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身捆绑上铐押解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7
《警察防卫控制》教学大纲编制说明《警察防卫控制》课程是按照公安部制定的体改班(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要求开设。
主要讲授警察的防卫与控制技术。
警察防卫控制是警务实战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警务实战训练实现“一要、二增强、六会、五掌握”总体训练目标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是以民警执法执勤必备的法律法规为依托,以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警员实战技能为重点,认真提炼和总结基层以及一线民警的实践经验,围绕警务实战行动中“防、控、查、抓、带”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规范警员防卫控制的技术要领并提高实战能力的实训课程。
通过科学、系统、严格的强化训练,使学员树立适应当前公安实战环境的执法理念;培养学员自我防范意识的习惯养成;并熟练掌握在各种战斗形式下合法、有效使用武力,进行自我防卫与控制犯罪嫌疑人的方法、手段,从而提高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警察防卫控制》课程主要采用精讲多练、启发互动式教学,以及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性教学辅助手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贴近实战的情景模拟式强化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技能与战术意识相结合、武力使用与法律法规相结合,突出合法性、实用性原则。
《警察防卫控制》教学大纲是本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经征求教研室意见,警体部审阅后,于2009年10月由中国刑警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警察防卫控制》三、课程类型:通识课四、适用对象:体改班(刑技专业)五、课程学时:(44)讲授学时:(2)实践学时:(42)六、讲授内容:第一单元基础理论教学目的:通过全面概括、总结和系统介绍使学员了解警察防卫控制的概念、在警务实战中的所处地位和实用价值以及具体的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学生自学知识一、警察为什么要掌握过硬的防卫控制技能?二、当前造成警察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部分教师讲授重点一、树立学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通过案例使学员了解从事警察职业的艰苦性和危险性,并认识到学好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手铐的使用教案手铐是一种约束性警械,用于控制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嫌疑人的行动,防止其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发生。
3、手铐的种类:常见的手铐有铁质手铐、塑料手铐、尼龙手铐等,不同种类的手铐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上铐基本技术上铐是指将手铐戴在犯罪嫌疑人的手腕上,使其不能自由活动的技术。
上铐时需要注意掌握好对手腕的控制,避免对其造成伤害或者脱逃。
三、搜身带离技术搜身带离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体搜查,并将其带离现场的技术。
在搜身带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安全,并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
教学总结(5分钟):本次教学主要讲解了手铐的使用规范操作相关知识、上铐基本技术和搜身带离技术。
通过本次教学,学员们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树立了正确的战术理念和战术意识。
在以后的工作中,学员们需要不断练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控制技能和应对能力。
手铐是一种约束性警械,使用它的目的是在拘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控制犯罪嫌疑人,确保嫌疑人的安全以及保护警察自身或其他人的安全。
在使用手铐前,我们需要进行思想和情绪的准备,思考对方可能会做什么。
手铐的常见类型包括链接形式手铐、板铐和塑料手铐,其中链式手铐是最常用的类型。
手铐的结构包括铐环、铐梁、铐链、保险锁、钥匙孔和卡锁,它的使用特点是约束性警械,可以控制嫌疑人的速度和牢固程度,但也容易使嫌疑人受伤。
手铐的佩戴方式是将手铐佩戴在身体的正(后)方,便于右(左)手取用。
在手铐提取时,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使用正确的握铐方式,并在回放时折铐并装入套内。
在实战中,我们需要检查手铐是否完好无损,保持高度警惕,逐个将铐戴上并扣紧,让对方双手成反铐位置。
体前上铐适用于违法嫌疑人比较温和或带领违法嫌疑人指认现场时。
背手上铐是由后控制嫌疑人的技术之一,其特点是动作隐蔽迅速,控制关节牢固,操作简单、实用、高效。
背手上铐是警察在控制嫌疑人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押解行动示范作业教案教案标题:押解行动示范作业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押解行动示范作业,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模拟实际押解行动的情景,学生将能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或高中阶段的学生。
