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设计的造型手法及设计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884.00 KB
- 文档页数:9
建筑设计原理—立面设计立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建筑外立面的形式、结构、材料和装饰等方面的设计。
一个成功的立面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美感,还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功能需求,并体现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一、立面设计原则1. 功能性原则:立面设计应根据建筑类型和用途的不同,合理布局建筑内部空间,并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例如,商业建筑的立面设计需要考虑商铺的展示和宣传需求,住宅建筑的立面设计需要考虑居民的私密性和舒适性。
2. 美学原则:立面设计应注重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通过形式、比例、色彩和材料等方面的处理,营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外观。
同时,立面设计还应与建筑的整体风格和环境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形象。
3. 可持续性原则:立面设计应考虑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合理设计遮阳和通风设施,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 安全性原则:立面设计应考虑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
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立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设计应充分考虑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要求,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立面设计要素1. 形式要素:立面设计的形式包括平面形状、立面高度、凹凸造型等。
形式要素的选择应与建筑的功能和风格相匹配,同时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和要求。
2. 结构要素:立面设计的结构要素包括立面的承重结构和幕墙结构。
承重结构应满足建筑的结构安全要求,幕墙结构则可以采用玻璃、铝合金、石材等材料,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和透明性。
3. 材料要素:立面设计的材料要素包括外墙材料、装饰材料和色彩。
外墙材料可以选择砖石、石材、玻璃等,装饰材料可以选择铝板、陶瓷板等,色彩的选择应与建筑的整体风格和环境相协调。
4. 细部要素:立面设计的细部要素包括窗户、门、阳台、雨棚等。
细部要素的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和舒适性。
三、立面设计流程1. 调研阶段:了解建筑的功能需求、使用者的喜好和周围环境的特点,收集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
建筑外立面设计规范一、前言建筑外立面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建筑物的外观,也是建筑物的面向城市、面向公众的重要界面。
因此,建筑外立面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城市形象、提高建筑品质、推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原则1. 突出建筑特色。
建筑外立面应该在展现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突出建筑的文化、历史、地理等特色,反映建筑所在地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
2. 注重环保节能。
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注重环保节能,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和技术,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3. 尊重人文环境。
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尊重城市的人文环境,与周边环境、历史建筑以及街道景观协调一致,创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建筑外观形象。
4. 实现功能需求。
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合理设置窗户、门、通风口等建筑元素,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舒适性。
三、设计要求1. 材料选用(1)外墙材料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风、耐腐蚀等性能。
(2)建筑外墙的装饰材料应该具有防火性能,满足国家标准,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易于维护性。
(3)玻璃幕墙的选材应该考虑其透光性、隔热性、防爆性等因素,满足国家标准。
2. 设计风格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根据建筑特点、周边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设计风格,体现建筑物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3. 色彩搭配建筑外立面色彩的搭配应该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符合周边环境的色彩特点和氛围,体现建筑物的特色和主题。
