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经典啊
- 格式:doc
- 大小:663.00 KB
- 文档页数:12
2011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卷(5)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O 16 H 1 S 32 C 12 K 39 Cu 64第I卷(必考)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6.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某八宝粥中注明未加糖,所以糖尿病人可以放心食用B.三聚氰胺(C3N6H6)俗称“伪蛋白”、“蛋白精”,加入到奶粉中,目的是提高含氮量,即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口感舒适,便于饮用C.08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限塑令”,在商场购物,顾客所要塑料袋需付费使用,目的是刺激货币流通,应对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D.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村修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三人,这体现了科学无国界,国际间也要注重科技合作、科技继承与创新的混合气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20℃,7.在20℃时,某气态烃与O2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NaOH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烃的分子式可能是A.C3H6B.C2H4 C.C2H6 D.C4H88.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硝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③ 用pH 试纸测得氯水的pH 为2;④ 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⑤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⑥ 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 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⑦ 某溶液加入NaOH 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NH 4+A .①④⑤⑦B .③④⑦C .①②⑥D .②③⑤⑥9.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 .F —B C .NaCl 的电子式:D .乙酸的结构简式:C 2H 4O 2 10.用高铁酸钠(Na 2FeO 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1.(2011•浙江)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M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2.(2011•天津)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3.(2010•浙江)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B.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4(2010•上海)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C.硫原子的最外层数6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5、(2009•四川)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X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C.YX2、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6、(2009•广东)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C试卷试题穷经而著书去今之墓而葬焉D 试卷试题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7、(2009•海南)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A.Li,F B.Na,F C.Na,C1 D.Mg,O8、(2009•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B.含Ca2+、Mg2+的水都是硬水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D.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Na2O•CaO•6SiO29、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10.(2011•四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11、(广东)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 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2、(江苏)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
2011高考真题之物质结构1.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的化学性质与相同B. 的原子序数为53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2.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Z>r W>r Q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3.依据元素周期表示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 HBr 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4.某段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左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5.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ide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以此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6.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7.X、Y、Z、W周期元素。
2011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理综试题(新课标版)2011年高考理综模拟系列试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l:35.5 Na:23 Fe:56 Mn: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A.核糖.葡萄糖.糖原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2.有关人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能扩散.转移是因为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B.人类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C.单基因遗传病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艾滋病可母婴传播,是一种遗传病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2 / 24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5.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6.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ATP。
N单元物质结构与性质N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1.N1 E2 H2 D5[2011·安徽卷]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11.N1 E2 H2 D5【解析】D Mg元素具有全充满的3s2状态,Al元素的3s23p1不是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因此,Mg的第一电离能比Al大,故A错误;在卤族元素中F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只能显负价,不能显正价,故B错误;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受温度的影响,C 项中没有说明溶液的温度,因此,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故C错误;由于H2CO3的酸性比HClO的强,故将CO2通入NaClO溶液能生成HClO,符合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规律,D正确。
25.F1N1[2011·北京卷] 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1)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HX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综·37)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3)在BF3分子中,F—B—F的建角是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4BF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 pm,立方氮化硼晶苞中含有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
