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文库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5
LOGO设计理念与方法标志创意设计的全过程,可以从五个环节(含意、图形、文字、形式、色彩)出发,疏而不漏、掐骨掐点。
好比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各有各的妙用。
它们相辅相成、自成体系,名为“创意五行”。
创意五行,使标志设计明朗化、系统化,帮助你成为一个高效出色的设计师。
创意五行图含义出发图形出发文字出发形式出发色彩出发含义出发在构思的时候,根据企业的行为特征和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为企业寻找一个恰当的视觉图形符号。
根据各的历史文化信仰环境,采用象征性、比喻性、故事性,我们能使企业抽象的精神与理念,通过一个视觉载体表现出来。
好的标志设计,能承载企业所力图传达的信息,并使抽象的理念精神形象化、具体化、大众化。
象征性象征就是采用视觉图形符号,唤起人们对于某一抽象意义、观念或情绪的记忆。
象征性标志,是建立在一个民族特定的文化和宗教基础上的、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的人,才能正确传达与理解其象征的意义。
象征符号具有约定性。
好比做游戏,需要游戏规则。
规则相同,才能使象征意义正确地发出和接受,使整个传达过程成立,而规则就是我们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环境。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同一图形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不同宗教对于同一图形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世界中,狮子象征权威与力量,狗象征忠诚与勇敢、牛象征勇猛与股市中的“牛市”。
在中国仙鹤与松树象征长寿、蝙蝠象征福气、鱼象征富裕有余、牡丹象征荣华富贵。
比喻性比喻就是采用一个或一组视觉符号,表达相平行的另一层相关含义。
比喻建立在两者之间在性质或关系上的共性。
比喻性标志,借A说B,从侧面讲述问题,需要读者参与联想来完成整个设计的构思过程。
这种图形表达方式,赋有趣味性与深刻性,并留有文化艺术的想象空间,传达效果出奇制胜。
故事性故事性就是采用故事中的角色或符号,作为标志设计的无素,借用故事的广泛流传程度,传达企业的理念或行业特征,顺水推舟,顺势而动。
基于大众对故事的认知程度,故事性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传达效果。
设计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Art119论正负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倪文谈(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湖北 武汉 430071)摘要:正负形的巧妙运用另一种形态传达出两种信息,创新的视觉形象展现了特殊的艺术魅力,这种手法在广告图形设计中的运用由来已久,然而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并不多。
本文的目的侧重于将图形设计中负形的巧妙利用作为一种设计的思路,应用于标志设计中去,以利于标志设计的表现手法及标志的逻辑承载能力和综合表达信息的功能。
因而谈及正形与负形的关系、负形设计所起到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负形的利用原则。
关键词:标志设计;图形;正形;负形标志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生活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以非语言传达而以视觉图形传达信息的象征符号,为公众借以区别、辨认彼此不同的事物,起到示意、指示、识别、警告甚至命令的作用。
它比语言文字的信息量更大、更迅速、更准确、更强烈且具有世界性。
标志作为一个非语言性的图形符号,它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注意、加深公众的记忆、强化人们的凝聚力,而且会获得非凡的社会效益及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世界品牌之间的竞争,在品牌效应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著名标志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一种企业形象的展示。
标志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和物质文明的象征,展示出其重要的价值;标志作为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是企业形象、特征、信誉、文化的综合与浓缩,它在创造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个设计成功的标志在传播过程中,能使消费大众接受并产生有利于企业创造品牌的行为,建立起对企业的良好印象和信赖关系,有利于企业品牌地位的形成与提升。
因此,如何设计好一个标志,运用好的图形形式,变的至关重要。
标志作为一个方寸之间的艺术,设计师在这样一个小的天地里,怎样传达出企业深刻的思想与理念内涵,表现企业个性特征,并兼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除了设计好正形外,负形空间的充分利用也应引起设计师的重视。
LOGO设计理念与方法标志创意设计的全过程,可以从五个环节(含意、图形、文字、形式、色彩)出发,疏而不漏、掐骨掐点。
好比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各有各的妙用。
它们相辅相成、自成体系,名为“创意五行”。
创意五行,使标志设计明朗化、系统化,帮助你成为一个高效出色的设计师。
创意五行图含义出发图形出发文字出发形式出发色彩出发含义出发在构思的时候,根据企业的行为特征和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为企业寻找一个恰当的视觉图形符号。
根据各的历史文化信仰环境,采用象征性、比喻性、故事性,我们能使企业抽象的精神与理念,通过一个视觉载体表现出来。
好的标志设计,能承载企业所力图传达的信息,并使抽象的理念精神形象化、具体化、大众化。
象征性象征就是采用视觉图形符号,唤起人们对于某一抽象意义、观念或情绪的记忆。