4. 灯光设计建筑外立面的灯光设计应该考虑整体效果和节能效果,选择适合的灯光类型和照明角度,突出建筑物的特色和主题,同时也要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5. 建筑造型建筑外立面的造型应该符合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和功能需求,注重立面的比例和协调性,同时也要考虑周边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6. 建筑元素建筑外立面的元素设计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美学要求,合理设置窗户、门、遮阳板、通风口等建筑元素,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舒适性。
外立面改造设计原则
1.尊重建筑原貌。
尽量保留建筑原有的风格和特色,不要随意更改建筑外观。
2. 符合环境。
设计应根据周围环境特点进行调整,使建筑更符
合周边环境。
3. 突出建筑特色。
根据建筑特色进行设计,突出建筑独特的魅力。
4. 实用性。
设计应考虑建筑的实际使用需求,增加建筑的实用
性和舒适性。
5. 安全性。
设计应符合安全规范和标准,保证建筑和使用者的
安全。
6. 美观性。
设计应注意建筑外观的美观度和艺术性,使建筑更
具艺术魅力。
7. 可持续性。
设计应考虑建筑的环保和可持续性,符合现代社
会的发展要求。
8. 经济性。
设计应考虑成本和效益,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控制
改造费用。
以上是外立面改造设计的一些原则,设计师在进行外立面改造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 1 -。
探析建筑外立面设计及改造引言:建筑立面设计具有高度的统筹性,它集合并统一了建筑美学、建筑构造以及建筑功能三方面的知识。
因此,要加强对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探讨,总结设计方法,全面提高设计水平和建筑品味,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提升建筑的活力,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原则1.1 符合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精髓在于以建筑功能为美,以真实为美。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保存既有的区域性文化和历史传统,也提倡应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艺术的手段反映建筑使用功能,充分体现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关注。
1.2 适应结构特点目前,除高层住宅建筑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我国大多数低层或小高层建筑住宅还是多以框架结构甚至砖混结构形式为主,尤其是小高层住宅建筑,适用性广,是住宅建设中的主要部分。
而框架结构的形式特点,就要求建筑形式相对整齐、规则,对奇特、新颖建筑造型的设计造成约束,也造就出现代住宅建筑形式的独特风格。
1.3 符合住宅的宜居特性无论是古老的住宅建筑,还是现代的住宅建筑,其使用功能都是以满足人们居住为主,居住的特点就是强调生活的私密性,要求安静,宜人的居住环境。
因此,住宅建筑設计的风格主调应是内敛、含蓄、简约、温馨。
1.4 反映区域性的特质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使建造住宅结构的主要用材有所不同,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建筑效果;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使建造住宅的结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民族传统也拥有不同的区域特点,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2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形式2.1 装饰性的细部设计建筑一般均会借助于线脚、雕饰、栏杆、门楣、窗套、檐口、格架等装饰性构件作为立面设计的重点内容。
在建筑整体设计风格的衬托之下,局部性的装饰性构件借助于容易构件图形的优势,能够为整体设计方案提供一些新鲜、活跃的视觉元素,有利于提高设计内涵、丰富设计层次。
一般而言,装饰性构件的可以传达多种层次的意义,既有造型语汇的美学意义,更有内化之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建筑外立面造型设计建筑外立面的造型设计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外观,更是体现建筑师创造力和建筑主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建筑外立面造型设计的要素,并以多个案例为证明,展示了不同设计原则和技巧的应用。
一、设计原则1.1 整体性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协调。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形式,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或城市风貌中,以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
例如,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区,采用木质外立面设计可以更好地融入周围的山水环境,而在现代城市中,选用玻璃幕墙等材料能够展现都市的现代感。
1.2 比例和尺度建筑外立面的比例和尺度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尺度搭配和比例关系,能够使建筑显得平衡、稳定,并给人一种均衡美的感觉。
举个例子,对于高楼大厦,垂直比例需要更强调,而低矮建筑则需要注重水平比例的控制。
1.3 表达功能和内涵建筑外立面设计应体现建筑功用和意义。
借助形式和符号语言,通过立面造型来表达建筑的特殊功能和内涵,使人们在直观感受到建筑的美的同时,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感悟建筑的意义。
例如,在博物馆的设计中,建筑师可以选择建筑外立面的造型来呼应馆内展出的艺术品,以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二、设计技巧2.1 材料的选择建筑外立面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视觉效果。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颜色和光泽度,建筑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材料,来体现设计意图。
