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体检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看懂体检报告单
随着现代生活的压力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关注健康状况变
得越来越重要。
许多人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感到不确定,于
是就会进行全面的体检。
但是许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单后不知道
如何看懂报告单,这就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了隐患。
因此,本文将
介绍如何看懂体检报告单,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第一步:仔细阅读体检报告单
一般情况下,体检报告单会按照各项检查指标的名称进行分类。
在拿到报告单后,我们需要把报告单上的所有内容仔细阅读一遍,明确自己的身体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
第二步:了解各项指标的意义
在阅读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时,我们需要了解各项指标的正常范
围和意义。
如果我们对某项指标的意义不清楚,可以询问医生或
者通过搜索引擎了解相关的内容。
第三步:关注异常指标
在体检报告单中,有些检查指标可能会出现异常结果。
例如,
血液检查中白细胞计数过高,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过高等等。
如果某些指标异常,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第四步:综合分析
在了解各项指标的情况后,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可能出现某些
检查指标结果异常,但是并不代表出现健康问题,需要进行进一
步的分析和判断。
如果需要,可以咨询专业医生,寻找正确的诊
疗方案。
总之,在接收体检报告单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了解各项指
标的意义和正常范围,并及时对异常指标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更
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医学生教你看懂体检报告体检是现代人保持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体检报告上的各种指标常常令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正确解读。
因此,在这里,我作为一名医学生,将为大家简要介绍如何看懂体检报告。
1. 概览报告首先,打开体检报告时,先从整体概览开始,大致了解报告中包含哪些项目以及各个项目的结果。
报告通常会包括生化指标、血液指标、尿液指标、影像学等各方面的检查结果。
在概览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以及相应的正常范围。
2.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体检中最常见的一类指标,它反映了我们体内的代谢情况。
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
一般来说,正常范围内的生化指标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功能正常。
如果某项生化指标异常偏高或偏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3. 血液指标血液指标体现了我们的血液健康状况,其中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贫血、感染或凝血功能异常等病理情况。
正常范围内的血液指标通常意味着我们的血液健康状况良好。
4. 尿液指标尿液指标可以反映我们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健康情况。
常见的尿液指标有尿蛋白、尿糖、尿常规等。
异常的尿液指标可能意味着肾功能异常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5. 影像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通过X光、超声、核磁共振等技术生成的影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我们体内的各种结构和异常情况。
例如,胸部X光可以观察肺部是否有异常阴影,腹部彩超可以帮助发现肝胆疾病等。
影像学检查的结果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6. 异常结果的处理当我们在体检报告中发现某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不要慌张,应该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综合判断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有时,轻微的指标偏离正常范围并不一定代表疾病,可能是生活习惯、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如何看懂体检报告体检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体检报告常常像是一张谜题,难以理解。
本文将教您如何正确地阅读和理解体检报告,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体检报告的第一页通常包含了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体检日期等。
这些信息对于核对个人身份非常重要,确保报告归属于正确的人。
第二部分:体检项目在体检报告的第二部分,通常列出了进行的各项实验和检测项目。
例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清晰地了解每项检测的名称和含义是非常重要的,这将帮助您理解后面的检测结果。
第三部分:测量结果接下来,体检报告会列出各项检测的具体结果。
例如,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等。
这些结果往往以具体数值的形式呈现,除此之外,有些指标会有正常范围的标准值作为对比。
在了解每项指标的具体含义后,对照正常范围来看自己的结果,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范围因人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正常范围也会有所调整。
第四部分:异常指标在体检报告中,如果存在异常指标,通常会在结果旁边以特殊符号或不同颜色的标记方式加以标注。
这些异常指标可能是提示存在潜在健康问题的标志,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疾病。
这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医生,以获得更详细的解读和建议。
