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 格式:ppt
  • 大小:5.11 MB
  • 文档页数:9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生木质部(外) 后生木质部(内)
(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
原生韧皮部(外) 后生韧皮部(内)
(外始式)

薄壁细胞 形成层一部分
7.侧根形成
1).起源:中柱鞘细胞,属于内起源
2).形成过程:
中柱鞘细胞平周分形裂 成侧根原基 为生长点和根冠 穿透皮层表皮
进分行垂化周,
平周分裂
侧根
8.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6.根的初 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1.表皮 2.皮层
3.中柱
返回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来源:原表皮(第三层细胞) 特点: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有根毛;无气孔。
来源:基本分生组织(第二层细胞)
结构特点
外皮层:栓化,保护作用 皮 层 皮层薄壁组织,横向运输 内皮层:一层细胞,排列紧密。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2.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
来源
束内的形成层 束间形成层
维 管
活动
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

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
成 层
细胞特点及 纺锤形原始细胞
形成系统
方形原始细胞
轴(纵)向系统 径向系统(射线)
结果
返回
木栓形成层
由于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不断加在维管形成层内, 维管形成层形层不断外移,结果使茎不断增粗。
来源:表皮、皮层、韧皮薄壁细胞
活动结果:产生周皮,有皮孔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总结图
纺缍状原始细胞 切向分裂
次生韧皮部 外
内 次生木质部
轴向的维管系统
维管形成层
侧横 裂裂
径向分裂、倾斜的垂周分裂 径向分裂
扩大维管形成层环
射线原始细胞
切向分裂
韧皮射线 外
内 木射线
径向的射线系统
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特点
树皮:维管形成层或木质部外方的全部组织。
是连接根和叶的轴状 结构。
来源:由胚芽发育而成。
通性:向光性、Baidu Nhomakorabea地性、 有节和节间、有芽。
二(、二芽)的芽类型
依生长位置
定芽
顶芽 腋芽 副芽
生于茎枝顶端 生于叶腋内 生于顶芽腋芽旁
不定芽 无固定生长位置
性质
叶芽 花芽
发育成枝或叶 发育成花或花序

混合芽 发育成枝叶和花
鳞芽 有鳞片包被
有无芽鳞
裸芽 无鳞片包被
酚类化合物 类黄酮 生物碱 生氰糖苷 非蛋白氨基酸
返回
细胞壁
胞间层:以果胶为主 分层: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果胶 次生壁:纤维素,木质素,
活细胞 胞间 连丝
死细胞
纹 孔
单纹孔, 具缘纹孔
半具缘纹孔
半纤维素
细胞壁特化:木质化、栓质化、角质化、矿质化
细胞壁功能:机械支持、防御、物质运输、细胞识别
绪论
3.药用植物专著
《诗经》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著》 《新修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植物名实图考》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志》
《中国药用植物志》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
细胞结构复习提纲
单位膜
细胞壁
成分:蛋白质、脂类 功能:选择透性
细胞膜
叶绿体
活动能力
活动芽 正常生长发育 休眠芽 休眠一定时期
三茎的分枝方式
1.
1.单轴分枝
茎 分
2.合轴分枝