例如,使用金属材料的建筑立面能够营造出现代感和科技感,而采用石材的建筑外立面则能体现出稳重和庄重的气质。
2.2 空间处理建筑外立面设计应注重空间的处理,既要考虑到建筑整体的空间布局,也要注意到立面空间的使用。
通过合理的立面布置、窗户和阳台等元素的运用,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使建筑在立面上呈现出有层次感的美。
例如,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韵律性的立面处理能够营造出开放、宽敞的氛围,与建筑的公共性质相契合。
2.3 光影效果光影是建筑设计中一种极具表现力的元素。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外立面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仅仅是建筑物外观的一部分,外立面设计还需要满足功能性和美学上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中建筑外立面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
一、建筑外立面设计的重要性1.1 体现建筑风格和特色建筑外立面设计是建筑师用以传达建筑风格和特色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外立面的材料、颜色、纹理、线条等元素,可以将建筑物的功能、文化背景以及所处环境表达出来。
比如,高耸挺拔的玻璃幕墙可以展示现代风格,而采用传统屋顶瓦片的建筑则更具历史感。
1.2 提升建筑的美感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
一个精心设计的外立面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建筑的视觉吸引力。
通过合理的比例、线条和材料的运用,可以塑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外观。
例如,一座拥有独特造型和华丽装饰的建筑,往往会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
1.3 实现功能性需求建筑外立面设计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功能性需求。
例如,抗风、隔热、保温、防水等功能都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
外立面所采用的材料和构造必须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并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二、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原则2.1 材料选择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效果,建筑师需要根据设计目标与使用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石材、玻璃、金属、木材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能够为建筑物赋予不同的特色。
2.2 纹理和线条运用纹理和线条是外立面设计中常用的元素。
通过运用不同的纹理和线条,可以丰富建筑的外观和表现力。
例如,垂直的线条可以强调建筑的威严感,水平的线条则可以增加稳定感。
纹理的选择也可以与建筑的功能和风格相匹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外观效果。
2.3 色彩搭配色彩是建筑外立面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
合理的色彩搭配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美感,还可以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建筑师可以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色彩,也可以运用对比色或鲜艳色来吸引人们的目光。
建筑外立面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外墙的装饰和造型进行设计和布局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外立面的设计来传递建筑的形象、功能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建筑外立面设计的背景和意义、设计原则和技巧以及成功案例进行探讨。
一、背景和意义建筑外立面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构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外立面设计可以通过色彩、形状、材料等元素来反映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而与周围建筑和谐共存。
同时,精心设计的外立面可以为建筑物赋予独特的标识性,提升其品牌价值和社会认可度。
二、设计原则和技巧1. 与环境融合: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通过选择与自然环境、周边建筑相协调的色彩和材料,使建筑物在视觉上与环境无缝连接,形成和谐的整体感。
2. 强调建筑特色:建筑外立面设计要突出建筑的特色和功能。
可以通过采用特殊的形状、纹理、元素等来突出建筑物的主题,增加建筑的辨识度。
3. 注重细节:外立面设计中的细节决定着整体的效果。
细节设计要考虑材料的质感、色彩的搭配、细节元素的表现等,力求完美地呈现建筑的细节之美。
4. 运用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外立面设计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创新。
例如,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太阳能板等,不仅可以实现节能环保,还可以增加建筑的功能和观赏性。
三、成功案例1.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斯洛伐克):该城堡外墙设计采用了特殊的凹凸造型,通过雕塑般的纹理和立面的灯光设计,使得城堡在夜晚显得梦幻而瑰丽,在白天则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