【答案】(1)B 2O 3 + 3CaF 2 + 2H 2SO 4△2BF 3↑+ 3 CaSO 4 + 3H 2OB 2O 3 + 2NH 3 高温 2BN + 3H 2O(2)1s 22s 22p 1 N +3 (3)120℃ sp 2 正四面体 (4)共价键(极性共价键) 分子间力(5)4 4 AN ⨯⨯⨯-)(10105.361425【解析】(1)由图可知B 2O 3与CaF 2和H 2SO 4反应即生成BF 3,同时还应该产生硫酸钙和水,方程式为:B 2O 3 + 3CaF 2 + 2H 2SO 4△2BF 3↑+ 3 CaSO 4 + 3H 2O ;B 2O 3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即生成BN ,方程式为:B 2O 3 + 2NH 3 高温 2BN + 3H 2O ;(2)B 的原子序数是5,所以基态B 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1;B 和N 都属于第二周期,同周期自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B 和N 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N ,B 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化合价是+3价;(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计算出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1/2(a -xb )=1/2(3-3×1)=0,所以BF 3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F —B —F 的建角是120℃,杂化轨道类型为sp 2;在-4BF 中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1/2(a -xb )=1/2(4-4×1)=0,所以-4BF 的结构为正四面体;(4)B 、N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而层与层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5)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金刚石晶胞是立方体,其中8个顶点有8个碳原子,6个面各有6个碳原子,立方体内部还有4个碳原子,如图所示。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考试范围:必修1全册、必修2第一章、选修4全册)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i-28 Cl-35.5 Fe-56 Zn-65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16×3=48分)1.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③可溶于水的物质④电解质⑤钠盐⑥钠的含氧化合物A.①③④⑤B.①②⑤⑥C.①③④D.②⑤⑥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 6g铁粉在2.24L(标准状态)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B.常温下,0.1mol/L CH3COOH溶液中所含的H+个数为0.1N AC.CO和N:为等电子体,22. 4L的CO 气体与I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D.13.0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2N A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H2O2的电子式:C.乙烯的结构式:CH2 =CH2D.CO2的电子式: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B.在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可能使胶体发生聚沉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溶液中溶质粒子小于1nm,而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K+、Na+、MnO-4、SO2-4②pH=11的溶液中:CO2-3、Na+、AlO-2、NO-3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2-4、NH+4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一⑤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H+、SCN-、HCO-3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A.①②B.③⑥C.②④D.⑤⑥6.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7.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人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图),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8.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 (aq)==ZnSO4 (aq)+Cu(s);△H=—216kJ·mol-1。
2011届各地高三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 1)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强化专练(一):氧化还原反应1. ( 2010天津卷)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用FeCI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B. Na2O2与H20反应制备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D .用浓盐酸酸化的 KMnO4解析:B 中元素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 C 中的HClO 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D 的离子方程式本身没有问题,但 KMnO4的强氧化性 能将浓盐酸氧化,不能实现证明 H2O2具有还原性的目的(还原性:HCI >H2O2 , HCl 先反 应),D 错。
答案:A2. (2010安徽卷)7.亚氨基羟(Li2NH )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 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Li2NH + H2 = LiNH2 + Li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Li2NH 中N 的化合价是一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 +和H +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A 选项中Li2NH 中氮的化合价为-3;C 选项中 理过程,而该方法为化学方法。
3.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 KI ,.H2O2―► H2O IO3--* I2 MnO4-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 KI ,A. H2O2B. IO3-C. MnO4-D. HNO3下列物质中,按照只有氧化性、 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A ) A . F2、K 、HC1 C . NO2、Na 、Br2 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 4. 是 B . C12、A1、H2 D . O2、SO2、H2O NaC1O 发生如下反应:3NaC1O2NaC1+NaC1O3。
在相同条 (B ) 5. 件下NaC1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 . NaC1、NaC1O B . NaC1、NaC1O3 C . NaC1O 、NaC1O3 D . NaC1O3、NaC1O4[来源:学*科* 网] 6. 已知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可以发生反应: 2FeC13+H2S 2FeC12+S J +2HC1。
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
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
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为。
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平且A-和B+的电子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回答下列问题:(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最小的是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3)A 、B 和D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 的配位数为_______;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g·cm -3。