象征性标志,是建立在一个民族特定的文化和宗教基础上的、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的人,才能正确传达与理解其象征的意义。
象征符号具有约定性。
好比做游戏,需要游戏规则。
规则相同,才能使象征意义正确地发出和接受,使整个传达过程成立,而规则就是我们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环境。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同一图形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不同宗教对于同一图形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世界中,狮子象征权威与力量,狗象征忠诚与勇敢、牛象征勇猛与股市中的“牛市”。
在中国仙鹤与松树象征长寿、蝙蝠象征福气、鱼象征富裕有余、牡丹象征荣华富贵。
比喻性比喻就是采用一个或一组视觉符号,表达相平行的另一层相关含义。
比喻建立在两者之间在性质或关系上的共性。
比喻性标志,借A说B,从侧面讲述问题,需要读者参与联想来完成整个设计的构思过程。
这种图形表达方式,赋有趣味性与深刻性,并留有文化艺术的想象空间,传达效果出奇制胜。
故事性故事性就是采用故事中的角色或符号,作为标志设计的无素,借用故事的广泛流传程度,传达企业的理念或行业特征,顺水推舟,顺势而动。
基于大众对故事的认知程度,故事性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传达效果。
PRACTICE·APPLICATION实践·运用文 梁朋飞正负图形在明哥科教标志设计方案中的应用分析一、图形的正负在图形的构成形式中,由“虚实相生”或“双关轮廓”组合成一种图形,利用形态与形态之间独特的紧密关系构成共生结构。
共生图形从线、面的维度分为轮廓共生与正负形共生。
正形是指画面中被认为是图的部分;与之相对的是负形,即图之外的虚空间。
在不破坏图形原形态的基础上对虚空间的轮廓形态进行添加或删减的调整,从而形成另外一种全新形象,主图与虚空间二者共生达到一图双意。
正负图形利用了人的视觉心理,当关注某个物体时,视点之外事物的感知度在心理上会相应减弱,而当视点再次转移,新的视觉对象便会成为焦点凸显出来,给人以视觉上的动感,充满趣味。
二、图底转换与标志设计简洁特征中国的传统图案太极图就是典型的图底反转,一阴一阳,一黑一白,相辅相成;也有最为著名的“鲁宾之杯”,人们在画面中看到的是人的图形,还是杯子的形状,这主要取决于注视的视点是在白色的负形还是黑色的正形上。
由于视点的不同,将会看到不同的图形,即为双重意象。
视点的转换,带来了奇特的图底关系。
在充分利用正形轮廓的情况下,达到正负形状相关联的契合至关重要。
标志设计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为简洁性,它作为代表企业形象的视觉符号,要求对企业经营理念及文化等信息传播要明确快速。
图形需经过高度凝练,在设计构思中追求简洁化。
一方面是出于快速传递信息的需要,好记、易读、美观。
设计师要在有限的“形”中追求更多的“意”。
正负形的双重特征与此需求相吻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标志设计中;另一方面标志的应用环境多样,特别是现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制作工艺材料多样,简洁的标志具备更好的适用性。
三、方案设计中正形与负形的运用过程(一)从企业名称中寻找突破口通过对企业信息的了解以及与管理者的沟通,首先明确标志的设计定位。
由于用户群为中小学生,重点突出童趣、科技、教育特色。
33设计理念探索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逐步迈入了“信息时代”。
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广告中的主要元素——图形和文字在信息的传播中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这两者中,若以文字为主导就会显得有些乏力,因为世界各地语言种类繁多,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去识别。
而图形的通用性则使它更能被普通大众接受,从而能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所以,身处21世纪的我们相当于进入了“读图时代”。
那么,如何能在众多的信息中利用独特的视觉图形,使自己要宣传的主题脱颖而出,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值得设计师尤其是平面设计师去推敲的。
在当代,正负形作为图形创意语言中一种独特的形式普遍受到大众欢迎。
一个完整且富有创意的正负形能够使人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效果,强烈吸引看到它的受众,从而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
一、认识正负形在所有的平面作品中,画面一般都由图案和衬托图案的底色组成。
属于图案的部分叫做“图”,也叫“正形”或者“显形”;底色是图形以外的虚空间,叫“地”“负形”或者“隐形”[1]112。
在以往的观念中,如果将正形比作红花,那负形就是衬托正形的绿叶。
负形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协调一下画面空间,并不具备表达意义,传递信息的任务则交给主人公——正形来完成。
从审美角度出发,在确保正形完整度的基础上,也可以赋予负形一个完整的形态,以达到正负形并存的状态。
负形的解放,有利于正负形关系的完善,使整体图形显得更加合理、有趣、吸引人,从而能使图形更好地传递信息给受众。
二、正负形流行的原因正负形在当代已经成为图形设计中一种独特且重要的设计语言,并且被平面设计师们广泛运用。
经过资料搜集,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其一,现代艺术为视觉设计创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促进了正负形的发展。
现代艺术流派众多,如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
有的流派对视觉设计的影响甚微,也有的流派存在时间很短,却极大地推动了当代视觉设计的发展。