2.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外立面设计采用了独特的贝土结构,由数个壳状结构组成,整体呈现出流线型的美感。
这种设计不仅与海洋的浪涛相得益彰,也成为悉尼的地标之一。
3. 拉斯维加斯凯撒宫酒店(美国):该酒店的外墙设计巧妙地将古罗马的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采用古典主义风格的立柱和浮雕,赋予建筑高贵、雄伟的气势。
思州之南服装厂建筑立面设计说明一.立面设计原则在本次设计中,以现代生态低碳环保为外立面设计的指导原则,在建筑整体风格,材料、色彩及装饰构件等方面,以能体现沉稳、厚重、大方为主导思想,力求打造一个绿色现代的工业片区.二.立面处理手法综合办公楼在南立面即主入目面的设计上,以挺拔,向上为主一导思想,着重强调竖向线条.通过墙而的色调深浅变化及玻璃及其构件的有机结合,将整个立面分割成为数个竖向立面体块,并通过各竖向元素的适当重复,使整个立面在变化中达到一致的和谐.入口处的重色重材处理,不仪从功能上满足了需要,增强的入口的可识别性,也为整个立面营造了厚重的基础,避免了头重脚轻的轻浮感.建筑顶部灯柱的设计,在白天作为一种装饰构件能体现一种持续向上的延展趋势,同时在夜间通过灯柱本身的荧光,能体现一种高尚富丽的贵族气质,在整个工业园区中脱颖而出.北立面为本建筑案的次要入口面,在设计时对此立面也做了精心设计.但主要与北立面相协调统一,在立面整体风格上延续南立面的设计手法,从竖向着手结合平面适当增加装饰构件.也通过色彩的变化勾画处一根根竖向线条,在突出部分增加了竖向构件以增强其挺拔感.入日处理在与一南立面基木相同的基础上做了适当减化,以区分主次.在顶层退台的处理上,通过墙面色彩深浅的变化,丰富空间层次,弥补了北立面建筑木身没有竖向变化的不足,从纵深方向寻求空间的错落,以体现建筑的挺拔修长.山墙面分别临近小区主入口道路及景观中心,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设计上,对两个山墙面做了相同处理.从平面上分析,主要构思是通过窗下墙的重色与其余轻色墙面之间的色调对一比形成立而的视觉冲击.并通过窗框上下的出挑构件增强细部设计,配合平面木身的凹凸变化,使整个山墙面摆脱惯有的呆板,达到轻盈挺拔的理想效果.生活服务楼在西立面的的设计上,同样强调竖向线条,通过里面分割与竖向元素的重复,中间的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增强了入口空间的可识别性,同时也使整个建筑显得轻盈.北立面朝向园区内侧,主要以空间对应的开窗自然分割建筑立面,整体上与西立面协调统一.三.材料选用及色彩搭配在立面材料选择上,综合考虑立而一设计效果及材料成本等各方面问题,主体墙而以米石板灰色和深棕色为主题色调,以450MMx95}1MM规格小面砖为主材,通过勾宽缝,密缝及不勾缝的处理手法,营造墙而特有的韵律感.入口处以“英国棕”干挂花岗石为主材,形成“门”字型的入口立面效果.窗户采用浅镀膜双层中空玻璃满足保温和立面效果的要求,窗间竖向构件以瓦灰色哑光氟碳漆为装饰材料,与玻璃面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竖向挺拔感,同时也使整个玻璃墙面变化自然而强烈.。
建筑行业的建筑物外立面设计建筑物外立面设计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精心设计的外立面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美感,还能够反映出建筑的功能、氛围以及业主的形象。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中建筑物外立面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设计原则。
一、建筑物外立面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物外立面设计是建筑的“面孔”,是第一印象的来源。
一个引人注目、独特而美观的外立面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树立建筑的形象,增强建筑的辨识度。
无论是商业建筑、住宅楼群还是公共设施,对外立面设计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
其次,外立面设计可以表达建筑的功能和氛围。
不同类型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外立面的设计应该与之相符合。
例如,一座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应该突出商业元素,吸引顾客;而一座住宅楼的外立面设计则应该注重舒适感和家居氛围。
通过外立面设计,可以传达建筑的预期效果,与业主的要求相一致。
最后,外立面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
在当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应该积极采用可持续的设计和技术。
外立面设计可以运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增加建筑的可持续性。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和绿植覆盖的外立面设计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
二、建筑物外立面设计的原则1.风格和主题一致性:外立面设计应该与建筑的整体风格和主题一致。
无论是现代风格、古典风格还是抽象风格,外立面设计应该符合建筑的整体定位,并且在细节上与之协调。
2.材料的选择:外立面设计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
不同的材料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和观感。
例如,使用玻璃幕墙可以营造开放、现代的氛围;使用砖石或者木材可以给人一种温馨、自然的感觉。
同时,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3.色彩的运用:色彩在外立面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表达建筑的个性和氛围。
不同的颜色搭配可以展现出不同的效果。
例如,明亮的色彩可以营造活泼、时尚的感觉;而柔和的色彩则可以传达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4.细节的处理:细节决定成败。
建筑工程的建筑物外立面设计建筑工程的建筑物外立面设计在整个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物的外立面是建筑与外界的界面,是建筑形象的体现,也是建筑功能的外延。