(4)A -、B +和C 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 3CA 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配位体是____。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 16 Na23 P31 S32 Cl35.5K39 Fe56 Cu64 I127 Au19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 甲醇B. 乙炔C. 丙烯D. 丁烷2.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 22.30mLB. 22.35mLC. 23.65mLD. 23.70mL3. 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 NaHCO3和Al(OH)3B. BaCl2和NaClC. HClO3和K2SO4D. Na2SO3和BaCO34.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的化学性质与相同B. 的原子序数为53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A. +519.4kJ·mol-1B. +259.7 kJ·mol-1C. -259.7 kJ·mol-1D. -519.4kJ·mol-16.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 H2O的还原B. NiO(OH)的还原C. H2的氧化D. NiO(OH) 2的氧化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2011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卷(1)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N 14 Cl 35.5 Ca 40第I 卷(必考)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6.三聚氰胺结构如右图,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为1.573g/cm3 (16℃)。
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
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 3N 3H 6B .食用含三聚氰胺超标的奶粉易造成结石是因为在体内生成CaCO 3C .专家通过尝味道可鉴别含三聚氰胺超标的奶粉与安全奶粉D .家庭主妇通过将奶粉溶于热水并将混合液过滤,发现无滤渣,证明奶粉中三聚氰胺没有超标7.下列化学用语和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的实验式:CH 2OB .Na 2O 2的电子式:Na 2O OC .表示乙炔“燃烧热”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 2H 2(g)+25O 2(g) = 2CO 2(g)+H 2O(g);H =-1 256 KJ/molD .M 与N 是同素异形体,由M = N ;H =+119 KJ/mol 可知,N 比M 稳定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8.5 g氯化钠中约含有6.02×1023个氯化钠分子B.1.4g C2H4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3×6.02×1023C.在含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 AD.25℃时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6.02×10239.生活里的化学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以下书写正确的是A.用氯气作为水的消毒剂:Cl2+H2O = 2H++Cl-+ClO-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4OH--4e- =2H2O + O 2↑C.含氢氧化铝的胃药片能降低胃酸的酸度:A1(OH)3+3H+= A13++3H2O D.纯碱用于清洁厨具是由于它溶于水呈碱性的缘故:HCO 3-+H2O OH-+H2CO310.用铅蓄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1―、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41(广东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2(2011安徽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 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3(2011全国卷1第16题)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4(2011全国卷1第2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波长为1.2m ,振幅为A 。
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2A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A 。
当坐标为x=0.2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ab cA .12A -、延y 轴正方向B . 12A -,延y 轴负方向C .A 、延y 轴正方向D .A 、延y 轴负方向 解析:选C5(2011海南18模块3-4试题).(12分)(1)(4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2011年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各地模拟试题汇编1.(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种。
(2)第ⅢA、ⅤA原元素组马的化合物CaN、CaP、CaAs等是人工合成的平等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在CaN晶体中,每个Ca原子与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C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在四大晶体类型中,CaN属于晶体。
(3)在极性分子NCl3中,N原子的化合物为―3,Cl原子的化合价为+1,请推测NCl3水解的主要产物是(填化学式)。
2.(11年宁夏理综)已知A、B、C、D和E 5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
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
请回答(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和;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型,该分子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
则D的分子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
3.(1107年年海南化学)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的元素符号为;(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11年山东淄博一模)A、B、C、D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
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2,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D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3个电子。
(1)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1,则按原子轨道的重迭方式,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属于键。
(2)当n=2时,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晶体。
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是(3)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5.(11年山东淄博二模)据最新一期的《新科学》杂志报道,科研人员在20℃、1个大气压和其它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就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
下图是水和“热冰"微观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图。
回答:(1)以上信息体现了水分子具有性,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2)参照热冰的图示,以一个水分子为中心,画出水分子间最基本的连接方式(用结构式表示)。
(3)固体二氧化碳外形似冰,受热气化无液体产生,俗称“干冰”。
根据下图干冰的晶胞的结构回答:①一个晶胞中有个二氧化碳分子;在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与数目有;在干冰中CO2的配位数是。
②其堆积方式与干冰晶胞类型相同的金属有(答一种即可) ,其空间利用率为。
6.(11年淄博三模)A、B、C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基态电子层数,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ns n np n,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同族元素中最大,并且高于同周期左右相邻的元素,但其单质的熔点却低于同周期左右相邻元素的单质,D的价电子结构为3d64s2。
请回答:(1)D元素较稳定的化合价是。
(2)C与A形成的最简单分子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再与A+元素结合成离子时,ACA键的键角发生改变,其原因是(3)在烃中,若要求所有的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中,则对碳原子成键轨道的要求是:(4)在金刚石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1)中,含有个碳原子。
在二氧化硅晶体的一个晶胞中,含有个化学键。