第五部分:解读和建议有些体检报告会提供解读和健康建议,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些解读和建议一般是根据您的具体结果和您的健康状况给出的,所以请仔细阅读和理解这部分内容。
如果您对某些建议有疑问,或者需要更深入的解读,不妨咨询专业医生或自己的家庭医生。
第六部分:检查历史有些体检报告还会提供您的检查历史记录。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检查结果,可以追踪健康状况的变化。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跟踪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结:正确阅读和理解体检报告对于我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读懂体检报告拿到体检报告时,您一定很想马上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可看着体检报告里一堆的专业术语、字母数字,有些人感觉就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该如何下手。
健康安全环保部计划通过每月的健康提示,发布一些常见的体检异常情况、疾病解释、处理措施,以及日常生活保健方法等,供广大员工学习,使大家基本能读懂自己的体检报告,进而采取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第一篇体重问题☆超重体重指数(bmi)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人体重的方法,计算的方法是: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
我国专家认为,中国人属亚洲人种,最佳值应该是20-22,体重指数位于24~27.9为超体重。
需要适当控制饮食和总摄入热量,适当增加运动量。
☆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8为肥胖。
若伴发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病症,应作系统检查,针对性诊治。
并且应控制饮食,加大运动量,在医生指导下降低体重。
☆健康建议民以食为天,食物营养是生命力的源泉,为了让您摄取更均衡的营养,中国营养学会针对我国居民的饮食特点提倡使用平衡膳食宝塔。
希望您能均衡地从五大类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让您的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
一、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第五层:油脂25克(0.5两)第四层:奶类及奶制品100克(2两)豆类及豆制品50克(1两)第三层:畜禽肉类50-100g(1两至2两)鱼虾50克(1两)蛋类 25-50克(1个)第二层:蔬菜类400-500克(8两至1斤)水果类100-200克(2两至4两)第一层:谷类食物300-500克(6两至1斤)二、平衡膳食宝塔说明:1、谷类和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且不要磨太细,淘米一般洗1次就可,以免谷类表层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
2、黄、绿、红等深色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
它们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是医疗机构为了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疾病,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测试的结果的记录。
医生根据检验报告单上的数据,可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
读懂检验报告单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和相关术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项目和其对应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检验报告单。
1. 血常规:血常规是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定量和定性的检测。
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贫血程度、感染情况等。
2. 尿常规:尿常规检测是对尿液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性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
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蛋白质、糖分和白细胞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和尿液中是否有炎症反应等。
3. 肝功能: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尿胆原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肝脏功能和肝脏的病变情况。
4. 肾功能:肾功能检测主要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肾脏的排泄能力。
5. 血糖:血糖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
高血糖可能表示患者有糖尿病或其他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问题。
除了以上常见的项目,检验报告单还可能包括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查项目。
读懂检验报告单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解释进行综合分析。
在读懂检验报告单时,我们可以将报告单上的数据和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
正常参考范围是医学研究根据大量的健康人群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得出的数据范围。
如果某项指标的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通常说明患者的身体功能正常;如果某项指标的结果超出正常参考范围,可能表示患者存在某种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读懂检验报告单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异常指标和其可能的疾病关联。
例如,肾功能指标异常可能与肾炎、肾结石、肾衰竭等疾病有关;血常规指标异常可能与贫血、感染等疾病有关。
最后,读懂检验报告单还需要和医生进行沟通和解释。
引言概述:体检是现代人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体检报告单是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
