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
- 格式:pdf
- 大小:566.22 KB
- 文档页数:19
建筑环境学第一章:建筑外环境1. 建筑外环境的概述建筑外环境是指建筑外部的环境,包括景观、道路、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
它们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印象和建筑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影响了鼓励人们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等可持续出行方式的能力。
2. 建筑外环境的功能2.1 满足日常需求建筑外环境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例如通行、停放、休息等。
因此,它们需要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保证其便利性和实用性。
2.2 塑造建筑形象建筑外环境是建筑的门面,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第一印象和对其性质的判断。
因此,在塑造建筑形象时,需要为其设计一个和谐的、一致的外观。
2.3 改善环境质量建筑外环境设计也可以通过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基本风格和舒适度。
例如,可以增加绿化率、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2.4 鼓励可持续出行建筑外环境的设计也可以促进可持续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等。
通过在设计中融入步行和骑行道路,同时确保景观和功能,可以尽可能地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行。
3. 建筑外环境设计的要素3.1 形式美建筑外环境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前述的建筑形象塑造,同时要反映地域文化、特点等。
因此,建筑外环境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建筑的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同时突出建筑的特点与美感。
3.2 便捷性便捷性是建筑外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人们使用建筑外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快捷、方便和舒适的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所需。
因此,建筑外环境设计需要体现对行人、车辆等的需求,主要包括天然遮荫、安全性道路标记、有效的路线、智慧交通…3.3 安全性安全性是建筑外环境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们的行为和可能出现的意外。
例如,建筑外墙应该有合适的高度和使用安全的建筑材料,尽可能减少干扰行人和车辆的因素。
同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安全隐患点,例如人行道上的勾纹沟、道路反光等。
3.4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建筑外环境设计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建筑环境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筑环境学探究的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了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室内设计等方面,从多个角度来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本文将结合建筑与环境的实际案例,对建筑环境学进行阐述。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建筑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筑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其达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效益。
建筑的布局、高度和类型对城市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一个城市的建筑物高度,种类,位置对居民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安全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此外,建筑的风水和民俗等因素也会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安全感。
2. 建筑与环境保护建筑环境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环境保护。
建筑需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
建筑可以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处理是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师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废物的数量。
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选用环保材料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可再生的木材来代替石材,这不仅能减少消耗资源,还能减少碳排放。
3. 建筑与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建筑环境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建筑物与自然相互作用,使得景观更加美丽,增加城市的生态气息。
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对建筑外立面和周围环境的装饰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在建筑物内部的视野和外部的视野都要被充分考虑。
案例分析下面将分别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三个方面来举例说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 城市规划: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个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
上海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集中展现了历史的建筑和现代建筑之间的融合。
从远处来看,外滩拔地而起,形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建筑师在设计上考虑到了人性化,提高了游客的舒适度感受,教育了人们保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由于外滩在江边上建造,因此建筑师还要确保建筑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和水位上升的情况都能够保持安全和结构稳定。
【简答部分】1 建筑环境学的课程内容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主要部分组成。
*3.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的影响(地理位置):h,&一定,%上升,则B减小,太阳辐射强度减小;纬度&的影响(季节):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增大;时角h(昼夜)。
4.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量;地面的覆盖面;大气的对流作用。
*6.我国气候分区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由于纬度、地势和地理条件不同,气候差异悬殊。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为了满足炎热地区的通风、遮阳、隔热、寒冷地区的采暖、防冻和保温的需要。
将全国划分成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
