing intervention;Treatment compliance;Quality of life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无法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为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QOL)[1]。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模式。
对比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5.3±3.7)分,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为(79.4±2.7)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接受护理服务后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时,辅以护理干预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在老龄化程度加剧中,常见性心血管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慢性心力衰竭病发率不断上升。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降低,影响临床治疗依从性。
本文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44~77岁,平均年龄为(63.7±7.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为(5.8±0.8)年。
观察组43例,男26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为(62.6±7.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5.9±0.9)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模式。
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95.0%)高于对照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可以较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呈现死亡率高、预后效果差且反复的特征,对家族、社会造成巨大压力;大部分患者由于病情严重经常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对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效果带来严重影响[1]。
本次研究挑选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9.4±5.3)岁;其中心功能Ⅰ级患者12例,Ⅱ级患者35例,Ⅲ级患者13例。
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3±6.6)岁;其中心功能Ⅰ级患者14例,Ⅱ级患者37例,Ⅲ级患者9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
针对住院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基本健康教育与治疗护理。
药物主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
针对门诊随访者,主要对血脂、血压、心率、血糖、血粘度控制情况等进行检测,对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进行复查,给予基本健康指导。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理效果及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掌握率97.6%高于对照组的总掌握率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增强疾病知识,对预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标签:护理干预;老年心力衰竭;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病,病例多为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乏力等,心力衰竭可导致患者体内机体器官引发病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具相关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的前提上,对患者加以护理干预,取得较显著效果,且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2]。
本文将通过选取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4例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均分为82例。
观察组男37例、女4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8.2±5.3)岁;对照组男26例、女56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9.7±6.4)岁。
按心功能分类:Ⅰ级68例,Ⅱ级42例,Ⅲ级26例,Ⅳ级19例,Ⅴ级9例,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患者均接受治疗性的操作、健康指导、生活方式的指导、相关知识的讲述等;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有:(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使患者感到温暖,并尽量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疏导并安慰患者的不良情绪,彼此构建和谐的亲密关系,让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可积极的配合治疗;(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将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并通过宣传教育、演讲等方法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尽量使用通俗且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指导患者定时、定量的用药;(3)饮食护理:倡导患者注意食用较清淡的食物,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多吃含大量维生素及蛋白质的蔬菜及水果,防止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的出现,并通过定性指导纠正原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4)康复训练的指导:强调患者须戒烟戒酒,尽量做一些低负荷、低频率的有氧运动,可有效缓解病情,以确保病情的稳定,促进身体的康复。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效果。
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心功能;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是以慢性心脏疾病为基础,其心肌结构出现异常而损伤其心室充盈以及泵血功能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因为再生机制受损、心肌功能减退等原因而增加了其患CHF的风险[1]。
该类患者以耐力减退、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为主要症状[2]。
慢性CHF不但治疗时间长,而且其预后效果较差,所以有效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疗效以及预后的改善非常重要[3]。
因此,本研究对老年CHF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70例老年CHF患者(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82±2.65)岁;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75±2.59)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日常状况而将不同的干预措施提供给患者,对于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同患者交流,对其内心感受认真倾听,促使其构建治疗信心。