一个精心设计的建筑物外立面能够提升建筑的品质,展现建筑的独特魅力,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受。
一、外立面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外立面设计的目标是为了使建筑物在功能和美学方面兼顾,实现外墙的结构合理性、施工可行性和建筑造型的美观性。
其设计原则如下:1. 结构合理性:外立面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结构体系,确保外墙能够承受自身重量、风荷载和地震力等外力。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保障外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施工可行性:外立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合理的设计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质量可控。
3. 美观性:外立面设计应具备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建筑物的外观应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凸显建筑的特色和风格,使建筑在城市景观中具有辨识度。
4. 可持续性:外立面设计应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外立面设计的要点和方法1. 建筑整体性:外立面设计应与建筑物整体风格相协调,从建筑的整体形象出发,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尺度、比例和比例关系。
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建筑物的外立面展现出独特的韵律感和厚重感。
2. 材料选择:外立面设计的材料选择是影响建筑物外观的重要因素。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风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玻璃、金属、石材、陶瓷等,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3. 色彩运用:色彩是外立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和运用,可以改变建筑物的表面效果和氛围。
同时,色彩也可以起到引导和分区的作用,使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更加清晰。
4.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在夜晚的建筑外观效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照明布局和效果,可以突出建筑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提升建筑物的夜景价值。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造型手法
加法——将基本的几何形体进行各种组合,从而产生抽象而又丰富的立面形式。
(图一)
(图一)
减法——将基本的几何形体,按照形式构成规律进行消减,对建筑进行切割,减去原形体中不足的地方,使之成为新的形态。
(图二)
(图二) 凹凸——使建筑产生虚实变化。
(图三)
重复——将有个性的单体更加突出。
穿插——就是一种相交的形态,将面与体相交、体与体的穿插相交,也可以就是虚实两部分的穿插,构成新的形态
旋转——将一个或几个部分围绕一个中心运动的概念性过程,改变形式空间的方向,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对应关系。
(图四)
(图四)
断裂——有意识的将形态进行断裂破坏,激发观者的艺术参与性.可以突破过分的完整形态的封闭与沉闷。
(图五)
(图五)
拉伸——可以使建筑的某一部分成为重点突出.(图六)
(图六) 错位——移动的方向保持不变.(图七)
(图七)
仿生——不就是简单的模仿动物\植物,而就是吸收她们生长的机理及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建筑自身的特点进行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其中包括:形态仿生,结构放生,功能仿生材料仿生。
(图八)
(图八)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原则
1、时代性原则:立足于时代又要超越时尚,把握时代的根基 ----- 经典与传统
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既要从时尚中寻求灵感,又要超越时尚把握住内在的本质。
一方面就是对经典永恒价值有选择的借鉴,另一方面就是对传统内在精神有目的的传承。
因为,经典与传统积淀了很多真正反映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技术条件、文化价值、气候条件等有价值的原则与经验,其中对当代有现实意义的基因就会显现出来,并长久的发挥作用。
2、地域性原则:一个民族或地域的建筑特色,来源于本国本区域建设资源的最佳利用。
(广义讲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体现地域特色与文化,使人们在精神上有归属感。
自然资源,如地形、光线、风与气候等;人文资源,如种族、身份、历史、风俗,以及构造方法等。
建筑立面装饰应该在尊重地方自然资源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地域特色、文化,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一种认同与归属。
3、大众性原则:
第一,建筑立面装饰不应就是设计师个性化的体现与实验性的产物,而就是综合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设计。
第二,建筑立面装饰应该注意到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审美习惯,创造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与认同的装饰,做到“雅俗共赏”。
由于建筑最终就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设计师更应该从大众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使设计与大众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