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养殖验收
- 格式:ppt
- 大小:7.80 MB
- 文档页数:83
附件1:山东省国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验收场名单234567附件2:山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专家组分组表8附件3:山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验收工作程序一、验收主要依据1.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
2. 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3. 农业部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
4.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二、验收工作程序1. 听取汇报。
汇报以会议形式进行,会议由验收组组长主持,创建单位负责汇报标准化创建情况。
92. 资料审查。
验收组审查养殖场创建标准化的各种文件、管理制度、技术档案、生产管理记录及创建成果统计资料等。
3. 实地检查。
对照考核具体内容逐项检查。
4. 验收组充分协商,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所列项目逐项核实、详细填写并科学评分。
5. 验收不合格,对示范创建验收不达标的场,各地要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及时整改,在下次组织验收中再作验收评审。
附件4:山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验收纪律一、遵循《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实施标准化示范场验收工作。
二、严格遵守以下验收纪律和廉政规定。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化示范场验收工作的程序制度,坚持原则、文明礼貌,维护验收工作声誉;(二)客观反映现场检查情况,如实记录扣分项目,公正评价申请检查验收的养殖场;(三)不得向被检查场提出与检查无关的要求,对被检查场提供的信息资料负保密责任,被检查场评价结果未公布前不得泄露其评价结果及相关信息;10(四)不得在被检查场兼职或担任顾问,如有应主动向省局说明;(五)不准参加与验收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六)其他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纪律要求。
11。
良种猪繁育场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背景提高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水平,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此背景下,良种猪繁育场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旨在通过标准化操作,提高生猪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提高生猪肉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项目目标建立良种猪繁育场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以推动生猪养殖生态化、品质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支持。
项目内容1. 精选良种猪良种猪繁育场应在选择良种猪时,注重选用繁殖特性优良、生长快、膘肪良好、疾病耐受力强、适应性好的种猪。
2. 构建标准化场区良种猪繁育场应按照标准化场区规划标准,建设场区,对场内清理消毒、通风换气、灭鼠防蝇等工作应进行规范操作,实现标准化操作。
3. 完善生猪养殖管理制度在生猪养殖管理制度方面,良种猪繁育场应建立健全各项标准化管理、养殖技术流程、疾病防治与常规检测等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标准化。
4. 建立养殖档案各个环节中需要建立养殖档案、生产记录档案、梳理繁殖、饲养等技术指标,并进行规范的记录、比对、分析,为最终实现标准化养殖提供有力支撑。
5. 推进环境保护在猪舍和粪污处理方面,推进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止,采用环境友好型废弃物处理等技术措施,保障场区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6. 实施智能化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实现对猪舍内环境的实时监测、采集、分析,对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效益。
7. 建立评定制度制定良种猪繁育场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评定制度,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养殖评估体系和管理制度,促进标准化养殖的普及和推广。
项目实施1. 编制实施方案对于该项目的实施,良种猪繁育场应先编制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 实施标准化操作在各个环节中,应按照标准化操作,完善生猪养殖管理制度、养殖档案等,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标准化操作的有效实施。
川县畜牧食品局青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申请验收201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报告广元市畜牧食品局:根据广发改投资〔2008〕120号《关于下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200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规划建设我县5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项目。
现已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特申请验收。
一、批复的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批复建设凉水跃进、乐安寺大桥、蒿溪地坪、乔庄城郊、板桥上马等5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总投资402万元。
其中: 中央资金225万元,自筹177万元。
项目农户116户,改扩建圈舍6543m2,配套建设沼气池1976m3及防疫设施、饮水管、用电线路、场内道路等附属设施,购置相关设施设备113台套。
养殖规模达5220头。
其中:改(扩)建种猪扩繁场一个,即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投资15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万元,自筹59万元。
改扩建圈舍1743m2,配套建设沼气池776m3及防疫设施、饮水管、用电线路、场内道路等附属设施,购置相关设施设备30台套;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5个,投资243万元。
其中中央资金125万元,自筹118万元。
项目农户116户,改扩建圈舍4800m2,配套建设沼气池1200 m3及防疫设施、饮水管、用电线路、场内道路等附属设施,购置相关设施设备83台套。
二、项目完成情况(一)项目下达后我们迅速组织项目实施,自2008年3月,5个养殖小区和青川县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相继开工建设。
但项目刚启动即遭遇“5.12”地震,凉水跃进、板桥上马两处规划地址因搭建板房或其他用地需要,无法继续实施。