3.假二叉分枝
4.禾本科植物分蘖(分蘖节、有效分蘖)
(三)四茎、的茎类的型变态
乔木
地下茎 的变态
根茎 块茎
姜、藕、玉竹 马铃薯、天麻、半夏

(与根相似, 但具茎特征)
球茎

鳞茎


叶状茎
荸荠、慈姑 百合、贝母、洋葱
角隅厚角组织 腔隙厚角组 板状厚角组织 (切向壁增厚)
厚壁组织
纤维、石细胞
输导无机物:导管、管胞 输导有机物:筛管、筛胞
外分泌结构:腺毛 蜜腺,排水器,
腺表皮(腺鳞)
内分泌结构: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
乳汁管:有节乳汁 无节乳汁管
第一节 根复习提纲
1.根的 特点
通性: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
根一般为圆柱形,向下渐细,具反复分枝; 特点. 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一般不生芽、 无叶、花;
代谢废物 非蛋白氨基酸
后含物总结
营养物质 分三类
淀粉:颜色反应,遇碘 蓝色 菊糖:遇25%α奈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显
紫红色而溶解
蛋白质:颜色反应 遇碘 变黄色 脂肪:颜色反应 苏丹Ⅲ染色 呈橙红色
代谢废物
种类: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
二氧化硅结晶等
类型:针状、棱状(方)、长柱状、
簇晶、砂晶体等
次生物质
作用:机械作用和输导作用
6.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表皮
上表皮(泡状细胞) 下表皮
长细胞
短细胞
硅质 栓质
气孔器 排水器 表皮毛
叶片
叶肉
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 叶肉细胞出现环、谷、腰、峰
等面叶
叶脉
维管束
概念:贯穿于叶肉中的维管束
结构
木质部(上) 韧皮部(下) 维管束鞘 机械组织(上下)
药用植物
绪论
1.概念: 药用植物:(部位) 全部、部分、生理、 病理产物,(功能)含有预防或治疗 疾病或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研究药用植物的科学。 或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具有防 病、治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科学。
绪论
2.药用植物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
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原植物种类,确保 药材来源的准确 2)开展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合理开发利 用 3)利用学科规律,寻找紧缺药材的代用 品和新药资源 4)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学领域应用
来源:原表皮(第二层细胞) 特点: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有根毛;无气孔。
来源:基本分生组织(第二层细胞)
结构特点
外皮层:栓化,保护作用 皮 层 皮层薄壁组织,横向运输 内皮层:一层细胞,排列紧密。
有壁5面加厚的细胞,(外切向臂不加厚) 有通道细胞
中柱鞘 最外一层薄壁细胞
将来形成木栓形成层,侧根
初生木质部
根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2.根的形态
1.主根 2.侧根
定根

直根系(深根系)
3.不定根
系 须根系(浅根系)
3.根生理功能
1.固定作用 2.吸收作用 3.储藏作用;4.繁殖作用; 5.合成作用;6.分泌作用;
第一节 根复习提纲
4.根的变态类型
特化机能
形态
来源
1.贮藏根 (1)圆锥根
1.
贮藏根
(2)圆柱根 (3)圆球根

质体
有色体 白色体
细胞 原生质体 细胞质
胞基质
概念
层 膜
线立体
结构 功能
细胞器
核糖体
细胞核
功能
种类
核被膜
非 微管

微丝 中间纤丝
结构
核仁 核质
染色质
核液
单 内质网
光滑内质网 粗糙内质网
层 高尔基体
后含物
概念:
酚类化合物
膜 液泡
三大类
营养物质 次生物质
类黄酮 生物碱 生氰糖苷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微体 乙醛酸循环体
第三节 叶的形态结构
基本特性:绿色扁平,为叶绿体主要存在场 所,具有向光性。
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重要器官。 叶起源:叶源于叶原基
第二节 叶复习提纲
1.叶组成
典型叶 组成
叶片 叶柄 托叶
三者是 否具全
禾本科叶
叶片 叶鞘 叶耳 叶舌 叶枕
完全叶 不完全叶
第二节 叶复习提纲
2.单叶与复叶
概念:是叶在茎或枝条上有规律排列的方式
三切面
木材三切面
横切面:垂直纵轴切面 看见射线的长和宽
径向切面:通过圆心的切面 看到射线长和高
切向切面:不过圆心的切面 (弦切面) 看到射线宽和高
横切面
径向切面 切向切面 横切面
径向切面
切向切面
三、茎的生理功能
1.支持作用 2.输导作用(演示) 3.贮藏作用(变态茎) 4.繁殖作用 5.光合作用
块根
定根形成
块状
何首乌
不定根形成 纺缍状 麦冬
第一节 根复习提纲
5.根尖分区
分区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细胞特点
功能
细胞壁薄,排列不规整,保护,润滑 外壁粘液化
细无胞细核胞大间,隙细,有胞分质生直浓能根,系(细深胞根数系目) 增加

