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冲刺卷:专题01-物质的量(Word版,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32.07 KB
- 文档页数:13
单元滚动检测一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17·惠州模拟)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数为N A的CO和C2H4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B.标准状况下,4。
48 L重水(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 AC.用MnO2与浓盐酸制取Cl2时,每生成0.5 mol Cl2则转移电子数为N AD.0。
1 L 3。
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NH错误!的数目为0.3N A2.(2016·福州六校联考)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
4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B.1 L 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
4 L H2O所含原子个数大于3N AD.含4 mol HCl的浓盐酸跟足量MnO2加热反应,可制得Cl2的分子数为N A3.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乳业多年走在阴影之中,现已步入复苏。
三聚氰胺又名蛋白精[分子式为C3N3(NH2)3,相对分子质量:126]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可引起泌尿系统疾患.有关三聚氰胺说法正确的是( )A.2.52 g三聚氰胺含氮原子数目为0.12N AB.标准状况下,1 mol三聚氰胺的体积为22.4 LC.三聚氰胺含氮量约为10%D.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 g4.(2016·郑州联考)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1 mol·L-1 HF溶液中H+数目为N A,则等体积的2 mol·L-1 HF溶液中H+数目为2N AB.44 g CO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36 g 3H2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24N AD.2。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押题密卷【新课标Ⅰ卷化学部分】含答案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2 g Ca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 N AB.0.1 mol/L NH4Cl溶液中Cl-离子数目为0.1 N A C.反应3H2(g)+N2(g) 2NH3(g)ΔH=-92kJ/mol放出热量9.2 kJ时,转移电子0.6 N AD.0.1 mol H2O2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3 N A9、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mol H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式为C12H20O2;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⑤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A.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③ D.②③⑤10、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C.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D.当有4.48LNO2(标准状况) 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mol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能实现目标的是()A .若I 中装过量高锰酸钾溶液,Ⅱ中装澄清石灰水,则能检验SO 2中是否混有CO 2B .若I 中装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Ⅱ中装浓硫酸,则能除去CO 2中混有的HClC .若I 中装BaCl 2溶液,Ⅱ中装水,则能证明SO 2和NO 2混合气体中SO 2不与BaCl 2反应D .若I 中装足量澄清石灰水,Ⅱ中装浓硫酸,则能测定CO 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12 .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 和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 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Y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周期数的4倍。
高考化学真题分专题精编测试题:专题02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满分40分时间15分钟)姓名:班级:得分:1.【2018新课标1卷】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2.【2018新课标2卷】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3.【2018新课标3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4.【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 AA.1 L 0.1 mol·1B.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0.1 mol H2和0. 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5.【2017海南卷】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B.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C.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 AD.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6.【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56 I 127一、选择题1. 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Li3+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分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Li 、P、Fe 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据此解答。
详解: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A 正确;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Li ,B正确;C、得到含Li 、P、Fe 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C正确;@网D、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废旧电池的回收为载体考查金属元素的回收,明确流程中元素的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 4 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
2018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及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N AB.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D.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2017-2018学年高三模拟卷(综合测试)高三化学(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23 I-127 W-184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解度大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B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剂粒子大小的不同C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 .金属的冶炼必须在高温下进行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N AB .25℃时,pH =1的H 2SO 4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N AC .2O 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 AD .在有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1mol 乙酸和1mol 乙醇充分反应生成N A 个乙酸乙酯分子 3.10mL 浓度为1mol/L 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体积的是A .浓硫酸B .CuSO 4C .CH 3COONaD .Na 2CO 3 4.对于合成氨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5.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L -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 K +、Cl -、NO 3-、S 2- ② K +、Fe 2+、I -、SO 42- ③ Na +、Cl -、NO 3-、SO 42-④Na +、Ca 2+、Cl -、HCO 3- ⑤ K +、Ba 2+、Cl -、NO 3-A .①③B .③⑤C .③④D .②⑤6.在可逆反应2A(g)+3B(g) x C(g)+D(g)中,已知:反应开始加的物质只有A 、B ,起始浓度A 为5 mol·L -1,B 为3 mol·L -1,前2 min C 的平均速率为0.5 mol·L -1·min -1。
