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及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建 筑 工 程34INTELLIGENCE························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及质量控制焦作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庞文齐 张 涛现代建筑已离不开钢筋混凝土构件,要是离开了钢筋混凝土,很难想象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有钢筋就需有保护层,钢筋保护层究竟有什么作用?保护层多大才合适?钢筋怎样才能发挥出它固有的力学特性?笔者试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的受力机理,结合多年的施工实践,谈谈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中的控制。
一、严格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重要性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位置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直接关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而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国家规范,则是准确控制钢筋设计位置所必须达到的最起码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严格控制除了可以保护钢筋不生锈外,还可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和防火性能等。
1、确保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共同工作,是因混凝土硬化并达到一定强度后,两者之间建立了足够的黏结强度,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握裹力。
握裹力由3种力组成:一是黏结力,二是摩擦力,三是机械咬合力。
其中,以机械咬合力作用最大,约占总黏结力的 50%,采用螺纹钢筋或其他变形钢筋能增加咬合力,提高握裹力。
2、保护钢筋不锈蚀,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如化学物质、氯离子侵蚀,冻融破坏,混凝土不密实、裂缝,混凝土碳化,碱一集料反映等。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都能造成钢筋锈蚀使结构破坏。
钢筋锈蚀后铁锈体积会膨胀2-4倍,致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受到潮气或水分渗入,加快钢筋锈蚀,使钢筋直径由减小到锈断,导致房屋建筑破坏,直至倒塌。
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作用原理
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减少钢筋与水泥浆体接触面积,降低钢筋受腐蚀的可能性。
具体原理如下:
1. 阻隔氧气和水分的进入:使用钢筋保护层垫块可以形成一层隔离膜,减少氧气和水分对钢筋的侵蚀。
这是因为钢筋保护层垫块通常采用的是绝缘材料,如聚乙烯、PVC等,可以有效减少氧气和水分的渗透。
2. 减少化学物质的接触:钢筋保护层垫块还可以减少化学物质和钢筋的接触,降低化学腐蚀的可能性。
水泥浆体中存在的一些化学成分,如氯离子、硫酸盐等,会对钢筋产生腐蚀作用。
而使用钢筋保护层垫块可以减少这些化学物质与钢筋的接触,从而减少腐蚀发生的可能性。
3. 缓冲和保护作用:钢筋保护层垫块可以缓冲外力的作用,保护钢筋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当混凝土结构受到外力冲击或挤压时,钢筋保护层垫块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冲击力对钢筋的影响。
综上所述,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阻隔氧气、水分和化学物质的接触,减少钢筋受腐蚀的可能性,并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钢筋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标准一、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保护层是保证结构安全和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钢筋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标准是建筑工程中必须要遵守的标准之一。
二、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的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主要是指混凝土外表面到钢筋表面之间的距离。
保护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和氧化,避免钢筋生锈和破坏混凝土的结构性能。
2.保护混凝土不受外界的损害,如紫外线、酸雨、化学腐蚀等。
3.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能。
三、钢筋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标准钢筋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标准是指混凝土外表面到钢筋表面之间的距离,一般由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
2.在梁和板的顶面,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40mm。
3.在柱和墙的表面,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20mm。
4.在构件连接部位,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倍。
5.在混凝土表面受到明显磨损或腐蚀的地方,应对其进行修补或加强保护层。
四、保护层厚度的设计和施工要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的设计和施工应注意以下要点:1.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使用环境、气候条件、使用年限和主要荷载等因素,确定保护层的厚度。
2.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和质量。
3.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层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保护层应充分密实,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4.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层的质量控制。
保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达到相应的强度和密度要求。
5.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层的缝隙和裂缝。
对于保护层的缝隙和裂缝,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处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问世以来,由于其众多的优点,至今已非常普遍地应用于很多工程领域,那么你想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是什么吗?下面就由店铺为你带来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希望你喜欢。
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的作用1、维护结构耐久性混凝土中保护层太薄容易渗入潮湿气体和水,过厚则易产生裂缝,这些都可能使钢筋锈蚀并膨胀,从而使混凝土遭受破坏,影响使用和结构安全。
2、承受外力作用保护层对钢筋有锚固力,利用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锚固力,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参与工作。
保护层过薄或缺失时,减低了它的锚固力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轴力和弯矩的作用。
3、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M≤alfcbx(h0一x/2)+fy'AS'(ho--as')一(σpO'一fpy')Ap'(ho--ap')可以看出,当面筋保护层过厚导致截面有效高度h0减小时,将降低截面受弯承载力。
可见保护层厚度是影响结构承载力多么重要的因素。
