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mellitus,DM)
- 格式:ppt
- 大小:1014.50 KB
- 文档页数:18
消渴【中西医病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周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
本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是指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或劳欲过度等导致肺胃(脾)肾功能失调,出现阴虚燥热,久则气阴、阴阳两虚或兼血瘀所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病史采集】1.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家族史。
2.有无皮肤、泌尿道及肺部反复感染史、巨大儿分娩史。
3. 尿糖、血糖,有无泡沫尿、视物模糊、四肢麻木。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血压、血糖、眼底检查、肌电图等。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等。
2.器械检查:心电图、胸片、肌电图、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彩超等。
3.特殊检查:ICA、IAA、GAD、IA-2自身抗体测定、血气分析、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C肽释放试验(CRPT)。
【诊断及鉴别诊断】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lo/L(200mg/dl)或;②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126mg/dl)或;③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天按以上三个标准之一复测核实。
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群,伴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常。
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症群,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严重病例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胁生命,常易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
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大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将增加一倍。
我国首次糖尿病调查于1978~1979年在上海10万人口中发现患病率为10.12‰,1980~1981年在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患病率为6.09‰(标化患病率6.74‰),当时我国约有700万糖尿病患者。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
国内各地区患病率相差悬殊,以宁夏最高(10.94‰)、北京次之,贵州最低(1.51‰)。
职业方面,干部、知识分子、退休工人、家庭妇女较高,农民最低,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高于农村中人。
体重超重者(体重质量指BMI≥24)者患病率3倍于体重正常者。
民族方面以回族最高,汉族次之,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仿。
我国糖尿病绝大多数属Ⅱ型(NIDDM),上海10万人中20岁以下者仅1人(0.09‰),IDDM的确切患病率据上医大儿童医院调查研究80~91年及89~93年期间分别为万分之0.61和0.83.1994~1995年在全国约25万人口中(>25岁),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糖尿病和IGT各占2.5%,患病数较15年前增长了三倍多,其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现代化,体力活动减少,营养过剩。
分型(一)糖尿病各型特点如下: 1.胰岛素依赖型(IDDM,Ⅰ型)其特征为:①起病较急;②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③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服糖刺激后分泌仍呈低平曲线;④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为主,一旦骤停即发生酮症酸中毒,威胁生命;⑤遗传为重要诱因,表现于第6对染色体上HLA某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⑥胰岛细胞抗体(ICA)常阳性,尤其在初发病2~3年内。
糖尿病疾病常识英文名称:diabetes mellitus, DM别称:消渴症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并发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好发人群:肥胖者、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者、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病史者就诊指南就诊科室:内分泌科治疗周期: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常用药品:磺酰脲类、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常用检查:尿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否医保:是概览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膜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酣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流行病学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极攀升。
1.以2型糖尿病为例,2013年全国调查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11.1%比9.6%)。
2.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14.7%、维吾尔族12.2%、壮族12.0%、回族10.6%、藏族4.3%。
3.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
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4.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
2013年按体质指数(BMI)分层显示,BMI<25 kg/m^2者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 kg/m2≤BMI<30 kg/m^2者患病率为15.4%,BMI≥30 kg/m^2者患病率为21.2%。
疾病分类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大类:1.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又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
2.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和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疾病分型糖尿病(DM)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
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
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
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继发性糖尿病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
...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
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
