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天线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3
【科普】室内分布系统介绍1、什么是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室内分布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2、为什么要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业务需要:室内有大量的用户分布,特别对于高速数据业务,大量业务分布在室内。
覆盖方面:由于室内的复杂结构,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致使大楼的地下室一、二层场强较弱,甚至存在一些盲区。
由于室内的覆盖不好,容易出现手机掉网的现象,造成寻呼无响应,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断音、掉话现象。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由于室内覆盖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出现了解决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室内分布系统。
3、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室外盲区公路隧道、下沉式隧道、铁路隧道、地铁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4、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室内分布系统组成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5、室内分布系统简化结构图6、室内分布系统常用器件7、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RRU接入方式以BBU+RRU的方式进行射频拉远,为室内分布系统提供信源,BBU与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不同运营商安装方法有所不同,例如电信的BBU安装在基站,RRU安装于覆盖场所;移动的BBU与RRU 大多数安装在覆盖场所。
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
室分天线技术规范书1项目概述本项目采购产品清单详见下表,各天线数量为预估量,实际以订单为准。
预估采购数量:2电气性能要求2.1室内全向单极化吸顶天线室内全向单极化吸顶天线的电气指标要求如2.2室内定向单极化吸顶天线室内定向单极化吸顶天线的电气指标要求如表2.3室内定向单极化壁挂天线室内定向单极化壁挂天线的电气指标要求如2.4单极化室内定向对数周期天线9/10dBi单极化室内定向对数周期天线电气性能2.5室外定向单极化板状天线2.6单极化射灯天线电气性能2.7新型全向吸顶天线主增益方向主增益方向3机械性能要求3.1馈电端口设计要求馈电端口采用N型阴头。
接头突出于天线侧面或底面,与天线刚性连接;或者也可通过在天线内部引出两根合适长度的电缆跳线,跳线末端配以N型阴头。
3.2其它机械指标要求对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其它机械指标要求如下:1、工艺及材质要求:1.1 N型连接器插针材质要求铍青铜或锡磷青铜,工艺要求表面镀银,镀层厚度≥3μm。
外导体材质要求为黄铜,工艺要求表面镀三元合金,镀层厚度≥3μm。
绝缘体材质要求为聚四氟乙烯(PTFE)1.2 线缆线缆要求采用带护套套RG58U或者RG402半柔电缆,RG58U要求芯线为单芯铜线,外导体编数不得少于96编。
1.3 振子和反射板材料要求导电性能良好的铜或铝合金,铝合金采用牌号1060以上。
1.4 外罩及其他塑料件要求采用增强型ABS2、安装要求:天线采用螺钉紧固的方式紧贴于建筑物载体表面安装;也可采用特殊孔位挂靠于建筑物载体表面。
3、一般结构要求:天线结构应牢固可靠,便于安装、使用和运输。
4、天线表面清洁,无变形、无毛刺、无伤痕。
5、尺寸:普通室内全向单极化吸顶天线直径和高度不超过φ200mm*100mm新型室内全向单极化吸顶天线直径和高度不超过φ208mm*135mm (208mm*115mm)室内定向单极化壁挂天线尺寸不超过280mm*180mm*60mm4环境条件要求室内分布系统天线设备需满足以下环境条件要求:(1)环境温度:工作温度 -30℃~+45℃;储存温度 -40℃~+55℃。
1、传统室分(1)、概述:即分布式天线系统,也简称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如下图1所示:使用无源天线作为末端(L6),利用馈线传输模拟信号,期间经过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
是一种传统的室分建设方式,其中可监控只能到RRU(L2),其余无源室分属于“哑巴式设备”。
图1:传统室分(DAS)根据末端天线的形态,又可将传统室分分为:室内分布式天线室分,将诸多小功率天线布放于室内场景,一般一个全向天线覆盖半径约为20m;室外射灯对打室分,一般将高增益的定向天线装置于楼顶,各栋楼宇间形成对打的模式,是传统室分中建设成本最低的方案,存在典型的室分外泄现象;室外美化伪装天线室分,将定向天线伪装美化为广告牌、灯杆放置于楼定或地面,进行楼宇覆盖。
室内分布天线室外射灯天线室外广告伪装天线(2)、场景应用原则:现有室分系统合路建设单通道,快速实现LTE信号覆盖场景;要求覆盖均匀,隔断较多场景;如:常规室内覆盖场景。
2、新型室分(1)、概述:即室内数字化系统。
也简称DIS(Digital Indoor System)。
如下图2所示:DIS使用有源模块pRRU作为末端,pRRU即覆盖点位,利用光纤或以太网线传输数字信号,是一种新型的室分建设方式。
是未来室分的主要建设方案。
图2:新型室分(DIS)(2)、场景应用原则:高业务量需求场景;无隔断或少隔断的空旷场景;合路建设有困难场景;传统室分进场困难场景。
如:大型购物中心、大型场馆、交通枢纽、高档写字楼等。
3、传统室分和有源室分比对传统室分具备低成本、低功耗的优势,监管难、容量低的劣势;新型室分则具备可管控、高容量的优势,高成本、高功耗的劣势。
具体说明如下表1:表1:传统室分和有源室分比对性能差异单室分峰值速率减半,双室分接近或持平天然支持MIMO,峰值速率高进场能力传统室分谈点模式更灵活,可宽带入场、WIFI建设等模式建设成本利旧原单路投资较少,双室分投资偏大与双室分新建投资略大。
700m 室分天线指标参数
(原创版)
目录
1.700M 室分天线的概述
2.700M 室分天线的指标参数
3.700M 室分天线的应用领域