4、防火保护层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遇到火灾时能对较易软化的钢筋进行保护,如果保护层厚度过薄,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开裂,致使钢筋因过热而降低强度从而破坏整体结构。
2003年湖南衡阳某工程就因大火燃烧产生的高温高热使钢筋软化导致坍塌并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因此,在当前的质量验收工作中保护层厚度的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规范规定在验收过程中要进行实体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的论文摘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防止钢筋锈蚀,并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牢固黏结在一起,钢筋外面必须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
对于此混凝土保护层也有所规定,它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也不应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
25倍,所以要确定好适当的厚度。
对所选的混凝土也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影响(露天,雨天或者室内),其质量的影响,还有设计使用年限,确定其耐久性等等,进行设计及施工。
其实此保护层在不同构件中的厚度都是有所差别的,比如是基础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或者是辅助钢筋,还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厚度。
保证钢筋保护层的技术措施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钢筋免受外界环境的腐蚀和损坏,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和有效性,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非常重要。
首先,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这包括正确选择和放置钢筋,确保其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保护层,并避免出现钢筋暴露的情况。
同时,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均匀分布和浇筑的密实性,以确保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
其次,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是保证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措施之一。
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直接影响到钢筋保护层的质量。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砂浆的粒径分布等。
避免出现过度流动或干燥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此外,采用防护措施也是保证钢筋保护层质量的重要手段。
对于容易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钢筋,可以采用防腐涂层或环氧涂层进行保护。
这些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耐候性,能够有效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腐蚀物质对钢筋的直接接触,如盐水、酸碱等。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确保钢筋保护层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损坏或磨损的情况。
因此,建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钢筋保护层的问题。
检查时应注意观察钢筋暴露的情况、保护层厚度和涂层质量等。
综上所述,保证钢筋保护层的技术措施是确保混凝土结构持久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控制混凝土质量,采用防护措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只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有效配合,才能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和有效性。
钢筋保护层作用众所周知,日本是多地震国家,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所以对混凝土保护层相当重视。
下面小编详细解读日本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混凝土保护层是在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并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 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1、确保耐久性:防止钢筋被空气、水分、盐分锈蚀。
2、确保握裹力:与钢筋共同作用,使钢筋发挥设计强度。
3、确保防火性能,使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耐火期限内不会失去工作性。
由此可见,混凝土保护层直接决定了建筑的结构性、耐久性和功能性,所以是相当重要构造措施。
1、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注:摘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范表明,保护层最小值有15,20,25,30,35,40和50mm。
2、现场做法2.1 梁底、板底:采用普通砂浆垫块;缺点:容易踩踏钢筋,使得水泥垫块碎裂。
2.2 梁侧、柱侧:采用定型条状砂浆垫块或普通塑料垫片;缺点:无法很清晰判断保护层厚度。
3、质量验收【注:摘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非破损(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验。
……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7~10mm;对板类构件为-5~8mm……国内规范表明,允许存在负偏差。
1、保护层过小,易造成楼板下沉开裂,以及混凝土中的碱性反应提前使得钢筋氧化、生锈膨胀,造成混凝土爆裂。
2、保护层过大,使得混凝土处于无筋状态,产生裂缝。
3、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注:摘于《建筑基准法》】。
规范表明,保护层最小值有20,30,40,60mm。
另外,规定保护层不得大于80mm。
且不得有负偏差。
1、合理选择和设置垫块或垫片,使钢筋铺设在正确位置,确保保护层厚度。
2、垫块选择(混凝土制、钢制、塑料制):①砂浆制垫块因强度低、持久性有欠缺,规定不得使用;②塑料垫块稳定性、刚性、耐火性有欠缺,限于墙侧、柱侧、两侧;③混凝土垫块需提前确定强度等同或大于浇筑混凝土强度。
钢筋保护层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钢筋保护层,作用,控制现代建筑已离不开钢筋混凝土构件,无论是单层工业厂房还是一般民用建筑或高达数百米的摩天大楼,要是离开了钢筋混凝土,很难想象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有钢筋就需有保护层,钢筋保护层究竟有什么作用?保护层多大才合适?钢筋怎样才能发挥出它固有的力学特性?钢筋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来分析,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只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很低。
但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粘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粘结力。
在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承受着外力。
同时,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故只考虑混凝土所承受的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
对于受力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效率也就越高。
所以一般来讲,无论是梁还是板,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
如挑梁的受力筋应设在构件上部受拉区。