CulturalCorridor 文化长廊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7浅析正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文/李晨摘要:人们的视线总是会被有趣的图形吸引,对于图形设计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正负图形独特的图底关系,形成两种不同的二维空间,设计者通过奇思妙想将两种不同的二维空间通过同一个画面表现,使得图形设计更具趣味性,正负图形在设计上往往能打破固有思维,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关键词:正负图形;平面设计;应用正负图形一般是指平面设计中的图底关系,最为有名的正负图形设计,应该是许多人记忆深刻的“鲁宾杯”,他将一个白色的杯子放在黑色的背景之上,奇妙的是当杯子挡住黑色背景的部分,这时只看黑色背景就会发现杯子像是两个面对面的人,而只看白色部分就会出现杯子的形状,究竟是杯子还是面对面的人脸,完全取决于观看者将白色作为底图还是黑色作为底图,鲁宾这种互为图底相互转换的图形表现方式,给观者带来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在平面设计中的海报设计,标志设计,插画设计等领域都常常运用到正负图形来表现。
1 正负图形在海拔设计中的应用正负图形也称为图底反转,是指一副画面出现两种不同的图形互为图底又相互交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感知客观对象时,并不能全部接受其刺激所得的印象,总是有选择的感知其中一部分,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设计了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海报,例如他用最简练的图形将男人的腿和女人的腿交叉排列,男人的腿设计成穿着黑色西服裤子穿着黑鞋黑袜,排列在下方,女人的腿设计成白色裸露出来,穿着白色的高跟鞋,排列在上方,精准的展现了女性腿部轮廓和男性腿部轮廓的同时又相互交融在一起,只看黑色部分时也就是男性的腿时,白色部分也就是女性的腿就作为画面的底部,而只看白色部分时也就是女性的腿部,男性的腿部也就是黑色部分就做为图底,想看到男人的腿还是女人的腿完全取决于观看者将白色作为图底或是黑色作为图底,无形中画面与观看者之间产生互动性,观看者在欣赏的同时对画面产生趣味性。
空白之美——浅析正负形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正负图形是由图底关系转变而来,早在1915年就以卢宾(Rnbin)的名字来命名,所以又称为卢宾反转图形。
其实在古代中国就有着包含中国哲学的正负图形——太极图。
因为正负图形能最大限度地激起观众的艺术想象力,所以被平面设计广泛应用。
标志作为平面设计所覆盖的一员,正负图形也在标志中大放异彩。
关键词: 空白虚实正负形标志设计正负形是由原来的图底关系转变而来。
早在1915年就以卢宾(Rnbin)的名字来命名,所以又称为卢宾反转图形。
其实在古代中国就有正负图形——太极图。
太极图就是一种正负形,是正负形的鼻祖。
太极图蕴含着中国的哲学,是中国思想智慧集大成的表现。
古人认为宇宙原本是一个圆,称为太极。
慢慢才演变成阴阳,称为二仪。
用黑白两色表示,而黑色里的白点,白色里的黑点,意思是黑里有白,白里有黑,达到阴阳之平衡。
然后是“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
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是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太极则是人们追求的最好境界,也正是中国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设计作品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仅靠直接的表述往往显得单调乏味。
而且意象的意是难以穷尽的,因此恰当地运用“虚”与“实”的对比才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有时只有在“虚”的衬托下才能更好地凸显“实”。
有时设计作品中的空白处理就如同文学作品中的省略符号一样,能够造成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沉思。
并由此引发一定的联想。
如为大家所熟悉的苹果电脑的标识设计,右边的一处空缺,看似破坏了图的完整性,实则恰与背景融合,打破了形的拘束,带给人们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此时的空白已成为形象的组成部分,是形象的延续与衍生。
平面设计中的空白,是一种“虚空间”。
是画面中存在的一种调节剂,画面中各构成要素正是被这种无形的调节剂协调统一在一起,从而表现出一种完整性。
正负形logo正负形Logo概述在设计中,Logo(商标)被视为一个组织或品牌的主要标识。
Logo的设计可以影响一个企业或产品在市场上的形象和认知。
正负形Logo是一种独特的设计方法,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简洁的形式,给人留下深刻且易于记忆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正负形Logo的定义、设计原则和实际应用。
正负形Logo的定义正负形Logo是一种基于明暗对比的设计风格,通过在形状和颜色上的改变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
它由两个主要元素组成:正形和负形。
正形通常是较大的、有填充颜色或纹理的形状,而负形则是在正形内部或周围的空白区域。
正负形之间的对比创造出鲜明而清晰的图像,使Logo在视觉上更加引人注目。
设计原则设计正负形Logo时,考虑以下原则能帮助您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有效沟通能力的标识。
1. 简洁明了:正负形Logo的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繁杂的细节和过多的元素。
通过简洁的设计风格,能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并保持印象的持久性。
2. 清晰度:确保正负形Logo在不同尺寸和媒介上都能保持清晰可辨认。
在缩小或放大Logo时,图像的边缘和形状应清晰可见,避免出现模糊或失真的情况。
3. 对比度:正负形Logo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比度。
明暗对比可以增强Logo的可见性和吸引力。
确保正负形之间的对比明显且清晰。
4. 配色方案: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对于正负形Logo的效果至关重要。
颜色应与品牌的个性和价值观相一致,并合理运用在正形和负形上以增强对比。