教学目标:1. 理解押解行动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掌握押解行动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
3. 能够合理规划押解行动的过程,包括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
2. 模拟押解行动的场景设置,包括角色扮演所需的服装和道具。
3. 押解行动示范作业的评估标准和评分表。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案例引起学生对押解行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押解行动的定义和重要性。
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演示或黑板,介绍押解行动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解释押解行动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包括前期准备、风险评估、押解过程和事后总结。
示范演练(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角色(押解人员、犯罪嫌疑人、警察等)。
2. 设计一个模拟押解行动的情景,要求学生按照所学的知识和步骤进行操作。
3.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模拟押解行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应急反应等方面。
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模拟押解行动的情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讨论押解行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3. 总结押解行动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份押解行动计划书,包括前期准备、风险评估、押解过程和事后总结。
评估与反馈:1. 根据学生在模拟押解行动中的表现和押解计划书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反馈。
2.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提供建议,以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研究和分享真实押解行动的案例,提高对实际应用的理解。
押解俘虏教案 教案标题:押解俘虏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押解俘虏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押解俘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押解俘虏的背景知识和基本步骤。 2. 押解俘虏的模拟场景道具,如手铐、脚镣等。 3. 分组活动所需的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押解俘虏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押解俘虏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Step 2: 探究(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押解俘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Step 3: 演示和实践(20分钟) 教师进行押解俘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演示,并邀请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教师可以扮演俘虏角色,学生分组轮流进行押解操作。 Step 4: 分组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押解俘虏的场景。学生需要考虑场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并制定应对方案。每个小组根据设计的场景进行表演,并进行同学间的评价和讨论。 Step 5: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押解俘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分组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Step 6: 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押解俘虏的心得体会,并提出自己对于押解俘虏教案的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 1. 分组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学生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对于押解俘虏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准确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 1. 邀请警察或军人等相关专业人员来校进行押解俘虏的实际演示和讲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警察局或军事基地,了解押解俘虏的实际操作和训练情况。 3. 开展与押解俘虏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审判等。 注意事项: 1. 在模拟操作中,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尊重,避免使用过于紧缚的道具。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促进思维的活跃和深入。