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凉水跃进、板桥上马分别调整至凉水凉华和沙洲寺沟,并在孔溪乡弓家河村高家梁社增设1个生猪养殖小区。
(二)“5.12”地震后在县委、县府及项目乡镇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6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青川县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于6月中旬开始重建。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猪业正面临着如何提供高质量、安全的猪肉产品的挑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猪场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生猪标准化方案。
本文将从生猪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以及屠宰环节等方面详细介绍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
首先,养猪场在生猪饲养环境方面需要保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养猪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在寒冷季节为猪提供温暖的环境,避免猪受冷引发疾病。
同时,养猪舍内的湿度要适中,过高的湿度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此外,保持养猪舍的通风良好也是非常关键的,充足的新鲜空气有助于猪的生长和免疫力提高。
其次,饲料管理对于生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养猪场应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供应商,并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标准。
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基本要求。
养猪场应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根据生猪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此外,定期监测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变质或污染的饲料,保证生猪摄入的营养充足而健康。
疫病防控是确保生猪健康新鲜、无污染猪肉的重要环节。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包括定期的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
疫苗的接种应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并按时进行。
同时,养猪场还应加强对养猪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养猪舍、饮水设备和饲喂工具,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此外,养猪场还应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生猪,防止疾病传播。
最后,屠宰环节是生猪标准化方案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养猪场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屠宰场进行生猪屠宰。
屠宰场应具备先进的屠宰设备和技术,保证屠宰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屠宰场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操作规程,保证屠宰操作符合卫生要求。
屠宰后,还需要对猪肉进行检验,并确保猪肉不受到污染。
综上所述,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是确保生猪养殖环节科学、规范、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生猪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以及屠宰环节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能够提高生猪的生长发育质量,生产出更加健康、安全的猪肉产品。
生猪养殖标准化
生猪养殖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猪肉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的几个关键步骤:
1.场址选择与布局:选择在地势干燥、水源清洁、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
猪场布局应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应严格分开,并有防疫隔离带。
2.猪舍建设:猪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和光照性能。
猪舍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消毒。
3.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力强、生长快、瘦肉率高的优良品种。
4.饲料管理:使用符合标准的全价饲料,并按照生猪生长阶段进行适当调整。
禁止使用霉变、过期饲料。
5.饲养管理:实行分阶段饲养,根据生猪生长发育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喂量。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6.疫病防治: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接种疫苗,定期进行驱虫。
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7.粪污处理: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对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8.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生猪养殖档案,记录生猪来源、饲料来源、兽药使用、免疫接种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查询。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实现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提高养殖效益和猪肉质量安全水平。
生猪进厂检查验收管理制度一、编写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编写目的是为了加强生猪进厂检查验收管理,规范生猪进场流程和质量管理,确保生猪质量安全,保障企业经营有序进行。
二、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生猪进场环节的检查验收工作,包括采购、物流、仓储、检疫、饲养、屠宰等环节。
三、制度制定程序1.召开制定会议,明确制定目的与范围。
2.搜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进行综合评估。
3.明确各项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
4.征求意见并完善制度,确定管理制度正式实施时间,并进行推广。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畜禽屠宰场生猪进场检疫管理办法》2.《生猪养殖加强防疫工作管理办法》3.《采购管理制度》4.《仓储管理制度》5.《质量管理制度》5.制度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1. 生猪进厂检查验收制度名称:生猪进厂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2. 范围:所有涉及生猪进场流程与质量管理的环节。
