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方法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测试化妆品的方法化妆品的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室测试和人体试验。
实验室测试是通过在实验室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测试,来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室测试方法:1. 稳定性测试:化妆品在长期存放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其稳定性,不发生分层、沉淀、变质等问题。
实验人员通过模拟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测试,观察化妆品的变化情况。
2. pH值测试:化妆品的pH值对皮肤的影响很大,pH值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皮肤不适,因此需要进行pH值测试。
实验人员使用pH计来测试化妆品的酸碱性,确保其符合皮肤的pH值范围。
3. 致敏性测试: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所以需要进行致敏性测试。
实验人员将化妆品涂抹在动物的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溃烂等过敏反应。
4. 防腐性测试:化妆品中存在微生物滋生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防腐性测试。
实验人员将不同的细菌、霉菌接种在化妆品中,观察是否能杀灭这些微生物。
5. 安全性评估:对于每一种新的化妆品成分,都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
实验人员通过对化妆品成分进行毒理学测试,以确定其是否对皮肤有害。
人体试验是将化妆品应用在人体上,观察其对皮肤的影响。
这种测试方法比较直接,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化妆品的效果和副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体试验方法:1. 斑贴试验:实验人员将化妆品涂抹在人体皮肤的一个小区域上,观察是否会出现红肿、刺痛、过敏等不良反应。
2. 眼刺激试验:将化妆品滴入动物或志愿者的眼睛中,观察是否会引起眼睛不适和损伤。
3. 皮肤刺激试验:实验人员将化妆品涂抹在大面积的人体皮肤上,观察是否会引起红肿、瘙痒、疼痛等不良反应。
4. 群体调查:通过对大量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使用某种化妆品后的感受和反馈。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人体试验可以提供更真实的数据,但在伦理和法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进行任何人体试验之前,必须确保试验是安全、伦理和法律合规的。
化妆品原料部分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化妆品原料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是确保化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能够评估原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妆品原料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1.外观和物理性质测定外观和物理性质测定是最基本的质量检测方法之一、外观包括颜色、形状和纯度。
物理性质测定包括密度、粘度、折射率、pH值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一系列标准实验室设备和方法进行测量。
例如,密度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粘度可以通过旋转式粘度计或盖革粘度计测量。
2.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评估化妆品原料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和组成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
例如,HPLC可以用于分离和定量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的化妆品原料。
质谱可以用于确定化妆品原料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3.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是评估化妆品原料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受性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加速老化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光照试验等。
例如,加速老化试验可以模拟长时间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评估化妆品原料的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4.防腐剂效能测试防腐剂效能测试是评估化妆品原料中添加的防腐剂的抗菌和抗霉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防腐剂效能测试方法包括总菌数测试、霉菌数测试和挑战试验等。
例如,总菌数测试可以用于评估化妆品原料中的防腐剂对细菌的杀菌效果。
综上所述,化妆品原料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涵盖了外观和物理性质测定、化学成分分析、稳定性测试和防腐剂效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化妆品制造商评估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化妆品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
化妆品检验标准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产品之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化妆品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化妆品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安全性检验。
化妆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购买时最为关注的问题。
安全性检验主要包括对成分的检测、对微生物的检测以及对致敏物质的检测。
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不含有禁用成分,同时也要保证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以及不含有过敏原成分,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二、功能性检验。
化妆品的功能性检验主要是指对产品所宣称的功效进行验证。
比如防晒霜的防晒指数、护肤品的保湿效果、美白产品的美白效果等。
这些功能性指标需要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确保产品所宣称的功效是真实可靠的。
三、稳定性检验。
