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763.50 KB
- 文档页数:27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一、引言
本章节主要介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
二、多媒体基础
1、多媒体的定义
2、多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3、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4、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图像处理技术
1、数字图像的表示与存储
2、图像的采集与获取
3、图像的处理与增强
4、图像的压缩与编码
四、音频处理技术
1、音频信号的表示与存储
2、音频采集与录制
3、音频处理与增强
4、音频压缩与编码
五、视频处理技术
1、视频信号的表示与存储
2、视频采集与录制
3、视频处理与增强
4、视频压缩与编码
六、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网络应用
1、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技术
2、多媒体数据的网络传输
3、多媒体数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多媒体教育与培训
2、多媒体广告与宣传
3、多媒体娱乐与游戏
4、多媒体艺术与设计
八、未来发展趋势
1、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
2、多媒体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3、多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
附件:
1、图像处理示例代码
2、音频处理示例代码
3、视频处理示例代码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对作品享有复制、修改、发行、表演等权利的法
定权利。
2、数字版权管理:通过技术手段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
3、DMCA: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用于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
4、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用于实施和实施版权保护措施。
5、Fr Use:公平使用,法律允许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他人的
版权作品。
深入浅出,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进行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展示的技术。
它将音视频、图形、动画、文本、数据等不同媒体内容进行集成和处理,为用户带来视听、感性和智力体验的全新方式。
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表示信息的表示和存储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表示方法有:文本、音频、图像、视频等。
其中最基础的表示是二进制位。
常用的媒体文件格式有MP3、AVI、RMVB等。
常见的图像格式有JPG、PNG、GIF等。
不同的多媒体格式、编码和解码方式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要求不同。
2. 码流控制码流控制是保证多媒体传输稳定的关键技术,涉及的内容包括分帧、调度、缓存、码率控制等。
对于长时间传输和即时传输,码流控制需要分别进行优化。
提升网络传输效率是码流控制的核心目标。
3. 音频技术音频技术主要是指对声音信号的采集、编辑、处理和播放。
从音乐到通讯,从语音识别到音频编解码,音频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音频效果处理技术包括均衡器、混响、留声机、人声消除等。
4. 视频技术视频技术主要是指对图像序列的采集、切割、编码、传输和播放。
从娱乐到教育,从监控到医疗,视频技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视频效果处理技术包括色彩平衡、噪声过滤、运动估计、图像增强等。
5. 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让用户参与和操作多媒体内容的关键。
它包括界面设计、操作方式、客户端、服务端等。
交互设计要依据用户特点和场景需求进行优化。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多方位的知识和技能。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第1章概述学习目标:1.媒体的种类。
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3.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在日常生活当中,到处可见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例子,如电脑开机时的欢迎声音、打开/关闭窗口时的淡入/淡出、空闲时到网络上听歌看电影,以及夜晚街道上多彩的霓虹,商场里的巨大显示屏,银行里的滚动电子屏幕、自动排号机等,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上都给予用户舒适感。
这正是多媒体的两个特点的体现:良好的交互性与集成了多样信息。
这些是以前在计算机中应用纯字符形式的DOS系统所无法比拟的。
从技术本身的改造开始,让技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正是多媒体技术的最终目的。
那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究竟指的是什么?多媒体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区别是什么?下面将分别阐述。
1.1多媒体概述1.1.1媒体与多媒体媒体,又称为媒介或媒质,它是信息的载体。
在现实世界中,媒体就是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比如报纸、杂志、电视机、收音机等等。
而在计算机领域中,媒体(Medium)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一般是指后者。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的定义,媒体包含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利传输媒体五种。
1.感觉煤体 (Perception Medium)感觉媒体是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图像等。
感觉媒体一般包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以及人类的各种语言、文字、音乐、图形、图像和动画等。
2.表示媒体 (Representation Medium)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地研究和编制出的信息编码。
根据各类信息的特性,表示媒体有多种编码方式,如语音编码(PCM)、文本编码(ASC II)、静多媒体技术基础止图像编码(JPEG)和运动图像编码(MPEG)等。
第一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述1.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②信息是可以加工处理的③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和传播。
④信息具有传递性和共享性⑤信息具有时效性⑥信息具有可伪性2.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算器程序转换)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1×23+1×22+0×21+1×20=8+4+0+1=13如(1101)2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
