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产科妊娠合并贫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饮食应多样,指导孕妇进食含铁多、高蛋白与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蛋类、绿叶蔬菜、葡萄干、胡萝卜等。
2.妊娠中期应常规加服铁剂、叶酸、维生素B12,预防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铁剂对胃黏膜有刺激,应在饭后服用,服药后大便为黑色。
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激素治疗时,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发生。
3.应适当减轻贫血孕妇的工作量,血红蛋白<70g/L时应完全休息,防止头晕、乏力而发生意外。
4.严重贫血孕妇应及时入院,吸氧、输血并对胎儿进行监护,密切观察胎儿胎心变化及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情况,如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死胎等,便于及时处理。
5.贫血孕妇临产后,立即静脉输液。
6.胎肩娩出后给予缩宫素,以预防产后出血。
7.产后24h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监测血压、脉搏、体温,伤口有无渗血,防止发生出血性休克。
8.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9.做好会阴护理,每日会阴冲洗2次。
10.有严重并发症者应人工喂养新生儿,并及早回奶。
【应急措施】体位性低血压或晕厥:立即将孕产妇平卧,按压人中,补充糖水。
嘱贫血孕产妇体位变化时,动作宜慢。
【健康教育】1.妇女于孕前应积极治疗易引起贫血的疾病,如月经过多、寄生虫病等。
2.嘱贫血孕产妇体位变化时,动作宜慢,以防摔伤。
3.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防止偏食,并应多食富含铁剂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蛋类、绿叶蔬菜等。
4.孕中期常规补充足够铁剂、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
5.加强卫生宣教,保持外阴清洁。
6.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妇女应严格避孕,若已妊娠、在妊娠早期应行人工流产术。
愿你的人生,美好而辽阔
你的人生终将绽放妊娠合并贫血护理常规
1.按产前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饮食指导指导多食高铁、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动
物肝脏、蛋类及绿叶蔬菜等;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3.正确服用铁剂
(1)妊娠4个月后,每日遵医嘱饭后或餐中服用。
(2)服药同时禁饮浓茶、咖啡、牛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稀盐酸。
4.加强母儿监护常规查血常规、注意胎儿宫内发育情况。
5.观察孕产妇贫血的症状、体征,指导合理休息与运动,活动量以
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1)重度贫血者(血红蛋白≤60g/L),应卧床休息,避免因头晕、乏力引起意外伤害。
(2)轻度贫血者(血红蛋白>60g/L),可下床活动,适当减轻工作量。
6.需要输血者,严格执行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与输血流程。
7.产后注意预防产后出血及各种感染,并按产后护理常规护理。
8.知道母乳喂养,重度贫血不宜哺乳者,讲解原因并知道人工喂养。
9.出院指导指导产妇门诊定期复查血常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
物。
妊娠合并贫血病人的护理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的范畴。由于妊娠期血容量
增加,而其中血浆的增加比红细胞增加相对的多,因此血液被稀释,产生
生理性贫血。贫血在妊娠各期母儿均可造成一定危害,在贫血严重的国家
和地区,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因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以致摄入的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因平素月
经过多或寄生虫病、或消化道的慢性失血所致。
一、贫血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①孕妇的抵抗力低下。②对分娩、手术、麻醉的耐受力
低下。③并发症发生率增高。④感染。孕妇因重度贫血会引起贫血性心脏
病,贫血也使孕妇抵抗力降低,故在妊娠期、产时或产后易发生其它炎症。
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贫血。
2.对胎儿的影响:轻、中度贫血对胎儿影响不大,重度贫血时可造成胎儿
生长手限、胎儿窘迫、早产和死胎。
二、诊断标准:
孕妇外周血血红蛋白<110g/L及血细胞比容<0.33为妊娠期贫血。我国多年
来一直沿用的标准是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计数<3.5x1012/L或血细胞比
容<0.30.