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各种成分,而这些成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稳定性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化妆品的稳定性检验主要包括对产品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以及对产品在包装容器中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变化。
四、感官性检验。
化妆品作为一种日常用品,其外观、气味、触感等感官性指标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因此,感官性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化妆品的感官性检验主要包括对产品的外观、气味、颜色、质地等进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消费者的感官需求。
综上所述,化妆品的检验标准涉及到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稳定性和感官性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化妆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化妆品产品。
化妆品原料检测-部分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化妆品原料部分理化指标检测方法一、酸值1.定义酸值亦可称为酸价。
中和lg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做(脂肪酸的)酸值。
油脂的酸值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们的化学反应为:RCOOH+KOH→RCOOK+H2O已知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为65.1,若脂肪酸的分子量为M,中和1g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则为:脂肪酸的酸值=65100/M即脂肪酸的酸值与它的分子量成反比。
油脂的酸值代表了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油脂存放时间较久后,就会水解产生部分游离脂肪酸,故可用酸值来标志油脂的新鲜程度,酸值愈高,即游离脂肪酸多,表示油脂腐败越利害,越不新鲜,质量越差。
一般新鲜的油脂其酸值应在lmg以下。
2.测定测定的方法是对于溶解于醇—醚中的规定试样液和对照空白液,用标定过的氢氧化钾液进行滴定至酚酞终点。
(1)试样制备按待测试样酸值的大小(估计),若酸值<1.0mg,规定取样量5g;若酸值>1.0mg,规定取样量2g。
将规定试样量放人125ml锥形烧瓶中,加入25ml中性乙醇,混合使之溶解,如需要,可在水浴上加热,冷却。
另再加入25ml无水乙醚并混合,如需要可加热,方法如前。
即制备好试样液。
另配制一个空白试液,不加入试样,只有25ml无水乙醚和25ml无水中性乙醇。
(2)滴定试液分别加入lml酚酞溶液于试样液和空白试液中,再用0.1mol/L氢氧化钾溶液分别滴定,边滴定边频频摇动,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而终止。
正确读出滴定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1)(准确到小数后二位)。
3.结果计算酸值=(V1-V2)×c×56.1/试样量式中V1——试样溶液所消耗的KOH滴定液体积,mL;V2——空白试液所消耗的KOH滴定液体积,mL;C——滴定液KOH的浓度,mol/L。
二、皂化值与酯值1、皂化值与酯值的定义皂化是指油脂与碱反应生成肥皂的一种化学反应:RCOO R’+KOH→RCOOK+R’OH油脂(脂)碱脂肪酸钾盐醇所生成的脂肪酸钾盐即为“钾皂”。
化妆品常用原料的检测标准一、原料纯度检测1.1 外观检验:观察原料的外观,颜色、气味、质地等,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1.2 纯度检验:通过色谱法、光谱法等手段检测原料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以确保其纯度。
二、成分含量检测2.1 总有效成分含量: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测定化妆品原料中的总有效成分含量。
2.2 有机成分含量:对化妆品原料中的有机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含量符合标准。
三、微生物含量检测3.1 总菌落数:通过细菌培养法测定化妆品原料中的总菌落数,判断其微生物污染程度。
3.2 特定微生物检测:针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检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四、化学残留物检测4.1 重金属残留物: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法等手段检测化妆品原料中的重金属残留物,如铅、汞等。
4.2 农药残留物:对化妆品原料中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安全性。
五、杂质和有害物质检测5.1 杂质检测: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检测化妆品原料中的杂质,如泥土、石子等。
5.2 有害物质检测:针对已知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如甲醛、苯酚等。
六、稳定性检测6.1 温度稳定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化妆品原料进行储存试验,观察其稳定性。
6.2 光照稳定性: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化妆品原料进行储存试验,观察其稳定性。
七、感官质量检测7.1 外观检测:观察化妆品原料的外观质量,如颜色、质地等。
7.2 气味检测:通过嗅觉法检测化妆品原料的气味,判断其感官质量。
八、包装材料质量检测8.1 外观检测:观察包装材料的外观质量,如颜色、质地等。
8.2 物理性能检测:对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如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
MK护肤品检测报告一、护肤品/化妆品质量检测报告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测(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等),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砷、铅、汞、甲醇、甲醛、ph、水分含量、纤维素酶、糖化酶等),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经口服毒性试验、微生物挑战(防腐挑战试验)等。
对于化妆品和美容产品来说,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些产品直接涂抹在人体皮肤上,包括眼睛、嘴唇等敏感部位,即使长时间暴露也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为了保证美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保证其中的每一种成分都是安全的,生产过程都是遵循的。
1.一份正规的检验报告,首先要有cma(计量认证)、cal(审查认可)两个标志及编号,这两个标志代表该质检机构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查授权过,该机构所出具的数据有法律效力。
2.有效的质检报告有两种:委托检验(送检)和抽检。
委托检验是指工厂直接将产品送去检验,质检部门只负责样品的质量,而抽检是指质检部门到商家的仓库,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与抽检相比,抽检比送检更权威。