正文
一、700M 室分天线的概述
700M 室分天线,顾名思义,是指工作在 700MHz 频段的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
在我国,该频段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如 4G 和 5G 网络。
室分天线系统通过将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空间,以提高移动设备在室内的使用体验,减少信号遮挡和衰减带来的影响。
二、700M 室分天线的指标参数
700M 室分天线的指标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频率范围:700MHz,这是其工作的基本频段,任何在此频段内的信号传输都会受到天线的影响。
2.增益:天线的增益是指天线在某个方向上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强度与理想点源天线在同一方向上信号强度的比值。
增益越高,信号传播的越远。
3.指向性:指向性是指天线在某个方向上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强度与理想点源天线在同一方向上信号强度的比值。
指向性越强,信号传播的越远。
4.阻抗匹配:阻抗匹配是指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性阻抗相等,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反射,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效率。
5.极化方式:室分天线主要有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方式,选择合适的极化方式可以减少信号间的干扰,提高信号的质量。
三、700M 室分天线的应用领域
700M 室分天线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如 4G 和 5G 网络。
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定位、物联网等领域。
室内信号覆盖解决方案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室内覆盖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室内覆盖系统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以下是建筑物常见的解决方案:电梯信号覆盖解决方案: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用户对网络覆盖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电梯对室外信号屏蔽非常严重,使得电梯内大都为弱区和盲区,严重影响了运营商的服务质量,所以室内覆盖工程的重点和热点地区也就是电梯;室内网络信号的质量也就成为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室内电梯进行专项覆盖解决方案·泄漏电缆覆盖方案·定向板状天线加泄漏电缆覆盖方案·定向板状天线覆盖方案高层覆盖解决方案:应用环境· 可接收到周围乃至较远地区的诸多小区信号· 频率干扰严重· 话音不清晰,伴有杂音、掉话等现象· 超高层地区会出现无覆盖的情况解决方案·以室内分布系统为主的综合解决方案·宏基站(或微蜂窝)+干线放大器+天馈系统·主要解决高层内公共区域信号的弱、盲问题·室外分布系统与室内分布系统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室内部分:直放站(微蜂窝或宏基站)+干线放大器+天馈系统·室外部分:直放站(微蜂窝或宏基站)+室外分布系统·分层覆盖解决方案:在普通宏蜂窝的物理上层再建设一层宏蜂窝。
分层组网可以选用独立频段,也可与普通宏蜂窝合用频段,解决同、临频干扰造成的掉话、通话质量差、呼叫困难等问题天线美化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环境亲合度高,具有良好隐蔽效果· 施工的可操作性强符合物业管理许可、施工规范· 材料电器性能好,部件可靠性高· 安全性能强,防雷、放水、抗风性能良好· 适用于各种环境,提供个性化方案应用场所商务区、居民区、风景区。
1. 室内分布系统概念: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2.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的原因:
1、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2、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
3、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4、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3. 组网分类:
(1) 宏蜂窝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
(2) 微蜂窝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
(3) 直放站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
室分全向天线覆盖半径引言室分全向天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天线类型。
它具有全向性,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匀辐射信号,从而实现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本文将探讨室分全向天线的覆盖半径,即信号覆盖范围的大小。
首先,我们将介绍室分全向天线的原理和结构,然后讨论影响覆盖半径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
最后,我们将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室分全向天线的原理和结构室分全向天线采用了天线阵列技术,通过将多个天线元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天线系统。
每个天线元件都可以单独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覆盖性能。