7.我国对日照标准中的日照时间规定为:在一般民用建筑住宅中,日照标准为冬季冬至日首层住宅的满窗日照,时间不低于一小时。
8.内扰:主要包括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外扰: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如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均可通过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空气渗透使热量和湿量进入到室内,对室内热湿环境产生影响。
9.玻璃是半透明体:玻璃对不同波长的辐射有选择性,普通玻璃对于可见光和波长为3微米以下的近红外线来说,几乎是透明的,但却能够有效地阻隔长波红外辐射,所以玻璃对辐射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10.国内外常用的负荷求解法包括:稳态计算;动态计算;利用各种专用软件,采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计算。
*11.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不等于建筑物的瞬时冷负荷:太阳辐射部分进入到室内后并不直接进入到空气中,而会通过长波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各维护结构内表面和家具的表面,提高这些表面的温度后,再通过对流换热方式逐步释放到空气中。
*12.室内照明和散热不直接转变为瞬时冷负荷,因为室内照明和散热具有显著的辐射热存在,由于各维护结构内表面和家具的蓄热作用,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就存在着相位差和幅度差,即时间上有延迟,幅度也有衰减。
建筑环境学第一章绪论一、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气候决定建筑,建筑适应气候。
建筑的功能:在自然环境无法保证令人满意的条件下,创造一个微环境来满足居住着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的需要。
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二、建筑环境学的任务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
2.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
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第一节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地轴的倾斜角:地轴与黄道平面的法线的交角始终保持23.5度。
赤纬: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地方平均太阳时: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世界时: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标准时:每个时区都按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作为该时区的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差为1小时。
真太阳时: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午时12时,地球自转15度为1小时。
时差:真太阳时与当地平均太阳时直接的差距。
时角:及太阳时角,指当时太阳入射的日地中心连线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真太阳时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交角。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水平面见我的交角。
太阳方位角: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太阳偏东为负,太阳偏西时为正。
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年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
可见光的波长在0.38-0.76微米。
长波红外线所带的能量最大。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紫外线及可见光的成分越多。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红外线的成分增加。
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有利于增大室内太阳辐射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行程的长度及大气层质量。
大气透明度是衡量大气透明度的标志。
大气质量反应了太阳光在大气层中通过距离的长短,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建筑环境学知识点
以下是 9 条建筑环境学知识点:
1. 温度对我们的感受那可太重要啦!你想想,大冬天要是室内冷得像冰窖,你能待得舒服吗?比如学校的教室,要是温度不合适,同学们能专心学习吗?这就是温度对建筑环境的巨大影响呀!
2. 采光好不好简直太关键啦!你去过那种暗暗的房间没,待久了心情都压抑。
像咱家里的客厅,如果采光不好,那多难受呀!
3. 通风不畅可不行啊!就像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里,空气都不流动,多憋闷呀!就好比公交车上人很多但窗户不开的时候,多让人烦躁呀!
4. 噪音能让人抓狂呀!你住的地方要是天天有巨大的噪音,你还能好好休息吗?就像住在工地旁边,那吵得脑壳疼!
5. 湿度也会影响我们的舒适度呢!太潮湿让人感觉黏糊糊的,太干又会觉得皮肤紧绷。
你说下雨天的地下室是不是感觉湿哒哒的很难受呀!
6. 建筑布局也很有讲究的哦!不合理的布局会让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就像商场里的店铺乱七八糟的,那顾客逛起来都没头绪呀!
7. 建筑材料选不好危害大着呢!劣质的材料可能会释放有害气体。
这就好比你穿了一件质量很差还掉色的衣服,多烦人啊!
8. 建筑的朝向也不能忽视呀!要是都晒不到太阳,那屋里得多阴冷。
好比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建筑也得找个好朝向呀!
9. 绿色植被对建筑环境的作用可不小!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你想想公园里有很多树和花草,是不是感觉特别惬意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建筑环境学的这些知识点真的都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我们在建筑中的生活和感受,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建筑环境学
建筑环境学是研究建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探索如何通过设计、规划和管理来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学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建筑设计与环境影响:研究建筑设计对人体舒适度、室内空气质量、自然光照、采光和通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建筑物能源效率:研究如何通过建筑材料选择、外墙构造、建筑设备等方面的优化,使建筑物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如何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各个阶段考虑可持续性,包括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以实现长期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
4. 城市规划与建筑环境: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来提供良好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的需求,改善城市生活质量。