对于许多人来说,体检报告单上的各种指标和术语往往让人困惑,不知道如何解读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看懂体检报告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自身身体状况。
正文内容:一、了解体检报告单的基本信息1.报告单的基本结构和格式2.报告单中的个人信息3.报告单中的体检项目和指标二、解读体检报告单中的常见指标1.血液指标的解读a.血常规指标的含义和参考范围b.生化指标的解读和分析c.免疫学指标的解读和评估2.尿液指标的解读a.尿常规指标的含义和参考范围b.尿液化验中的病理性指标解读3.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理解a.X射线和CT的解读b.超声和MRI的解读c.PETCT的解读和分析4.心电图和脑电图的解读a.心电图中各种波形和间期的含义b.脑电图中不同频率和幅度的解释5.肿瘤标志物的解读a.常见肿瘤标志物的含义和参考范围b.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筛查和诊断的价值三、如何评估自身身体状况1.指标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2.将指标综合分析的重要性3.健康建议和改善计划的制定四、注意事项和常见误解1.指标异常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2.检查结果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偏差3.对于异常指标的正确态度和处理方法五、进一步了解体检报告单的渠道和资源1.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建议和解读2.互联网资源和在线解读工具的使用3.自身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解读,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体检报告单,并能够评估自身身体状况。
同时,读者也需要注意体检报告单的局限性和误差,不仅要依靠报告单,还应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判断。
在保持健康的过程中,建立和管理自身的健康档案也是十分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一般身体健康检查结束后我们会收到一张体检报告,体检报告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各项检查的内容结果,以及对应问题的汇总建议,读懂体检报告也就能清楚掌握自己身体健康情况。
但是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明白体检报告中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数据指标,无法理解各项名词、数值范围所对应具体含义,这便导致体检报告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作用很难得到有效体现。
本文将对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进行全面科普分析,以期让广大民众能够看懂体检报告,确保体检报告的健康参考效能可以充分得到发挥。
1、血常规体检报告解读1.1血小板体检报告中,血小板标准值为125---350×10^9/L,如果体检报告血小板值低于这个范围,一般多见于骨髓造血异常性疾病、损伤、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而血小板值高于这个范围,则多与感染、缺铁、炎症反应等有关。
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数目波动往往较大,一些数值上下变化,也可能是正常生理差异。
所以受检者可根据报告结果,前往血液科问诊,以排查血小板异常是否为病理性因素所致。
1.2血红蛋白体检报告中的血红蛋白标准值在110--150g/L,一般报告上显示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标准,则表明受检者可能存在贫血症状。
此时受检者可按照报告结果前往血液科诊治,借助血清铁等检查分析自己贫血的具体原因,然后迅速展开针对性治疗。
1.3白细胞体检报告中白细胞标准值为4--10×10^9/L,如果报告中显示白细胞值明显升高,则说明受检者体内很可能有急性感染、急性损伤、急性中毒、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等疾病。
而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时,则要联合中性粒细胞数量来进行评估,如果中性粒细胞在1.5×10^9/L以上,通常不提示异常。
绝大多数的白细胞减少,普遍与化疗、严重感染、血液系统肿瘤有关。
除此之外,白细胞升高,或受检者中性粒细胞未达到1.5×10^9/L范围,便要前往血液科诊治,以确定病因,再进行实时治疗。
深度解读体检报告体检报告是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正确解读体检报告对于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深度解读体检报告的几个方面:1. 体检报告中的正常范围: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检查结果,如血压、血糖、血脂等,都会有正常范围。
如果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你的身体状况在这些方面是健康的。
但要注意,正常范围并非绝对安全,仍需关注身体异常信号。
2. 体检报告中的异常结果:如果体检报告中出现异常结果,如血糖偏高、血压偏低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3. 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检查项目中存在异常物质,如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
这可能意味着患有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
需根据实际情况,听从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 体检报告中的阴性结果:阴性结果表示检查项目中未检测到异常物质,但并非绝对正常。
仍需关注身体异常信号,并定期进行体检。
5. 体检报告中的提示和建议:部分体检报告后会附有医生针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提示和建议。
要认真阅读并遵循这些建议,如调整饮食、增加锻炼、定期复查等。
6. 综合评估体检报告:需将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整体健康状况。
如有必要,可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7. 关注体检报告中的异常指标:即使体检报告整体结论正常,也应关注报告中出现的异常指标。
如持续存在的异常指标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需及时就医检查。
8. 定期体检:体检报告只能反映某一时间点的学习状况,不能保证永远正常。
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身体问题,维护健康。
总之,深度解读体检报告需关注各项检查结果的正常范围、异常情况、阳性结果、医生建议等多方面。
