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党支部成立及选举支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8
党支部成立大会议程一、会议时间:二、会议地点:三、会议主题:四、会议主持人:五、会议内容: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章之规定,结合党建工作实际情况,报请上级批准,成立中共党支部委员会,现第一届党委筹备工作业已就绪。
今天的大会(预备会)应到党员人,实到人,其中有选举权的人,因事因病缺席的人,符合规定可以开会。
全体起立,奏国歌……请坐下。
(三)、现在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1、请XX同志作工作报告;2、请党支部机关工委同志宣读成立批复3、请XX同志宣读本次会议选举办法请各位考虑有无意见,同意的请举手,反对的请举手,弃权的请举手。
通过。
4、根据“选举办法”规定,大会正式选举设监票员2名,计票员2名,原总支委员会建议监票员由XXX\XXX二同志担任,计票员XXX.XXX二同志担任。
请大会表决。
(如无异议,请鼓掌通过)5、各位同志,现在正式进行选举。
请监票员、计票员清点到会正式党员人数,由监票员向主持人报告清点结果。
主持人宣布:这次大会应到正式党员名,因病因事缺席名,实到名,符合选举规定,可以进行选举。
请监票员、计票员到主席台领取选票(当面核对票数、发到正式党员手中)。
支持人提示选票的填写事项。
填写选票。
现在正式投票投票完毕,请监票员、计票员打开票箱,请点票数,报告主持人。
6、各位党员同志,本次选举发出选票张,收回张,符合选举规定,选举有效。
7、现在开始计票,大会休会10分钟。
监票员向大会报告选举情况。
8、按照选举办法规定,候选人按差额选举,得票数前九位当选。
今天大会选举结果是:同志当选为中共苍溪实验中学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四)、现在休会5分钟,召开委员会第一届一次会议。
(五)、宣布成员分工。
党支部选举工作流程和工作所需材料选举严格按《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规定进行,分为“两上两下”:“一上”是上报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的请示和候选人预备人选请示;“一下”是上级党委下发同意召开党员大会的批复。
“二上”是呈报选举结果的报告。
“二下”是上级党委下发同意选举结果的批复。
一、成立选举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推荐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可以支部为单位也可以部门为单位)。
2.在民主推荐、酝酿和考察的基础上,召开党员大会(由支部临时负责人召集),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候选人数不得少于应选人的20%。
(注意: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应为4人,其中1人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3.向公司直属机关党委提交召开党员大会的请示。
请示的主要内容包括:拟于何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党支部委员、书记、名额;候选人预备人选及基本情况;选举办法等。
二、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待公司直属机关党委正式下发同意开会的批复后,党支部方可召开党员大会,主要程序如下:1.主持人(由支部临时负责人主持)核对党员人数,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人数不少于应到会人数的4/5,会议有效。
(注意:预备党员可以参加党员大会,但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宣读选举办法(草案),参会党员讨论审议,举手表决通过。
3.公布候选人名额和建议名单,介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参会党员进行讨论酝酿,举手表决通过。
4.提出监票人建议名单(监票人应从不是候选人的党员中推选),参会党员进行讨论酝酿,举手表决通过。
5.指定计票人(计票人可以是预备党员、积极分子)。
6.正式选举。
(1)清点人数,并向大会报告到会党员人数;(2)检查票箱;(3)分发选票(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选票上的委员候选人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4)党员填写选票(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或者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投不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5)党员依次投票(监票人和工作人员先投,其他党员再依次投票);(6)开箱清点选票并向大会报告选票分发数和收回数(选举收回的选票数,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选举有效);(7)投票计票(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半数的,始得当选。
成立新党支部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一)设置党支部的原则和要求按照党员人数以及地域和单位设置党支部,是设置党支部的一般原则。
科学合理的党支部设置是保证党支部允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根据上述精神,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求是:1.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2.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3.党员超过100人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4.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5.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6.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50人或100人,但领导力量较强的,经上一级党委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二)建立党支部的一股程序(三)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产生的原则和要求遵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党支部委员的职责和设置,应从具体单位的实际出发,依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
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会不采取任命或指定的办法,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建立党支部,党员之间相互不太了解或问题较多,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临时指定,经过一段时间条件具备后,再及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党支部委员产生的基本要求是:1.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的人数应是单数,以3或5人为宜,最多不超过7人。
如何成立党支部委员会
建立党支部的一般程序:
1.向上级党委写出建立党支部的请示。
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所建党支部的性质;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数和委员设置方案等。
2.上级党组织批准建立党支部以后,应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
3.召开党支部委员会,等额提名或直接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并对委员进行分工。
4.向上级党委写出党支部委员会组成的请示。
请示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支部委员会的依据;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的简要情况,包括时间、出席大会的党员情况、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差额情况、选举结果等;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书记;副书记的情况以及党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
5.上级批复。
党支部委员会开始工作,履行自己职责。
(由支部的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或三年。
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
一般正式党员三人以上,五十人以下的单位可设立)。
1。
【其它】一、准备工作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改选的准备工作,由同级支部委员会负责。
1.召开支委会,研究决定改选工作。
主要内容是:确定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改选的时间;大会的议程;下届支部委员会委员、书记名额;以及准备工作的分工及要求。
2.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支委会决定的内容。
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即开始进行准备工作。
3.起草工作报告。
4.组织酝酿提出下届支部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名单。