原子晶体能否形成最密堆积结构,原因是(5)铁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2):若铁原子的半径是r cm,则铁的密度是。
7.(11年烟台适应性练习)下表由元素周期表的前三周期去掉副族上方空区域后组合而成,表中虚线处为IIA、IIIA族的连接处。
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h的单质能与g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左图是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大小顺序绘制的柱形图(已知柱形“1”代表Ar),则其中序列“2”原子的结构示意简图为________,“8”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3)上右图是b、c、d、e、f的氢化物的沸点直角坐标图,序列“5”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序列“1”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
(4)单质a和单质e可以设计为新型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则单质a在该燃料电池的_________极发生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8.(11年泰安二轮质量检测)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
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互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A和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3)A和D的氢化物中,后者沸点较低,原因是;(4)A和E的化合物晶体中,每个阳离子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阳离子共有个;(5)已知A和E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体积为1.6×10-22cm3,则A和E组成的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11年广东肇庆一模)已知A、B、C、D、E五种元素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 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4s 2。
A 、B 、C 、D 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1)元素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D 的电子排布式为: 。
(2)A 和D 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 ,原因是;A 和B 的离子中,半径较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
(3)A 和E 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结构如右图所示(阳离子用“●”表示,位于该正方体的顶点或面心;阴离子用“〇”表示,均位于小正方体中心)。
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4)A 和E 化合物的晶胞1/8的体积为2.0×10-23cm 3,求A 和E 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请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年山东潍坊二模)在元素周期表中,一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构型为4s 24p 6,与其同周期的A 、B 、C 、D 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2、2、1、7,其中A 、C 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 、D 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E 、D 两元素处于同族,且在该族元素中,E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
(1)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E 的气态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中沸点最同的原因是 。
(3)A 、C 两元素第一电离能 > 。
(填元素符号)(4)B 元素能形成多种配合物。
元素之间形成配合物的条件是:一方是能够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另一方是 的原子。
11.(11年广东汕头二模)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同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称偶极长,通常用d 表示。
极性分子的极性强弱同偶极长和正(或负)电荷重心的电量(q )有关,一般用偶极矩(μ)来衡量。
分子的偶极矩定义为偶极长和偶极上一端电荷电量的乘积,即μ=d ·q 。
试回答以下问题:(1)HCl 、CS 2、H 2S 、SO 2四种分子中μ=0的是 ;(2)对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3种分子的偶极矩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3)实验测得:μPF3=1.03、μBCl3=0。
由此可知,PF 3分子是 构型,BC13分子是 构型。
(4)治癌药Pt(NH 3)2Cl 2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Pt 处在四边形中心,NH 3和Cl 分别处在四边形的4个角上。
已知该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棕黄色者μ>0,淡黄色者μ=0。
试画出两种异构体的构型图,并比较在水中的溶解度。
构型图:淡黄色者 ,棕黄色者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12.(11年山东聊城模拟四)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被科学家预测为钛(22Ti ),它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
试回答下列问题:(1)22Ti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为 ;(2)在Ti 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现+2、+3、晶胞晶胞的1/8+4三种化合价,其中以+4价的Ti 最为稳定;①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
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它的化学式是 ;②已知Ti 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
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 3·6H 2O 。
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 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 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32。
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绿色晶体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是 。
13.(11(1)X 的氢化物的沸点与W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较: > (填化学式),原因是 。
(2)选出X 的基态原子的原子轨道表示式 ,另一原子轨道表示式不能作为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是因它不符合 。
(填序号)。
AB1s 2s1s 2s 2pC .泡利原理D .洪特规则(3)以上五种元素中, (填元素符号)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4)由以上某种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三角锥形分子E 和由以上某种元素组成的直线形分子G 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 和M (组成E 、G 、L 、M 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反应如图中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填编号)。
A .G 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B .L 是极性分子C .E 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 2杂化D .M 的化学性质比同主族相邻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E .M 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π键14.(11年山东滨州第四次质量检测)有A 、B 、C 、D 、E 五种元素,其中A 、B 、C属于同一周期,A 原子最外层p 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 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电子;D 、E 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 元素可分别与A 、C 、D 、E生成RB 2型化合物,并知在DB 2和EB 2中,D 与B 的质量比为7:8、E 与B 的质量比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