正确的搜身方法一、展臂靠墙搜身法搜身方法:军警将暴徒捕获后,应该命令暴徒两脚开立,两臂伸直上举,面向墙壁,以墙或其它支撑物作为依靠,要使其胸腹部靠在墙壁上,两脚尖抵住墙根,对暴徒进行由上至下的搜身检查.先摸索上体,由头开始,颈、肩、胸的顺序时行。
尤其注意上衣领口及口袋,而后对其下身进行搜查,按腹、腰、腿、脚的顺序进行。
尤其对暴徒腹前要特别检查,如暴徒反抗或逃跑时,可用一只手擒拿住暴徒一只手腕,另一只手进行搜查,而后交换另一只手搜查。
搜身要点及注意事项:双手摸索时要挤压,而不是抚摸检查凶器,如搜出一件凶器时,还不继续仔细的检查,绝不能盲目乐观,以为暴徒身上只隐藏一件凶器,而对自己造成险情。
二、俯卧式搜身方法此法在没有依靠物或暴徒欲反抗时使用,军警命令暴徒原地俯卧,双手位于头后紧紧抱住头,两腿尽可能分开,然后对暴徒进行由上至下的搜查。
搜身要点及注意事项:同展臂靠墙搜身法相同。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一只脚放在暴徒的两腿间,防止其剪腿反攻,将自己摔倒而跑掉。
三、下跪式搜身法搜身方法:在没有依靠物时使用,军警命令暴徒双脚开立,屈膝下跪,双臂上举、屈肘,双手位于脑后,在暴徒背后进行搜身.搜身要点及注意事项:同展臂靠墙搜身法相同,特别注意的是,如搜查暴徒前胸、腹部时,不要在其正前摸索,要在其背后蹲,一只手抓握暴徒双手,另一只手由其肋侧前伸、摸索,而后左右手交换,再对其另一侧摸索,避免被暴徒控制双手而被其跑掉。
正确的押解方法一、押解捆绑法是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送往机关的途中所采用的捆绑方法.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和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的态度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押解捆绑法。
徒步押解法为防止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逃跑,可将其衣领口袋翻到外面,或将其帽子翻过来带,做出明显标记,以便群众监督。
1、抓后衣领押解法: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捆绑后(用各种捆绑方法均可),在押解途中,押解人跟在其左后,用右手抓住其后衣领以防止其逃跑.2、抓大臂押解法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捆绑后,在押解途中,押解人跟在其左后方,用右手抓住其左大臂以防止逃跑。
体前上铐教案教案标题:体前上铐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体前上铐的动作要领。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体前上铐姿势和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体前上铐锻炼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
教学重点:1. 体前上铐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体前上铐对核心肌群的锻炼。
教学准备:1. 空旷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2. 体前上铐的演示视频或图片。
3. 手套、垫子或毯子等辅助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体前上铐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其对核心肌群的锻炼效果。
2. 展示体前上铐的演示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动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解释动作要领:1. 向学生详细解释体前上铐的动作要领,包括以下步骤:a. 起始姿势: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放在大腿前方。
b. 弯曲膝盖:屈膝下蹲,同时将上身前倾。
c. 手臂伸直:将双手放在地面上,与肩同宽,手掌向下。
d. 上铐动作:将体重转移到手臂上,同时腿部用力推起,使身体向上抬起。
e. 保持姿势:保持上铐的姿势一段时间,然后缓慢放下身体回到起始姿势。
示范和指导:1. 示范整个体前上铐的动作过程,同时解释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2. 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体前上铐的练习,重点关注以下方面:a. 腹部收紧:强调学生在动作过程中要保持腹部肌肉的收紧,以增加核心肌群的参与。
b. 手臂力量:指导学生保持手臂的力量,避免手臂弯曲或下垂。
c. 姿势稳定:鼓励学生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性,避免晃动或摇摆。
巩固练习:1. 让学生进行多组体前上铐的练习,每组练习的时间逐渐增加。
2. 观察学生的动作执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总结:1. 回顾体前上铐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强调体前上铐对核心肌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锻炼中保持练习。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健身房继续进行体前上铐的练习,以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
