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 格式:doc
- 大小:569.00 KB
- 文档页数:3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4318元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8-05-15 15:30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与2016年的67569元相比,增加了6749元,同比名义增长10.0%,增速比2016年加快1.1个百分点。
扣除物价因素,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2%。
分四大区域看,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84809元、68323元、61193元和5951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10.7%、东部10.1%、西部9.4%和东北地区8.5%。
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与上年持平。
表1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6504元,住宿和餐饮业45751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055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9%、62%和68%。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65,与上年相比差距扩大了0.01。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采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率分别为14.8%、13.3%和12.0%。
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增长率分别为4.6%、5.5%和5.8%。
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5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9006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1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其他内资单位5441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
中国各行业平均工资出炉,石油人快看看自己处于哪个水平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各行业平均工资情况,石油人的年收入达到了哪个水平?请先投票: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分岗位年平均工资情况”,2017年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578元,比2016年增长7.3%。
其中,采矿业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6533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59元。
而在采矿业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平均年薪为129591元,专业技术人员80472元(平均每月6706元),办事人员和有关办事人员69908元。
大部分一线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年薪为59998元,相当于月薪5000元。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年薪45786元。
就在前一天,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采矿业去年平均工资为6950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14.8%的增速为所有行业中的最快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两次统计中的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直接支付给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等。
也就是说,工资总额应为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附: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分岗位年平均工资情况国家统计局对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16个行业门类的约98.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调查显示,2017年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578元,比2016年增长7.3%。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31929元,增长6.5%;专业技术人员83148元,增长8.9%;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58211元,增长7.3%;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49502元,增长5.9%;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50703元,增长5.6%。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14倍;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0%。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7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后,各省份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也陆续出炉。
那么,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是多少钱呢?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全国平均工资收入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_2017全国平均工资收入排名_2017中国各省平均工资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8日,全国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等23省份陆续公布了2016年地区平均工资情况。
北京在已公布省份中平均工资最高,其中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达到了历史最高,为119928元,比2015年的111390元增加了8538元,增长7.7%。
但在这23个省份中,包括北京在内,全国仅有4个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赶超了全国水平。
河南垫底,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49505元,不足北京的一半。
同时,也仅有5个省份的城镇私营单位人员平均工资超过了全国水平,吉林垫底,平均工资仅为30184元,不仅不到北京的一半,与全国平均数42833元还相差了12649元。
多数省份非私营单位平均月薪达到5000元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
从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3省份中仅有北京、浙江、广东和江苏等4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3省份中也仅有北京、浙江、广东、重庆和江苏这5个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上述统计显示,无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城镇私营单位,多数省份的平均工资未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发现,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6万元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青海、贵州、宁夏、重庆、四川、福建、海南、内蒙古、云南等13个,占比59%,超过了一半。
2017年武汉市社平工资标准一、背景介绍2017年,武汉市是我国的一线城市之一,也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社平工资标准对于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平工资标准的定义社平工资标准是指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按劳分配所得的平均收入水平,是一个评价城市居民经济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2017年武汉市社平工资标准的具体情况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武汉市社平工资标准为每月4566元,比2016年增长了8.6%。
四、社平工资标准调整的原因1. 经济发展: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重要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快速,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因此需要适时调整社平工资标准。
2. 通货膨胀: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加剧,居民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需要适度提高社平工资标准。
3. 政策导向:国家对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武汉市作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需要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社平工资标准,保证城市居民的合理收入水平。
五、2017年武汉市社平工资标准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1. 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社平工资标准的提高意味着居民的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对于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2. 减轻了居民的生活压力:社平工资标准的提高意味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生活品质也会相应改善,减轻了居民的生活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六、未来社平工资标准的发展趋势1.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未来武汉市社平工资标准的调整将受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制定,社平工资标准也会相应做出调整。
2. 受城市发展的影响: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收入水平也会跟着发生变化,社平工资标准也将会受到影响而作出相对调整。
