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概述.4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43
ITSS但要及各科级对照一、什么是ITSS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是国内第一套成体系和综合配套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全面规范了IT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和可信赖的IT 服务。
ITSS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联合指导下,由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ITSS工作组)组织研究制定的,是我国IT服务行业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从事IT服务研发、供应、推广和应用等各类组织自主创新成果的固化。
ITSS的内容即主要包括一系列标准,是一套完整的IT服务标准体系,包含了IT服务的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和监督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阶段应遵循的标准,涉及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服务管控、服务运营和服务外包等业务领域。
其主要依据原理如下:ITSS充分借鉴了质量管理原理和过程改进方法的精髓,规定了IT服务的组成要素和生命周期,并对其进行标准化。
包括:IT服务的组成要素,包括: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技术(Technology)和资源(Resource),简称PPTR。
IT服务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Planning & Design)、部署实施(Implementing)、服务运营(Operation)、持续改进(Improvement)和监督管理(Supervision),简称PIOIS二、什么是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自2009年ITSS工作组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标准研制工作,并于2012年发布了《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GB/T 28827)系列标准,并开展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符合性评估认证。
但为了解决运维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运维服务供应商进行差异化评价、及协助企业依据自身业务需求建立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等问题,ITSS工作组于2014年编制了《信息技术运行维护能力成熟度模型》,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将运维服务能力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基本级、拓展级、改进(协同)级和提升(量化)级,分别用四、三、二、一表示,保持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的划分方式一致。
注 注ICS 03.080.99; 35.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中华人员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GB/T ×××××—××××目 次目次 (I)前言 (I)引言 (II)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框架 (2)4.1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范畴 (2)4.2 信息技术服务供方、需方与第三方同服务质量的关系 (2)4.3 服务质量的评价 (3)4.4 质量模型的使用 (3)5 服务质量模型 (3)5.1 功能性 (4)5.2 安全性 (4)5.3 可靠性 (4)5.4 响应性 (5)5.5 有形性 (5)5.6 友好性 (5)6 评价指标体系 (6)6.1 功能性指标 (6)6.2 安全性指标 (7)6.3 可靠性指标 (9)6.4 响应性指标 (10)6.5 有形性指标 (13)6.6 友好性指标 (17)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评价方法 (22)A.1 评价过程 (22)A.2确定评价需求 (22)A.3规定评价 (23)A.4制定评价计划 (24)A.5执行评价 (24)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评价结果使用建议 (25)参考文献 (28)IGB/T ×××××—××××前 言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附录A提供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的方法,本标准附录B提供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的使用建议。
信息技术评价标准维度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为IT)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
自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在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中,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其中,传感技术用于获取和识别信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用于处理和存储信息,通信技术用于传递信息,控制技术则用于实现信息的调节和控制。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手工处理信息到现代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从单一的计算机技术到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群。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将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评价标准是一种用于衡量、评价或判断某事物、行为、结果等是否符合特定要求或达到预期目标的准则或尺度。
评价标准可以是定量的,如具体的数值、比例、时间等,也可以是定性的,如质量、效果、满意度等。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导向:评价标准应与评价目标紧密相关,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效果。
全面性:评价标准应涵盖评价对象的主要方面和关键要素,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可操作性:评价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公正性:评价标准应客观、公正、合理,避免主观偏见和不合理的要求。
ITSS-介绍及各等级对照教案资料一、什么是ITSSITSS(Information T 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是国内第一套成体系和综合配套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全面规范了IT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和可信赖的IT服务。
ITSS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联合指导下,由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ITSS工作组)组织研究制定的,是我国IT服务行业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从事IT服务研发、供应、推广和应用等各类组织自主创新成果的固化。
ITSS的内容即主要包括一系列标准,是一套完整的IT服务标准体系,包含了IT服务的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和监督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阶段应遵循的标准,涉及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服务管控、服务运营和服务外包等业务领域。
其主要依据原理如下:ITSS充分借鉴了质量管理原理和过程改进方法的精髓,规定了IT 服务的组成要素和生命周期,并对其进行标准化。
包括:IT服务的组成要素,包括: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技术(Technology)和资源(Resource),简称PPTR。
IT服务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Planning & Design)、部署实施(Implementing)、服务运营(Operation)、持续改进(Improvement)和监督管理(Supervision),简称PIOIS二、什么是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自2009年ITSS工作组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标准研制工作,并于2012年发布了《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GB/T 28827)系列标准,并开展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符合性评估认证。
但为了解决运维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运维服务供应商进行差异化评价、及协助企业依据自身业务需求建立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等问题,ITSS工作组于2014年编制了《信息技术运行维护能力成熟度模型》,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将运维服务能力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基本级、拓展级、改进(协同)级和提升(量化)级,分别用四、三、二、一表示,保持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的划分方式一致。
信息服务标准信息服务是指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检索、传递等服务的活动。
信息服务标准是指对信息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活动和要素进行规范和要求,以确保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信息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保障用户权益,促进信息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服务标准的重要性。
信息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信息服务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信息服务标准有助于规范信息服务行为,明确信息服务的范围和内容,避免因信息服务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纠纷和纠错。
其次,信息服务标准有助于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最后,信息服务标准有助于增强信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信息服务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声誉。
二、信息服务标准的内容。
信息服务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对象的确定,明确信息服务的对象群体,包括个人用户、企业机构、政府部门等,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和要求。
2. 服务内容的规范,明确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包括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信息传递等,规范信息服务的流程和方式,确保信息服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服务质量的要求,制定信息服务的质量标准,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权威性等要求,确保用户获取的信息具有可信度和实用性。
4. 服务效果的评估,建立信息服务的评估机制,对信息服务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5. 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信息服务标准的执行。
信息服务标准的执行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行业自律,信息服务行业协会和组织应加强对会员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推动信息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2. 政府监管和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信息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信息服务标准体系,同时给予信息服务行业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是指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中,为了规范和提高服务质量,制定的一系列服务规范和标准。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信息技术服务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行,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本文将从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定义、重要性、内容要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定义是指在信息技术服务过程中,为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制定的一系列服务规范和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指南、服务评估等内容,旨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风险、提升服务质量。
其次,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规范服务流程,明确服务责任,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风险。
其次,它能够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再次,它能够促进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指南、服务评估。
服务流程包括了服务的开展、执行、监控和改进等环节,明确了服务的全过程。
服务标准包括了服务的要求、规范、指标和标准,明确了服务的质量标准。
服务指南包括了服务的方法、步骤、技巧和经验,为服务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服务评估包括了对服务过程和结果的评估,为服务提供了改进的依据。
最后,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实施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标准体系、培训服务人员、制定服务流程、监控服务质量、评估服务效果。
建立标准体系是指建立服务标准、指南、流程、评估等一系列服务规范和标准体系。
培训服务人员是指对服务人员进行技术、管理、沟通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制定服务流程是指对服务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提高服务效率。
监控服务质量是指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确保服务质量。
评估服务效果是指对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为服务改进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是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中的重要规范和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