2. 探讨其他类似的核心肌群锻炼动作,如平板支撑等,并与体前上铐进行比较。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体前上铐练习情况,包括姿势的正确性、动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等。
《警察防卫控制》教学大纲编制说明《警察防卫控制》课程是按照公安部制定的体改班(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要求开设。
主要讲授警察的防卫与控制技术。
警察防卫控制是警务实战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警务实战训练实现“一要、二增强、六会、五掌握”总体训练目标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是以民警执法执勤必备的法律法规为依托,以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警员实战技能为重点,认真提炼和总结基层以及一线民警的实践经验,围绕警务实战行动中“防、控、查、抓、带”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规范警员防卫控制的技术要领并提高实战能力的实训课程。
通过科学、系统、严格的强化训练,使学员树立适应当前公安实战环境的执法理念;培养学员自我防范意识的习惯养成;并熟练掌握在各种战斗形式下合法、有效使用武力,进行自我防卫与控制犯罪嫌疑人的方法、手段,从而提高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警察防卫控制》课程主要采用精讲多练、启发互动式教学,以及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性教学辅助手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贴近实战的情景模拟式强化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技能与战术意识相结合、武力使用与法律法规相结合,突出合法性、实用性原则。
《警察防卫控制》教学大纲是本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经征求教研室意见,警体部审阅后,于2009年10月由中国刑警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警察防卫控制》三、课程类型:通识课四、适用对象:体改班(刑技专业)五、课程学时:(44)讲授学时:(2)实践学时:(42)六、讲授内容:第一单元基础理论教学目的:通过全面概括、总结和系统介绍使学员了解警察防卫控制的概念、在警务实战中的所处地位和实用价值以及具体的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学生自学知识一、警察为什么要掌握过硬的防卫控制技能?二、当前造成警察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部分教师讲授重点一、树立学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通过案例使学员了解从事警察职业的艰苦性和危险性,并认识到学好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民兵押解训练教案 教案标题:民兵押解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民兵押解训练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学习基本的押解技巧和策略。 3. 培养民兵在押解任务中的团队合作和应急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 1. 押解训练的背景和意义 a. 介绍民兵押解训练的背景和意义,包括维护社会安全、保护重要目标等。 b. 强调押解训练对民兵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2. 押解前的准备工作 a. 分析押解任务的特点和要求。 b. 制定详细的押解计划,包括人员配置、装备准备等。 c. 进行必要的情报收集和风险评估。 3. 押解技巧和策略 a. 学习正确的押解姿势和手势信号。 b. 练习使用合适的武器和装备,如手铐、警棍等。 c. 掌握控制和操纵被押解对象的技巧,包括一些简单的防御和制服技术。 4. 押解训练的实施 a. 进行模拟押解训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色扮演。 b. 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如突发事件、抵抗等,培养应急反应能力。 c. 进行实地押解训练,模拟真实的押解任务环境。 5. 押解训练的总结与评估 a. 总结押解训练的经验和教训。 b. 对民兵个人和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c. 指导民兵进一步提升押解训练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方法: 1. 授课法:通过讲解押解训练的背景和意义,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 2. 演示法:通过示范正确的押解技巧和策略,让学生模仿学习。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和实地押解训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和教训。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模拟押解训练中的表现,评估其掌握的押解技巧和策略。 2. 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押解训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设计押解任务的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和应对能力。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押解训练的背景、技巧和策略等内容。 2. 模拟押解训练场地和装备。 3. 相关案例和视频资料,用于讲解和示范。 教学延伸: 1. 组织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身了解押解任务的实际情况。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押解训练的经验和实践。 3.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比赛或演习,提升押解训练能力。 以上是一个民兵押解训练教案的基本框架,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肖礼俊Ⅰ教学提要● 教学对象分析:学员系全县(市)、区公安机关实战单位,大多从事过技能战术训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战经验。
