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效液相色谱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9.02 KB
- 文档页数:4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蛋白质分离检测中的应用吴少辉;张成桂;刘光明【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年(卷),期】2011(000)008【摘要】The unique absorption,high activity and diversity of bioactive peptide arouse people's interest in applica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studythe separation and analyses of polypeptides so as contribute to industrializa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is the effective and normal method because of its good repeatability and high resolution ratio.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HPLC inthe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polypeptides.%生物活性肽以其独特的吸收机制、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分离与分析技术是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中之重。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多肽类物质分离、分析上的应用。
【总页数】3页(P63-65)【作者】吴少辉;张成桂;刘光明【作者单位】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671000;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671000;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6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2【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蛋白质分离检测中的应用 [J], 唐玲玲;夏明2.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兽药检测中的应用 [J], 孙思;王安波;杨梅;汪俭;刘文锋3.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在乳品检测中的应用 [J], 王丽珊;杨锦明;李夏蕾4.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中合成着色剂检测中的应用 [J], 赵俊;刘虹5.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J], 杨正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分离制备中的应用第一章绪论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简称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是一种高效、快速、灵敏、准确、稳定、经济的分离和分析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被广泛应用以来,已成为化学、医药、环境、食品、农药等领域最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
第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原理HPLC是一种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利用样品溶于流动相,在一定条件下与固定相作用,经过不同程度的吸附、分配、离子作用、筛选作用等综合效应,完成各种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和定量测定等目的。
高效液相色谱仪通常由采样系统、泵液系统、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五部分组成。
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离制备中的应用HPLC技术在药物领域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成分的分析、对比质谱分析、生物活性物质测定等方面。
同时,HPLC技术还可用于药物的分离、提纯等工艺环节。
第四章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生物分离制备中的应用HPLC技术在生物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成为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精细分离、高效纯化、测定、分级及确定分子结构等方面必不可少的工具。
HPLC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领域还包括蛋白质结构分析及质量控制、酶活性测定、蛋白质交联、肽段合成及小分子药物筛选等。
第五章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分离制备中的应用HPLC技术是食品检测及分析领域的一种重要手段,可用于食品中非法添加禁用药物和毒素、食品成分及添加剂的分析、食品的质量检测等。
同时,HPLC技术还可用于食品成分的纯化、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测定等方面的工作。
第六章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环境分离制备中的应用HPLC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可用于大气、水体、土壤、食品等多方面的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和鉴定。
同时,HPLC技术还可用于水资源、空气等领域中的对偶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分析。
