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试题答卷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7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卷高中物理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2)从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8.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9.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10.“STS”是、和。
二、请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2分,共20分)8.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9.物理必修1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
()10.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三维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的学科对三维目标的解释是不同的,你从物理学科的角度,从以上三个方面中任选一方面,谈谈对学生要求所达到的目标。
2.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你是怎样做的?3.《课程标准》提出的本学科的课程理念有哪些?4.评估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评估和交流的?明确任务目标后,把学生分成二人大组,每组23个人,每组进一步对课题的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师生共同研究后决定成立四个子课题小组分别为①第一子课题:循着科学家探究之路――从物理学史角度来研究单摆振动的规律(5人)②第二子课题:借助数学理论推导论证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5人)③第三子课题:实验探究单摆振动的影响因素(8人)④第四子课题:定量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5人)。
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2.福建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借助配重小车可以进行弹射测试,测试时配重小车被弹射器从甲板上水平弹出后,落到海面上。
调整弹射装置,使小车水平离开甲板时的动能变为调整前的4倍。
忽略空气阻力,则小车在海面上的落点与其离开甲板处的水平距离为调整前的()A.0.25倍B.0.5倍C.2倍D.4倍3.天文学家发现,在太阳系外的一颗红矮星有两颗行星绕其运行,其中行星GJ1002c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半径约为日地距离的0.07倍,周期约为0.06年,则这颗红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A.0.001倍B.0.1倍C.10倍D.1000倍4.三位科学家由于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
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现有两种量子点分别发出蓝光和红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光光子的能量B.蓝光光子的动量小于红光光子的动量C.在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大于红光的速度D.蓝光在玻璃中传播时的频率小于它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频率5.如图,两根不可伸长的等长绝缘细绳的上端均系在天花板的O点上,下端分别系有均带正电荷的小球P、Q;小球处在某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两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相等。
新课标物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另一个物体的两倍,且受到相同大小的力,那么它的加速度将是()。
A. 两倍B. 一半C. 四倍D. 四分之一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导体?()A. 铜B. 橡胶C. 银D. 铁答案:B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是()。
A. s = 1/2gt^2B. s = gtC. s = 2gtD. s = gt^2答案:A5.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波长越()。
A. 长B. 短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可以被转化D. 能量不能被转化答案:C7.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答案:B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与()。
A. 物体的速度成正比B. 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成正比D. 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答案:D9.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以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这一规律被称为()。
A. 欧姆定律B. 焦耳定律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 库仑定律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电磁波的特性?()A. 传播不需要介质B. 可以携带能量C. 具有波粒二象性D. 传播速度恒定不变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U、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U =________。
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在受力时,会产生形变,以下哪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A. 塑性形变B. 弹性形变C. 永久形变D. 非弹性形变答案:B2.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会发生变化,那么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3×10^5 m/s答案:A3.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守恒的?A. 动能B. 动量C. 机械能D. 重力势能答案:B4. 以下哪个实验可以用来测定物体的密度?A. 弹簧秤测重法B. 阿基米德原理法C. 光电效应法D. 电磁感应法答案:B5.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定大小的推力作用,但物体没有发生移动,这种情况称为:A. 静摩擦B. 动摩擦C. 滚动摩擦D. 滑动摩擦答案:A二、填空题1.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2.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始终沿着__________方向。
答案:切线3. 光的折射定律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__________内。
答案:平面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安培(A);伏特(V)5. 物体的动能和其质量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其关系式为动能 =__________。
答案:1/2 × 质量× 速度的平方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5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解:根据动能公式E = 1/2 × m × v^2,代入数值得:E = 1/2 × 2kg × (5m/s)^2 = 25 J答:物体的动能为25焦耳。
2. 一个电路中,电阻为10Ω,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求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根据欧姆定律U = I × R,代入数值得:U = 2A × 10Ω = 20V答: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0伏特。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一、选择题。
1. 电流的单位是()。
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
2. 以下哪个量不是标量?A. 时间B. 速度C. 力D. 加速度。
3.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加速度方向()。
A. 垂直于速度方向B. 与速度方向相同C. 与速度方向相反D. 与速度方向成45°。
4.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的证据?A. 彩虹B. 日食C. 像的成像D. 棱镜的折射。
5.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波动性的证据?A. 干涉现象B. 衍射现象C. 光电效应D. 偏振现象。
6. 阻力的大小与()成正比。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受力的大小D. 物体受力的方向。
7.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像是()。
A. 一条直线B. 一条抛物线C. 一条双曲线D. 一条椭圆线。
8.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时间图像是()。
A. 一条直线B. 一条抛物线C. 一条双曲线D. 一条椭圆线。
9.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像是()。
A. 一条直线B. 一条抛物线C. 一条双曲线D. 一条椭圆线。
10.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波的干涉现象?A. 双缝干涉B. 单缝衍射C. 多普勒效应D. 薄膜干涉。
二、填空题。
