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材料【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98.00 KB
- 文档页数:27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必考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 ,边缘________ 。
3、能使我们________或________的装置叫简单机械。
4、滑轮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窗帘上安装的是________,吊车上安装的是________。
5、前人用来打井水的辘轳是________的应用,它是个________力的简单机械。
6、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
7、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需要依靠________,如果没有这类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8、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________。
9、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
10、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流星说B.撞击说C.火山说2、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3、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4、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5、我们家庭现在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是()。
A.堆在一起B.扔进垃圾桶C.随便乱扔6、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7、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8、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A.口腔中含有糖B.米饭本来就是甜的C.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9、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
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目录第一单元遗传和变异基础知识梳理 (3)常考简答背记 (6)第二单元微生物基础知识梳理 (7)常考简答背记 (9)第三单元秋冬星空基础知识梳理 (11)常考简答背记 (13)第四单元自转与公转基础知识梳理 (14)常考简答背记 (18)第五单元简单机械基础知识梳理 (19)常考简答背记 (23)第六单元防疫与保健基础知识梳理 (24)常考简答背记 (26)第七单元设计与工程基础知识梳理 (27)常考简答背记 (29)新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遗传与变异基础知识梳理第1课细胞1.17世纪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植物细胞。
2.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3.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4.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5.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6.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洋葱表皮细胞的形zhuang大体为长方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大泡泡是液泡。
7.认识细胞8.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就是细胞不断生长、增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9.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有孔虫、喇叭虫、变形虫、细菌等。
第2课像与不像1.人的几种相貌特征2.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
3.有些疾病是可以遗传的,如红绿色盲、糖尿病等。
4.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都是遗传现象。
6.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
第一单元微生物1、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其中最低级的是(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生活;级别最高的是(真菌),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居于二者之间,有细胞结构但不完整。
2、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个体非常小,绝大部分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按照它们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的是(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是(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是(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非典)(腮腺炎)(水痘)(流感)(脊髓灰质炎)(麻疹)(狂犬病)等等。
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水)、(伤口)、(血液)、(蚊虫叮咬)等。
预防的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锻炼身体)(注射疫苗)。
如何科学看待病毒: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有害的,有些病毒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疾病,但是有些病毒却是有益的,如疫苗就是加工了的病毒,有些杀虫剂也是由病毒制作而来。
3、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细菌基本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千百万年来,动植物遗体为什么没有堆积如山?答: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细菌)对自然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真菌: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约有(8万)种。
常见的真菌有使衣物、食品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
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味的蛋糕,主要归功于(酵母菌)。
蘑菇的形状像把“小伞”,其中的“伞柄”叫(菌柄),依靠(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识别有毒蘑菇方法:看颜色、看形状、看分泌物、闻气味。
有利于馒头发霉的条件有(温暖)(潮湿)。
将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真菌用线连接起来:有益真菌有害真菌酵母菌水果上的真菌蘑菇衣物上的真菌将下列微生物以连线的方式归类。
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遗传和变异第1课细胞1.房屋是用一块块砖建成的,蜂巢是由一个个巢房构成的。
那么,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3.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片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4.显微镜5.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此外还有细胞液等。
6.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7.不同生物细胞结构不同,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第2课我像谁1.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2.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3课灭绝的生物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3.科学家通过对恐龙粪化石的研究,可以知道恐龙的食性;通过对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恐龙的体重、长度、行进速度、生活习性等。
4.猛犸象比较耐寒,而大象没有像猛犸象一样耐寒。
猛犸象主要是生存在亚寒带和寒带的地区生活的地方,主要是以草和灌木为主。
猛犸象和大象的形态特征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猛犸象的象牙非常的大,而大象就没有像猛犸象一样有那么大的象牙,还有猛犸象的象毛也要比大象的象毛长很多。
5.了解恐龙等生物灭绝的原因原因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
原因二:火山爆发说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
进而造成恐龙灭亡。
原因三:大陆漂移说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最新资料推荐------------------------------------------------------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和复习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班级姓名一、查漏补缺:1.手足口病是小学生常患的一种疾病,它是由引起的疾病。
2.夏天,衣服、鞋子等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是由引起的。
3.狂犬病主要是通过传播的。
4.我们常见的食用菌有、、等。
5、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等都属于。
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真菌约有种。
6、做面塑或泥塑属于变化;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属于变化;把鸡蛋放进醋中属于变化。
7、铁熔化属于变化;铁生锈属于变化。
8、喝牛奶时要注意、等。
过期的牛奶可以用来、等。
9、铁钉在、和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10、小小竹排顺水流,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1 / 16照物。
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
毛泽东的诗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为参照物。
11、坐在船中行驶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为参照物。
我们说他是运动的是以为参照物。
12、汽车在路上行驶时由于,所以保持适当的车距才能避免发生追尾事件。
13.当没有外力作用时,静止的物体有保持原来的性质,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原来的性质。
14、在日常生活中,苹果、馒头放久了会发霉,是由_______ 引起的,蒸馒头时加入______ 菌,蒸出的馒头才松软好吃。
15、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很多如、。
16、骑自行车爬坡时,我们常常要提前用力蹬车,这样更容易爬上去,这是由于的缘故。
17、波兰天文学家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才是地球、月亮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也在运动。
18、地球围绕公转;公转周期为;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__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__________地球的公转形成了。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普通的垃圾填埋的方法,会污染________和________。