须根系(浅根系)
由分生区向成熟区过度,根入土动力
细胞明显伸长
各类组织分化成熟,执 吸收水分养分 行应有的功能
凯氏带,2个横向和径向壁,木质和栓质沉积 作用:防止质壁分离
中柱鞘 最外一层薄壁细胞
将来形成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侧根
初生木质部
原生木质部(外) 后生木质部(内)
(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 薄壁细胞
原生韧皮部(外) 后生韧皮部(内)
形成层一部分
(外始式)
1.表皮 2.皮层
3.中柱
返回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主根 主根 主根
(4)块 根
侧根/不定根
2.支持根 木化 棒状
不定根
3.气生根 粗大 疏松
不定根
4.寄生根 短伸入寄主体中 不定根
5.攀援根 须状
不定根
6.水生根 须状
不定根
1.贮藏根
根的一部分或全部变成肉质肥大,其内贮藏营养物质
圆锥状
人参、桔梗
肉质直根
圆柱状 甘草、丹参
贮藏根
圆球状
萝卜、芫青
3.成熟 组织
概念:分化成熟,组织发挥应有的功能 保护组织 薄壁组织
类型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分泌组织
植物组织
3. 成 熟 组 织
返回
保护组织 薄壁组织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分泌组织:
表皮: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毛、气孔) 周皮:次生保护组织(皮孔)
吸收组织(吸收) 贮藏组织(贮藏)
同化组织(光合) 通气组织(通气) 基本组织(贮藏) 厚角组织
3. 叶序
类型:
互生 对生 轮生 簇生 基生 (叶周、叶镶嵌)、
第二节 叶复习提纲
4.叶脉: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是叶内的输导 组 织与支持结构。 (主脉、侧脉、细脉)
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形式。 分叉脉序: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中 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的脉序 (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 射出平行脉、弧形脉) 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的脉序 (掌状网脉、羽状网脉)
地上茎 的变态
枝刺 钩状茎
茎卷须
小块茎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茎的初 生结构
返回
表 皮 保护组织,具角质层、气孔器、表皮毛
皮层
外皮层:厚角组织、幼茎含叶绿体 中皮层:皮层薄壁细胞 内皮层:多数无,有的有形成较晚,淀粉鞘
髓射线:连接髓和皮层的薄壁细胞
维管柱 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内) (内始式 束内形成层
层都在活动。如商陆

细胞转化成

形成层,

不断产生新形成的形成层 环,只有最外一层活动。
如牛膝
异 心 环 类
皮层中部分薄 壁细胞转化成 多个形成层环
结果形成多个异心环 状。如何首乌,甘松
根瘤与菌根
根瘤与菌根是微生物与植物形成的供生体。 根据形成供生体微生物不同分为
1.根瘤:杆状细菌与豆科植物形成的瘤状物 作用:固氮
多 糖 (纤维素、 半纤维素、果胶类)
成分 蛋白质
其他(角质、栓质、木质素、矿物质)
(返回)
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
概念: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识、功能 相近的细胞群
分类: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按位置分
顶端分生组织
2.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按来源分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维管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
5.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表皮
上表皮 下表皮
气孔器:平列型、不等型、横列型、无规则型 排水器:水孔和通水组织构成 表皮毛:各种类型
叶片
叶肉
栅栏组织(近上表皮一侧) 海绵组织(近下表皮一侧)
异面叶
叶脉
维管束
概念:贯穿于叶肉中的维管束
结构
木质部(上) 韧皮部(下) 形成层 机械组织
逐渐简单 只剩导管
返回
2.菌根:高等植物根与某些真菌与形成的供生体。 内生菌根:菌丝分布在根的表层细胞中 外生菌根:菌丝分布在根的皮层细胞中 作用:增加吸收能力
根的生理功能
功能: 1. 吸收作用 2. 固着、支持作用 3. 输导作用 4. 合成作用 5. 贮藏作用 6. 繁殖作用
第二节 茎的形态结构
一、茎的特性
茎是植物生长于地上 部的营养器官。
初生韧皮部(外)(外始式)

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表 皮 保护组织,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
初 生 基本 结 组织
机械组织:表皮内呈环状排列厚壁细胞
大量薄壁细胞 水稻小麦芦苇等中间为空(髓)腔

类型:有限外韧维管束
维管束
薄壁细胞
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 质部
后生导管
气腔
原生导管
机械组织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长与次生结构

树皮
硬树皮:木栓层以外的部分,是死的组织,质地坚硬, 常脱落又称落皮层

软树皮:是指树皮中活的部分,木栓性层以内的活组织。

木材:维管形成层以内的全部组织(木质部)。

年轮一年中早材与晚才间形成同心环层
特 点
年 轮
生长轮
木材
早材与晚材:(据一年中形成木质部早晚分)
边与 心材
据树干内 外而分
边材:活的组织,有输导功能 心材:死的组织,无输导功能
中柱鞘细胞 次生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
恢复分 生能力
木栓形 成层
活动 向内产生栓内层,向外产生木栓层
结果 周皮
根的异常构造(三生构造)
初生分生组织→ 初生构造
植物根构造 次生分生组织→次生构造
副形成层 → 三生构造
(三生分生组织) (异常构造)
根的异常构造(三生构造)
不断产生成形成层,每

中柱鞘薄壁
1).维管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内和初生木质部外薄壁细胞
来源 中柱鞘细胞;
恢复分 生能力
形成维管 形成层
活动
活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 速度不匀:凹陷处活动快,凸出处活动慢,环变成圆
结果 由于维管形成层内不断增加次生木质部,使环不断
外移,根不断增粗
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2.木栓形成层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