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
- 格式:ppt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7
货币是什么意思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通货的一种。
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关于货币的本质,学术界仍存在大量的争论。
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专业术语为通货,主指“流通中的货币”。
传统上,货币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于货币的职能定义。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
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第2章什么是货币(教材第3章,第46页)(托马斯.梅耶,1994,第3-21页)一、经济问题与货币制度失灵的关系许多经济问题都是货币制度失灵的结果(一)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问题货币数量供给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二)失业与货币供给变化有密切关系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涨→就业增加;菲律普斯曲线。
(三)不同国家货币供给的相对增长率与货币对外汇率变化二、货币理论的内容(一)分析货币量变动、利率、货币收入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二)货币政策:如何管理货币量及利率水平2.1 货币的含义与内涵一、货币定义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包括通货(现金)、可开列支票存款。
二、货币的通俗含义及内涵(一)货币与通货的关系通货仅是货币的一种,如纸币和硬币,货币范围要远远大于通货,比如支票也属于货币。
通货范围太小。
(现金,cash)(二)货币与财富的关系财富范围过大,如汽车、住房是财富,但不是货币,不具有货币的基本功能。
“她很有钱”,即把货币与不动产、股票、债券及其它各类财富相混同,忽视了货币的基本特征。
(三)货币与收入的关系1.“他赚多少钱?”以收入来定义货币。
2.货币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四)历史上出现过的货币贝壳、石子、金币、银币、铜板、碎银、银行券(私人银行开列的票据)等等。
2.2 货币的职能一、货币的职能包括(1)交换中介;(2)价值标准;(3)延期支付标准;(4)财富贮藏手段;交换中介与价值标准是货币特有的职能。
二、货币的交换中介功能(一)直接的物物交换1.偶然的物物交换。
2.物价上涨时,经济主体也倾向于使用直接的物物交换。
3.直接的物物交换,可以逃避税收。
(二)间接的物物交换1.一般等价物。
比如,以羊作为交换媒介,充当一般等价物。
我国传统中有发“发羊财”的说法。
我国的人民币符号“¥”与汉字“羊”字比较接近。
2.货币(分割、价值固定、不易磨损)(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比如,在没有货币时,经济学教授讲课换饭吃,只有给农民讲课才行。
第3章什么是货币3.1 复习笔记1.货币的含义(1)货币(money)是在商品和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包括可用于购物的通货(纸币和硬币)、活期存款和其他形式能用于支付的货币。
(2)财富(wealth)是作为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的总和,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比如债券、普通股、艺术品、土地、家具、汽车和房产等。
(3)收入(income)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收益的流量,而货币是存量概念,是某一特定时点上的一个确定的金额。
2.货币的功能货币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有三个基本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
(1)交易媒介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是指货币被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
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能够极大地减少花费在交换物品和劳务上的时间,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对于任何行使交易媒介功能的商品来说,它必须满足几个条件:①便于标准化,其价值易于确定;②被广泛接受;③易于分割,以方便“找零”;④便于携带;⑤不易变质。
(2)记账单位货币的记账单位功能是指货币用于衡量经济社会中的价值。
由于货币的记账功能的发挥,需要考虑的价格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经济社会中的交易成本。
(3)价值储藏价值储藏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储藏。
利用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将取得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分离开来。
流动性,即某项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相对难易和快慢程度。
货币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交易媒介,它不需要转换为任何东西,直接就表现为购买力。
其他资产在转化为货币的时候,还涉及到交易成本。
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这一事实,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愿意持有货币,尽管它不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
3.支付体系的演进(1)支付体系(payments system)是指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
支付制度在不同的时期一直在发展变化,而货币形式也在随之发展变化。
支付制度的演变过程如下:商品货币→不兑现纸币→支票→电子支付→电子货币。
第一节反假货币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货币?什么是假币?货币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外币是指在我国境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除外)可收兑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定货币。
目前发现的假币种类较多,习惯上大家把它分为机制假币、复印假币、描绘假币等。
平时大家看到最多的是机制假币,也是危害最大的,它一般是利用先进技术印制而成,与真币比较接近,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定义,假币是指伪造、变造的货币,所以说假币种类有二类,一种是伪造币,一种是变造币。
伪造的货币是指仿照真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币。
变造的货币是指在真的基础上,利用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等多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原形态的假币。
二、单位和个人发现假币如何处理?单位和个人发现假币应上缴中国人民银行或办理货币存取款和外币兑换业务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指是指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邮政储蓄的业务机构。
三、金融机构在办理货币存取款和外币兑换业务时发现假币应如何处理?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业务人员当面予以收缴。
对假人民币纸币,应当面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对假外币纸币及各种假硬币,应当面以统一格式的专用袋加封,封口处加盖“假币”字样戳记,并在专用袋上标明币种、券别、面额、张(枚)数、冠字号码、收缴人、复核人名章等细项。
收缴假币的金融机构向持有人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假币收缴凭证》,并告知持有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
收缴的假币,不得再交予持有人。
四、假币印章规格、所加盖位置、油墨使用的相关规定?印章样式:规格为长方形,长×宽=7.5cm×3.0cm Array这个印章样式是银发[2000]90号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假币收缴凭证>和“假币”印章样式的通知》(银发[2000]90号)规定的,在这个文件里印章油墨的使用和加盖的位置也都作了明确规定。
第一章货币1、什么是货币?她与我们日常所说的钱或货币有何区别?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三种有关货币的日常定义:其一,常指通货。
其二,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同义语。
其三,把货币等同于收入。
货币既不等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钱,也不是人们常指的的收入或财富。
2、货币有哪些职能?(四分法、五分法—多了个世界货币)交易媒介:又称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得到职能(W-G-W)。