妊娠期贫血的程度一般可分为4度,轻度:RBC(3.0-3.5)x1012/L,
Hb91-100g/L;中度:RBC(2.0-3.0)x1012/L,Hb61-90g/L;重度:RBC(1.0-2.0)
x1012/L,Hb31-60g/L;极重度:RBC≤1.0x1012/L,Hb≤30g/L。
三、分类: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
1、发生机制:铁的需要量增加是孕妇缺铁的主要原因。引起妊娠合并缺铁
性贫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妊娠期需铁量增加而补充不足。胎儿发育需要大量的铁,产时失血、产
后哺乳的丢失,加上孕期胃酸分泌减少铁的吸收率降低,如补充不及时或
不充分,可发生贫血。双胎妊娠也是贫血常见的原因。
②寄生虫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某些热带国家或地区,寄生虫引起的
妊娠期贫血非常严重。特别是孕妇患钩虫病,可因失血过多而造成严重贫
血。
③慢性感染及患有肝肾疾病等。如泌尿系统感染,不仅影响红细胞的产生、
寿命,还影响其破坏后再利用而抑制机体利用储备铁的能力。
④其他可加重缺铁的情况有慢性失血、妊娠呕吐或慢性腹泻、双胎、铁质
吸收不良、偏食等。
2、诊断依据:
①病史:既往有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疾病史;有长期偏食、孕早期呕吐、
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等病史。
②临床表现:.贫血轻度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
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皮肤粘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
指甲薄脆以及口腔炎、舌炎等。
③实验室检查:
(1)血象:外周血涂片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RBC<3.5x1012/L,Hb<100g/L;
血细胞比容<0.30,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而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
均在正常范围。
(2)血清铁浓度能灵敏反映缺铁情况,正常成年妇女血清铁为7-27ummol/L,
若孕妇血清铁<6.5ummol/L,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3)骨髓象。
3、治疗:
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时,以补铁补血为主要治疗原则,可参考下
面的治疗方法:
(1)补充铁质
一般口服铁剂治疗,绝大多数效果良好,而且此方法简便、安全,价
格低廉。不同剂型有各自的治疗用量,但常用标准剂量为每天150~200毫
克。口服铁剂治疗应尽早开始,单纯缺铁性贫血经治疗2周后,血细胞比
容及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并继续上升,可于4~6周后逐渐恢复正常。严重
贫血7~10天后网织红细胞可上升6%~8%,说明治疗有效,若3周后,
仍不见网织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上升,应确定诊断是否正确,查明原因并予
以纠正。注射铁剂疗效不一定快,主要优点在于能短期内补铁,但偶可引
起致命性变态反应,应严格掌握,肌注时局部疼痛明显或有恶心、呕吐、
头晕、腹泻时,应停止注射。治疗孕妇贫血时给予足量叶酸及其他维生素,
可促进铁剂吸收。铁之缘片含有乳酸亚铁、阿胶、富锌蛋白粉等成分,补
血效果较佳。
(2)输血
除非有血容量不足的现象,或严重贫血要接受手术时,一般不需要输
血。严重缺铁性贫血可引起某种程度心功能不全及病态血容量过多现象,
对于此类患者,在极为小心谨慎的情况下,可采取少量多次输血的方式,
速度宜慢,并应预防输血反应。
(3)产时处理
分娩时应尽量减少出血,防止产程延长、产妇疲乏及产后出血,必要
时可阴道助产以缩短第2产程。对待产后出血,由于其贫血的特殊性,应
当高度重视,必要时及早输血。分娩过程注意防止感染,产后可短期应用
抗生素。另外,贫血极严重或有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者不宜哺乳。
4、预防:
避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在妊娠期进行预防,预防一般从怀孕12~
16周开始到哺乳期应补充铁剂,剂量、途径与贫血程度相关。维生素C、
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应同时补充。如补铁后改善不明显可加入氨基酸,
可通过食物中增加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方法进行补充。注意饮食多样化,
有助于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有些影响铁吸收和加剧铁消耗的因素应
及时纠正,如胃肠系统疾病及慢性感染、血液丢失等。另外有一些生活的
细节应当注意,如铁锅炒菜有利于铁吸收;服铁剂时禁忌饮浓茶;抗酸药
物影响铁剂效果,应避免服用。
五、病例报告:
患者,刘卿,女,26岁,主因孕足月第一胎,无腹痛,未见红及破水于2009
年7月15日12:10分入院。
1、 入院评估:T36.7℃,P90次∕分。R20次∕分,BP120∕71mmHg,
精神可,四肢活动自如。胎心144次∕分,无宫缩。
2、入院诊断
① 宫内孕40周第一胎枕左前 ②妊娠合并贫血
3、 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3.33 x1012/L,Hb91g/L,
HCT:26.4%,MCV:79.4fl.