3. 目的:规范生猪进场流程,确保生猪质量安全,保障企业经营有序进行。
4. 内容:(1)对每批生猪进行检查,确保生猪无疫病、无畸形、无伤残等情况。
(2)执行标准化检疫流程,做好相关记录。
(3)建立生猪档案,记录每批生猪的检测结果、采购日期,记录信息真实可靠。
(4)建立生猪进场评估制度,对每批进厂生猪进行评估。
(5)建立质量监督制度,对生猪作进一步的检测、测定和质量判定,确保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执行标准化的饲养、屠宰流程,保证生猪健康、安全。
5. 责任主体:(1)生产经营部门:负责生猪进场检查验收的实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2)检测人员:对生猪进行检测、评估和质量监督,保证生猪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6. 执行程序:(1)生猪进场环节应在市场、供应商、仓库等多个环节进行检查验收。
(2)对生猪进行标准化检疫,在牛羊传染病防控的基础上,确保生猪无疫病、无畸形、无伤残等情况。
附件3广西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一、广西生猪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二、广西奶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三、广西奶水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四、广西蛋鸡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五、广西肉鸡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六、广西肉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七、广西肉羊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八、广西肉兔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说明:各项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时视质量差异酌情扣分,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单项内容最低分为0分;除有特殊说明外,各项考核指标以养殖场上年统计数据为准。
申请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专家签字:二、广西奶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申请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专家签字:三、广西奶水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申请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专家签字:四、广西蛋鸡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申请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专家签字:五、广西肉鸡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注:1、分阶为0.5分。
2、饲养密度:所述指标为常规值,供参考。
如设备性能优越,管理水平高,饲养密度可以适当提高,反则应适度降低。
饲养周期较长的鸡,亦应适度降低饲养密度。
白鸡:25-30kg/m2;快大黄鸡:20-25kg/m2;是指每平方米有效饲养面积所承载的最终出栏体重。
3、饲料转化率(料肉比)指标中的出栏天数是指所饲养品种规定的正常出栏天数。
4、生产性能水平的考核应以最近(1年内)连续3批出栏鸡的平均数为准,如果生产记录不全或饲养批数不足,此项不得分。
申请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专家签字:六、广西肉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申请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专家签字:七、广西肉羊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申请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专家签字:八、广西肉兔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细则)申请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专家签字:。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篇一: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生猪产业向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准化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五大内容:品种优良化:主要指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猪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性能良好、检疫合格。
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主要是注意外购种猪时务必要从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正规的种猪场引种,同时,引种时要求其提供“种猪合格证”或“种猪档案证明”。
合格证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种猪的耳号标记方法、种猪三代以上的系谱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
有了这些资料和数据,说明所购买的种猪来源正规,种猪质量相对有保证。
养殖设施化:主要指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猪场选址应选在当地政府划定的可养区内;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其它畜禽养殖场及屠宰、加工交易场所1000米以上。
猪场布局合理,有一定规模的应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分开;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同样要分开,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并有50米以上的距离,最好设置有隔离带;生产区中设有净道和污道,不交叉、不污染,猪流、物流科学、顺畅,有利防疫。
猪场的占地面积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总的要求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以上,如存栏3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猪场建筑占地面积至少要12000㎡(18亩)。
饲养和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需要,主要指母猪分娩舍、保育区应采用高床漏缝地板,猪舍配备通风换气与温控等设备,有自动饮水器,有能控制的饮水加药系统等。
饲料、药物、疫苗等不同类型的投入品分类、分开储藏且储藏设备完善。
场区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等,防疫设施齐全。
有一定规模的场还可以安装自动送料系统,配备B超用于妊娠检查以及信息化管理设施等。
生产规范化:主要指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