实际应用正负形Logo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企业、品牌、媒体和艺术领域。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1. 企业和品牌标识:许多企业和品牌选择使用正负形Logo来突出他们的标识,并同时传达出简洁和现代的形象。
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和耐克(Nike)。
2. 媒体标识:很多电视台和电影公司使用正负形Logo来增强他们的视觉识别。
这种设计风格可以在屏幕上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并易于在各种尺寸的屏幕上显示。
正负形在图形现中是重要的创意手法,并广泛应用于现在的标志设计当中。
标志设计充分利用正负形的表达和组合方式,通过图底互换的巧妙安排,精心布置,寻找图形与图形组合的趣味性,体现图形组织的巧妙,从而把最小、最简洁的图形所传达的语义最大化。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正负形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创意手法。
正负形是由图底关系转变而来,图形分为图形与背景,图形部分称为“正”形,底色部分为“负”形。
正负形指在一个空间中两个图形共享一轮廓,共同成为一个完整统一体,在视觉上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错视效果。
在正负形的图形当中,负形在画面中起到协调画面空间、虚实与疏密的作用。
正负形运用技巧正负形呈现出来一种“一图双形”的造型,设计师不仅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和把握,对于图形的虚空间也给予了同等的重视,让人享受着艺术营造的美妙的文化空间。
正负形的并存不仅使图形的艺术效果得到了完善,而对图形内含的融入起到完美的结合,使一个“无意义”的空间化为一个“有意义”的形,从而使图形能够出色地完成传递信息、吸引受众的使命。
针对正负形的创意表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手法:独体虚空间在标志设计中,很多正负形的创意手法是通过对一个本身含有虚空间的图形进行造型的调整塑造出来的,这样的创意手法是以原始图形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不破坏图形原形态的情况下,对虚空间的轮廓造型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调整可以是添加、或剪缺,通过对轮廓线的调整,重新塑造出另外一个全新的形象。
独体空间的适形调整所创造出来的正负形,两个图形彼此互相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型简洁,浑如天成,在简洁中并富含深刻的内涵,非常有利于大众对行业的认知和识别。
但是独体空间的适形调整的设计手法在正负形的创造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体现在负形的造型受到正形虚空间轮廓线的制约。
用此种方法设计正负形图形的时候,需要找到两个图形外轮廓的结合点。
组合虚空间组合图形虚空间造型重构是指当画面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图形的时候,利用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虚空间所创造出来的另外一个形象。
浅谈平面设计的正负形构成语言摘要正负形是图形创意的一种表现方法,图形创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最终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正负形在版面设计、招贴设计和标志设计中的灵活运用可以让平面设计作品锦上添花,然而还有很多设计者或欣赏者并未认识到正负形的特点、特性及其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所发挥出的特殊效果。
本文结合国内外平面设计的作品来分析正负形这一平面设计的构成语言,通过对正负形的研究,分析正负形作为平面设计的构成语言,如何成功影响平面设计作品,如何使作品更富有传播力,更具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正负形; 平面设计; 表现手法; 艺术效果Abstract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aphic and graphically creative is a kind of expression method,the relationship of graphically creative and graphic design is the service that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orm has let the icing on the cake in the use of graphic design work in layout design, poster design and logo design flexi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esigners or appreciation didn't realiz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hape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raphic design works played by special effects.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graphic design work for the successful case, analysi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orm of the graphic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s. Based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orm research, analysi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orm as a graphic design to form language, how to influence success in graphic design works, how to make the works more communication, more artistic appeal.