如果放置错误或者钢筋保护层过大,轻者降低了梁的承载能力,重者会发生重大事故。
那么,受拉的钢筋是否越靠边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这是因为钢筋的主要成份是铁,铁在常温下很容易氧化,更别说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
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构件中形成钝化保护膜,不与外界接触相对还比较安全,但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也就是钢筋过分靠近受拉区一侧,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
用不了多久,钢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破坏。
在工程实际中,由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未按规范要求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不胜枚举。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介绍课件汇报人:2023-12-18•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目录•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原因分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处理方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总结与展望目录01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钢筋保护层的作用提供足够的粘结力钢筋保护层能够为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提供足够的粘结力,使钢筋能够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压力。
保护钢筋免受腐蚀钢筋保护层能够防止钢筋表面与周围环境中的水分、氧气和氯离子等腐蚀介质接触,从而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提高结构耐久性钢筋保护层能够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减少结构在使用期间的损坏和维修成本。
结构安全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也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
如果保护层过薄,会导致结构在使用期间的损坏和维修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承载能力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承载能力。
如果保护层过薄,会导致钢筋过早暴露在腐蚀环境中,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结构耐久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还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
如果保护层过薄,会导致结构在使用期间的损坏加快,缩短了结构的正常使用年限。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结构的影响钢筋保护层对于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为钢筋提供足够的粘结力,同时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提供足够的粘结力和保护作用钢筋保护层对于确保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如果保护层出现问题,会导致结构过早损坏和维修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质量。
确保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02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根据结构承载力和构造要求,合理选择钢筋直径,并确保钢筋布置方式有利于控制保护层厚度。
优化保护层厚度设计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优化保护层厚度设计,确保满足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要求。
1 2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加工,确保钢筋尺寸和形状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加工误差导致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
建筑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及控制建筑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它有着保护钢筋不受腐蚀的作用,减少一些中性盐等杂质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做好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钢筋保护层的作用防止钢筋受到腐蚀建筑钢筋保护层是一层混凝土,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保护剂和防锈剂等,这些物质可以防止氧气和水分进入钢筋表面,从而减少钢筋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缓钢筋自然老化的过程,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避免钢筋发生腐蚀而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减少混凝土中一些杂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在混凝土中添加钢筋保护层可以减少一些中性盐等杂质对混凝土的影响,保证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得到充分保障,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建筑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延缓混凝土的软化和破坏的过程,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建筑钢筋保护层的控制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根据钢筋直径来决定的,保护层的厚度不能小于所在最小梁或板厚度和钢筋外侧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依据国家的规定和标准来确定最小厚度,防止过薄或过厚造成的问题,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设置不同厚度的保护层。
确认钢筋保护层的设计细节保护层的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其足够的防护功能。
同时也要注意住宅、商用、公共设施等建筑对于保护层的要求亦不尽相同,因此保护层的设计细节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细致的分析。
保护层施工的质量控制保护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更不能忽视钢筋的保护效果。
必须要有效地控制保护层厚度、钢筋固定度、保护层的密实程度等施工质量,保证钢筋保护层的效果达到设计标准。
结论建筑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地保护钢筋不受到腐蚀,减少一些杂质对混凝土的影响,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钢筋保护层的作用与控制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绝的混凝土覆盖层,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内部的钢筋免受氧化、腐蚀等外界因素的侵害,确保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和控制进行具体分析。
一、钢筋保护层的作用(一)保护钢筋不被腐蚀和氧化在混凝土中,钢筋是承受外部荷载的主要骨架,在内部应力状态的共同作用下与混凝土一起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如果在混凝土结构中不进行好的防护和施工管理,那么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它将面临着由于酸雨、盐雾和碱性水等外界因素的侵害、渗透、氧化等问题,有可能导致钢筋的腐蚀和氧化,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降低,甚至发生倒塌等严重的后果。
