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75.00 KB
- 文档页数:14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请根据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1. 古代人首次在中国种植的粮食是:
- A. 玉米
- B. 小麦
- C. 水稻
- D. 大豆
答案:C
2.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百家争鸣”的学术活动主要发生在:- A. 齐国
- B. 楚国
- C. 韩国
- D. 鲁国
答案:A
3.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 A. 秦始皇
- B. 汉高祖
- C. 刘邦
- D. 刘备
答案:A
4. 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是指:
- A. 五帝时代
- B. 夏商周时期
- C. 秦汉时代
- D. 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A
5. 以下哪部作品是古代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A. 《红楼梦》
- B. 《水浒传》
- C. 《西游记》
- D. 《三国演义》
答案:B
第二部分:简答题
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 {在此回答}
2. 请简要介绍一位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
- {在此回答}
答案参考:
第一部分
1. C
2. A
3. A
4. A
5. B
第二部分
1. {在此写上战国时期的简述答案}
2. {在此写上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简要介绍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墨子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定军山之战D. 夷陵之战A. 岳飞B. 韩世忠C. 文天祥D. 陆游A. 路制B. 府制C. 省制D. 道制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院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2. 汉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3.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4. 宋朝时期,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5. 明朝时期,实行了“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
()6. 清朝时期,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
()7.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的思想家是______。
2. 汉朝时期,创立了“太学”的皇帝是______。
3. 唐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的皇帝是______。
4. 宋朝时期,实行了“交子”的皇帝是______。
5. 明朝时期,实行了“八股取士”的皇帝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统一,并简要说明每次大统一的背景和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包括其起源、发展过程和影响。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其起源、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其起源、发展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8. 春秋时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______。
9. 汉朝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皇帝是______。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同学们面对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要自信,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坚持是成功的保证。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上开始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是A、170万年前B、30亿年前C、300万年前D、70~20万年前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是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3、在下列选项中,大量或者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和北京人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4、《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黄帝、炎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5、有一个叫《轩辕伏魔录》的游戏曾大为流行。
这个游戏讲述的是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蚩尤的故事。
故事中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B、炎帝C、炎帝和黄帝D、蚩尤6、右图(鎏金铜面具、青铜纵目人像)反映了距今5000年到3000年在四川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A、殷墟文化B、夏文化C、三星堆文化D、二里头文化7、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
把商朝都城迁到这里的国君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8、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剧《哪吒传奇》,哪吒帮助武王打败了纣王。
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
“这次战争”指的是A、阪泉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等级最高的是A、士B、诸侯C、天子D、卿大夫10、公元前841年,镐京爆发“国人暴动”的主要原因是A、纣王推行暴政B、幽王“烽火戏诸侯”C、周厉王对人民推行压制政策D、犬戎进攻镐京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C、秦朝D、西汉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B、有了确切纪年C、有了史书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13、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是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 A. 孔子- B. 雅典娜- C. 老子- D. 梅兰芳- 答案:A2. 以下哪位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 A. 朱棣- B. 汉武帝- C. 李世民- D. 秦始皇- 答案:A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是由谁发明的?- A. 李时中- B. 李白- C. 蔡伦- D. 谢安- 答案:C4. 古代中国的长城是用来防御哪个民族的侵略?- A. 蒙古族- B. 英国人- C. 罗马人- D. 日本人- 答案:A5.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被尊称为文圣?- A. 王羲之- B. 杜甫- C. 苏轼- D. 王安石- 答案:B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朝代?- A. 商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A7.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女皇帝?- A. 武则天- B. 乾隆皇帝- C. 康熙皇帝- D. 唐太宗- 答案:A8.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家思想家?-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孙子- 答案:C9.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中,皇帝最高,以下哪个是排在第二位的地位?- A. 王公贵族- B. 文官士大夫- C. 武官将领- D. 平民百姓- 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工具?- A. 飞机- B. 地铁- C. 自行车- D. 马车- 答案:D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历史意义。
-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秦朝,结束了长期的战乱时期,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宋朝的科技发展和对世界的贡献。
- 答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
宋朝的科技发展涉及农业、制造业、航海、火药等众多领域。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下图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今天我国南海的海域当时被过往的商旅命名为“涨海”这说明A.汉代中央政府已经对南海进行有效管辖B.汉代丝绸之路以海上路线为主C.当时只有汉朝商人来到南海D.这一史实是今天我们声索南海主权的历史依据3.下列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使用工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制石器②铁农具③磨制石器④青铜器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A.夏朝建立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5.电影《石器时代之百万大侦探》讲述了一个人类模拟新石器时代在原始森林中挣扎生存经受饥饿和苦难的故事,那么电影主角有可能遇到以下那些居民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