2、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________,这是这________变化。
3、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4、路边经常能见到许多高压电的铁塔,发现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_形。
5、铁生锈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6、常见的机械大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基本组件组合而成的。
7、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8、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10、就人而言,即使是同一种族,每一个体不完全一样,所以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长度相同B.方向相同C.形状相同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现象。
A.反射B.折射C.辐射4、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的原理。
A.拱形B.圆顶形C.塔形5、我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翟志刚B.杨利伟C.聂海胜6、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7、认真观察下列现象,()可能会平衡。
A.B. C.8、在放大镜下,()是柱状的颗粒。
A.味精B.白糖C.食盐9、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A.变快B.变慢C.不变10、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凹面镜B.凸透镜C.近视镜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精选】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可以看到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2、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有些是________,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3、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
4、________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5、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________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
6、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________,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种生物,身体的________也会有多不同。
8、我们天天都生活在________ 的世界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________有关。
9、像食盐一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为___________。
10、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 ,边缘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显微镜视野中物像不是十分清晰时,可调节()。
A.遮光器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2、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行车把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控制方向的B.自行车的刹车把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刹车的C.自行车的脚蹬子是利用轮轴的原理工作的D.带动自行车后轮转动的齿轮越大越省力3、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有关。
A.只与材料宽度 B.只与材料厚度 C.与材料的宽度和厚度4、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A.没有味道B.慢慢甜起来C.越来越酸5、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基本是一个开关控制一种电器,所以可判断是()。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精品】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__________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经常饮用这种饮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_______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4、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手柄是_____,铁杆是_____。
5、能使我们________或________的装置叫简单机械。
6、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是从________中来的。
7、我国发电站发电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_将不同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8、滑轮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窗帘上安装的是________,吊车上安装的是________。
9、当导线中有________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________ 。
10、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2、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A.白色大颗粒B.都是立方体颗粒C.粉末状颗粒3、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4、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行车把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控制方向的B.自行车的刹车把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刹车的C.自行车的脚蹬子是利用轮轴的原理工作的D.带动自行车后轮转动的齿轮越大越省力5、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_,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3、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种生物,身体的________也会有多不同。
4、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终止。
5、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________;杯子摸起来比原来凉,说明伴随着_______热量。
6、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7、________是辨认植物和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8、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的力,________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9、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__有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2、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A.冥王星B.天王星C.彗星3、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4、“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A.氧气浓度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臭氧浓度增加5、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6、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A.火药爆炸B.衣服晒干C.纸张燃烧D.粮食酿酒7、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A.一个B.多个C.无数个8、四季的形成是由()形成的。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亮自转9、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空烧瓶B.一滴干净的水C.近视眼镜的镜片10、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的。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完整)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或馒头中含有________,在米饭或馒头中滴入几滴碘酒,米饭或馒头就会变成_______色。
米饭中储存的能量是________。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3、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4、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
5、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6、煤、石油、天然气是_____________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7、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8、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
9、框架铁塔从结构上看包括了__________形、__________形、__________形。
10、像从路面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材料的厚度和宽度,材料()地影响抵抗弯曲的能力。
A.同样程度B.厚度更多C.宽度更多2、“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A.氧气浓度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臭氧浓度增加3、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行车把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控制方向的B.自行车的刹车把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刹车的C.自行车的脚蹬子是利用轮轴的原理工作的D.带动自行车后轮转动的齿轮越大越省力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A.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B.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下面三种用同种材料建造的桥,承受压力的能力最强的是()。
A.B.C.6、通过优化选择生产原料和制作工艺,人们制成了()。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3、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形(球菌)、杆形(杆菌)、螺旋形(螺形菌)。
4、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要防止物品发霉,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
食物可以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进行保存。