第七章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优化分离制备的方法在HPLC分离制备过程中,如何优化技术条件以提高分离、纯化或测定效果是非常关键的。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蛋白纯化中的应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Ion Exchang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IE-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蛋白质与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溶液pH和离子浓度来实现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蛋白纯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着重介绍其在蛋白纯化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IE-HPLC工作原理及基本步骤IE-HPLC是一种基于离子交换作用的色谱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固定在色谱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对蛋白质的吸附和解吸进行分离。
一般包括样品处理、样品加载、洗脱和再生等步骤。
在色谱柱中,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带有正或负电荷的离子交换基团。
当样品溶液通过色谱柱时,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会与离子交换基团发生静电作用而被吸附。
随后,通过改变洗脱缓冲液的离子浓度和pH 值,使蛋白质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解离,实现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二、IE-HPLC在蛋白纯化中的优势1. 高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特定的离子交换性能,能够选择性地吸附目标蛋白质,从而实现对杂质的去除。
2. 高效性能:离子交换树脂的表面积大,特殊的孔隙结构,以及高效的液相流动系统,使得IE-HPLC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和高效的纯化能力。
3. 较强的适应性:IE-HPLC对溶液pH和离子强度的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多种样品条件下的蛋白质纯化需求。
4. 可控性强:能够通过调节洗脱缓冲液的pH值和离子浓度来实现蛋白质的特异性洗脱,从而满足对目标蛋白质纯化的需求。
三、IE-HPLC在蛋白纯化中的应用1. 分离纯化近纯的蛋白质:IE-HPLC能够将目标蛋白质与杂质有效地分离,从而获得近纯的蛋白质样品。
2. 提取特定蛋白质亚型或同工酶: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对蛋白质的亚型或同工酶有很好的分离效果,能够有效地提取目标蛋白质的特定亚型。
高效液相色谱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生物过程,包括信号传导、代谢调控和结构支持等。
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而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析的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精确性和高灵敏度等优势,已经成为蛋白质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HPLC是一种在液相中进行分离和定量的色谱技术。
它可以通过对样品中的分子进行溶解和分离,得到各个组分的峰值,并通过峰的面积或高度来确定样品中目标分子的含量。
在蛋白质分析中,HPLC可以用来实现多种分离方式,包括离子交换、逆向相和亲和层析等。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特性和分析目的来选择,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有效分离和定量。
离子交换色谱是HPLC常用的一种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该技术通过样品中蛋白质与固定在色谱柱填料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分离和定量。
具体来说,当样品溶液通过填料时,离子交换基团会与蛋白质表面的带电部分发生静电作用,使得带电的蛋白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反复吸附和解吸附。
通过改变流动相的pH值和离子浓度等条件,可以调控蛋白质在离子交换柱上的保留和洗脱,从而实现对不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逆向相色谱也是常用的HPLC技术之一,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定量。
逆向相色谱的原理是将样品中的目标蛋白质与填料上的疏水基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与离子交换色谱不同的是,逆向相色谱需要通过有机溶剂和缓冲液的梯度洗脱来控制目标蛋白质的保留和洗脱。
逆向相色谱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以实现对多个蛋白质的同时分离和定量,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亲和层析是HPLC中常用的一种选择性分离技术,通过特定配体与目标蛋白质之间的特异性结合而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
亲和层析可以通过配体的特异性识别目标蛋白质的结构域或功能基团,从而实现高效分离。
例如,将金属离子与亲和剂配合,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含有特定金属结合位点的蛋白质;将抗体或受体蛋白固定在填料上,可以选择性地捕获与之结合的配体或激素蛋白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生物制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在生物制品分离纯化领域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简称HPLC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HPLC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操作程序等方面介绍其在生物制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一、HPLC技术基本原理HPLC技术是一种在高压下进行的液相分离技术。
在液相载流体下,样品分子经过固相柱填充物层次分离,按特定时间顺序从柱底层抽取出来并监测后,依据峰的出现时间和强度来确定它们的相对量。
HPLC仪器的主要部件包括输液泵、进样器、柱子、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器。