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3.ASCII码和汉字编码○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
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中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
(ASCII码表可参看书P6)。
○2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智能、五笔等)、交换码、处理码、字型码。
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常见汉字编码有: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3用UltraEdit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多种数据冗余:空间冗余、视觉冗余、结构冗余、时间冗余常用的多媒体数据编码和压缩的国际标准有:JPEG标准、MPEG标准、P*64标准数据压缩的目的:节省存储空间。
数据能被压缩的原因:首先是数据本身存在冗余;其次在许多情况下媒体本身允许有少量失真。
数据的压缩分为有损压缩(音频压缩MP3、静态图像压缩JPEG、动态图像压缩MPEG等)无损压缩(用rar等压缩软件压缩的任何类型的文件)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无损→有损图像:bmp→jpg 声音:wav→mp3 视频:avi→mpg5.媒体及多媒体的概念(1)媒体的含义: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第⼀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多媒体技术是利⽤计算机对⽂字\图象\图形\动画\⾳频,视频等多种信息技术进⾏综合处理,建⽴逻辑关系和⼈机交互作⽤的产物.媒体类型(媒体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使信息的表现形式.)媒体类别作⽤表现内容感觉媒体⽤于⼈类感知客观环境听觉、视觉、嗅觉⽂字、图形、图像、动画、语⾔、声⾳、⾳乐等表⽰媒体⽤于定义信息的表达特征计算机数据格式ASSCII编码、图像编码、声⾳编码、视频信号等显⽰媒体⽤于表达信息输⼊、输出信息键盘、⿏标、光笔、话筒、扫描仪、屏幕、打印机等存储媒体⽤于存储信息保存、取出信息软盘、硬盘、移动硬盘、光盘、优盘。
磁盘等传输媒体⽤于连续数据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的⽹络介质电缆、光缆、微波⽆线链路、红外线⽆线链路等信息交换媒体⽤于存储和传输全部媒体形式异地信息交换介质内存、⽹络、电⼦邮件系统、互联⽹WWW浏览器等多媒体的基本特性: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常见的信息载体包括:a.磁盘介质、磁光盘介质和光盘介质。
b.调动⼈类听觉的语⾳。
c.调动⼈类视觉的静⽌图像和动态图像。
2)信息载体的交互性3)信息载体的集成性信息载体的集成性主要表现在两⽅⾯:a.多种信息的集成处理。
b.处理设备的集成。
4)实时性——声⾳、图像的实时性5)数字化——以数字形式存储1.3.2流媒体流媒体的概念:流媒体是⽹络的视频、⾳频和相关媒体数据流从数据源(发送端)同时向⽬的地(接收端)传输的⽅式,具有连续、实时的特性。
点对点传输:数据源和⽬的地⼀⼀对应,流媒体从⼀个数据流媒体传输源发送出去,只能达到⼀个⽬的地.的3种⽅式多址⼴播传输:⼀个数据源对应多个⽬的地,但这种关系只限于⼀个组.⼴播传输:⼀个数据源对应多个⽬的地,但不限于组内.1.5多媒体技术的应⽤领域1.5.1教育领域1.计算机辅助教学:新型的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应⽤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内容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媒介⽽进⾏的教学活动.2.计算机辅助学习(它着重体现在学习信息的供求⽅⾯)]3.计算机化教学(它代表了多媒体技术应⽤的最⾼境界)4.计算机化教学:充分利⽤多媒体技术提供学习机会和⼿段的事物.5.计算机辅助训练:⼀种教学辅助⼿段.6.计算机管理教学:主要是利⽤计算机技术解决多⽅位,多层次教学管理的问题.1.5.2 过程模拟训练1.5.3 商业⼴告1.5.4 影视娱乐业1.5.5 旅游业1.5.6 国际互联⽹. 1.6多媒体产品及其制作过程1.多媒体产品的特点:1)信息多元化.多媒体产品提供的信息种类众多,媒体形式多样.2)调动视觉,听觉感官,提供⼤量直观信息.3)具备⼈机交互控制功能.使⽤者可有意识地选择则产品提供的信息种类,有效地控制运⾏模式.4)通⽤性强.产品通常采⽤通⽤性强,技术成熟的软件进⾏开发,因此铲平基本适⽤于⽬前⼤多数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5)数据量⼤.由于多媒体产品的信息量⼤,信息形式众多,功能强⼤,因⽽数据量也不可避免地增⼤.6)创作周期长.多媒体产品从创意到具体实施,知道成为产品,需要⼤量的媒体制作和编制程序⼯作,通常需要若⼲个⽉,甚⾄更长时间.7)光盘是⾸选载体.⼏乎所有的多媒体产品均采⽤光盘保存,其原因是:光盘成本低,承载信息量⼤,携带⽅便.2.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1)产品创意(2)素材加⼯与媒体制作(3)编制程序(4)成品制作及包装1.7多媒体创意设计1.多媒体设计的作⽤a.产品更趋合理化——程序运⾏速度快,可靠,界⾯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舒适。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点1.媒体类型:多媒体技术主要涉及的媒体类型有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
每种媒体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2.数据压缩:媒体文件通常都很大,为了在网络上传输和存储方便,需要对数据进行压缩。
数据压缩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方式。
有损压缩可以减小文件的大小,但会损失一部分信息;无损压缩可以保持文件的完整性,但通常无法达到较高的压缩比。
3.编解码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需要将不同的媒体数据编码成数字信号,然后再解码恢复成原始的媒体数据。
编解码技术涉及到音频编解码器、视频编解码器等。
4.图形处理:图形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图像采集、处理和显示等方面的内容。
图像采集可以通过摄像头、扫描仪等设备获取到原始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可以对图像进行增强、滤波、分割等操作;图像显示可以通过显示器、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处理后的图像。
5.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涉及到音频采集、处理和合成等方面的内容。
音频采集可以通过麦克风等设备获取到原始音频数据;音频处理可以对音频进行降噪、均衡、混响等操作;音频合成可以将不同的音频片段合并成一个整体。
6.视频处理:视频处理涉及到视频采集、处理和剪辑等方面的内容。
视频采集可以通过摄像机等设备获取到原始视频数据;视频处理可以对视频进行裁剪、缩放、特效等操作;视频剪辑可以将不同的视频片段进行剪辑合并。
7.交互技术:在多媒体应用中,交互技术可以使用户与多媒体内容进行互动。
交互技术包括触摸屏、声音识别、手势识别等。
通过交互技术,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操作和控制多媒体内容。
8.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多媒体内容的传输和共享。
常用的网络技术包括网络传输协议、网络流媒体技术等。
以上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点的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