1.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定律。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表示为()。
3.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定律。
4.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公式为()。
5. 牛顿第二定律的单位是()。
6.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公式为()。
7.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公式为()。
8.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关系公式为()。
9.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为()。
10.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为()。
三、解答题。
1. 描述一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 列举三个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
2.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3.高中物理课程由、、三部分组成。
4.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由、两个模块构成。
5.选择性必修课程由、、三个模块构成。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不属于高中物理课程性质的是()A.基础性B.选择性C.综合性D.单一性2.物理观念主要包括()A.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B.物质观念、时空观念、守恒观念C.模型观念、科学推理观念、科学论证观念D.质疑创新观念、社会责任观念3.科学思维主要包括()A.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B.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C.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本质、科学世界观D.科学探究、问题解决、技术应用4.科学探究要素包括()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B.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类比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应用5.高中物理课程结构中,必修课程的学分是()A.4学分B.6学分C.8学分D.10学分6.以下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的是()A.必修1、必修2B.选修1-1、选修1-2C.选修3-1、选修3-2、选修3-3D.选修2-1、选修2-2、选修2-37.关于高中物理课程评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应注重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B.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C.应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D.应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8.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为()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9.以下教学方法不符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是()A.讲授法B.探究式教学C.题海战术D.合作学习10.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不包括()A.学生发展需求B.学科特点C.社会需求D.教师教学经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物理课标解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m/minD. 299,792,458 km/min答案:A2.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受到不平衡力作用下会改变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受到任何力作用下都会改变运动状态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________。
答案:消灭5.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6. 物体的惯性与其________成正比。
答案:质量三、简答题7. 请简述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8. 解释为什么说光是一种电磁波。
答案:光是一种电磁波,因为它具有电磁波的特性,包括波长和频率,并且可以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四、计算题9.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计算该物体的重力。
答案: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2 kg × 9.8 m/s² = 19.6 N10.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路中流过2安培的电流,计算该电路的电压。
答案:电压 = 电流× 电阻= 2 A × 10 Ω = 20 V。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C.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 只有理想气体才有内能2. 关于机械波的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长就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B. 波长是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C. 波长是相邻的波谷和波峰交替出现的最小距离D. 波长等于相邻波的位移的差的一半3. 关于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检验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B. 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C. 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电荷的存在无关D. 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4.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磁场是不存在的B. 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C. 磁感线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磁感线在磁场中相交D.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过导体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5. 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做功越多,物体的能就越大B.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C. 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相同D. 使用省力机械可以省功。
因此省力机械可以提高机械效率6.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直接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斥力减小7.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可逆的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绝热膨胀时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 空调机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这不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D.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8.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P = \frac{W}{t}$可知,功率与时间成正比B. 由$P = Fv$可知,当速度增大时,汽车的牵引力随之增大C. 由$P = \frac{W}{t}$可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D. 由$P = Fv$可知,汽车的输出功率恒定时牵引力也恒定。
高中物理最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带答案)高中物理最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理学的研究领域?A. 运动和力的关系B. 生物体的生物力学C. 地球的气候变化D.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答案:C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个物体若受到外力作用,它的什么将会发生改变?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置D.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答案:D3. 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是指什么?A. 能量可以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能量的总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是恒定的D. 能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答案:C4.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用波动理论来解释?A. 苹果从树上掉落到地面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C. 电子在原子核内的运动D. 热量的传递答案:B5. 在电路中,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由哪一项定律描述?A. 欧姆定律B. 法拉第定律C. 焦耳定律D. 楞次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1.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其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称为______。