2018全国I卷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化学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Cl2常温下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 0.1N AB.25℃时, 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C.0.25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5 N AD.1L0.1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数目为0.1N A8.常温时,将0.1 mol Fe(NO3)3和2 mol HC1溶于水得2L混合溶液,然后向该溶液投入mg 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氧化性Fe3+> H+,首先发生的反应是:Fe+2Fe3+= 3Fe2+B.充分反应后,共消耗铁56gC.在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D.当加入16.8 g铁粉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6.72 L气体9.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10.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B.易溶于苯,难溶于水C.可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D.其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11.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具达如下表所示。
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B.K sp(Ag2SO4)<K sp(Ag2SO3)C.实验③,SO32-与Cu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实验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32-+2Al3++3H2O=2Al(OH)3↓+3SO2↑12.化学与科技、环境、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C. 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符合“低碳”理念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13.下列有关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分数为W的氨水其浓度为C1mol/L,则质量分数为2W的氨水,其浓度大于2C1 mol/L B.3.2克的甲烷与标准状况下8.96 L的水所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C.铅蓄电池中放电时转移2NA个电子,则电池内消耗4 mol H2SO4D.等质量的SO2与SO3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为5:626.(14分)铬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它具有多种价态,单质铬熔点为1857 ℃。
一、选择题
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D
2O和18 g H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答案】C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2.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温常压下,21 g氧气和27 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3N
A
②含0.2 mol
硫酸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小于0.2N
A ③0.6 g CaCO
3
和Mg
3
N
2
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N
A ④等物质的量的SO
2
和SO
3
中含S原子数均为N
A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
【解析】21 g O
2与27 g O
3
中所含氧原子总数为
21+27
16
×N
A
=3N
A
,①正确;浓
硫酸与铜反应过程中,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稀硫酸与铜不反应,②正确;CaCO
3
和Mg
3N
2
的摩尔质量均为100 g/mol,且1 mol CaCO
3
和1 mol Mg
3
N
2
中均含50 mol
质子,故0.6 g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0.6
100
×50×N
A
=0.3N
A
,③正确;只说明SO
2
和SO
3
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未指明物质的量的多少,④错误。
本题选C。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3.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g D16
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
A
B.78 g Na
2O
2
和Na
2
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Na+数一定为2N
A
C.标准状况下,5.6 L O
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
A
D.500 mL 2 mol·L-1 Na
2CO
3
溶液中含C微粒总数一定为N
A
【答案】C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6 g NO
2
气体约含有1.81×1023个原子
B.在标准状况下,80 g SO
3
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C.常温下,0.1 mol/L醋酸的pH约为1
D.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答案】A
【解析】标准状况下SO
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B错误;CH
3
COOH
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常温下,0.1 mol/L醋酸的pH大于1,故C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故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l
4含有C—Cl键的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中含有的35
17Cl数目一定为0.2N
A
C.常温常压下,4.4 g CO
2与N
2
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
D.80 mL 10 mol〃L-1盐酸与足量MnO
2加热反应,产生的Cl
2
分子数为0.2N
A
【答案】C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6.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OH-中含有9N
A
个电子
B.28 g CO气体中含有N
A
个氧原子
C.1 L 1 mol/L AlCl
3溶液中含有N
A
个Al3+
D.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答案】B
【解析】1 mol OH-中含有10N
A
个电子,A项错误; 28 g C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含有N
A 个氧原子,B项正确; Al3+易发生水解,1 L 1 mol/L AlCl
3
溶液中含有
的Al3+数目小于N
A
,C项错误;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0.5N
A
,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
2和0.5 mol N
2
,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
A
个NH
3
分子
B.1 mol Mg与足量O
2或N
2
反应生成MgO或Mg
3
N
2
均失去2N
A
个电子
C.1.0 L 0.1 mol〃L-1Na
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1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
4中含有的CCl
4
分子数为N
A
【答案】B
【解析】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转化率不能达到100%,A项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B项正确;S2-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使其数目小于0.1N
A
,C项错误;标
准状况下CCl
4
是液体,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CH
4中含有0.4N
A
个共价键
B.100 mL 1 mol〃L-1 NaAlO
2溶液中含有0.1N
A
个AlO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