二、HPLC技术的应用领域HPLC技术在分离纯化领域中主要应用于分离提取具有生物活性分子,例如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等的精细制备和副产物去除、分析检测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其应用领域:1.生化药品制备中的应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等的纯化、分离,可以使其同时达到相应的纯度和活力。
HPLC技术对生物大分子的生产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近来,HPLC技术应用在生物技术的分析和制备中更是得到快速发展。
2.食品科技的应用:对于一些如葡萄糖和果糖等甜味剂的制备、精制,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也为这些分子的分离纯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此外,HPLC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糖衣肽类的研究、稳定性考察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3.环境科学的应用:HPLC也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以快速高效的对环境样品,如土壤,水等中的物质进行检测和准确分析,从而从基础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三、操作程序HPLC技术因操作简单、操作快捷,应用范围广,因此在分离纯化领域被广泛采用,而其中所使用的操作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预凝胶柱层析法:可以应用于分离际聚物和肽。
2. 离子交换层析法:适合对于蛋白质及其组分进行大规模分离纯化。
3. 大分子体积排除色谱法:主要用于高分子纯化。
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用于非极性溶剂中物质的分离。
蛋白质分析中的液相色谱技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在现代生物学中,对蛋白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
蛋白质分析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其中,液相色谱技术已经成为了蛋白质分析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液相色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基于物质在流动液相中因理化性质的差异而发生分离的一种分离技术。
利用固定相、流动相及它们与样品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参数,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并测定。
流动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其中最常见的是液体。
与其他分离方法相比,液相色谱技术有着具有很多优点,如分离效果好、分离剂用量低、操作简单快捷、可靠性高等,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生化、制药、食品、环境等领域。
目前,液相色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析之中。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蛋白质分离纯化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实现对蛋白质的快速高效分离纯化。
根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液相色谱可以对蛋白质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离。
例如,按照蛋白质的相对大小进行分离的凝胶过滤色谱,按照蛋白质的电荷性质进行分离的离子交换色谱与电泳;按照蛋白质的疏水性进行分离的反相色谱与亲水色谱等。
通过液相色谱技术,不仅可以获得纯净的蛋白质,还可以对混杂物进行有效的去除。
这为后续的蛋白质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蛋白质定量液相色谱技术也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定量。
对于蛋白质的定量需要了解蛋白质的含量、结构、各种功能配体的亲和性,从而推断其生物学性质和功能特点。
目前,蛋白质定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液相色谱技术是最具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例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定量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方法可以测定点钴原激活因子等的生物活性物质的蛋白质含量,用毛细管电泳定量可以测定血清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各种蛋白质。
三、蛋白质序列分析液相色谱技术也可以实现蛋白质序列的解析。
对于蛋白质的序列分析,通常采用色谱方法和质谱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液相色谱方法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吸收法在蛋白质测定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蛋白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重要,蛋白质分离分析测定技术对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及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介绍一下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吸收在蛋白质测定中的应用。
关键词:蛋白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吸收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编码的α氨基酸之间通过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经翻译后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有活性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在体外通过各种生物工程的途径被人工制造出来,造福于人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组学已经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蛋白质分离分析测定技术对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及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人体中氮的唯一来源,具有糖类和脂肪不可替代的作用。