(二)保证混凝土的优异性能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质量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厚度的变化会影响钢筋的粘结和混凝土的强度;而保护层质量的变化则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和接触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三)美观化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美观性,在这个背景下,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就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和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被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利用的因素。
在这里,钢筋保护层的颜色、纹理可以被充分利用,以实现营造出与其他建筑风格不同,充满时尚感和个性化的新型建筑。
二、钢筋保护层厚度和质量的控制(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当前,国外的钢筋保护层总的厚度大小已有了明确的规定,其控制的重点也在混凝土表面和钢筋之间的距离上。
现在,国内也有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其中首推的就是《建筑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对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所做的相关规定。
加强钢筋保护层控制QC成果引言在建筑工程中,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对于保障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对钢筋保护层控制的质量控制(QC)成果,对于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加强钢筋保护层控制QC成果的相关措施和方法,旨在提高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和可靠性。
钢筋保护层的意义钢筋保护层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钢筋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害。
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筋锈蚀,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加强钢筋保护层控制的方法1. 制定严格的施工工艺制定严格的施工工艺是加强钢筋保护层控制的基础。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钢筋的布置、支承和加固等; -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2. 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是钢筋保护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有效地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和损伤。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测和测量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针对厚度不合格的钢筋保护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3. 加强防水和防腐处理钢筋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水分和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加强防水和防腐处理是必要的措施。
具体做法包括: - 在施工前,对结构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与防水和防腐材料结合; - 选择合适的防水和防腐材料,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涂覆和处理; -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水和防腐层,及时修复损坏的部分。
QC成果的评估和控制为了确保加强钢筋保护层控制的QC成果,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评估和控制。
钢筋保护层
编辑词条
钢筋保护层(2)
钢筋保护层,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在耐久性设计中,如无特殊标明,这一保护层应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通常情况下应为箍筋或外侧分布筋而不是主筋。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中文名小树外文名XL
目
录
•1定义
•2作用
•3词条图册
1定义
编辑
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注意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出自目前最新图集11G101,原老图集03G101为:主钢筋或纵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2作用
编辑
1.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空气中含水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护层越厚)
2.粘结锚固(钢筋要通过保护层把均匀力传到混凝土中,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话,会过早出现裂缝,钢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时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锈蚀钢筋)
3。
钢筋内部是由无数三角组成,并不是一块直板,为了承受重量而设计的保护作用
4。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在耐久性设计中,如无特殊标明,这一保护层应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通常情况下应为箍筋或外侧分布筋而不是主筋。
具体查看平法图籍11G101-1中54页规定,板、墙、壳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GB 50204-2002)。
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及控制
作者:徐吉
来源:《建筑科技与经济》2014年第08期
【摘要】搞工程的人都知道钢筋保护层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重要性但钢筋保护层究竟有什么作用?保护层多大才合适?钢筋怎样发挥出它固有的力学特性?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有什么样的影响?笔者通过多年的工程施工实践,初析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中的控制。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作用及控制;施工实践
【Abstract】 The person who make engineering all know a reinforcing bar protection a layer in the importance within piece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Gou, but reinforcing bar protection what function does the layer actually have?Protection layer many big just accommodation?Reinforcing bar how the proper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ertive?What kind of influence does using building the function have?The writer practice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several years, beginning Xi reinforcing bar protection layer of importance and it at under construction of control.