●●教学内容:一、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动作及应用;二、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动作教学方法的学习教学目的:一、使学员学会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的动作要领;二、共同认识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教学中的一般规律;三、了解各县(市)、区教官开展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训练课程的教学情况,听取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好的做法,帮助分析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并加以研讨形成互动式教学。
●●教学任务:一、掌握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动作;二、学会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教学方法;三、培养学员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快速准确地完成动作;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难点: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和实战运用;学习警械使用、搜身与带离技术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示范讲解、分组训练、纠正动作、总结小评。
●教学要求:一、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严禁嘻笑打闹、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二、仔细听讲、看示范,认真体会,刻苦训练。
●教学时间: 60 分钟×6。
●教学场地及器材:场地:训练中心训练场器材:手铐 30 幅、警棍 30 根、警绳 30 个、垫子 20 床●教官分工:主讲教官 1 名,负责编写教案;负责组织实施教学。
辅助教官 9 名,负责教学器材保障、配合示范演练;分组训练时指导学员技术动作;辅助主讲教官的教学。
Ⅱ教学进程●准备阶段学员队长负责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官报告。
一、教官宣布本次课程的训练提要: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训练要求。
二、进行热身运动:徒手活动(成体操队形):肩关节运动、腰部运动、手腕脚踝运动(共 3 节每节 2×8 拍)。
●实施阶段一、手铐的使用(一)理论提示1、手铐的基本知识(1)手铐的种类:链铐、直板铐、拇指铐和约束带等几种。
正确的搜身方法与押解推荐文章主动制敌的技巧方法热度:巧制持刀歹徒方法热度: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热度:军警自卫格斗术的使用原则热度:关于散打的含义解释热度:关于搜身与押解法,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处理,不能生搬硬套,要做到活学活用,才能在实际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正确的搜身方法与押解。
正确的押解方法一、押解捆绑法是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送往机关的途中所采用的捆绑方法。
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和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的态度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押解捆绑法。
徒步押解法为防止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逃跑,可将其衣领口袋翻到外面,或将其帽子翻过来带,做出明显标记,以便群众监督。
1、抓后衣领押解法: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捆绑后(用各种捆绑方法均可),在押解途中,押解人跟在其左后,用右手抓住其后衣领以防止其逃跑。
2、抓大臂押解法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捆绑后,在押解途中,押解人跟在其左后方,用右手抓住其左大臂以防止逃跑。
3、牵绳押解法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捆绑后,再用一条长三米的绳子,一端捆在其右手腕上打一死结,另一端押解人员握住以防逃跑。
自行车押解法:用自行车押解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时特别要注意交通安全,在押解途中不要骑行。
1、骑坐押解法: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捆绑后,令其骑坐在自行车后货架上。
用一短绳的一端在其右脚腕上绕一圈打一死结,另一端在自行车后平以叉上绕两圈拉紧后打一死结使其右脚不能着地。