5. 建筑智能化技术:研究如何应用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来优化建筑环境,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环境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知识,创造健康、舒适、可持续的建筑环境,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环境学_绪论概述建筑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建筑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为创造人类更适宜的生活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建筑环境学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筑物力学、建筑节能、建筑物理、环境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筑环境学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而发展起来的。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到室内氛围、热环境、采光、声学、通风、安全等多个方面。
建筑环境学的研究成果也为环保和能源节约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历史建筑环境学在20世纪初期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生活环境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多的环保和节能需求,建筑环境学开始迅速发展。
建筑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其理论和技术手段也日益成熟。
建筑环境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并逐渐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项目中。
例如,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消除了许多浪费和污染因素,使得现代建筑物更加节约能源和环保。
同时,建筑物理学的发展也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加科学可行的设计理念,包括热力学、光学、声学和空气流动等领域。
研究内容建筑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建筑环境学的基础,建筑设计要考虑建筑物在其环境中的感知,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声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人类行为和社会需求等各种细节问题。
建筑物力学建筑物力学是研究建筑物在承载、变形、稳定和安全等方面的力学性质,了解建筑物在受到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下的反应。
建筑节能随着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建筑节能成为了建筑环境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建筑节能是指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等。
建筑物理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物理现象的科学,对热、光、声、空气流动、辐射等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
建筑环境学一1.建筑物能满足的人的基本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二1.与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天空辐射、土壤温度等。
2.经度:就是本初子午线所在的平面与某地子午线所在平面的夹角。
3.纬度(ψ):是地球表面某地的本地法线(地平面的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是在本地子午线上度量的。
4.赤纬(δ):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赤纬(或赤纬角)。
5.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地球自转15°为1小时。
所谓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真太阳时是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地球自转15度为一小时。
6.时差:真太阳时与当地平均太阳时的差值称为时差。
7.真太阳时T 计算:6015e L L T T m m +-±=,其中e 为时差。
8.太阳时角:若将真太阳时用角度表示时,则称太阳时角,简称时角h 。
9.太阳位置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即太阳高度角β和太阳方位角A 。
太阳高度角β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A 为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10.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三:赤纬(δ),它表明季节(日期)的变化;时角(h ),它表明时间的变化;地理纬度(δ),它表明观察点所在的位置。
11.太阳辐射热量的大小用辐射照度来表示,它是指1㎡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辐射能通量,单位为W/㎡。
1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部分,称为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
1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行程的长短及大气层质量。
14.令()a I I P L -==ex p 0,称作大气透明度,它是衡量大气透明度的标志,P 越接近1,大气月清澈。
土木建筑工程:建筑环境学1、填空题山谷风是白天风从谷地吹响()的山坡,夜间风又从降低了温度的山坡吹向谷地。
正确答案:温度较高2、填空题指某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称为()正确答案:得热量3、填空题吸声降噪法(江南博哥)主要是()。
正确答案:降低混响声4、填空题人体的皮肤潜热散热量与()的水蒸气分压力、皮肤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和服装的潜热换热热阻等有关。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5、填空题()的意义是一个假象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
正确答案:平均辐射温度6、问答题室设计的采光设计条件和设计要点?正确答案:1.满足采光标准,保证所需采光系数,采光系数:指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亮与同一时间内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的比值。
2.教室课桌面的采光系数最低不低于1.5%。
为此,应尽量压缩窗间墙至1.0m或更小,抬高窗的高度,尽量采用断面小的窗框材料,使玻璃窗面积与地板面积比不小于1:6。
使照度均匀分布双侧采光提高室内照度均匀度。
3.对光线和阴影的要求光线最好从左上方射来,防止手写字时挡住光,产生阴影。
所以采光窗主要在左边。
4.避免眩光注意从两方面来考虑:朝向选择和遮阳设施的选择。
窗口容易产生眩光,设置窗帘防止直射光射入室内7、填空题阈值一般有三种定义时间加权平均阈值、()、()正确答案:短期暴露极限阈值、最高限度阈值8、填空题赤纬是()与()之间的夹角,他的变化范围为+23.5~~--23.5。
正确答案:太阳光线、地球赤道平面9、填空题人体的代谢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神经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长短。
正确答案:肌肉活动的强度、环境温度10、名词解释双耳听闻效应现象正确答案:声波传到两只耳朵有时间差、强度差、相位差,根据这些差别,使听者能够辨别声音的方向。
双耳辨别方向的能力称双耳听闻效应现象。
11、填空题声强级、声压级的数值大小除本身的特征有过外,还与基准声强和()有关。