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特点:1.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2.可以用价值符号代替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特点:1.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即商品的价格;2.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3.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的职能。
特点:1.不仅需要现实的货币,而且必须是足值的货币;2.必须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作用:可以积累社会财富;可以调节社会流通中的蓄水池(金属货币流通)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执行的职能。
如用于支付地租、租金、工资、缴纳赋税等。
特点:现实货币;可以不足值;货币危机性大作用:扩大商品流通;节约现金流通世界货币指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世界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外,还执行如下职能:1.流通手段,购买外国商品;2.支付手段,用以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以平衡国际间的收支差额;3.社会财富代表,用以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3、如何划分货币的层次?不同层次的货币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流动性一种变现的能力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划为三个层次:M0,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
M1,即狭义货币,它等于现金加上活期存款之和。
(M1=M0+活期存款)M2,即广义货币,是由狭义货币加准货币构成的。
第一章货币解词: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2、无限法偿: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
3、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在一国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
4、金银复本位制:国家法律规定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5、货币单位:也称货币标准,即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
6、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会充斥市场。
7、特里芬难题: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8、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9、信用货币:以纸币为本位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10、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11、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12、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13、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
14、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第二章1.什么叫货币?马克思把货币定义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2.简述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它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
(三)贮藏手段马克思所指出的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是金属货币条件下金、银原始条块的贮藏。
(四)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五)世界货币商品流通一旦越出国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也就延伸到国外,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3.什么叫货币制度,构成要素是什么?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构成要素:(一)货币材料的确定(二)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四)发行保证制度4.人民币的发行原则我国人民币发行的原则,主要有三条:坚持经济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坚持集中统一。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货币的认识第三章6.什么叫信用?信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经济学中,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
7.信用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各自的内容是什么?信用的形式(一)高利贷信用: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它以贷款利息率特别高为特征。
(二)商业信用:是在厂商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三)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
(四)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
(五)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六)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8.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息率?马克思指出,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的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货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扮演哪些重要职能?2.货币有哪些形态?推动货币形态演进的动力是什么?3.货币是如何度量的?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有什么区别?4.什么是本位货币?本位货币有什么特点?5.为什么在金银复本位制的条件下会出现劣币驱良币?6.金本位制三种类型的区别?7.为什么说在不兑现纸币本位制下,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会更大些?8.如何正确理解货币对内价值与物价指数的关系?第二章思考题1.资金融通的机制是什么?2.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各有哪些利弊?3.信用是什么?包括哪些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4.金融中介机构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每一类各包括哪些具体的金融机构?5.什么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有哪些特点?它们之间有哪些关系?6.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金融工具有哪些区别?7.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哪些内容?8.金融系统有哪些功能?9.什么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10.2001年,中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案频频曝光,你认为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是利息率?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2.单利和复利有何区别?如何计算单利和复利?3.什么是现值和终值?4.什么是年金?年金有哪些类型?它们的现值和终值如何计算?5.假定你在银行有一笔存款总共10万元,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7.2%,每年复利一次,5年后,你的帐上会有多少钱?6.假定你在银行开了一个零存整取的储蓄账户,每月存入500元,存期为5年,月利率为5.25‰,5年后,你储蓄账户有多少钱?7.如果你以90元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的债券,该债券两年后按面值偿付,那么你购买这张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8.有3种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同,都在10后到期。
第一种证券是零息票债券,到期支付1000元。
第二种债券息票率为8%,每年支付80元利息一次。
第三种债券的息票率为10%,每年支付100元利息一次。
什么是货币?