3.对于地方质检部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在建立质检机构查询数据库,在政府网站上可以查到省内一些正规质检机构的名单。
此外,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双认证的质检机构为商家出具的质检报告必须加盖骑缝章,复印件必须加盖质检部门的红色印章。
二、护肤品/化妆品检测单位对镉元素的检测方法1.化妆品中镉的测定:原子吸收法样品经预处理,使镉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试液中镉离子被原子化后,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镉空心阴极灯的共振线,其吸收量与样品中镉的含量成正比。
2.化妆品检测单位对铋元素的测定方法:铋化合物作为漂白剂和珠光剂添加在化妆品中,亚硝酸铋是收敛剂,对皮肤有漂白作用,日本化妆品卫生标准规定较大允许用量为3%,国外资料报导,长期用含铋化合物的药品,对神经系统有副作用,测定方法有二甲酚橙定性法,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滴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化妆品包材检验规范标准本公司为了达到体系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保证生产的产品符合公司规定,满足客户品质要求,制定了质技部操作标准,这是一份强制性文件,指导质技部如何开发、检测、改善、处理的作业指导文件。
在文件管理方面,我们有严格的版序控制,包括文件编号、文件版序、编制人/时间、审核人/时间、批准人/时间、文件发布日期和文件实施日期等。
我们还有监控记录,包括《产品检测报告》、《原料检验报告》、《原始记录表》、《QA检验报告》、《IQC检验报告》、《QC巡查表》、《水质检验报告》和《环境卫生检测报告》。
此外,我们还有内控标准文件目录,包括化验室内控标准和品质部内控标准,其中化验室内控标准涵盖了取样原则和方法,产品检验涵盖了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对于取样原则,我们按照批次取样,每锅取一个样品,原料每个批次取一个样品,空气在室内取样,纯水在纯水室内出水点取样。
取样时必须带口罩、手套,并用75%酒精消毒取样瓶和不锈钢匙。
送检样品必须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不应有破裂,在检验前不得开启,以防再污染。
如果一个样品需要同时做多种分析,应先取出部分样品做细菌检验,再将剩余样品作其他分析。
对于产品检验,包括半成品和成品的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以化妆水和洗发水为例,其理化指标包括外观、香气、耐热、耐寒、pH值等,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我们要求产品符合相应的标准。
以上就是本公司的质技部操作标准和内控标准文件目录,我们将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要求沐浴露外观清澈透明,符合规定香型,质感柔和细腻,耐热和耐寒性良好,pH值在5.5~7.0之间,粘度在4000~mPa.s之间,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和霉菌酵母菌总数均不超过100个CFU/g。
洗面奶要求色泽符合规定,香气宜怡人,质感均匀一致,耐热性良好,经过24小时40℃保持和恢复至室温后无油水分离现象,经过-5~ -15℃保持24小时后恢复至室温后无分层、泛粗、变色现象,pH值在5.5~8.0之间,离心分离后2000r/min,30min无油水分离(颗粒沉淀除外),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和霉菌酵母菌总数均不超过100个CFU/g(儿童用产品不超过500个CFU/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化妆品检测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化妆品检测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掌握化妆品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化妆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化妆品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0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化学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化妆品微生物学检测2. 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3. 化妆品安全性检测4. 防晒类化妆品功效评价5. 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功效评价6. 防脱发类产品测试评价7. 其他类化妆品日化品产品功效评价五、实训过程1. 化妆品微生物学检测(1)实验原理:通过培养和计数,检测化妆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实验步骤:①样品处理:将化妆品样品按照比例稀释,并分别进行涂布、接种等操作。
②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在一定温度下培养。
③计数: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并记录结果。
2. 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1)实验原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化妆品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如pH值、重金属含量等。
(2)实验步骤:①样品处理:将化妆品样品按照比例稀释,并分别进行预处理。
②分析方法:采用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③结果记录: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 化妆品安全性检测(1)实验原理: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
(2)实验步骤:①动物实验:对化妆品进行急性经口毒性、急性经皮毒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等实验。
②细胞实验:对化妆品进行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内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等实验。
③结果记录: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4. 防晒类化妆品功效评价(1)实验原理:通过测定化妆品的防晒指数(SPF值)和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评估其防晒效果。
(2)实验步骤:①样品处理:将化妆品样品按照比例稀释,并分别进行涂抹。
②SPF值测定:采用紫外线照射法进行测定。
③PFA值测定:采用长波紫外线照射法进行测定。
化妆品原料部分理化指标检测方法一、酸值1.定义酸值亦可称为酸价。
中和lg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做(脂肪酸的)酸值。
油脂的酸值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们的化学反应为:RCOOH+KOH→RCOOK+H2O已知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为56.1,若脂肪酸的分子量为M,中和1g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则为:脂肪酸的酸值=56100/M即脂肪酸的酸值与它的分子量成反比。