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内外空间环境的学科,涉及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劳动卫生学、城市气象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它旨在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室内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建筑环境学的定义、内容、方法、发展趋势和挑战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建筑环境学的定义建筑环境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内外空间环境的学科,旨在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室内外环境。
它涉及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劳动卫生学、城市气象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建筑环境学关注建筑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人类生活、工作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对建筑环境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二、建筑环境学的内容1.建筑外环境:研究建筑周围的气候、地理、生态、景观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
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湿度、风、降水等气象参数,以及城市热岛效应、气候变化等。
2.室内空气环境:研究室内空气质量、气流组织、温湿度等参数,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舒适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影响。
包括空气污染物、通风与空调、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等。
3.建筑热湿环境:研究建筑内外热湿传递、温度分布、湿度控制等,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舒适和能源消耗的影响。
包括建筑保温、隔热、供暖、制冷等。
4.建筑声环境:研究建筑内外声波传播、噪声控制、音质设计等,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舒适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包括吸声、隔声、降噪、音质设计等。
5.建筑光环境:研究建筑内外光线分布、照明设计、视觉舒适性等,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舒适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包括天然采光、人工照明、光污染控制等。
6.建筑环境的综合控制与评价:研究建筑内外环境的综合调控技术,以及建筑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包括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建筑环境评价等。
本书包括: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
第一章,绪论:1.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能耗。
2,环境污染。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建筑环境密切有关系的外部环境要素: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天空辐射,土壤温度。
2,地方平均太阳时: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3,消光系数:a=kL值称为大气消光系数,L是当太阳位于天顶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行程,而K相当于单位厚度大气层的消光系数。
4,大气透明度:书13页。
5,大气层质量:书13页。
6,建筑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大气压力,风,空气温湿度,地温,有效天空温度,降水等,都是由太阳辐射以及地球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
7,风;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两个特征:风向(风吹来的地平方向),风速。
8,室外气温:室外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9,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主要有;1.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它起着决定的作用,2.地面的覆盖面,3.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
10,日较差: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
11,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叫做气温的年较差。
12,灀洞:在某个范围内,温度变化出现局地倒置现象,其极端形式称为“灀洞”。
13,天空有效温度:14,结霜,结露的原因:天气越晴朗,夜间有效天空温度就越低,所以,夜间室外物体朝向天空的表面会向天空辐射散热,这就是为什么清晨室外一些朝上的表面,如地面,植物叶片等会结霜,结露的原因的原因。
15,影响地层温度波衰减和延迟的主要因素:地层材料的导温系数,深度和波动周期。
同一地层深度处导温系数越大,温度波波幅衰减程度越小,延迟时间越短,导温系数越小,温度波波幅衰减程度越大,延迟时间越长;深度越大,温度波波幅衰减程度越大,延迟时间越长;波动周期越大,统一地层深度温度波波幅衰减程度越小,延迟时间越长。
第一章思考题1.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包括那些,每个部分主要研究什么?(1)建筑外环境:研究影响建筑室内环境的自然气象环境(2)室内空气环境:研究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3)建筑热湿环境:形成热湿环境的物理因素及其变化规律(4)建筑声环境:主要研究控制环境噪声和振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建筑光环境:研究室内天然光特性,影响因素,评价方法,设计基础2.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以及室内环境的关联室内环境∈建筑环境∈城市环境∈自然环境3.建筑环境学的定义建筑环境学是指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学科.4.建筑环境学设计目标的演绎过程掩蔽所→舒适建筑→节能建筑→健康建筑→绿色建筑重点病态建筑综合症(SBS):(1)定义:它是指由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环境,室内声环境和室内光环境等的恶化而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
(2)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定义的病态建筑综合征;另一类是由于空调环境的“稳定性”引起,对象时长期滞留于空调环境的人员.第二章思考题1.赤纬,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位角γ的定义。
(1)赤纬是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2)太阳高度角β是地球表面上某点和太阳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3)太阳方位角γ是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南向的夹角2.太阳辐射的组成直射辐射:太阳直接到达地面的部分散射辐射: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它的射线来自各个方向(大气长波辐射)3.利用日照和避免日照的建筑物有哪些利用日照:病房,疗养院,幼儿活动室和农业用的日光室等避免日照:展览室,阅览室,绘图室,精密仪器车间,某些化工车间,药品车间等4.日照间距,日照面积设计规定值日照间距:Do=(Ho-H1)cotβcosγDo——日照间距Ho—-前栋建筑物计算高度H1—-计算点m的高度,一般取后栋建筑底层窗台高度β—-太阳高度角γ—-后栋建筑物墙面法线与太阳方位所夹的夹角()A-—太阳方位角,—-墙面方位角日照面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