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叶的结构和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了解叶片的组成和特点,掌握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显微镜、叶片样本、刀具、载玻片、蔗糖溶液等。
首先,取一片新鲜的叶片样本,用刀具将其切成薄片,然后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加入蔗糖溶液,覆盖一块玻璃片,最后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叶片组织的细胞结构。
叶片主要由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导管组织构成。
表皮细胞呈扁平状,排列整齐,具有保护叶片的功能。
叶肉细胞则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其中含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导管组织则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实验分析,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表皮细胞的扁平形状有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也能保护叶片不受外界伤害。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叶片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成化学能。
导管组织则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叶片作为植物的重要器官,其结构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复杂性使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我们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对我们理解植物生物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叶片样本切片不够薄、显微镜调焦困难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更细的刀具或者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来解决。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叶片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们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和物质输送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植物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上第六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第三课时)——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奉化市松岙镇初中曹洁 [教学目标]1 了解叶的外部形态和功能。
2 了解并学会区分单叶和复叶。
3使学生掌握叶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4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叶的基本形态,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教具准备]叶片结构模型,各种植物的叶片。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在学习今天的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几副图片,通过图片大家回忆一下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生):观看图片。
(师):看完图片,我相信大家对于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进行一个“记忆力小测试”的小游戏,现在我来宣布一下游戏规则,全班同学按照现在的自然组被分为四大组,每组每次只能派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同一个同学也不能重复回答问题,每个答题环节十分,如果哪一个组轮到了但是没有同学回答问题则视为弃权不能积分,积分最多的组到下课时会得到一份神秘礼物。
现在草地上有四种植物,每一种植物打开都有一道题目,现在各组有10秒钟的时间商量一下选择哪一道题目,请第一组派一位同学选题并作答。
(四组同学分别选题并作答赢得积分)(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共同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那么大家想想看植物体中还有哪种营养器官我们没有学习过?(生):植物的叶。
(师):很好,大家现在仔细观察一下手中的叶片,你都想在这节课中学习到有关于叶的什么知识?(生1):为什么叶的上下表面不一样绿?(生2):为什么有的叶柄上长一片叶子,有的就不是?(生3):叶子除了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功能?………(师):非常好!对于有些同学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学到,而有些同学的问题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学习到,下面我们来看看这节课大家要掌握的知识点。
(播放PPT)大家有没有信心学习好今天的新课内容?(生):有(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第六章第一节中的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简述叶的普通生理功能
叶是植物体上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具有多种普通生理功能,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起着关键作用。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片内含有叶绿素等色素,可以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有机物质。
在光合作用中,叶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利用光能进行自身生长和发育。
叶还具有蒸腾作用。
叶片内的气孔可以进行开闭调节,控制水分的蒸发。
当植物需要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时,气孔打开,水分蒸腾出来,形成负压,帮助水分从根部向上输送。
而当环境温度过高或干旱时,叶片会关闭气孔,减少水分蒸发,避免水分过多流失,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叶还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
叶片中含有植物生长激素,可以通过内部信号传导网络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叶片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等特征,会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能力,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形态和生理状况。
叶还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在光合作用之外,叶片还会进行细胞呼吸,将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和二氧化碳。
通过细胞呼吸,植物可以获取额外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代谢。
总的来说,叶是植物体上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之一,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调节生长发育和呼吸作用等多种方式,为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叶的普通生理功能不仅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叶的结构和功能
§1 叶的形态
一、叶的组成植物的叶由叶片(blade) 、叶柄(petiole)和托叶(stipule)三部分组成。
完全叶(complete leaf):叶的三部分都有的叶.如梨、桃等。
不完全叶(incomplete leaf):叶缺乏任一部分的,如白菜(无托叶),莴苣(无叶柄),相思树(叶状柄)。
单叶(simple leaf):叶柄上只着生一个叶片的叶。
复叶(compound leaf):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叶片的叶。
二、叶的类型:
三、脉序叶脉在叶片上呈现出各种有规律的脉纹的分布称为脉序(venation)。
分为:
A 平行脉 :各叶脉平行排列,如水稻和小麦。
B 网络脉具有明显的主脉,其向两侧发出许多侧脉,侧脉也分枝形成细脉,组成网络.如桃、李等。
四、叶序五、异形叶性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称为异形叶性.