七、结语武汉市作为我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一直是政府重点工作之一,社平工资标准作为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和调整。
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分岗位年平均工资情况国家统计局2018-05-16 09:30国家统计局对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16个行业门类的约98.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调查显示,2017年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578元,比2016年增长7.3%。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31929元,增长6.5%;专业技术人员83148元,增长8.9%;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58211元,增长7.3%;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49502元,增长5.9%;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50703元,增长5.6%。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14倍;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0%。
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67,比去年扩大0.02。
从各岗位区域间差异看,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区域均为东部,平均工资分别为153167元、95744元、65114元、55734元和52790元。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区域为东北地区,平均工资39872元;其他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区域均为中部,分别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95044元、专业技术人员61999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6034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45987元。
五类岗位平均工资在四大区域内最高与最低之比分别为 1.61、1.54、1.41、1.40以及1.15。
表1 2017年分地区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地区全部就业人员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合计 6157813192983148582114950250703东部。
2017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17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9183元,与2016年的72326元相比,增加6857元,同比名义增长9.5%。
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020元,同比名义增长9.8%。
扣除物价因素,2017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7.7 %。
(见图1)图1 2005-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名义增速分区域看,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珠三角、山区、西翼、东翼,分别为83477元、65514元、60037元和5689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区9.9%、西翼9.6%、珠三角9.4%和东翼8.2%。
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1.47,比上年扩大0.02(见表1)。
表1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区域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149936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7039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5634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9倍、1.86倍和1.59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40926元,住宿和餐饮业46454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3418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2%、59%和67%。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66,与2016年的3.73相比差距缩小0.07。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采矿业以及教育,分别增长15.9%、14.7%和14.3%。
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分别为0.7%、4.7和5.6%。
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10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2)。
表2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单位类型分别是股份有限公司102436元,国有单位98074元,股份合作77117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9倍、1.24倍和0.97倍。
2017全国各省份的平均工资排名工资是大家最关心的事,从各地的平均工资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7年的全国各平均工资排名,欢迎大家前来查看参考。
各省份平均工资排名国家统计局5月13日公布2017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02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9589元。
随后,各省份2017年平均工资陆续出炉。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至少已有河北、安徽、湖南、湖北、海南、青海、四川等地公布了2017年平均工资。
记者注意到,同全国一样,上述已公布平均工资的地区中,其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都明显高于私营单位。
以河北为例,2017年河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0921元,远高于私营单位的34084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此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非私营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上市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居多,效率相对比较高,效益也比较好,其平均工资一直高于私营企业;加之去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加工资,工资比前年涨得稍快一些,其与私营企业平均工资的差距也稍拉大了一点;而私营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于非私营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大都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劳动者议价能力也不强,导致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前者。
2017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均超过了5万元,其中,河北为50921元,安徽为55139元,湖北为54367元,湖南为52357元,海南为57600元,四川为58915元,青海则突破6万元,达到61090元。
一些省份还公布了分地区的平均工资数据。
河北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河北省有5个设区市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廊坊市63455元、秦皇岛市54946元、唐山市54407元、石家庄市(含辛集市)53466元、沧州市52654元。
安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年平均工资居前三位的是合肥、马鞍山、宣城,分别为63626元、58427元、56867元。
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其中,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
你的工资涨了多少?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平均工资将影响你的10大钱袋子!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0%。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0415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102元,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52289元。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4272元,住宿和餐饮业3688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8417元。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表示,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10.0%,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分别拉动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5.5、2.7、1.6和0.2个百分点。
其中,企业贡献率达55.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拉动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保证工资较快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带动相关行业工资增长。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拉动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因此,不要再说拖后腿了!是你的辛勤工作拉动了平均工资增长!
平均工资从10个方面影响你我
平均工资指的是应发工资。
平均工资是个关键数据,它是有关部门制定社会保险征缴基数、计算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等的重要依据,将在10个方面影响职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