油脂的酸值代表了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油脂存放时间较久后,就会水解产生部分游离脂肪酸,故可用酸值来标志油脂的新鲜程度,酸值愈高,即游离脂肪酸多,表示油脂腐败越利害,越不新鲜,质量越差。
一般新鲜的油脂其酸值应在lmg以下。
2.测定测定的方法是对于溶解于醇—醚中的规定试样液和对照空白液,用标定过的氢氧化钾液进行滴定至酚酞终点。
(1)试样制备按待测试样酸值的大小(估计),若酸值<1.0mg,规定取样量5g;若酸值> 1.0mg,规定取样量2g。
将规定试样量放人125ml锥形烧瓶中,加入25ml中性乙醇,混合使之溶解,如需要,可在水浴上加热,冷却。
另再加入25ml无水乙醚并混合,如需要可加热,方法如前。
即制备好试样液。
另配制一个空白试液,不加入试样,只有25ml无水乙醚和25ml无水中性乙醇。
(2)滴定试液分别加入lml酚酞溶液于试样液和空白试液中,再用0.1mol/L氢氧化钾溶液分别滴定,边滴定边频频摇动,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而终止。
正确读出滴定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1)(准确到小数后二位)。
3.结果计算酸值=(V1-V2)×c×56.1/试样量式中V1——试样溶液所消耗的KOH滴定液体积,mL;V2——空白试液所消耗的KOH滴定液体积,mL;C ——滴定液KOH的浓度,mol/L。
二、皂化值与酯值1、皂化值与酯值的定义皂化是指油脂与碱反应生成肥皂的一种化学反应:RCOO R’ + KOH → RCOOK + R’OH油脂(脂) 碱脂肪酸钾盐醇所生成的脂肪酸钾盐即为“钾皂”。
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是对化妆品中微生物含量的检测,旨在评估化妆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
其中包括常见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指标。
本文将以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为主题,从检验项目、方法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的项目主要包括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和霉菌等。
其中,总菌落总数是指在标准培养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可见菌落的数量。
大肠菌群是指生活在大肠内的细菌,其检测可体现微生物是否来自于外界环境污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皮肤和粘膜的表面,其存在可能引发感染和过敏反应。
酵母菌和霉菌是一类真菌,其过高的含量会导致化妆品变质,并有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其次,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微生物计数法、缓冲液稀释法和PCR法等。
微生物计数法是采用培养基培养所需检验的微生物,然后通过观察和计数菌落数量来评估微生物含量。
缓冲液稀释法是将样品进行稀释后,分别接种于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以评估微生物的增殖情况。
PCR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微生物的DNA或RNA来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微生物。
最后,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微生物指标检验可以对化妆品进行合规性评估,以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高含量的微生物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过敏等问题,因此可通过检验结果对产品的使用风险进行评估。
其次,微生物指标检验可以帮助监控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减少微生物在生产中的污染。
此外,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化妆品的参考依据,降低质量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
综上所述,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是对化妆品中微生物含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验项目、方法和意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检验的相关内容及其重要性。
化妆品企业应充分重视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质量检测方法标准一、引言化妆品是指用于护肤、美容、清洁、修饰等目的的产品,其质量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
为了确保化妆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性,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标准是必要的。
二、化妆品质量检测方法标准的意义1. 保障消费者权益化妆品质量检测方法标准可以确保化妆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从而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给消费者。
合格的化妆品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避免对皮肤、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2. 促进行业发展化妆品质量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化妆品行业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加消费者的信心,进而促进化妆品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常见的1. 对化妆品配方成分的检测化妆品配方成分的检测是确定化妆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的重要步骤。
这一检测方法通常包括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各种分析测试方法,通过对化妆品中各种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 对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化妆品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对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是保证化妆品品质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这一检测方法包括细菌总数检测、霉菌和酵母菌检测、致病菌检测等,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检测和监测。
3. 对化妆品稳定性的检测化妆品的稳定性对其质量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化妆品质量检测方法标准中常包括对产品的耐热性、抗氧化性、抗菌性等方面的测试,通过模拟化妆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确保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效果稳定。