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 一般于应激消失后 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临床表现糖尿病环境因素三多一少: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课题】某省糖尿病流行特征的调查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高血糖状态的疾病,病变累及心、肾、肝、眼等器官,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某省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寿命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传染性疾病在全省范围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为“中国糖尿病流行特征的研究”的协作省份之一,为了解该省2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分布情况、主要影响因素,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开展了本项研究。
问题1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本次调查回答什么问题?问题2 该种研究有何特点?应用范围有哪些?问题3 (可暂时不回答,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后思考)临床上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此次只调查2型糖尿病的流行特征,为什么?调查设计调查方法和对象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征的研究”操作指南》的统一要求,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
根据该省省情,首先选择省会城市,再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机抽取一个中等城市、一个小城市、两个相对发达县、一个相对不发达县作为地区样本。
省会城市和小城市再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各随机选择两个区,每个区各随机选择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中等城市选择两个区,每个区各随机选择两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调查现场。
一个相对发达县选择四个行政村,另两个县各随机选择两个镇(乡),每个镇(乡)选择镇(乡)政府所在地并随机选择一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
共计2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镇(乡)政府所在地和行政村。
调查对象为所有在调查点居住5年以上的2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
每个调查点调查480人,共计9600人。
问题4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保证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问题5 抽样调查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问题6 为什么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题7 决定抽样调查样本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问题8 查阅文献,假定我国2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则约需调查多大样本?调查内容及诊断标准采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糖尿病史、糖尿病症状、其它疾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力活动、月经生育史、体格检查和血糖测定等。
diabetes mellitus 翻译关于糖尿病的介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异常所导致的一类慢性代谢紊乱疾病。
它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异常导致人体内的葡萄糖无法被很好的利用,从而导致人体内部的代谢紊乱以及机体的损伤。
糖尿病的分类根据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发生时间不同,糖尿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3种类型。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也叫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英文缩写为IDDM),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患者需要持续注射胰岛素进行控制。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也叫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英文缩写为NIDDM),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作用异常导致的糖代谢紊乱。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控制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期发生的糖代谢紊乱,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是妊娠后期症状较明显,出现频率较高,但是大多数患者在产后都会痊愈。
糖尿病的症状表现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头痛、口渴、口干、多饮、多食等症状,还有特别的是尿多、尿频、尿糖、夜尿增多等表现。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糖尿病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失明、足部坏疽等。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都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要保持饮食均衡、正常体重、适当运动、不吸烟等。
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糖尿病,需要及时的接受医学治疗。
根据不同型号的糖尿病,医生会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等。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患者需要做好自我管理,加强自我监测和药物治疗,才能够控制病情。
如果出现了糖尿病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那么患者就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等手段进行治疗。
因此,及早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尤为关键。
3 步掌握内分泌科需记住的英文缩写17 个缩写个个精悍1. DM:Diabetic Mellitus 糖尿病2. GDM: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妊娠糖尿病3. FPG:Fasting Plasma Glucose 空腹血糖4. PPG:Post-prandial Glucosese 餐后血糖5. NGT: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糖耐量正常6. IGT: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糖耐量受损7. GIGT: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8. IFG: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空腹血糖受损9. I-IFG:Isolate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10. I-IGT:Isolate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单纯性糖耐量受损11. IFH:Impaired Fasting hyperglycemia 单纯性空腹高血糖12. IPH:Impaired Postchalenge Hyperglycemia 单纯性餐后高血糖13. CH:Compound Hyperglycemia 复合性高血糖14. MS:Metabolic Syndrome 代谢综合征15. 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6. GLP-1:Glucagon-like Peptide 1 胰高糖素样多肽类似物17. DPP-IV:Dipeptidyl Peptidase-IV 二肽基肽酶-IV还记不住?记住长了角的猪就行!咳咳,啥?长了角的猪?知道牛角,没听过猪角!话说,PIG HORN 又怎么快速让你记住众多重要缩写?莫急,且看:P:代表Plasma(血浆)、Post-prandial(餐后)I: 代表Impaired(受损)、Isolated(单纯性)、Insulin(胰岛素)G: 代表Glucose(葡萄糖)、Glucagon(胰高血糖素)、Gestation(妊娠)H: 代表Hyperglycemia(高血糖)、Hypoglycemia(低血糖)O: 代表Oral(口的)R: 代表Regulation(调节)、Risistance(抵抗)N: 代表Normal(正常的)再特别提醒几个,如Prandial 指的是正餐,所以Post-prandial 为餐后;怀孕许多人都知道是pregnancy,但妊娠知道的恐怕不多:gestation;Isolated 单纯性、Compound 复合性;都知道fast 是快速的意思,Fasting 空腹也好联想:快速吃肯定是空腹饿了才吃那么快的(其实许多词是来自拉丁语)。