正确理解体检报告,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为个人健康提供保障。
如有必要,可以向专业医生咨询,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三步看懂体检报告体检是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体检报告往往充满了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据,很难理解。
本文将介绍三个简单的步骤,帮助大家看懂体检报告。
第一步:了解基本信息在阅读体检报告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报告中的基本信息。
通常,一份体检报告会包含个人信息、体检日期、体检项目及结果等内容。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体检日期则标记了体检的具体时间。
在了解基本信息之后,我们可以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分析体检项目体检报告中通常包含多个体检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报告,我们可以逐个分析这些项目。
1. 血常规:血常规项目一般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体内的血液情况。
2. 尿常规:尿常规项目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肾脏、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3. 肝功能:肝功能项目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判断肝脏是否正常运作。
4. 血脂检测:血脂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血脂水平是否正常。
5. 血糖检测:血糖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糖尿病或糖尿病的风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第三步:寻求专业解读尽管我们能通过前两步初步了解体检报告的含义,但在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或具体病症时,我们仍然需要专业医生的解读。
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应该及时咨询医生,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误判。
总结起来,通过三个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看懂体检报告。
首先了解基本信息,然后分析各个体检项目,最后在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解读。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体检报告,保持身体健康。
体检报告的常见指标浅解
山野国际霍永明高级营养师
肝功能
谷转氨酶升高很常见,在体检中不少人会发现自己谷转氨酶偏高,有人担心自己是得了脂肪肝甚至是肝炎。
其实,谷转氨酶升高也要分情况。
各种肝炎都会导致谷转氨酶升高。
如果检查数值异常但在正常值的两倍以内,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比如脂肪肝、喝酒、情绪波动、劳累以及食用了某些食物或药物之类。
乙肝有阳性并不都是坏事,在很多人印象中,阴性代表没事,阳性就代表感染,所以有不少人在乙肝项目中看到+号就害怕。
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其实,乙肝5项(二对半)中,如果仅第二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说明体内产生了抗体,具有免疫力,如果5项都是阴性,说明目前尚未感染乙肝病毒,但是同时对乙肝也无免疫能力。
因此,乙肝检查有阳性并不都是坏事,全是阳性反而容易感染。
名词解释
谷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一种酶,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许多疾病都可能引起它的增高。
因此谷转氨酶数值意义的判断要综合其他检测结果来判定。
肾功能
节食减肥易造成尿素氮偏低,肾功能通常检查尿素氮、肌酐、血尿酸三项。
临床检查中会发现,一些女性可能会出现尿素氮偏低,排除肾脏功能后,可能与平时的节食减肥有关。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如果饮食中本身没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该项指标容易偏低。
过量食用豆制品、啤酒会引起尿酸偏高,体检中会发现痛风患者增多,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啤酒等,对控制血尿酸很有帮助。
名词解释
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端产物。
较易受饮食、肾血流量的影响,感染、肠道出血、甲亢等可使尿素氮升高。
数值降低的原因可能为蛋白质摄入过少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
肌酐: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当血肌酐高时说明患者肾功能出现了问题,肾脏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体内的一些有害毒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
血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血液尿酸浓度过高,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会引发痛风。
另外血尿酸浓度增加,也更容易出现尿路结石。
血酯
三低一高最为理想,我们在正常饮食中吸收的脂肪在经过人体消化后被分解成脂肪酸、甘油三酯,经肠道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
如果血脂长期处在高水平,就会沉积在血管壁,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风险。
常规的血脂检查包括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这四项指标要区分对待。
高密度脂蛋白其实是好胆固醇,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所以这一项增高是好事,超过参考值上限也没有关系,明显降低反而对心脑血管不利,而另外三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数值降低是好事。
名词解释
甘油三脂:是在血液中检测出的脂类物质,被认为是血脂肪。
甘油三脂增高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类疾病的危险,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硬塞、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也可能使甘油三脂数值增高,超过2.3mmo/L则是高危。