再用一条短绳将其左脚用同样方法捆绑好即可。
2、侧坐押解法: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捆绑后,令其侧坐在自行车后货架上。
用一点五米长的绳取中间按活轮做一活轮,将两个园环分别套在其左右两个脚腕上,拉紧后打一死结,然后余绳绕过自行车架后平叉两圈拉紧打一死结即可。
两辆摩托车押解法:(1)骑坐押解法两轮摩托车骑坐押解法和自行车骑坐押解法基本相同,只是将两脚固定在左右脚踏蹬上即可。
(2)横押解法令犯罪分子横趴在两轮摩托车的后坐上,用一根长一点五米的绳,取中间按活轮做一活轮,将现两园环分别套在其左右两手腕上,拉紧后打一死结,然后将绳拉至后脚踏蹬上缠绕两圈打一死结。
正确的搜身及押解正确的搜身方法一、展臂靠墙搜身法搜身方法:军警将暴徒捕获后,应该命令暴徒两脚开立,两臂伸直上举,面向墙壁,以墙或其它支撑物作为依靠,要使其胸腹部靠在墙壁上,两脚尖抵住墙根,对暴徒进行由上至下的搜身检查。
先摸索上体,由头开始,颈、肩、胸的顺序时行。
尤其注意上衣领口及口袋,而后对其下身进行搜查,按腹、腰、腿、脚的顺序进行。
尤其对暴徒腹前要特别检查,如暴徒反抗或逃跑时,可用一只手擒拿住暴徒一只手腕,另一只手进行搜查,而后交换另一只手搜查。
搜身要点及注意事项:双手摸索时要挤压,而不是抚摸检查凶器,如搜出一件凶器时,还不继续仔细的检查,绝不能盲目乐观,以为暴徒身上只隐藏一件凶器,而对自己造成险情。
二、俯卧式搜身方法此法在没有依靠物或暴徒欲反抗时使用,军警命令暴徒原地俯卧,双手位于头后紧紧抱住头,两腿尽可能分开,然后对暴徒进行由上至下的搜查。
搜身要点及注意事项:同展臂靠墙搜身法相同。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一只脚放在暴徒的两腿间,防止其剪腿反攻,将自己摔倒而跑掉。
三、下跪式搜身法搜身方法:在没有依靠物时使用,军警命令暴徒双脚开立,屈膝下跪,双臂上举、屈肘,双手位于脑后,在暴徒背后进行搜身。
搜身要点及注意事项:同展臂靠墙搜身法相同,特别注意的是,如搜查暴徒前胸、腹部时,不要在其正前摸索,要在其背后蹲,一只手抓握暴徒双手,另一只手由其肋侧前伸、摸索,而后左右手交换,再对其另一侧摸索,避免被暴徒控制双手而被其跑掉。
正确的押解方法一、押解捆绑法是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送往机关的途中所采用的捆绑方法。
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和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的态度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押解捆绑法。
徒步押解法为防止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逃跑,可将其衣领口袋翻到外面,或将其帽子翻过来带,做出明显标记,以便群众监督。
1、抓后衣领押解法:将犯罪分子或违法分子捆绑后(用各种捆绑方法均可),在押解途中,押解人跟在其左后,用右手抓住其后衣领以防止其逃跑。
上铐训练教案8篇上铐训练教案篇1队列训练流程整理着装arr;整齐、报数arr;立正稍息arr;跨立arr;停止间转法arr;行进与挺直arr;蹲下、起立队列训练要领1、整理着装动作要领:当听到整理着装的口令后,双手从帽子开始,自上而下,将着装整理好,必须时,也能够相互整理。
整理完毕,自行稍息,听到停的口令,恢复立正姿势。
2、整齐、报数整齐动作要领:当听到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后,基准兵不动,其他人员向右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员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的右第三人为度。
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快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报数动作要领:当听到报数的口令后,横队从右至左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3、立正稍息立正动作要领:当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两眼向前平视。
军训完整队列训练教案稍息动作要领:当听到稍息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坚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4、跨立动作要领:当听到跨立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坚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5、停止间转法动作要领:当听到右(左)(下同)的口令后,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转90度,体重落在右脚,左脚取捷径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拢时,两脚挺直,上体坚持立正姿势。
向后转时,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6、行进与挺直齐步与立定动作要领: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依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摇摆,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放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批准人:手铐的使用教案单位:山东省桓台县公安局讲授人:毕宜明授课对象:在职民警制作时间:2012年2月上铐与搜身带离技术教案Ⅰ教学提要●教学对象:在职民警20人,没有受过控制技术训练,有手铐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掌握手铐使用规范操作相关知识及上铐方法和搜身带离技术。
2、树立正确的战术理念和战术意识。