根据上级党组织批准的下届支部委员会的组成名额和差额选举的有关规定,以及确定的候选人条件,组织党员自下而上酝酿提名;然后集中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候选人初步名单,再返回党员酝酿讨论;经过几上几下反复酝酿讨论,最后由支委会根据多数人意见,确定候选人名单(含差额),经报请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5.起草选举办法。
二、大会选举大会由上届支部委员会主持。
1.说明到会的党员人数,宣布会议是否有效。
2.通过选举办法,宣布候选人名单。
3.推选监票人、计票人。
4.发选票,说明填写选票时的注意事项。
5.投票。
6.清点收回的选票,宣布选举是否有效。
7.计票。
8.宣布选举结果和当选人名单。
三、后续工作1.及时召开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通过选举办法。
(2)推选监票人。
(3)酝酿书记候选人(转载于: : 支委选举工作流程)。
(4)投票选举。
(5)其他委员进行分工。
(6)需要通过的其它事项。
2.向上级党组织呈报支部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结果的报告。
3.上级党组织批复后,及时通知全体党员。
一、选举准备向上级党组织写出改选党支部委员会的请示报告请示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时间、届满时间,拟于何时举行换届选举,提出下一届党支部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额以及选举办法。
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复同意后,即可着手进行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
准备党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要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就如何起草工作报告问题进行集体研究,拟出提纲,指定起草人。
关于成立新党支部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一)设置党支部的原则和要求按照党员人数以及地域和单位设置党支部,是设置党支部的一般原则。
科学合理的党支部设置是保证党支部允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根据上述精神,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求是:1.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2.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3.党员超过100人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4.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5.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6.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50人或100人,但领导力量较强的,经上一级党委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二)建立党支部的一股程序1.向上级党委提交建立党支部的请示。
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等。
《请示》文书格式2.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成立党支部。
3.建立新党支部后,可依党章规定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三)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产生的原则和要求遵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党支部委员的职责和设置,应从具体单位的实际出发,依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
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党支部选举工作的主要程序及其内容(一)选举准备1.向上级党组织写出改选党支部委员会的请示。
换届选举前,党支部委员会要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并作出换届改选的决议,并向上级党组织写出改选党支部委员会的请示:请示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时间、届满时间,拟于何时举行换届选举;提出下届党支部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额及选举办法。
经上级党组织批复同意后,即可着手进行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
2.准备党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
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就如何起草工作报告问题进行认真讨论,拟出提纲,指定起草人。
起草工作报告要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成绩充分肯定,问题一定找准,反复修改完善,最后由党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
3.进行选举教育。
党支部要通过组织生活和必要的会议,对党员进行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宣传教育;二是大会指导思想的宣传教育;三是干部政策和干部标准的教育;四是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教育。
4.酝酿确定候选人。
候选人必须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
其形式可以先由党员或党小组提名,支委会集中各方面意见经过认真酝酿后提出;也可先由支委会提名,交党小组或党员酝酿讨论。
在酝酿和确定支委会委员候选人时,必须充分考虑工作需要、工作能力和政治思想表现;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必须体现先进性和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本支部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党员、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5.制定大会选举办法。
党支部委员会应根据党章及有关规定,结合本支部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体现选举入的意志出发,制定具体的选举办法。
其内容包括:制定本办法的依据;大会选举的内容、名额及差额数:候选人产生的办法及排列的顺序;选举方式;选票划写方法及认定有效无效的规定:监票人、计票人的产生办法;投票的具体要求和做法;确定被选举人当选的规定以及当选人的排列顺序等。
选举办法需报请上级党组织审批同意。
6.印制选票,准备票箱,布置选举会场。
选票要整齐划一,不得做记号或标记。
关于成立新党支部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一)设置党支部的原则和要求按照党员人数以及地域和单位设置党支部,是设置党支部的一般原则。
科学合理的党支部设置是保证党支部允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根据上述精神,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求是:1.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2.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3.党员超过100人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4.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5.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6.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50人或100人,但领导力量较强的,经上一级党委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二)建立党支部的一股程序1.向上级党委提交建立党支部的请示。
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等。
《请示》文书格式如2.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成立党支部。
3.建立新党支部后,可依党章规定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三)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产生的原则和要求遵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党支部委员的职责和设置,应从具体单位的实际出发,依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
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关于成立新党支部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一)设置党支部的原则和要求按照党员人数以及地域和单位设置党支部,是设置党支部的一般原则。
科学合理的党支部设置是保证党支部允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根据上述精神,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求是:1.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2.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3.党员超过100人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4.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5.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6.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50人或100人,但领导力量较强的,经上一级党委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二)建立党支部的一股程序1.向上级党委提交建立党支部的请示。