6、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受热熔化、纸折叠、铁熔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的变化,不仅是形态的发生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变化(也是蒸发结晶,物理变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刷油漆、涂油、制成合金、镀铬等。
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爬行,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8、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这一学说又叫太阳中心说.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等都在圆形轨道上匀速围绕太阳运动。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沿着圆形轨道每个月绕地球旋转一周。
19、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20、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21、18世纪植物科学家林勒阿斯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编制了一个花钟。
22、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23、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24、月球总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一个月。
25、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26、月食发生时总是月亮的西边先亏,这说明月亮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27、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初一。
28、月球是一个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的距离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大约49个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29、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索的先河。
中国的探月计划称为嫦娥工程。
30、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更替,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31、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32、月球上温度差很大,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上,背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80℃以下.33、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形成了昼夜交替。
3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35、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36、向日葵的头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转动,这种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做向光性。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的现象称为向地性,植物的根还有几种生长反应:向着有肥的地方生长称为向肥性,在干旱的地方也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即:向水性。
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37、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38、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界。
39、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野生大熊猫只生活在我国四川省西北部、甘肃省南部的少数地区.40、朱鹮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类,已经濒临灭绝,除日本有少量外,其余生活在我国陕西省秦岭的山林中.41、我国的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朱鹮、丹顶鹤、藏羚羊、水杉、银杏、桫椤、珙桐、银杉等。
【】我国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和保护措施有哪些?野生动植物灭绝的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有: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
42、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鲸鱼生活在水中,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
43、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44、阳光、温度、土壤、水分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4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6、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
47、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48、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无机物。
49、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数量,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适应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50、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D)是正确的。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C、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也就没有了D、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所谓惯性,它是一个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该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条件完全无关(包括运动状态)。
换句话说,只要有质量,就有惯性,其他条件一概无视2、一列由西向东行驶的列车,经过某一电线杆时,一乘客从窗口放下一小石块,让其自由下落,其(B)。
A、石块正好落在电线杆旁边B、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东边C、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西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惯性作用3、有关参照物的说法,(C )是正确的。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4、两只轮船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A )。
A、甲船B、乙船C、一定运动D、都有可能5、下列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C )。
A、纸燃烧B、光合作用C、面塑6、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腐生细菌B、酵母菌C、病毒7、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B、细菌中,少数种类有害,多数种类对人类来说是有益的C、腐生细菌能毁坏食物,因此它是有害无益的8、将粮食堆放在(A)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9、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C)引起的。
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10、下列变化中,既有形态改变,又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 )。
A、金属热胀冷缩B、煤炭燃烧C、纸折叠11、产生月食的原因是( C )。
A、月亮被黑云挡住B、月亮被太阳挡住C、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D 、月球自身出现了一些变化12、在我们平时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B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变色龙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自身颜色来保护自己的方法属于( A) 。
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14、枯叶蝶保护自己的方法属于(C)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15、向日葵的花盘会跟随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这是植物的( A )。
A、向光性B、向水性C、向肥性D、向性运动16、(B)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A、扬子鳄B、大熊猫C、藏羚羊D、金丝猴17、仙人掌的根会朝着(A )的方向生长。
A、有水B、无水18、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B )。
A 制造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19、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20、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21、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
(也可以是真菌、微生物)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22、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B)。
生活在黄土地上的蚂蚱是褐色的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23、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A)。
A 栖息地B 居住地C 生活区24、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 C )。
A 食物链B 食物网C 生态系统25、向日葵的“头”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转动,这是因为向日葵具有( A )A 向光性B向地性C向肥性D向水性26、(C)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A细菌 B 真菌 C 病毒 D 食用菌27、下面不属于真菌的是(C )A 大肠杆菌B酵母菌C蘑菇D超级病菌28、下列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 )A蜡烛燃烧B捏面人C折纸D铁熔化29、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中间的是(B )A太阳B地球C月球D以上都不是30、提出“日心说”的是( C )A布鲁诺B伽利略C哥白尼D爱迪生31、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A )A飞行 B 转动 C 滚动 D 摆动32、人的奔跑速度最快为每小时(D )A 36厘米B36分米C36米D36千米33、一个细菌如果每隔15分钟分裂一次,1变2,2变4,4变8…………,2个小时之后,会分裂( D )A 8个B 16个C 128个D 256个34、今天,离我们最近的节气是(B )A 小雪B 小寒C 大雪D 大寒三、判断题: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