总胆固醇:血液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会使该项数值增高,而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会使该项数值减少。
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能对血管造成损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肝外组织中过多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代谢,以防胆固醇在这些组织中过多的聚集,具有清洁疏能血管的功效。
血常规
普通人群只需看四项,血常规检查常常有20多项,象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名字很容易让体检者云里雾里的不明白。
血常规的20多项都是血液中的成分。
人体中有形的部分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然后这三类又可以继续分下去。
白细胞可以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而粒细胞又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等。
中性粒细胞通常和人体抵抗力有关,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通常和过敏反应有关,但是单个或者某几项指标异常,并不能说明有大问题。
列出多项指标主要是方便医生综合判断,对没有血液疾病、基本健康的体检者主要关注白细胞、经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这4项即可。
名词解释
白细胞: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5种。
白细胞升高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感染、炎症应急等反应,若白细胞明显升高伴有异型细胞出现,则考虑有血液肿瘤的可能。
白细胞减低也与多种因素有关,轻度减低无太大问题,若明显减低尤其伴中性粒细胞减低,常易导致感谢染,若同时伴贫血或血小板减少,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
红细胞:一种含血红蛋白的血细胞,红细胞数量减少时,氧气的搬运能力会降低,变成缺氧状态,产生贫血;但是如果增加过多,血液会变浓,不易流动,血管容易阻塞。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载氧的一种蛋白质,一般吸烟人群、打鼾人群的红细胞数值可能偏高。
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过低会引发出血,女性月经期可能会使血小板减少。
尿常规
在尿液检查中通常会看到蛋白质、白细胞、潜血等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出现阳性,很多体检者会非常紧张。
其实,尿液检查与体检人的状态及尿液收集是否正确都有关系,比如女性来例假期间检测尿液,就可能会出现潜血;而收集前段
的尿液,则会因为白带混入而引起蛋白质阳性。
所以当尿常规中出现个别数值轻度异常时不需要过分担心,医生会综合其他检查项目分析看是否要进一步检测。
名词解释
尿白细胞:一般指示泌尿系统感谢染。
此外肾小球肾炎,尿道损伤出血、尿路结石等情况下也会伴有白细胞。
亚硝酸盐:实际就是检测尿液中是否有细菌,健康状态为阴性,进食较多菠菜、卷心菜、用药等可能会出现假阳性,需要与白细胞镜检分析。
尿蛋白:正常情况下为阴性。
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均可引起升高。
尿葡萄糖:正常阴性。
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肝脏疾病等。
尿酮体: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
正常为阴性,剧烈运动、妊娠剧吐、饥饿、糖尿病等情况可导致尿酮体阳性。
尿胆原:强阳性见于急性肝炎、肝硬化等;如果降低或消失多见于胆道阻塞。
尿胆红素:阳性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
尿潜血:一般是肾脏问题或尿路感染引起。
年轻女性在验尿时发现潜血,除了临床症状外,应该问一问是否正当生理期,30—40岁男性,如果没有明显的发炎症状应考虑是否有结石的可能。
尿镜检红细胞:正常人尿液中可偶见红细胞,如果尿液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
尿镜检白细胞: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可能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管型:若尿中出现管型,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应及时诊断。
肿瘤标志物
虽有指示但是与癌症不完全挂钩,在诊断癌症上影像学检查有参考意义,病理学检测才是金标准,但是血液中癌症标志物可以帮助检测到早期癌症的踪迹。
目前较为常见的癌症标志物检测有多种,在这些癌标志物中,只有两种标志物是和某个器官直接挂钩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相关,甲胎蛋白(AFP)与肝脏直接相关,其他数值可能指示一系列癌症迹象。
不是说某个癌症标志物某个数值不在参考值之内,就成了癌症的高危人群,甚至是患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的意义在于提示作用,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见于百肿瘤疾病:比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等。
如果一次检查某些指标轻度升高,不必过于紧张,可以医生的帮助下排除一些影响因素,再次复查,如果中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应尽快就医。
名词解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该指标最主要针对男性前列腺。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也可能导致该值升高。
癌胚抗原(CEA):与消化道、肺部肿瘤有关,甲状腺、乳腺等腺癌也可增高,而且癌症越晚期,肿瘤越大,CEA数值越高。
甲胎蛋白(AFP):最主要针对肝癌,它的灵敏度在各种癌症指标物中是最好的。
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个指标的异常发现。
该指标如果在400以上,基本上能够确诊肿瘤的存在。
妊娠期女性AFP也可能会升高。
糖抗原199(CA199):指示胰腺癌、胆囊癌、胃癌和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肝炎等也可能会导致该指标升高。
糖抗原125(CA125):主要指示女性的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可能会导致该项指标升高。
此外在妊娠头3个月内,CA125也可能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