护士英文缩写引言概述:在医疗领域中,护士们时常使用各种英文缩写来简化和快速传递信息。
这些缩写在医疗记录、护理计划和医疗报告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士英文缩写,以匡助护士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缩写。
一、病情和症状相关的缩写1.1 ROS(Review of Systems):系统回顾,用于描述病人的身体系统状况。
1.2 SOB(Shortness of Breath):呼吸难点,表示患者感到呼吸不畅或者气短。
1.3 N/V(Nausea/Vomiting):恶心/呕吐,指患者浮现恶心或者呕吐症状。
二、医疗程序和药物相关的缩写2.1 IV(Intravenous):静脉内,用于描述给药途径,表示药物通过静脉注射。
2.2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指急救人员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来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2.3 NPO(Nil Per Os):禁食,表示患者不能进食或者饮水。
三、检查和测试相关的缩写3.1 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
3.2 CBC(Complete Blood Count):全血细胞计数,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
3.3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一种用于生成身体内部图象的无创检查方法。
四、疾病和疾病管理相关的缩写4.1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统称。
4.2 UTI(Urinary Tract Infection):尿路感染,指泌尿系统的感染疾病。
4.3 DM(Diabetes Mellitus):糖尿病,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五、身体部位和医疗设备相关的缩写5.1 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辅助降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多伴有并发症,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WHO最近发表报告指出,糖尿病已成为威逼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美国闻名糖尿病专家很早就把它比作是驾驭一辆三匹马的战车,精辟地提出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和运动治疗的综合治疗原则。
我国学者又提出掌握糖尿病的五套马车治疗原则:学问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就应当是这套车的驾辕之马,可见其重要性。
本文综述了对糖尿病人有保健作用的食物资源,根据降血糖功能因子的不同有:黄酮类、萜类、多糖类、糖醇类、水溶性膳食纤维类、硫醚类等有助于降血糖的物质资源,以期在充分利用我国现有资源的同时能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有所关心。
1含有各种降血糖功能因子的食品所谓降血糖功能因子(Biologically active cornpounds),是指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改善其症状的生物活性成分。
目前发觉的降血糖活性成分有黄酮类、糖醇类、皂苷类、膳食纤维类(水溶性)、多糖类、硫醚类、糖醇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此外,还有生物碱、香豆精、甾体、多酚等。
1.1主要含黄酮类功能因子的食品目前讨论较多的为植物黄酮类物质[1],但近年也有动物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理比较简单,观点不一,包括抗氧化、抑制α-糖苷酶、拟胰岛素作用、抗炎、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蛋白糖基化等。
1.1.1苦荞麦又称"鞑靼荞麦",主要成分为芦丁、儿茶素等黄酮类,还含有苦荞多酮、膳食纤维、皮素、桑色素、三价铬、植物甾醇等。
主要生理功能:①调整血糖。
主要是芦丁类强化血管物质(PMP)的功效。
②调整血脂。
阻碍白血病细胞增殖、抗癌、防止大脑老化及老年痴呆症和抑制黑色素形成以达到美容等功效。
科普一下:糖尿病的治疗知识!糖尿病英文名称为diabetes mellitus,DM属于内科-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机遭到了限制或出现了功能性障碍,导致了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另外,糖尿病患者特内的含糖量较高,而且体内的新陈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持续的高血糖以及长期的代谢紊乱对患者全身的组织器官会造成严重损伤,特别是眼睛、肾、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性损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另外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酮酸中毒及高渗昏迷等急性并发症。
2.糖尿病治疗的针对症状糖尿病症状主要有代谢紊乱相关症状和高血糖相关的症状两大类。
其中代谢紊乱造成的糖尿病最常见,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症状不明显或者仅有部分症状表现。
下面为大家科普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症状。
多尿: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高,已经超过肾糖阈的标准(8.90~10.50mmol/L),导致经肾小球过滤后产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出现渗透利尿症状。
同时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越高,每天的尿糖排泄量就会加大,而且次数也会增多,血糖含量较高的糖尿病患者一天的尿量可达5500~11000ml左右。
但是老年人及患有肾功能疾病的患者,当肾糖阈增高时,由于尿糖排泄功能受到了障碍,所以这类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轻中度升高时,多尿现象可不明显[1]。
多饮:由于高血糖会使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的多尿行为,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严重不足,有很大的可能或出现细胞内脱水现象,会加重血糖的升高,再加上不断升高的血浆渗透压,会严重刺激糖尿病患者的口渴中枢,由于口渴,增加了日常饮水量,饮水量增加会导致多尿,以此往复。
多食: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食症状的主要原因现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证实。
但是通过对临床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数据分析得出;正常人处于空腹状态时,由于动静脉血中的葡萄糖浓度差距逐渐缩小,会逐渐刺激摄食中枢,进而产生饥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