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用来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在现代社会中,货币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起源于商业交易的需求。
最早的货币是商品货币,即物物交换。
但是,物物交换存在问题,比如不方便、不精确等,逐渐演变成了实物货币,如铜、银、金等贵重的物品。
但是,又存在安全性不高,便携不便等问题。
终极形式是纸币,也就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钱。
二、货币的功能
货币有三大功能,分别是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1.交换媒介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就是用于完成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使得交换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快捷。
2.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用于衡量物品的价值。
它提供了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使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更加清晰、透明。
3.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就是用于完成债务的偿还。
它使得经济活动更加迅速、高效。
三、货币的特征
1.广泛流通性
货币需要具备广泛的流通性,即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得到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2.通货性
货币需要具备通货性,也就是持有者可以随时把其转换为其他商品或服务。
3.稳定性
货币需要具备稳定的价值,保持其购买力不变,这有助于商业利用货币进行商业决策。
总结
货币是现代社会核心经济运行的基础,它极大的方便了商业交易的进行,提供了轻便,快捷,透明的交换解决方案。
货币还有其他的作用,比如对于经济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金融学思考题附解答by婧哥哥1、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1)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可以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
②由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生产者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劳动才算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才可以用换得的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货币的职能通常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两个职能。
2、支付手段职能与流通手段职能都需要以社会信用为基础吗?当买卖以赊销赊购的方式进行时,货币就开始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发展的结果,只有当卖方给予买方到期支付的承诺以信任时,货币才承担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需要有发达的社会信用作为基础。
3、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的价值基础有什么不同?(1)信用货币是独立的货币形式,其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
(2)它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向货币发行者提供的资源和资产的数量。
(3)代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它的价值决定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
4、货币形式如何演变?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1)货币形式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①商品货币②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③信用货币④电子货币2)不利于。
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会带来银行券流通不畅问题,银行相互间恶意挤兑问题、银行券兑现危机。
5、什么是信用?有哪三要素?目前主要的信用形式有哪些?1)信用——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形式体现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P40)2)信用本质是一种以偿还和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是一种借贷活动。
1什么是货币?答: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功能。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2什么是代用货币?答:代用货币又称表征货币,货币面值与币材价值不等,但可以兑换的货币。
并可代表实质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一般来说,代用货币主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质货币。
这种纸币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流通,从形式上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是因为它有十足的贵金属准备,而且也可以自由地向发行单位兑换金属或金属货币。
3什么是信用货币?答: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4、什么是电子货币?答: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或通过其他电子通信方式进行支付的手段。
5、什么是“钞底”?答:古代钞票与现在的纸币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钞票正式发行时要加盖官方印章后才表示具有效力。
没有加盖印章的钞票称为钞底。
钞底没有效力,不能正常流通。
6、什么是“防伪”?答:防伪就是在钞票的设计制作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抗复制、仿造的理化手段,增加仿造的难度,加大仿造的成本,以此抑制和减少假币犯罪的产生。
7、什么是“密押”?答:密押是发行机构在纸币票面上做的一种特殊记号,具有一定的防伪作用,如户部官票上的花押。
8、什么是解放区货币?答:各解放区货币,是为支援革命战争和保护人民的物质财富而发行的。
人民币开始发行时,各解放区的货币还未统一。
9什么是人民币?答: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10、什么是“水印”?答:水印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纸浆纤维密度的方法而制成的,它在造纸过程中已制作定型,而不是后压印上去或印在钞票表面的,因此,水印图案都有较强的立体感,层次感,和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