4. 对物理性能的检测化妆品的物理性能对产品的使用感受和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物理性能检测包括外观检查、质地评价、pH值测定、粘度测定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化妆品的外观、触感等性能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5. 对化妆品安全性的评估化妆品安全性评估是化妆品质量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评估产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这一评估通常包括对产品的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过敏原性、致敏原性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
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方法的研究
作者:刘伟伟罗岩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人们追求美的意识不断增强,化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市场的发展下现如今很多企业都开始进行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化妆品是否合格,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成为了使用者们所关系的重点内容,因为化妆品直接适用于人体的皮肤层,成为人体保护机制的最外层机构,化妆品的品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化妆品的理化检验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方法;操作方法
1 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的重要性
化妆品成分中往往含有色素、防腐剂、香料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在直接接触皮肤的时候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轻微时会导致皮肤出现接触性皮炎,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致癌物质。
以我国近年来查出苯二胺,以其作为原料制作的染发剂会增加女性的患癌风险,此外一些美白祛斑类化妆品若添加了氢醌会引起皮肤的过敏问题,甚至会使得皮肤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获得性合赫黄病。
以我国近年来查出的抗皱化妆品激素问题为例,长期的使用含激素类的化妆品会造成人体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损伤。
除了这些有机化合物以外,往往化妆品中还会添加一些金属元素,比方说铜、铁、硅等,这些元素会与蛋白质进行反应产生络合物,让产品更容易被皮肤所吸收利用。
但是有些金属元素如铅、汞等物质,会对人体带来较大的伤害,比方说引起皮肤瘙痒或者人体中毒等危害。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化妆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十分的重要,通过理化指标检测对化妆品中所含有的物质进行检测,能够及时的查处一些不合格、不合规的化妆品,保障使用者的权益,维护使用者们的切身利益。
2 目前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的方法
2.1 pH检测方法
一般人体皮肤的pH在4.5-6.5之间,可以说人体的皮肤偏酸性的,产生偏酸性皮肤的原因在于人体皮肤下表面有汗液,汗液中含有乳酸,游离氢氨酸以及脂肪酸等酸性物质。
因此根据皮肤的这种生理特点一般制成膏霜类和乳液化妆品都有着不同的酸值以满足洗护的不同需求,因此在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的时候,pH检测十分的重要。
2.2 浊点检测方法
浊点检测方法又称为浊度检测方法,其指的时一些物质呈透明清澈与浑浊状的临界温度,通过对浊点进行检测能够对化妆品的水溶解特性进行了解,并对化妆品的结构进行初步的掌握,一般浊点检测常用于化妆品水剂型产品的理化质量指标检测。
2.3 细度检测方法
很多化妆品是以粉类形式展示,而细度检测则指的是粉末物质中微粒大小的度量,通过对微粒的细度进行筛取,以掌握化妆品粉状物的细度情况,一般在爽身粉等化妆品的质量理化要求上,细度整体超过0.21mm的量要占到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五。
2.4 粘度检测方法
粘度是流体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其与流体的内摩擦系数有关。
在化妆品中,比方说洗发用品等流体剂型产品中,粘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化质量指标,其表明这化妆品的流动性好坏,一般在流动性的检测上,国际标准所选择的是旋转粘度计进行粘度检测,其原理是通过让流体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的转子,在转动时产生的粘性抗拒扭矩曲弹簧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换算得到流体的粘度,转子的种类和旋转数度改变,不同的流体所选择的转子和转速不同。
2.5 酸值检测方法
酸值的检测方法原理是对于溶解于醇醚中的规定试样液以及对照液,通过使用标定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滴定,直到酚酞终点。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试样制备:按待测样液的酸值进行取样,然后将规定的试样放入到烧瓶中,加入中性乙醇让其充分溶解,在加入无水乙醚进行充分溶解。
然后取对照试液,只加入无水中性乙醇和无水乙醚。
②滴定操作:分别加入定量的酚酞溶液至试样液和空白液之中,然后用氢氧化钾进行滴定操作。
一边滴定一边频频摇动,直到溶液至粉红色并保持30s,结束滴定。
③结果的计算:酸值=(v1-v2)*C*56.1/试样量
其中V1表示试样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
V2表示空白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
C表示滴定液氢氧化钾的浓度。
3 总结
在本文章的研究和论述中,笔者就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化妆品指标检验的常见方法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以期通过本文章的论述,为我国的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发展和化妆品理化指标检测方法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杨华,赵东,练顺才,王芳,王小琴,廖勤俭.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酿酒原料粮食理化指标方法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4(06):47-49.
[2]杨本志.ATR/FTIR在植物油理化指标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3]邳楠.化妆品用抑制人体蠕形螨的中草药筛选、作用机理研究及功效检测[D].北京:工商学,2011.
[4]孙灿,董海燕,杨萍,王建华,耿菊敏,陶洪.云南省化妆品卫生质量及卫生安全性对策[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06):53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