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南京、盐城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6.11 MB
- 文档页数:16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2020年4月(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两组关于“文化”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他享有极高的学术________,其著作所显示的深厚的________和扎实的功力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好评。
他对民族文化抱有坚定的信念,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是一个________的国粹主义者。
他主张文化发展要有所超越,认为内在超越是中国传统价值系统的基本特征,而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不是________的,中国人基本上不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划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还认为,中国人的生死观仍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观念的延伸。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中国思想的最可贵之处则是能够不依赖灵魂不朽而积极地肯定人生。
1. 在第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 声望素养墨守成规截然不同B. 威望学养墨守成规泾渭分明C. 声望学养抱残守缺泾渭分明D. 威望素养抱残守缺截然不同2. 在第二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宇宙和人类是一个生生不已的过程②张载强调“生”是“气之聚”,“死”是“气之散”③更无所谓死亡④自然不必为死亡而惶恐不安⑤既然是“聚亦吾体,散亦吾体”⑥庄子用“气”的聚、散说生死A. ①④②⑥⑤③B. ⑥②⑤④①③C. ⑥⑤④②③①D. ①③④⑤⑥②(二)据“百·度·百科”词条解释,亚文化是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如粉·丝·文化、嘻哈文化、网络文学等等。
近期,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庆余年》为什么能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作方力出新意,老·戏·骨·演技在线,小·鲜·肉·颜值担当。
南京市、盐城市2020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Ⅰ2020.03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阅读下面两组关于“文化”的文字,完成1~4 题。
(一)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他享有极高的学术▲,其著作所显示的深厚的▲和扎实的功力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好评。
他对民族文化抱有坚定的信念,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是一个▲的国粹主义者。
他主张文化发展要有所超越,认为内在超越是中国传统价值系统的基本特征,而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不是▲的,中国人基本上不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划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还认为,中国人的生死观仍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观念的延伸。
▲,▲。
▲,▲。
▲,▲。
中国思想的最可贵之处则是能够不依赖灵魂不朽而积极地肯定人生。
1.在第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A.声望素养墨守成规截然不同B. 威望学养墨守成规泾渭分明C.声望学养抱残守缺泾渭分明D.威望素养抱残守缺截然不同1.C(3 分)声望是一个人的名声,威望是一个人的信誉。
素养:平日的修养。
学养:学问和修养墨守成规偏重在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事,不肯改进。
抱残守缺偏重迂腐、不懂得变通。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2.在第二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①宇宙和人类是一个生生不已的过程②张载强调“生”是“气之聚”,“死”是“气之散”③更无所谓死亡④自然不必为死亡而惶恐不安⑤既然是“聚亦吾体,散亦吾体”⑥庄子用“气”的聚、散说生死A.①④②⑥⑤③ B. ⑥②⑤④①③C.⑥⑤④②③①D.①③④⑤⑥②2.B(3 分)(二)据“百度百科”词条解释,亚文化是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如粉丝文化、嘻哈文化、网络文学等等。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就是说,是不是“情动于中”,是判断一首诗歌好坏最重要的________。
那么什么才能使你“情动于中”呢?晋朝陆机有一篇《文赋》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在那强劲的、寒冷的秋风之中枯黄、凋零的落叶,人们看了会________。
在芬芳、美好的春天,我们看见草木柔条发芽长叶,我们觉得________,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感动。
所以,人心之动,是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情动于中”的一个因素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物象。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标志触目伤怀赏心悦目B. 标志触目伤怀清耳悦心C. 标准悲从中来赏心悦目D. 标准悲从中来清耳悦心2.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B.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C. 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D.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3.下面四副对联,对应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1)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2)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3)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4)王业偏安,叹息北征将士精忠报国,伤心南渡君臣A. 司马迁诸葛亮辛弃疾项羽B. 文天祥康有为李清照项羽C. 文天祥康有为辛弃疾岳飞D. 司马迁诸葛亮李清照岳飞4.下列诗句中,与下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0.5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倒觉得附庸风雅也不全是坏事,因为这正显得风雅当道,风雅有“善势力”,逼得一般人都来________。