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2.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成立党支部。
3.建立新党支部后,可依党章规定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三)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产生的原则和要求遵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党支部委员的职责和设置,应从具体单位的实际出发,依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
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会不采取任命或指定的办法,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建立党支部,党员之间相互不太了解或问题较多,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临时指定,经过一段时间条件具备后,再及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支部委员产生的流程
支部委员产生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选拔候选人。
支部委员要求政治素质高、为人正直、工
作能力强的党员参加选举。
支部委员应该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对有能力、有经验的党员进行评议和筛选,确保候选人符合党的要求
和基层工作需要。
第二步,组织选举。
支部委员会组织成员进行选举,选举的方法
有秘密投票和公开投票两种。
选举时应设立监票员,确保选举公正、
公平。
选举过程中应注重民主程序,集思广益、充分讨论,选出最优
秀的候选人。
第三步,上报审批。
经过选举产生的候选人名单应及时上报上级
党组织进行审批,待审批通过后,支部委员会按照党组织的要求,组
织候选人进行入党宣誓或者简单的入党仪式。
第四步,参加培训。
新产生的支部委员要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培
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为组织和中心工作
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以上流程,支部委员的产生既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又确保了
党的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纪律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推动党和政府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
关于成立新党支部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一)设置党支部的原则和要求按照党员人数以及地域和单位设置党支部,是设置党支部的一般原则。
科学合理的党支部设置是保证党支部允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根据上述精神,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求是:1.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2.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3.党员超过100人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4.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5.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6.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50人或100人,但领导力量较强的,经上一级党委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二)建立党支部的一股程序1.向上级党委提交建立党支部的请示。
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2.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成立党支部。
3.建立新党支部后,可依党章规定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三)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产生的原则和要求遵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党支部委员的职责和设置,应从具体单位的实际出发,依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
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会不采取任命或指定的办法,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建立党支部,党员之间相互不太了解或问题较多,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临时指定,经过一段时间条件具备后,再及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关于成立新党支部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一)设置党支部的原则和要求按照党员人数以及地域和单位设置党支部,是设置党支部的一般原则。
科学合理的党支部设置是保证党支部允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根据上述精神,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1.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2.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3.党员超过100人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4.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5.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6.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50人或100人,但领导力量较强的,经上一级党委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二)建立党支部的一股程序1.向上级党委提交建立党支部的请示。
请示的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2.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成立党支部。
3.建立新党支部后,可依党章规定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三)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产生的原则和要求遵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党支部委员的职责和设置,应从具体单位的实际出发,依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
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会不采取任命或指定的办法,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建立党支部,党员之间相互不太了解或问题较多,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临时指定,经过一段时间条件具备后,再及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成立支委的流程
成立支委的流程可以概括如下:
1. 筹备阶段:确定成立支委的目的和任务,并确定参与支委的范围和人员。
可以由组织或者个人发起,通常需要有一定的提案和筹备工作。
2. 确定支委的组织形式:根据成立支委的目的和任务,确定支委的组织形式,例如是否设立主任、副主任等职务,以及支委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等。
3. 选举或任命支委成员:通常通过选举或由组织指派的方式确定支委成员。
选举的方式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例如投票、班级代表大会等形式,确保公正、平等。
4. 建立支委工作机制:支委成立后,应建立工作机制,确定工作方式、时间安排、会议制度等,确保支委工作的有序进行。
5. 制定支委工作计划:根据支委的目标和任务,制定支委的工作计划,包括具体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责任分工等,以实现支委的目标。
6. 开展支委工作:支委按照工作计划开始履行职责,包括组织会议、协调沟通、提出建议、监督工作等。
7. 定期评估和调整:支委应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确保支委工作的有效性
和持续性。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例如可能需要考虑相关制度和规范,以及组织的领导批准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