在信号辐射方面,室分全向天线具有以下特点: 1. 全向辐射:室分全向天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匀辐射信号,覆盖范围广。
2. 高增益:由于采用了天线阵列技术,室分全向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可以增强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能力。
二、影响室分全向天线覆盖半径的因素室分全向天线的覆盖半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1. 天线高度天线的高度是影响覆盖半径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天线可以减小地物遮挡的影响,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
因此,合理选择天线高度对于扩大覆盖范围至关重要。
•改善措施:–合理选择天线的安装高度,避免地物遮挡。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仿真和优化,找到最佳的天线高度。
2. 天线增益天线增益是衡量天线辐射能力的重要指标。
室分全向天线具有高增益,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强度和接收灵敏度。
因此,提高天线增益可以有效扩大覆盖半径。
•改善措施:–优化天线设计,提高天线的增益。
–考虑天线之间的互相干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抑制方法。
3. 天线布局天线的布局方式对覆盖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天线布局方式会导致不同的信号分布特性,从而影响覆盖半径的大小和形状。
•改善措施:–采用合适的天线布局方式,如正方形、六边形等,以获得最佳的覆盖效果。
–在布局过程中考虑天线之间的干扰和衰减效应,选择合适的间距和角度。
摘要摘要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地进步与发展,消费者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面积与信号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对室外的基站信号有吸收和屏蔽作用,这样会对无线电波造成很大的传输损耗,因此移动终端在室内接收到的基站信号非常小,这可能导致室内的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移动终端。
此外,在一些建筑物内,移动终端设备虽然能够正常通话,然而在这些建筑内用户数量比较多,由于基站信道拥挤,所以移动终端上线比较困难。
室内分布天线系统可以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了多款应用于室内分布系统的宽带定向天线及其宽带MIMO定向天线。
1. 双频宽带定向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本文通过对传统电磁偶极子天线进行研究,分别提出了双频宽带定向电磁偶极子天线和双频宽带双极化定向电磁偶极子天线,两款天线覆盖了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所使用的通信频段0.806~0.96 GHz和1.71~2.69 GHz。
本文提出了采用 形寄生枝节来改善电磁偶极子天线低频阻抗匹配的方法以及分析了影响天线低频辐射特性的原因。
按照两款天线的仿真模型,对天线进行了实物加工并且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比较良好,它们均可应用在室内分布天线系统中。
2. 双频宽带双极化定向MIMO天线设计。
首先设计了一款新形式的双频宽带双极化定向电磁偶极子天线,该天线采用寄生金属环加载,并且在地板边缘添加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挡板,该天线在工作频段内具有良好的定向辐射特性、稳定的增益以及良好的交叉极化特性。
在此天线的基础上,用该天线组成了2×2 MIMO阵列,为了调节同极化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在每两个天线单元之间引入了不同高度的挡板。
两款天线都覆盖了0.806~0.96 GHz和1.71~2.69 GHz国内的移动通信频段。
同样对两款天线仿真模型进行了加工和测量,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3. 带有陷波特性的双频宽带双极化定向MIMO天线设计。
室内分布式天线技术改善网络覆盖效果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和建筑结构的限制,用户在室内使用移动设备时常常遇到网络信号覆盖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室内分布式天线技术应运而生。
室内分布式天线技术是一种改善室内网络覆盖效果的创新解决方案。
它通过在室内的不同区域安装多个天线节点,将无线信号进行分发,增加信号的传输路径和传输距离,从而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由分布式天线单元(DAS)、分布式基站(BTS)和分布式收发器(DTR)组成,通过这些设备的协同工作,实现网络信号的优化和提升。
室内分布式天线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供更稳定和一致的网络连接。
由于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能够将信号覆盖到各个角落和楼层,用户在室内的不同位置也都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网络连接。
无论是在会议室、商店、餐厅还是住宅区域,用户都可以享受到无缝的通信体验。
其次,室内分布式天线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干扰的问题。
在传统的室内网络覆盖方案中,由于信号的传输受到墙体、楼层、家具等障碍物的影响,容易导致信号干扰和衰减。
而分布式天线系统通过引入多个天线节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信号干扰和衰减的影响,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室内分布式天线技术还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和需求,分布式天线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实现网络覆盖的灵活调整。