●教学内容:1、手铐使用规范操作相关知识2、上铐基本技术3、搜身带离技术●教学要求:1.主讲教官要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和教案,演练教学进程,做好课前准备。
2.辅助教官根据主讲教官要求,熟练掌握上课内容要点及教学进程,协助主讲教官做好课前及课中演练,做好训练保障。
3.学员要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严禁嘻笑打闹,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学员要仔细听讲、看示范、认真体会、刻苦训练。
●教官分工:主讲教官:1名,负责编写教案;组织实施教学。
辅助教官:1名,负责教学器材保障、配合示范演练;分组训练时指导学员技术动作;辅助主讲教官的教学。
●教学重点:上铐方法,搜身手法。
●教学难点:上铐时对手腕的控制。
●教学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教学互动,检查讲评。
●教时安排:180分钟●场地器材:警体训练馆;手铐10付。
Ⅱ教学进程●教学准备(5分钟):一、学员队长负责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官报告。
二、教官宣布本次课程的训练提要:课目、目的、内容、重点、时间、地点、方法、要求。
三、进行热身运动:徒手活动:(成体操队形散开)体操内容——颈部运动、扩胸运动、肩关节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脚踝运动、弓步压腿、扑步压腿。
(共8节每节按4×8拍活动)●教学实施(80分钟):一、手铐使用规范操作相关知识1、法律依据:《条例》第八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1)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
批准人:年月日搜身、捆绑、上铐、押解教案作业准备1、准备教具,清点人员。
2、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搜身、捆绑上铐与押解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掌握动作要领及组织训练的方法。
内容:一、搜身二、捆绑三、上铐四、押解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讨论研究,小结讲评。
时间:6课时地点:训练场要求:1、认真听讲,仔细观摩。
2、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保障:(略)作业实施第一个教学内容:搜身[理论提示]搜身是我们执法者在制服暴徒后所必须实施的战斗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环节。
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使用这种技术,暴徒时刻都会对我们执法者形成巨大的威胁。
一、搜身的原则1、要迫使犯罪失去重心的情况下进行搜身。
2、搜身过程中不准罪犯有任何举动和声响,更不准回头说话。
3、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靠的太近。
4、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被搜者反抗或“第三者”袭击。
5、要注意加强对女犯的搜身检查二、搜身的常用方法和重点部位搜身时要将身体每一部位都搜到。
其主要方法有:1挤压:手掌不时用力按压,同时用手指抓掐。
对躯干部位搜身时,挤压方法较为适宜。
2拍打:用手掌拍击目标身体进行搜身。
3触摸:用手掌贴在衣服上缓慢移动,用掌心感觉所能触及的异状物体。
4翻撩:将目标衣服撩开,或者将其衣裤口袋翻出露在外面进行检查。
下面我们以假设敌的形式给大家介绍敌凶器隐藏在身上的重点部位,以供大家在搜身时的注意检查。
(1)头上戴的帽子里,可能隐藏有小刀、刀片、绳子等凶器(2)衣服领子,可能用胶布粘有刀片等凶器。
(3)上衣兜里,可能藏有短枪、小刀、钢笔等凶器。
(4)手腕上如带护腕,里面可能隐藏有绳子、刀片等凶器。
(5)颈上带项链,项链上可能系有小刀等凶器。
(6)腹前腰后,可能带有短枪、匕首及特制的腰带扣环等凶器。
(7)腋下,可能隐藏着凶器。
(8)小腿内侧,可能系有短枪、匕首、小刀等凶器。
(9)袜子里,可能有贴或系绑在踝关节上的小刀等小型凶器。
(10)鞋子里,可能隐藏着凶器。
凹型鞋跟里可能隐藏小刀,剃须片等凶器。
[动作讲解]三、搜身步骤和姿式1、站立式搜身站立式搜身是利用墙壁、树干、栅栏车厢的一侧、门板等或其他的任何直立的平面物体,使罪犯斜倚其上进行搜身。
通常是让罪犯面对墙壁站好之后,命令他五指分开、双手摊开、用指尖撑墙、两臂间距离要有两个肩宽,接着命令他两腿分开,越大越好,并远离墙壁。
在不引起跌到的情况下,脚与墙之间的距离应尽可保持最远,从而罪犯身体前倾,与墙大约成45度角,我从其后侧接近自上向下搜其全身。
从右侧搜查时,要将我左脚放置在罪犯右前,并随时将其摔倒。
2、下跪式搜身即令罪犯双手交叉放置头后,背向我跪下、两脚裸交叉在一起。
我从后面靠近并将一脚插进其交叉的两脚间,重心前移,用膝顶其背部,用一手抓其手指和头发。
在搜其前胸时,要将其身体拉向一侧,使罪犯上体成侧倒姿式。
3、俯卧式搜身令罪犯全身俯地,双手交叉放置头后,双腿交叉成重叠。
我从后侧接近并用双手抓住罪犯的手指和头发,将一腿屈膝跪压在其髋腰部位,搜查一侧,然后在换到另一侧,采用同样的方法搜查。
搜查其体前时,可从罪犯头部上方一侧接近,用枪指向罪犯头部并命令其双手交叉收于背后,自己反过来仰身朝上,然后用衣服或其它遮盖物蒙住其脸,档住其视线后再搜查其体前部位。
[组织练习]第二个教学内容:捆绑[理论提示]捆绑是制服歹徒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防止罪犯在暂时看管和押送途中逃跑的一个主要手段。
[动作讲解]绳结的打法介绍:1、引轮2、活轮3、单结4、死结5、警绳的携带方法捆绑方法介绍:一、押解绳:适用于长途押解,可结合使用手铐,既不影响罪犯必要的活动,又不易脱逃。
动作要领:将绳折半,令罪犯跪下,或两脚分开站立,我位于罪犯身后,将单结放于罪犯颈后,两绳分开由胸前交叉,在罪犯两大臂上缠绕两圈,余绳从内圈穿过成活轮抽紧;再将两绳交叉穿过活轮在背后打一单结,余绳穿入单结孔抽紧打一引轮即成。
二、执行绳:对执行死刑的罪犯使用。
捆绑时,要特别提高警惕,严防罪犯垂死挣扎。