蛋白质与营养代谢,细胞结构、酶、激素、病毒、免疫、物质运转、遗传等密切相关,其分离与定性、定量分析是生物化学和其它生物学科、食品检验、临床检验、诊断疾病、生物药物分离提纯和质量检验中最重要的工作。
目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很多,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吸收法等。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蛋白质测定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它可用来进行液固吸附,液液分配,离子交换和空间排阻色谱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有五个特点:①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加高压。
②高效:分离效能高。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蛋白质富集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分子,对其进行富集和纯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HPLC技术在蛋白质富集中的应用,并介绍几种常用的富集方法。
一、蛋白质富集的意义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细胞过程、功能调控等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生物样品的复杂性和蛋白质的低丰度,直接从混合物中富集蛋白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富集蛋白质对于后续的质谱分析、蛋白质组学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HPLC技术在蛋白质富集中的应用1. 逆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逆相HPLC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富集方法。
逆相HPLC利用柱填料的亲水性,将蛋白质与溶剂进行分离。
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的性质,如有机溶剂的浓度、pH值等来控制蛋白质的保留时间,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富集。
2. 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是一种利用亲和剂与目标蛋白质的特异结合来富集蛋白质的方法。
在HPLC中,亲和层析通常采用固定的亲和剂,如金属离子、抗体、DNA或RNA等,将其固定在柱填料上。
样品中的蛋白质与亲和剂发生特异的结合,其他非目标物被洗脱,最后目标蛋白质经过洗脱过程得到富集。
3. 尺寸排阻层析法尺寸排阻层析是利用填充固定相中空隙大小的差异来分离富集蛋白质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富集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如抗体。
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基准,较小的物质能够渗透到填充固定相中的空隙中,而富集蛋白质则被留在填充固定相的表面,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富集。
三、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1. 样品制备:蛋白质样品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如去除杂质和浓缩等。
样品准备的质量对于后续的分离和富集过程至关重要。
2. 填充柱准备:根据所选用的富集方法,合理选择柱填料,并进行合适的预处理。
柱填料的质量对于蛋白质的分离和富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3. 流动相的选择: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富集的目标,选择适当的流动相配比和pH值。
高效液相色谱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蛋白质是一种长链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大,在溶液中扩散系数大,易变性,者增加了普通方式分离蛋白质的困难。
高效液相色谱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因而具备高速、高效、高灵敏度的特点。
已被广泛应用于分离蛋白质。
蛋白质在物理、化学及功能上的差异为蛋白质的分离检测提供了基础。
根据蛋白质的大小、电荷、疏水性等特性,可以选择不同模式来分离目标蛋白。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应用广泛。
由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固相载体的疏水性,它可以根据流动相中被分离物质分子疏水性的不同而发生强弱不同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不同分子在反相柱中彼此分离。
疏水性弱的样品,分子和固定相间的作用弱,因而较快流出。
在反相液相色谱中,蛋白质分子在通过色谱柱时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去折叠,使得蛋白质分子内部某些疏水残基暴露,并与固定相相互作用。
这是反相液相色谱在蛋白质分离中的一个有力因素。
同时蛋白质有一个特殊的保留机制,这是由吸附机制与分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蛋白质的分离中,初始洗脱条件下洗脱液中有机成分的浓度较低,分子与固定相疏水作用强,几乎完全被固定相吸附;而一旦洗脱液中有机成分达到特定浓度,使得蛋白质与固定相的作用小于它与流动相间的相互作用时,分子完全从固定相上洗脱。
正是由于蛋白质的这种特殊的保留机制,洗脱液成分极微小的改变就会大大影响蛋白质的保留行为从而保证蛋白质得以完全分离。
蛋白质通常是强极性的化合物,与碳十八色谱柱结合较困难。
另外,反相液相色谱常用的流动相,如甲醇、乙腈等都能使蛋白质变性沉积而使色谱柱报废。
因此,在反相液相色谱用于蛋白质分离时,一般使用低pH流动相,室温或较高温度以及使用乙腈或异丙醇作为有机部分,三氟乙酸作为流动相添加剂。
离子交换色谱是最早被用于蛋白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的结合来测定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
因为离子交换色谱要求分离样品具有带电性质的差异。
而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以及在不同pH值溶液中带电性质会发生变化的特性,使得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蛋白质成为可能。