§2 叶的结构
叶片的两面受光不同,内部结构也不同,形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称为异面叶。
有些植物的叶和枝的长轴平行或与地面垂直,叶片两面的受光情况一样,内部结构相似,称为等面叶。
(一)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1)、叶柄的结构(横切面)表皮:叶柄表面的一层细胞,保护。
机械组织:表皮内方的几层厚角细胞;支持。
基本组织:机械组织内方的薄壁细胞;贮藏。
维管束:排列成半圆形或圆形,其结构与初生茎中的维管束相同;运输与支持。
(2)、叶片的结构
1、表皮:气孔、表皮毛有分布, 表皮细胞具有角质层、蜡质层。
2、叶肉 :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异面叶的叶肉中,近上表皮的细胞排列整齐,圆柱形,为栅栏组织;下表皮的细胞为不规则形状,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发达为海绵组织。
3、叶脉中脉和大的侧脉由维管束和厚角细胞或厚壁细胞组成。
小叶脉的附近有传递细胞,它与叶片中物质的短距离运输有关。
(二) 、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1、表皮细胞排列整齐,一个长的表皮细胞与两个短细胞交互排列。
含有泡状细胞,与叶片的卷曲和开张有关。
2、叶肉叶内的维管束一般平行排列,有发达的纤维细胞。
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区别。
C3植物:叶脉的维管束鞘有2层细胞,其外层细胞较大,薄壁,不含叶绿体或较少,内层为较小的厚壁细胞,不含叶绿体。
(如小麦、大麦、水稻等,低光效植物)
C4植物:叶脉的维管束鞘是由1层的薄壁细胞所组成,其细胞较大,排列整齐,细胞内的叶绿体大而多,组成了“花环型”的结构。
(如玉米、甘蔗、高粱等,高光效植物)(三) 、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针形、鳞片状, 表皮细胞壁较厚,角质层发达,表皮下有几层厚壁细胞称为下皮层,气孔下陷,叶肉组织中具有若干树脂道,内皮层有一个或两个维管束。
§3 叶的变态
§4叶的生态类型
(一) 、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
旱生植物:生长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有极强的抗旱性.
湿性植物:抗旱性小,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
中性植物:介乎二者间的一类植物,但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得较好.
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1.旱生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叶片的形态结构向降低蒸腾和贮藏水分两个方向发展。
(1)叶通常较小。
(2)表皮高度角化,角质层发达;具复表皮;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气孔下陷(如,夹竹桃上形成的气孔窝)。
(3)栅栏组织发达,甚至下表皮一侧也有栅栏组织(等面叶的特点);叶脉比较稠密。
(4)有的肉质植物(景天、落地生根)叶的贮水组织发达;有的植物叶片退化成剌(仙人掌)。
2.水生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1)叶片通常较薄,有的沉水叶呈丝状细裂,增大表面积。
(2)表皮上没有角质膜或很薄;浮水叶下表皮无气孔;沉水叶表皮无气孔,细胞中有叶绿体。
(3)叶肉细胞层数少,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通气系统发达。
(4)叶脉少,输导组织、机械组织退化。
§5 叶的功能
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3、叶面吸收叶片表面可以吸收一定浓度的肥料和农药.
4、无性繁殖:
5、分泌作用(树脂道)
6、贮藏:洋葱的鳞叶
7、攀缘作用:豌豆
8、捕食作用:猪笼草
9、可以食用(蔬菜) 、药用(薄荷、桑等的叶)以及其他用途.
§6 离层与落叶
(一)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
落叶植物:当寒冷或干旱季节到来时,叶全部从植物体上脱落下来的植物。
常绿植物:当植物体上的老叶脱落时,新叶已发生并生长,使植物体终年有绿叶的植物。
§7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一、茎与根的维管组织的联系:根茎共同组成长轴,二者表皮、皮层等是直接连续的,但维管束的结构、排列显然不同,必须经过转变过程才能连续。
根茎过渡区——在植物幼苗时期的根茎相连处(发生于下胚轴),其维管束结构、排列必然要进行转变过程方能连续,这个发生转变的部分叫根茎过渡区。
根茎过渡区的转变方式多样(一般经过分割、旋转、靠合等过程)。
二、茎与叶的维管组织的联系:叶隙与枝隙(填充细胞)
三、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地下部分根系的发展为地上部分枝系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根系的健全发展才能保证水分、无机盐、氨基酸、生长激素等对地上枝系的充分供应,为地上枝系良好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
地上部分的叶制造的有机养料、维生素等,通过茎的输送进入根系,叶的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