动作要领:将绳折半,在折半之端打一单结,令罪犯跪下,我位于罪犯身后,将单结放于罪犯颈后,两绳分开由前向后在罪犯两臂上缠绕四至五圈,余绳从末圈内穿过;将罪犯两手拧至背后合在一起,两绳在罪犯腕上缠绕两圈打一单结,余绳穿过单结孔抽紧打一引轮套在罪犯脖子上即成。
三、腰手绳:适用秘密押解动作要领:将绳折半,令罪犯两脚分开站立,我位于罪犯身后,在折半之端作一活轮套住罪犯右手腕上抽紧打一难结,余绳穿过难结结孔;在绳内三十五公分处作一活轮由后绕过在罪犯左手腕上缠绕两圈打一死结即成,余绳放于罪犯裤兜内,令罪犯双手插入裤兜。
四、其他捆绑法1、腕指捆绑法腕指捆绑法用一跟长约2米的细绳来完成,既用绳子的中间部分捆住其腕并打成结后,用一端其捆住其小指,再用另一端捆住其拇指,然后使这两绳头分别从其被紧紧缠绕的手指缝中穿过,再其被缠住的腕部后侧打上结扎死,或者缠住其拇指和小指之后,分别打上结扎死。
2、“8”字式用一公尺左右长的绳打一引轮套在罪犯右手腕上抽紧,从罪犯颈上缠绕一圈成“8”字形,余绳在罪犯左手腕上缠两圈后打一死结即成。
3、抱颈捆绑法用一根长1、5米左右的绳子,一端捆扎住其右腕,并将其右腕经体前吊至左肩上。
然后将绳子另一端经颈部后侧绕至右肩上,再把其左腕经体前吊至右肩上,拉紧捆牢。
此种捆法可使其双臂盘抱于颈前,两臂贴颈与颈部固定。
4、抱臂捆绑法用一根两米左右的长绳。
一端捆扎在其右手腕并扎死拉紧,将右碗经体前拉至左液下,然后把另一端贴其后背绕至右液下,再将其左腕经体前拉至右液下,并用绳缠绕其左腕数圈扎死、扎紧。
此种捆法可使其两臂盘抱于胸前,两手紧帖液下,与躯干固定。
5、全身捆绑法用一根长约三至四米绳子的中端在罪犯背后重叠捆住其双腕并打成死结,然后将其双臂尽量向上方拉紧用绳子一端绕过其颈部前侧向后拉紧,并缠绕其手腕、固定打成死结。
再用绳子另一端向下延伸,捆住其折叠的两脚踝关节并用力拉紧扎死。
此种捆法可将其全身固定,使其颈、臂、腿三者互相牵拉制约,无法解脱。
五、简易器材:腰带、鞋带、领带、手帕、电线等。
将歹徒制服,令其解下鞋带成俯卧姿式用鞋带将其双手反捆在背后或胸前。
捆绑时反剪其双臂,使其双手相对,两腕贴紧,用一根鞋带在其双腕部位紧缠数道,然后在两腕间环行带上再横向捆扎,以加固环行带,将带子两端相和打上结。
用另一跟鞋带的一端将歹徒的两个小指根部并列捆在一起扎紧。
再用另一端从其腕部环行带中间绕过拉紧并捆住其两个拇指根部。
皮带捆绑法:将罪犯两小臂反剪于身后、上下重叠。
用皮带尾部朝上、扣环部分朝下放置其背中间。
抓住扣环,用皮带在其下方胳膊的手腕处缠绕数圈牢牢捆紧,然后在缠绕上方手腕数圈并穿过皮带扣环扣紧。
捆绑时要使罪犯双臂紧紧靠拢并扎扣牢固。
捆绑后,为避免罪犯叫喊或用牙齿咬断绳索,可用手巾、手帕、衣物、胶布、小木棒等塞住罪犯嘴巴;未避免罪犯窥视我队员的行动,可用衣物或布条等物品遮挡住罪犯的眼睛。
[组织练习]第三个教学内容:上铐[理论提示]上铐是制服罪犯、限制其自由活动能力的一种手段。
[动作讲解](一)站立式上铐用左手将其左臂卷别于身后扣压其腕达到控制。
随之右手取铐铐住其右腕,用三个指头抓住铐环,再将右臂拉到背后与左腕铐在一起。
或命令罪犯面向墙站立,两臂伸开,手背贴墙。
我队员用右手控制其右腕或手指,并给予一定的压力,随之令其左手背后,然后先铐其左手腕,再铐右手腕。
如罪犯决绝服从,可用左手抓其头发迫使其服从。
(二)俯卧式上铐命令罪犯俯卧式在地,从罪犯的一侧接近,用右膝跪压其右肩,用双手卷别其右腕并撅别其右臂。
随之用右手控制,左手取铐铐住罪犯的右腕,抓住铐环,然后将其左臂卷别于背后,在其左腕上铐。
上铐后站在他的侧面,用双手抓住其肘窝,或左手抓左臂,右手抓住其右臂或双手抓住头,扭住罪犯向上拉,使其身反转成做姿,然后辅助其从蹲到站起。
(三)跪式上铐命令其双手交叉放置头后跪下并将两脚踝骨交叉,用左手抓住他交叉的小指,右手推压其后背使其挺腹仰身,同时把左脚放在其左膝前,用膝关节顶住其臀部,先铐其右手并用三个手指抓住铐环,在把其左腕拉到背后控制住,继续顶住臀部,然后把他的右手拉到背后与左手铐在一起。
(四)特殊铐法在临时看管期间或铐少而罪犯多的情况下,或押解途中。
为防罪犯逃掉,可采用以下几种特殊铐法。
1、一铐二人。
第一种方法是让两名罪犯并肩站好,令右边的歹徒右手背到身后,将手掌外翻铐上然后将空铐环从其皮带里穿过采用同一种方法铐住另一名罪犯的右腕;第二种方法是将两名罪犯的右手同时在胸前铐在一起;第三种方法是将铐的一头铐住一名罪犯的手、用另一头靠住另一名罪犯的脚踝。
2、两铐两人。
将罪犯二人的左臂交叉挽在一起,然后分别将他们的手掌翻向外,铐在背后;将罪犯而人的右臂与右臂交叉再一起之后,用一副手铐将其两罪犯的右腕铐在一起,在用另一副手铐将其的两罪犯左腕铐在一起,即将他们的手臂在背后交叉的铐住。
3、两铐三人。
将第一人手掌朝外铐在背后。
令第二人右臂穿过第一人的手臂背到身后,用第二副手铐铐住其右腕,再铐住第三人的右腕。
铐好之后,三人的脸应朝着同一方向;另一种方法是令第二人左臂穿过第一人的右臂,并在第一人的背后与第三人的右手腕铐在一起。
4、两铐四人。
此种方法必须在队友的协助下,才能进行,单兵不得使用此法。
首先令两名罪犯背对背站好,用一副手铐把他们的右手铐住,然后命令另外两名罪犯站在他们的两侧,也背对背,此时成四角形,用第二副手铐铐住第三人的右腕,把空铐环在第一副手铐的连接环上绕一圈后,再铐住第四个的右腕;或令罪犯二面对面站立,用一端手铐铐住一方的右腕,将另一端铐住另一罪犯的右脚踝,然后另外两名罪犯面对面站在前两二罪犯的左右侧,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另一副手铐分别铐住他们的一侧手腕和另一侧脚踝,并将第二副手铐的连接环缠绕在第一副手铐的连接环上。
此时使两名罪犯的手臂与另外两名罪犯的两脚互相牵连,从而使他们的上身与下身互相牵制。
[注意事项]使用手铐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在使用手铐时,先将暴徒上铐,而且再搜身,以减轻对暴徒搜身时对我进行的攻击威胁。
(2)不能与暴徒面对面上铐,以免遭暴徒向我攻击,他会乘我不备,在上铐时用膝顶我裆部,或上铐后,其挥动上臂,以手铐作为武器砸、打我头部。
所以,上铐时一定要将暴徒双手铐在其背后,以消减其反抗能力。
(3)不能将自己的手与暴徒的手铐在一起(电影表演中经常会看到这种场景),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暴徒随时都能向我攻击;如果暴徒有帮凶解救时,我更是有手难挡;暴徒如撞车或跳楼自杀时,我也可能成为殉葬品。
(4)用一副手铐铐两名暴徒时,不要把两暴徒异名手铐再一起,这样会使他们活动余地很大,而应把他们的同名手铐在一起,使两名暴徒都行动不便,以减少其手臂配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