答案:加速度2. 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表面相互______的力。
答案:阻碍3. 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点的______和力的______的乘积。
答案:位移;方向4. 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其______电荷的能力。
答案:储存5.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______。
答案:方程组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等且反向的。
这意味着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相等大小、反向的力。
这一定律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体现,如杠杆原理、平衡力的判断等。
2. 请简要说明光电效应的发生条件和应用。
答案:光电效应的发生条件是,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金属的逸出功。
光电效应的应用广泛,如太阳能电池、光敏电阻等。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1. 有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10s后突然刹车停下来。
求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和刹车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2. 一架飞机以800km/h的速度飞行,飞行员从飞机上往下抛出一个物体,物体在抛出后经过10s才落地。
求物体的下落距离和飞机此时的飞行距离。
3. 一根长为2m的绳子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挂着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
求绳子的张力和墙对绳子的拉力。
4.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经过10s后速度减为10m/s。
求汽车刹车时的平均减速度和刹车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5. 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看到前方有障碍物,刹车后汽车以2m/s²的加速度减速。
求汽车刹车前行驶的距离和刹车后停下来所用的时间。
6. 一架飞机以1000km/h的速度飞行,飞行员往下抛出一个物体,物体的下落时间为20s。
求物体的下落距离和飞机此时的飞行距离。
7. 一根长为3m的绳子一端挂着质量为10kg的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墙上。
求绳子的张力和墙对绳子的拉力。
8. 一辆质量为1500kg的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司机看到前方有障碍物,刹车后汽车以3m/s²的加速度减速。
求汽车刹车前行驶的距离和刹车后停下来所用的时间。
9. 一辆汽车以40m/s的速度行驶,经过5s后速度减为20m/s。
求汽车减速的平均加速度和汽车行驶的距离。
10.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司机看到前方有障碍物,刹车后汽车以5m/s²的加速度减速。
求汽车刹车前行驶的距离和刹车后停下来所用的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做到心中有数。
物理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运用的学科,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加油!。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卷
高中物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2)从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8.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9.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10.“STS”是、和。
二、请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2分,共20分)
8.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9.物理必修1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
()
10.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三维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的学科对三维目标的解释是不同的,你从物理学科的角度,从以上三个方面中任选一方面,谈谈对学生要求所达到的目标。
2.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你是怎样做的?
3.《课程标准》提出的本学科的课程理念有哪些?
4.评估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评估和交流的?
明确任务目标后,把学生分成二人大组,每组23个人,每组进一步对课题的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师生共同研究后决定成立四个子课题小组分别为①第一子课题:循着科学家探究之路――从物理学史角度来研究单摆振动的规律(5人)②第二子课题:借助数学理论推导论证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5人)③第三子课题:实验探究单摆振动的影响因素(8人)
④第四子课题:定量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5人)。
4、设计探究方法
根据课题的性质和已掌握的资料,师生讨论后决定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
5、制定计划任务
[第一子课题]循着科学家探究之路――从物理学史角度来研究单摆振动的规律
【课题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伽利略对单摆的研究及惠更斯关于单摆周期的研究资料。
【成果预测】撰写一篇科学家们关于单摆研究的小论文,供其它成员参考,并且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
[第二子课题]借助数学理论推导论证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课题任务】查阅相关资料,模仿课本中的推导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推导,研究单摆振动的规律。
【成果预测】数学推导出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求出单摆的周期公式,并分析单摆振动的影响因素如单摆的振动与摆长、振幅等关系,最后记录推导过程给与其他成员,并请一名成员课堂上讲解。
【课题任务】探究单摆周期T与摆长L可能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是否与教科书中所讲单摆振动周期与摆长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并用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在各课题组制定计划时,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纠正在实验设计及任务分派中的不足。
要求同课题组中每个成员都有任务,各课题组之间相互交流。
在实行中教室讨论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能力为小组的课题完成添砖加瓦,特别是平时成绩不好的同学,纷纷担起实验设计的任务,享受成功的乐趣。
6、协作探究论证
这一过程其实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教师只给学生提供实验的器材及学生要求的相关资料。
这样使课堂学习得到延伸,这过程上教师要关注各课题的进展情况,对困难较大的课题小组提供及时指导。
特别是实验数据处理问题:如对验证周期和摆长定量关系的小组,要求学生用图象分析问题,作出周期与摆长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图象,作图时应用坐标纸,并且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
6.自主学习、良好的思维
7.发现与物理学有关、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
8.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9.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被动接受知识
10. 科学、社会、技术
二、请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20分)
1. ×
2.√
3.√
4.√
5.×
6.×
7.×
8.√
9.√10.√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4.?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5.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
和数据整理、基本论点和对论点的解释、存在的问题和新发现等,应学会根据课题特点对上述方面各有不同侧重;二是陈述的形式,包括文字、表格、图像、公式、插图等,学会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要提供学生当众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组织有条理的讲稿并进行准确和富有逻辑的发言。
四.教学实践题(4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