下列人物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B.尧C.汉武帝D.成吉思汗7.《资治通鉴》记载: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知觉、韩虔为诸候,材料中所记述的史实发生在()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国8.在秦朝的都城咸阳,有一位从事粮食经营的商人,他购进了一批小米和高粱,在结账时,这位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粮钱A.B.C.D.9.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A.楚汉之争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D.春秋争霸1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灵渠11.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的历程碑,下列对我国古人类用火的介绍中,错误的一项是()A.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B. 北京人会保存火种C. 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D. 人工取火是北京人用火的主要来源3.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的饲养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的出现A. ①⑤B. ②⑤C. ③⑤D. ①②③④4.尧舜禹先后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A. 世袭制B. 禅让制C. 民主选举制D. 人民代表选举制5.传说中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A. 黄帝B. 尧C. 舜D. 禹6.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A. 商汤灭夏B. 牧野之战C. 盘庚迁殷D. 武王伐纣7.“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8.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9.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0.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A. 交通运输B. 防洪灌溉C. 南粮北运D. 蓄水抗旱二、简答题11.什么是甲骨文?12.简要写出北京人的特征。
三、列举题13.写出战国七雄。
四、综合题14.读图回答:(1)图一,图二的青铜器名称是什么?图一青铜器有何历史地位?(2)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1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背景:________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定。
(2)主要派别及主张主要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孟子主张实行“________”,反对一切________的战争儒家荀子主张实行“________”________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家墨子主张“________”“非攻”,提倡________法家韩非强调以________治国,建立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b >选择题</b>1.【答案】A【考点】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项符合题意;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
期中检测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时,展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已学会使用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据考古发现,河姆渡人已经能够()。
A.种植粟B.使用甲骨文C.铸造司母戊鼎D.建造干栏式房屋3.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A.北京人狩猎B.山顶洞人捕鱼C.河姆渡人种植水稻D.半坡人制作衣服4.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A.炎帝和黄帝B.尧C.蚩尤D.大禹5.传说“大禹治水”中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6.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产生。
其标志是()。
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周朝的建立D.秦朝的建立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B.禹C.舜D.启8.常言道:故土难离。
曾经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B.商纣C.盘庚D.周武王9.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
这一事件史称()。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10.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纣王③周幽王④周平王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下列不属于周朝贵族的是()。
A.诸侯B.卿大夫C.士兵D.士12.《周礼集说》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和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1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3.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
农耕文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是A.郧县人B.北京人C.半坡人D. 河姆渡4.历史课堂上,老师在讲解我国一处早期人类遗址时,展示了下面两幅文物图片。
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5.以疏导为主治水,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因为发明了这种方法,治水有功,受到民众爱戴的中国原始部落首领是A.炎帝B.尧C.舜D.禹6.在远古传说中,有一历史人物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
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
这说明A.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C.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7.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 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西周、东周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承载着历史。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歌曲中提到的“国家”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夏朝B.殷朝C.商朝D.周朝9.某同学在阅读课外书时看到一张地图(如图),他推断这张地图反映的史实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0.下图的两幅图片是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铜牌和铜鼎,其中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这两件文物的出土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尧舜时期B.夏朝C.商朝时期D.西周11.《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图)。
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各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的原始农耕居民是:()A、北京人B、丁村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
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A、世袭制B、宗法制C、禅让制D、分封制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A.夏 B.商 C.周 D.秦4、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A. 舜B.炎帝C.禹D.黄帝5、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B.炎帝C.炎帝和黄帝D.蚩尤6、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李冰是()A.春秋时期秦国人B.战国时期秦国人C. 秦朝人D.西汉人7、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A有教无类 B.温故知新 C.因材施教 D.仁者爱人8、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教育学生的思想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9、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春秋和战国B.秦和春秋C.战国和三国D.秦初和汉初1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哪项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均田制D. 寓兵于农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哪项政策?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九品中正制D. 均田制4.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被称为“贞观之治”?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5. 宋朝时期,哪位科学家编写了《天工开物》?A. 沈括B. 毕昇C. 宋应星D. 李时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3.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推恩令,使得诸侯国的权力逐渐削弱。
()4. 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了“贞观之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 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3.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______政策,使得诸侯国的权力逐渐削弱。
4. 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了“______之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 宋朝时期,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原因。
2. 请简述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3.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
4. 请简述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5. 请简述宋朝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
山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3.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
其主张能体现题表中所示内容的学派是()A. 墨家B. 儒家C. 道家D. 法家4.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属于他思想的是()A.仁政B.无为C.兼爱D.法治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A.诸侯争霸局面B.“百家争鸣”局面C.竞相改革局面D.儒学独尊局面6.成武县文亭山的北面有一土丘,此为斗鸡台。