②饮食护理。
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而为其制定科学、有效的饮食计划,增加摄入粗粮、韭菜、菠菜的摄入量,减少鱼类、肉类的摄入,禁食腌制品,确保其每日所需热量为100~170KJ/kg。
w o u n d i n f e c t i o n :A p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J ].T h e f o o t ,2005,15:7476.[3] S c o w c r o f tT.Ac r i t i c a l r e v i e w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g a r d i n g t h e u s e o f p o v i d o n e i o d i n ec h l o r h e x i d i n e g l u c o n a t ef o r p r e o p e r a t i v es u r gi c a l s k i n p r e p a r a t i o n [J ].JP e r i o pe rP r a c t ,2012,22(3):9599.[4] 黄素碧,张杰敏,王柔婷,等.手术病人皮肤准备循证实践[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8):44584459.[5] W a t a n a b eS ,K a n oR ,S a t oH ,e t a l .T h e e f f e c t s o fM a l a s s e z i a y e a s to n c y t o k i n e p r o d u c t i o nb y h u m a nk e r a t i n o c y t e s [J ].I n v e s tD e r m a -t o l ,2001,116:769773.[6] 禹跃海,孙家骏,高风英,等.术前皮肤准备与腹部切口感染的探讨[J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3):1516.[7] 张洪波,范绒丽,黄茜.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普外科手术术野皮肤状况的影响[J ].上海护理,2013,3(13):1820.[8] F i o r i oM ,M a r v a s oA ,V i g a n oF ,e t a l .I n c i d e n c e o f s u r g i c a l s i t e i n -f e c t i o n s i n 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i n I t a l y [J ].I n f e c t i o n ,2006,34(6):310314.[9] B r o w nE ,W e n z e lR P ,H e n d l e y J O.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t h em i c r o b i a l a -n a t o m y o f n o r m a l h u m a n s k i nb y u s i n gp l a s m i d p r o f i l e s o f c o a g u -l a s e n e g a t i v es t a p h yl o c o c c i :S e a r c hf o r t h er e s e r v o i ro f r e s i d e n t s k i n f l o r a [J ].I n f e c tD i s ,1989,160:644650.作者简介 王月青,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张青㊁孙克桂㊁佘婷婷㊁王丽红㊁黄金毅㊁李光群㊁丁宛海单位:230001,安徽省立医院㊂(收稿日期:20140419;修回日期:20141011)(本文编辑寇丽红)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I n f l u e n c eo f i n d i v i d u a l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o n t r e a t m e n t c o m pl i a n c e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o f pa t i e n t sw i t h c h r o n i c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孙晓莉,纪 红S u nX i a o l i ,J iH o n g(S h e n g l iO i l f i e l dS o u t hC o mm u n i t y X i a n h eH o s p i t a l ,S h a n d o n g 257000C h i n a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个体化护理干预;依从性;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30.033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10C 378802 慢性心力衰竭(c o n ge s t i v eh e a r tf a i l u r e ,C H F )是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无法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为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Q O L )[1]㊂为提高C H F 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增强自主防护能力,我院2010年6月 2011年12月对C H F 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满意,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 2011年12月收治的C H F 病人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㊂干预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69岁~78岁(71.2岁ʃ8.1岁);心功能Ⅱ级13例,Ⅲ级11例,Ⅳ级10例㊂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70岁~77岁(73.4岁ʃ9.6岁);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16例,Ⅳ级7例㊂所有观察对象均符合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2]㊂排除各种感染㊁急性心肌梗死㊁自身免疫性疾病㊁肿瘤及肝肾功能不全者㊂两组病人在性别㊁年龄㊁基础疾病㊁病程㊁文化程度㊁经济现状以及心功能状态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㊂1.2 护理方法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C H F治疗,包括低盐饮食㊁休息㊁限制活动㊁适当应用镇静药等㊂轻度C H F 病人,不必应用强心药和利尿药就可以获得纠正,重度C H F 者应严格控制入水量㊁采取低盐饮食,以减少心脏负荷㊁水钠潴留㊂对照组采用C H F 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①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㊂护理人员通过耐心倾听病人诉说有关疾病不适症状,鼓励病人对负性情感进行充分宣泄表达,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应用支持表达行心理治疗,从而提高社会心理应激能力,提高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㊂②个体化饮食干预㊂指导病人根据个体情况合理膳食,包括限制钠盐的摄入量,低糖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减少膳食脂肪,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㊂③个体化认知干预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解有关C H F 的临床表现㊁诱因㊁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帮助病人以科学的态度增强对C H F 的认知,增强自主能动性,积极地参与自我护理㊂④个体化行为干预㊂通过指导病人适当运动,加强营养,增强病人机体的抵抗力,对病人不良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习惯进行纠正,通过行为干预循序渐进,帮助病人形成有规律的生活㊂⑤个体化用药干预㊂C