附庸风雅者多半是后知后觉,半知半觉,甚或不知不觉,但是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________,有心向善,________。
A. 攀比见机行事无可厚非B. 攀附见机行事无可非议C. 攀比见贤思齐无可非议D. 攀附见贤思齐无可厚非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这是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说也奇怪,这位大诗人在最难过的日子却写出了最好的诗歌。
________在诗里不但可看到宁静满足,还有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以及对自然的静谧喜悦。
①此时愤怒与苛酷的火气已无,只剩下安详平和与顺时知命的心境。
②显然和他在杭州年轻时之富有火气大为不同了。
③按照中国标准,他的诗到这时才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
④甚至他对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乐事的享受,也比以前更洒脱而不执着。
⑤他对陶渊明的诗越发爱好,那首《西斋》和陶诗相比,简直可以乱真。
A. ③①④②⑤B. ③⑤②①④C. ⑤①②④③D. ⑤②③①④3. 下列诗句所写的节气,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蒹葭白露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
②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③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④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A. ②③①④B. ②③④①C. ③②①④D. ③②④①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茧火;传进秋声,就来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
闯进来爱情就有爱情,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深味。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下列诗句蕴含的哲理,最符合下图文化发展关系的一项是()A.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诸葛亮死前,嘱咐姜维不要发丧,若司马懿来追,就将载有自己尸身的车子推至军前。
司马懿引兵前来,见到端坐车上的孔明,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B. 王利发既有生意人的精明圆滑、劳动者的勤劳本分,同时也有对局势的不满。
在报童向他兜售报纸时,他借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发泄了这种不满。
C. 单四嫂子和九斤老太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
作者“哀其不幸”,充满了同情;同时,作者也批判了她们的“不争”,即缺乏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D. 冯乐山趁高老太爷生日时向其提亲,将侄孙女许配给觉民。
觉民求救于觉新,但觉新劝他听从安排,觉民愤而指责其为“无抵抗主义”与“作揖主义”。
E. 公证人以利害关系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因为如果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欧也妮可以凭女儿的身份继承母亲遗产。
葛朗台害怕了,这才把女儿放出来。
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_____ 。
(《礼记•礼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 。
(李商隐《锦瑟》)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______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人间如梦,______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国家、民族的命运,总能扣动读书人的心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表达出心忧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黍离之悲;“______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进退之难中透露出范仲淹浓浓的家国情怀;“衙斋卧听萧萧竹,______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大中丞括》),道出县令郑板桥对民生疾苦的无比关心。
2020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作文指导与解读(含名师下水作文)[原题重现]八、作文(7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70分)某开发商宣传,将在一商业区和住宅楼盘之间配建一所中学。
不少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远离商业区,给孩子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周边最好没有餐饮、购物及娱乐场所。
也有专家认为,校园是“小学校”,社会是“大学校”,没有必要刻意切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开发商则认为,学校建在住宅和商业区之间最合理,能解决就近入学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学生龚明的身份完成写作1. 给规划局写一封信,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2. 写一篇“告家长书”,表明你的观点和态度,提出希望与建议。
3. 给报社写一篇评论文章,负责任地表达你的观点和态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试题详解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审题要点在于把握问题情境,明确写作任务。
下面我们将对试题作逐句分析。
笔者受制于限购政策,不关注房市已有多年,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可能不及普通高三学生。
本文如有常识性错误,请过往君子批评指正。
某开发商宣传,将在一商业区和住宅楼盘之间配建一所中学。
这个开发商很会宣传。
一个“将”字,调动起无数诱惑,又撇清了无数责任;一个“配建”,暗示了中学和住宅楼盘的密切关系,就差说购楼家庭有入学优惠名额了。
这个开发商又不懂宣传。
孟母三迁,以远市贾。
商业区与学校,自古违和。
宣传楼盘,何必提及商业区。
如果楼盘在商业区和中学之间,倒是一大卖点。
当然了,商业区意味着稳步增长的房价,如果以“孩子不能考清华,卖房也能够他/她花”为号召,估计房子卖得不会差。
总之,这个题看似讨论学校选址,实际涉及投资教育还是经济的权衡。
这个投资者,是家长,也是政府,反正开发商是稳赢的。
不少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远离商业区,给孩子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周边最好没有餐饮、购物及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