尿常规:蛋白(一),尿白细胞(2+)。凝血四项在正常范围。
4、 入院治疗:
吸氧30分钟日两次,多普勒听胎心每4小时一次,多糖铁胶囊1粒口服日
一次。于2009年7月16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
给予输液加消炎、促子宫收缩药物治疗。现病人情况(略)。
六、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活动无耐力;②有外伤的危险;③有胎儿受伤的危
险;④有感染的危险。
活动耐力 :相关因素 :贫血,妊娠后期子宫增大,负担加重。
主要表现 :活动持续时间短暂,活动后感心悸、气促。
护理目标: 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活动水平,活动耐力增加。
护理措施 :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睡眠充足。护士操作做到四轻病人
睡觉时协助放下窗帘。 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含铁丰富的食
物,如鱼、瘦肉、动物肝、菠菜等食物。嘱病人多卧床休息,适当减少活动量,
外出检查可给予轮椅协助。将呼叫器和日常生活用品放在伸手可及之处,以便于
拿取,并及时应接红灯。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如入厕、洗漱等。
重点评价: 病人的生活护理是否得到保证。
有外伤的危险:相关因素 贫血引头晕眼花、疲乏无力 。
主要表现 :病人在下蹲、起立时头晕而摔倒,病人在体位突然改变时(起床、
转体、站立)因头晕而摔倒,病人在活动时可因头晕而摔倒。
护理目标: 病人不发生摔倒、摔伤。
护理措施 :介绍病室环境,让病人能很快适应;保持周围环境中没有障碍物,
以降低受伤的危险。保持在面清洁、干燥,预防病人摔倒,嘱病人穿防滑且适于
走路的鞋子。嘱病人活动时有人陪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满足病人生活需要。
指导病人坐起或站起时动作要慢,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嘱病人如有头晕则不
要下床;如行走中出现头晕,应及时扶物站立或蹲下,以防摔倒。教会病人自测
脉搏,如活动后脉搏大于100次/分,须及时休息并给予吸氧。 遵医嘱抽查血红
蛋白,以指导临床用药和评估病人活动量的多少。
重点评价:监侧病人贫血有否好转,环境中可引起外伤的危险因素有否解除。
有胎儿受伤的危险:相关因素 母体贫血,血红细胞数减少,血氧含量不足,致
胎儿宫内缺氧。,母体贫血,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主要表现 :胎儿发育迟缓,胎动异常(频繁或减少)、胎心音异常(减慢或加快),
早产、死胎。
护理目标: 使胎儿受伤的危险性降低。
护理措施 :积极纠正母体贫血,遵医嘱给予铁剂治疗,并观察药物疗效,向病
人介绍饮食治疗贫血的作用,纠偏食习惯,或请营养师为病人制定食谱。重度贫
血者,遵医嘱给予少量多次输血,并观察有无输血反应。教会病人自计胎动次数,
每天3次,每次数小时,发现异常,如胎动频繁或减少,应及时报告医师。密切
观察胎心音,听胎心音每6小时1次,出现异常,如胎心音<120次/分或>160次
/分,应及时处理。嘱病人多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给予吸氧1小时,每日用3
次,以增加胎儿的血氧供应。临产后密切监测胎儿对宫缩的耐受情况。分娩时做
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重点评价: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观察胎心音、胎动及胎儿对宫缩的耐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