H F 病人病程长,需要长期服药,在用药过程中对病人讲解药物的注意事项,按时服药1)为山东东营科技计划项目自选课题,编号:营科成鉴字[2013]第18号㊂㊃8873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O c t o b e r ,2014V o l .28N o .10C的重要性,提高病人对药物的认知程度,并指导家人陪护,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增加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㊂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由专人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评分,共发放问卷68份,收回68份㊂1.3.1 治疗依从性评价 完全依从:治疗过程中能严格遵照医嘱配合治疗,坚持规范治疗者;不良依从:治疗中病人能够基本遵照医嘱,少数不规范治疗者;不依从:治疗中时常不遵照医嘱,不能坚持或中断治疗者㊂1.3.2 生活质量指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为C H F病人专门设计的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L i H F e)[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含躯体功能㊁医患关系㊁心理状态㊁社会关系㊁独立性㊁个人信仰6个维度,各个维度分值按累加得到综合积分,其中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总分100分㊂该问卷信效度测试C r o n b a c h sα系数为0.913,内容效度为0.972㊂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护理前和护理后3个月后对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㊂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 ʃ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病人Q O L 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Q O L 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干预后病人各维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 <0.05);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 =2.147,P <0.05),除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干预前后Q O L 评分比较(x ʃs)分组别例数时间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医患关系独立性社会关系个人信仰总生活质量对照组34干预前36.33ʃ3.4637.98ʃ4.4365.27ʃ7.4540.97ʃ4.1341.87ʃ6.9835.47ʃ5.5732.28ʃ2.16干预后62.27ʃ7.4556.72ʃ5.9772.96ʃ8.2550.29ʃ8.4153.09ʃ7.4952.93ʃ7.5656.73ʃ4.71干预组34干预前35.87ʃ7.4238.72ʃ4.2662.37ʃ4.7142.77ʃ5.1439.93ʃ3.7237.16ʃ5.6823.54ʃ3.24干预后88.36ʃ7.1266.83ʃ6.8381.84ʃ6.4888.87ʃ6.0966.85ʃ7.4552.27ʃ6.8670.18ʃ3.262.2 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319,P <0.05),见表2㊂表2 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比较(x ʃs)组别例数完全依从例(%)不良依从例(%)不依从例(%)治疗依从率%干预组3430(88.24)4(11.76)0(0.00)100.00对照组3419(55.88)8(23.53)7(20.59)79.413 讨论C H F 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不足,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㊂近年来C H F 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据统计C H F 经过治疗和护理虽然可以有所控制,但是死亡率仍就高达35%~45%[4]㊂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目的主要是临床通过合理治疗㊁护理,阻止原发病继续发展,预防严重并发症,改善病人心功能的同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㊂在药物治疗中,由于药物需长期应用,需要病人长期配合医嘱执行,因此,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取得理想疗效的重要保证㊂研究表明,对C H F 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和自护教育可以明显提高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病人对抗C H F 药物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护理效果[5,6]㊂精确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C H F 病人的防病治病意识,使其保持乐观情绪,增强自主能动性,积极地配合治疗,促进身体的康复㊂杜龙芝等[4]对C H F 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给予持续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可显著减少复发次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㊂梁晨景等[7]对老年C H F 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使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预后得到改善㊂我院2010年6月 2011年12月对C H F 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319,P <0.05),说明个体化护理干预针对C H F 病人能够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配合医嘱的实施,是完成治疗的重要保证㊂干预组护理后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 =2.147,P <0.05),充分说明个体化护理干预针对C H F 病人的护理效果满意,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㊂参考文献:[1] 王玲玲,杨兰菊,张秀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病人疗效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6566.[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2.[3] 余桂珍,曾琨,陈慧.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0(9):711713.[4] 杜龙芝,佘云玲.持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4(2):129130.[5] 郑翠玲,翟德翠,张志刚.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病人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3233.[6] 侯岩芳,刘云英.慢性心力衰竭控制症状发作的自我护理策略[J ].护士进修杂志,2009,17(9):694695.[7] 梁晨景,黎观妹,柯月兰.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3(7):7172.作者简介 孙晓莉,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57000,胜利油田胜南社区现河卫生院;纪红单位:257000,胜利油田胜南社区现河卫生院㊂(收稿日期:20140423;修回日期:20141015)(本文编辑寇丽红)㊃9873㊃护理研究2014年10月第28卷第10期下旬版(总第4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