离子交换色谱又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色谱。
大多数蛋白质在pH值为6到8时,带负电荷,因此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来分离,如人乳或牛乳中的骨桥蛋白。
对于一些等电点较高的蛋白质,如乳铁蛋白,则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更为有效。
在选择离子交换剂时,聚苯乙烯离子交换剂等疏水性较强的离子交换剂一般常用于分离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离子、氨基酸、核苷酸等。
而纤维素、葡聚糖、琼脂糖等离子交换剂亲水性较强,适合于分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其中离子交换纤维素目前种类很多,其中以DEAE-纤维素(二乙基氨基纤维素)和CM-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最常用,它们在生物大分子物质(蛋白质,酶,核酸等)的分离方面显示很大的优越性。
一是它具有开放性长链和松散的网状结构,有较大的表面积,大分子可自由通过,使它的实际交换容量要比离子交换树脂大的多;二是它具有亲水性,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吸附的不太牢,用较温和的洗脱条件就可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不致引起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变性和失活。
三是它的回收率高。
所以离子交换纤维素已成为蛋白质分离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离子交换剂。
生物素和亲和素
生物素(biotion)和亲和素(avidin)之间具有很强而特异的亲和力,可以用于亲和层析。
如用亲和素分离含有生物素的蛋白等。
生物素和亲和素的亲和力很强,其解离常数为10 15M,
洗脱通常需要强类的变性条件,可以选择biotion的类似物,如2-iminobiotin、diiminobiotin等降低与avidin的亲和力,这样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其从avidin上洗脱下来。
另外,可以利用生物素和亲和素间的高亲和力,将某种配体固定在基质上。
例如将生物素酰化的胰岛素与以亲和素为配体的琼脂糖作用,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的亲和力,胰岛素就被固定在琼脂糖上,
可以用于亲和层析分离与胰岛素有亲和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
这种非共价的间接结合比直接将胰岛素共价结合与CNBr活化的琼脂糖上更稳定。
很多种生物大分子可以用生物素标记试剂(如生物素与NHS生成的酯)作用结合上生物素,并且不改变其生物活性,这使得生物素和
亲和素在亲和层析分离中有更广泛的用途。
3.维生素、激素和结合转运蛋白
通常结合蛋白含量很低,如1000升人血浆中只含有20毫克Vit -7-10-B12结合蛋白,
用通常的层析技术难于分离。
利用维生素或激素与其结合蛋白具有强而特异的亲和力(解离常数为10 16M)而进行亲和层析则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由于亲和力较强,所以洗脱时可能需要较强烈的条件,另外可以加入适量的配体进行特异性洗脱。
4.激素和受体蛋白
激素的受体蛋白属于膜蛋白,利用去污剂溶解后的膜蛋白往往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难
于用通常的层析技术分离。
但去污剂溶解通常不影响受体蛋白与其对应激素的结合。
所以利用激素和受体蛋白间的高亲和力(10 6-10? 12M)而进行亲和层析是分离受体蛋白的重要方法。
目前已经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出了大量的受体蛋白,如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吗啡、胰岛素等等多种激素的受体。
5.凝集素和糖蛋白
-D-甲基葡萄糖苷洗脱。
同样,用适当的糖蛋白或单糖、多糖作为配体也可以分离各种凝集素。
a-D-甲基甘露糖苷或a-D-吡喃葡萄糖苷的糖蛋白,麦胚凝集素可以特异的与N-乙酰氨
基葡萄糖或N-乙酰神经氨酸结合,可以用于血型糖蛋白A、红细胞膜凝集素受体等的分离。
洗脱时只需用相应的单糖或类似物,就可以将待分离的糖蛋白洗脱下来。
如洗脱伴刀豆球蛋白A吸附的蛋白可以用a-D-吡喃甘露糖苷或a凝集素是一类具有多种特性的糖蛋白,几乎都是从植物中提取。
它们能识别特殊的糖,因此可以用于分离多糖、各种糖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甚至完整的细胞。
用凝集素作为配体的亲和层析是分离糖蛋白的主要方法。
6.辅酶
核苷酸及其许多衍生物、各种维生素等是多种酶的辅酶或辅助因子,利用它们与对应酶的亲和力可以对多种酶类进行分离纯化。
例如固定的各种腺嘌呤核苷酸辅酶,包括AMP、c AMP、ADP、ATP、CoA、NAD+、NADP+等等应用很广泛,可以用于分离各种激酶和脱氢酶。
7.多核苷酸和核酸
利用poly-U作为配体可以用于分离mRNA以及各种poly-U结合蛋白。
poly-A可以用于分离各种RNA、RNA聚合酶以及其它poly-A结合蛋白。
以DNA作为配体可以用于分离各种DNA结合蛋白、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核酸外切酶等多种酶类。
8.氨基酸
固定化氨基酸是多用途的介质,通过氨基酸与其互补蛋白间的亲和力,或者通过氨基酸
的疏水性等性质,可以用于多种蛋白质、酶的分离纯化。
例如L-精氨酸可以用于分离羧肽酶, L-赖氨酸则广泛的应用于分离各种rRNA。
9.染料配体
结合在蓝色葡聚糖中的蓝色染料Cibacron Blue F3GA是一种多芳香环的磺化物。
由于它具有与NAD+相似的空间结构,所以它与各种激酶、脱氢酶、血清清蛋白、DNA聚合酶等具有亲和力,可以用于亲和层析分离。
另外较常用的还有Procion Red HE3B等。
染料作
为配体吸附容量高、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但它有一定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使用时应适当提高缓冲液离子强度来减少非特异性吸附。
10.分离病毒、细胞
利用配体与病毒、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亲和层析也可以用于病毒和细胞的分离。
利用凝集素、抗原、抗体等作为配体都可以用于细胞的分离。
例如各种凝集素可以用于分离红细胞以及各种淋巴细胞,胰岛素可以用于分离脂肪细胞等。
由于细胞体积大、非特异性吸附强,所以亲和层析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基质。
目前已有特别的基质如Pharmacia公司生产的Sepharose 6MB,颗粒大、非特异性吸附小,适合用于细胞亲和层析。
亲和色谱法的基本过程是: 1.配基固相化。
将与纯化对象有专一结合作用的物质,连接在水不溶性载体上,制成亲和吸附剂后装柱(称亲和性)。
2.亲和吸附。
将含有纯化对象的混合物通过亲和柱,纯化对象吸附在柱上,其他物质流出色谱柱。
3.解吸附。
用某种缓冲液或溶液通过亲和柱,把吸附在亲和柱上的欲纯化物质洗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