【Key words】Reinforcing bar protection layer;Function and control;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随着我们对住宅的耐久年限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已离不开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无论是单层工业厂房还是一般民用建筑或高达数百米的摩天大楼,要是离开了钢筋混凝土,很难想象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有钢筋就需有保护层,搞工程的人都知道钢筋保护层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重要性并且对于保护层的控制已列入国家强制性条文规范,但钢筋保护层究竟有什么作用?保护层多大才合适?钢筋与混凝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钢筋怎样才能发挥出它固有的力学特性呢?本人试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的受力机理,结合多年的工程施工实践,谈谈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中的控制。
钢铁工业尽管起步较早,但真正应用于工程施工时间并不长,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更是近100年左右时间的事。
自从人们找到水小组这种新兴建筑材料,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特别是近50年,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更使得建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
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几百米跨度的桥梁建造也由过去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这中间都少不了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功劳。
钢筋与混凝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它们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化学关系呢?就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来讲,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只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
很低,但是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粘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
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又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简化计算,一般混凝土只考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
对于受力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效率也就越高。
所以一般来讲,无论是梁还是板,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
如挑梁的受力筋应设在构件上部受拉区。
如果放置错误或者钢筋保护层过大,轻则降低了梁的承载能力,重则会发生重大事故。
那么,受拉的钢筋是否越靠边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这是因为钢筋的主要成份是铁,铁在常温下很容易氧化,更别说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
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构件中形成钝化保护膜,不与外界接触相对还比较安全,但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也就是钢筋过分靠近受拉区一侧,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
用不了多久,钢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破坏。
在工程实际中,由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未按规范要求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不胜枚举。
比较突出的如商品住宅楼工程建设中,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在施工时容易踩踏所以不易控制其厚度造成钢筋保护层偏大及现浇框架结构中主次梁交界处主梁的上部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的问题。
以住宅楼为例,如今的住宅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客厅楼板,跨度大。
本人曾施工过的住宅小区的客厅的最大跨度达5.2米的楼板,厚度为15cm,设计是双层双向钢筋网。
从结构的力学计算来讲,支座处的负弯矩不比跨中板底正弯矩小多少,因此施工时项目部对支座负弯矩钢筋及楼板的负筋的保护层比较重视,由于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时加强检查,复核,基本上能控制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后来经实体检测,楼板负筋及梁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为90%。
竣工验收时基本没有发现楼板及四周产生裂缝现象。
如果施工时忽视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很可能会大大降低楼板上部的负弯矩钢筋的作用,从而造成了工程质量缺陷。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住宅楼开裂原因70%左右是由钢筋保护层位置不正确引起的。
同样,保护层对于防腐、防火起着关键的作用,有效控制往往可以避免财产人员的损失和伤亡。
那么,钢筋保护层又该如何控制呢?重点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抓施工前技术交底;二是抓过程中要素控制。
在施工前,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确定正确的保护层。
详细看清图纸和图集说明,及其用于的部位,也要知道保护层厚度是从主筋算起,对于保护层的厚度并非千篇一律,一般来说,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也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保护层厚度也按图纸说明根据03G101-1上的环境类别查表得出,现浇楼板的保护层厚度1.5cm,而基础的保护层厚度通常为3.5cm,有时甚至达到10cm。
但也要保证构件的最小保护层1.0cm的构造要求,这一点往往在施工中会忽略,对于箍筋较大、配筋较多的柱,如果按主筋2.5cm的厚度操作,就会造成箍筋的外露,对于这样的构件就需要控制其最小1.5cm的厚度,拉筋也要注意这种情况,因此,在对操作者的技术交底中必须明确此厚度,对于施工料单也需抽样审核,否则很容易造成返工。
施工过程中,重点要做到规范操作,
特别是在混凝土现浇板浇捣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
往往钢筋绑扎时位置很正确,但一到浇捣时情况就变了样,不是人踩就是工器具压在上面,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支撑钢筋的马墩被踩倒,混凝土上层钢筋弯曲变型,保护层的厚度也就得不到保证。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规范操作,严禁操作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行走;对上层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浇捣中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板筋在成型后派专人看管,在验收和浇注砼之前确定砼的浇注顺序铺设马道,做好工序之间的交接检和自检工作。
最好早浇筑板砼之前要求放线工进行二次放线,如发现柱筋有偏位现象在板下部位按1:6顺弯调整到位。
对于柱、墙钢筋保护层的控制目前在湖州地区施工工地已经形成一套良好的施工习惯和方法,①在柱筋上口做好定位箍,严格保证主筋的间距和保护层的厚度。
②墙筋做好水平定位筋和竖向梯子筋,控制其保护层厚度和水平筋、立筋的间距。
诚然,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单项工程质量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但如果不重视它,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要在正确了解钢筋及混凝土的受力机理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
只有防微杜渐,才能使我们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更上一个档次。
【文章编号】1006-2688(2014)08-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