传说古时候时,宋灭郜国后,违背了北杏之会的盟约,齐桓公于公元前679年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盟友,出兵讨伐,单伯带兵与他相会于宋北境,打败宋国后,他们就在台上斗鸡取乐,庆祝胜利,此后世代相沿就成为人们斗鸡取乐的场所,有故址斗鸡台.传说里的古时候是指()A.商朝时期B.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春秋时期7.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预算不同。
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
”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秦始皇发布焚书令B.秦始皇活埋一批儒生C.秦始皇修骊山陵墓D.汉武帝推行儒家教育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宫,见丞相车骑甚众,显示出不高兴。
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丞相为之收敛。
秦始皇猜测有人泄漏了他的话,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显示出自己的暴戾,打击丞相B.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C.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D.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9.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历史初一上学期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史上,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黄帝B. 炎帝C. 尧D. 舜2、夏朝的建立者是谁?A. 禹B. 启C. 桀D. 商汤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4、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错误的是: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史记》共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5、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A. 夏朝B. 商朝B. 周朝D. 秦朝6、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并反对奢侈浪费的思想家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赵匡胤8、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D.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9、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以下哪项不是封建制度的主要特征?A、土地私有制B、中央集权制度C、世袭贵族制度D、科举制度1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属于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是:A. 指南针B. 造纸术C. 活字印刷术D. 火药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政治上,设立内朝,削弱相权;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币;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唐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下面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A.《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传说B.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C.《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D.历史研究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2.李华同学在参观某博物馆文物展时,看到了下面的一组陈列文物。
据此可知,这次文物展的主题是()A.早期人类的演进B.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C.原始农业的兴起D.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3.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发掘出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
这表明中国()A.已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B.文明最早发祥于长江流域C.古代历史遗存分布广泛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超4.绘制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5.“周初的分封……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的()A.目的B.内容C.分封对象D.作用6.历史文物能多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水平、文化艺术及社会生活。
下列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是()A.早期采集渔猎经济B.推动社会生产进步C.具有朴素艺术审美D.反映农耕经济发展7.张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晋魂”基本陈列展示栏,看到曾入选《国家宝藏》节目的“侯马盟书”,并对该文物的信息作了如下整理。
下面对此文物解读正确的是()侯马盟书1965—1966年出土于山西侯马的晋国遗址。
它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北京周口店D.浙江河姆渡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共同点有()①都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②都使用打制石器③都会用火④都过着氏族生活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3.火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火的使用促动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们远古人类中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二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以下古人类最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5.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种植蔬菜的是()A.北京周口店居民B.浙江河姆渡居民C.陕西半坡居民D.云南元谋人6.大汉口原始居民生活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A.进入父系氏族B.生产工具进步C.生产提升D.贫富分化7.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分布在()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8.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炎帝,他号称()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9.某人因触犯刑法而被投入监狱,最可能是在下列谁的统治时期()A.黄帝B.舜C.禹D.尧10.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的是()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11.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12.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
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半坡彩陶B.大汶口黑陶C.司母戊鼎D.毛公鼎13.下列青铜器中,最能体现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青铜14.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A.楚庄王B.晋文公C.齐桓公D.宋襄公15.晋楚之争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王,其中主要事件是()A.葵丘会盟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16.战国时期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国B.齐国C.秦国D.燕国17.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个时期的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桔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马陵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8.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
第 1 页 共 3 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3 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3、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 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D、环境优美 4、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6、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 A、夏桀 B、商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A、纺织业 B、制陶业 C、冶铁业 D、青铜制造业 9、“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 A、青藏高原 B、成都平原 C、云贵高原 D、河南安阳 10、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11、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A、韩国 B、宋国 C、赵国 D、魏国 12、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13、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14、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 B、李悝 C、李冰 D、诸葛亮 15、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7、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 A、哥白尼 B、孔子 C、拉伯雷 D、屈原 第 2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