无论是面对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还是复杂的办公楼,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都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覆盖需求。
当然,室内分布式天线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是成本因素,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调整和管理。
其次是对建筑结构的要求,分布式天线系统需要合理的布局和安装位置,以确保信号的传输和覆盖效果。
此外,室内分布式天线技术在应对大范围室内环境的挑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科普】室内分布系统2014-12-23网优雇佣军1、什么是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室内分布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2、为什么要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业务需要:室内有大量的用户分布,特别对于高速数据业务,大量业务分布在室内。
覆盖方面:由于室内的复杂结构,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致使大楼的地下室一、二层场强较弱,甚至存在一些盲区。
由于室内的覆盖不好,容易出现手机掉网的现象,造成寻呼无响应,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断音、掉话现象。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由于室内覆盖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出现了解决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室内分布系统。
3、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室外盲区公路隧道、下沉式隧道、铁路隧道、地铁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4、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室内分布系统组成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5、室内分布系统简化结构图6、室内分布系统常用器件7、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RRU接入方式以BBU+RRU的方式进行射频拉远,为室内分布系统提供信源,BBU与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不同运营商安装方法有所不同,例如电信的BBU安装在基站,RRU安装于覆盖场所;移动的BBU与RRU大多数安装在覆盖场所。
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分析在当今高度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商场、酒店还是住宅,人们都期望能够随时随地保持稳定、高速的通信连接。
然而,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和信号衰减等因素,室内往往成为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薄弱环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应运而生。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是一种用于改善室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质量的解决方案。
它通过将室外基站的信号引入室内,并在室内进行均匀分布,从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体验。
室内分布系统通常由信号源、传输介质和分布天线等组成。
信号源是室内分布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提供信号。
常见的信号源包括宏基站、微基站、直放站等。
宏基站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和较高的输出功率,但成本较高;微基站则适用于覆盖较小的区域,成本相对较低;直放站是对已有信号进行放大和转发,安装方便但可能会引入一定的干扰。
传输介质用于将信号从信号源传输到分布天线。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光纤和泄漏电缆等。
同轴电缆成本较低,但传输损耗较大;光纤具有传输损耗小、带宽大的优点,但成本较高;泄漏电缆适用于隧道等特定场景,能够实现信号的均匀覆盖。
分布天线则负责将信号均匀地分布到室内各个区域。
常见的分布天线包括吸顶天线、壁挂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等。
吸顶天线安装在天花板上,适用于一般的室内场景;壁挂天线安装在墙壁上,适用于狭长的室内区域;对数周期天线具有较宽的频带和较高的增益,适用于对信号覆盖要求较高的场所。
在设计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覆盖目标,包括覆盖区域的大小、形状和用户数量等。
不同的覆盖目标需要选择不同的信号源、传输介质和分布天线。
其次是信号频率,不同的移动通信频段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和信号衰减程度,因此需要根据频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此外,建筑物的结构和材质也会对信号传播产生影响,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对信号造成较大的衰减,需要增加信号源的输出功率或增加分布天线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