【Key Words】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aphic; Graphic design;Expression;Exception Artistic effect目录第1章正负形的概述...............................................11.1正负形的起源与发展.....................................11.2正负形的特性.............................................2 第2章正负形在平面设计中的特殊效果.................................32.1正负形在版面设计中的应用.................................3 2.2正负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3 2.3正负形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4第3章国内外案例分析...............................................5 第4章正负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方向.................................7结语...............................................................8 参考文献...........................................................9致谢..............................................................10第1章正负形的概述1.1 正负形的起源与发展随着现代平面设计的出现图形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图形是平面设计不可缺少且具有主导作用的的语言之一,这与其渊源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文库论文】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
刘婷
(西安市艺术学校陕西西安 710048)
【摘要】在标志设计中,正负形、虚实形的综合互动不仅能提高标志图形的信息承载能力和表达功能,在视觉上更具有强烈的错视感和冲击力,还能丰富标志图形的表现力。
设计师需要把握:适形;合璧;共形;重构;装饰等表现手法,通过巧妙安排,精心布置,实现创意、创新之目的。
【关键词】标志设计;正负形;虚实;图底
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
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英文俗称为:LOGO(标志)。
在标志的图形创意中,实体图形容易得到重视、突出和强调,而虚形的作用和意义却易被忽视。
有意识地、积极地注意虚形的变化和能量,有效地、有目的地利用虚形进行创作,通过标志图形虚实形态的综合互动,不仅能提高图形信息承载能力和表达功能,还能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错视感和冲击力,极大地丰富标志图形的表现力。
我们常说“一语双关”,语言是这样,视觉化的图形语言同样是这样。
人们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
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
一个图形一般有图案部分及衬托图案部分的两个形,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
在图和底分开的图中,图和底是相互衬托的关系。
图和底可共用一条轮廓线,相互依存,图和底也可以相互转换、互借。
标志通过利用图底反转和矛盾形态进行新空间的创造,诸如共用线、共用形、叠印充填、错视利用、矛盾空间等,具有多面性、多种效果、呈现更多意味,增加图形传达新的能量。
让观者在图形意味和奥妙中感受标志的魅力,同时从中接受标志所传达的意义。
较早对图形与底纹之间的互换互借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是鲁宾。
一百多年前,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鲁宾是从一张19世纪的智力玩具卡片上获取的灵感。
他说:图与地之间可以互为依存,无法单独分开时,图形即底纹,底纹也就可以成为图形,正形与负形正是运用了这种视觉可调节的特点。
正负形最典型也是最早的可谓中国的《太极图》,它的简洁是对人们求简心理的完美阐释。
其以一条优美的共用的S型曲线将一个完整的圆形分割成阴阳两条鱼形,阴鱼中阳眼,阳鱼中阴眼,形象化的表现了阴阳轮转、相生相克之万物生化的哲理,是典型的阴阳互换、互为关联,具有连绵不断、生生不息的象征和寓意。
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在中国图像的审美意蕴中,气韵是意象艺术的最高追求,强调以意为师,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看主体的精神气质和图形的情韵,强调其精、气、神。
太极图简洁的S形构图也因此被承袭为中国图案中最重要的骨架形式。
标志的形象要求简练完整。
正负形即是通过正形与负形的互补互衬关系,使各形体在视觉传达上既表现出形中有形,又简练明了、各自独立。
正负形的对比实质上表现为形体通过明暗关系即黑白极色所造成的对比,即使是色彩标志,也要求正形负形在明度上获得反差,相互衬托,使其形象效果更为明晰,更具吸引力。
在标志的设计中,要正确运用正负型的对比与变化,使图形更生动、趣味性更浓。
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适形:以形换形、置换形象。
以原始形态或新创造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不破坏原形态的情况下,在虚空间里以适形的方式添加新的、其它形象的内容,使图形更生动、趣味性更浓,含义更丰富。
利用人们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经验,借助我们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认识和了解不熟悉的事物,或利用一种观念去解释另一种观念。
具象的抽象化,抽象的意象化,意象的具象化、形象化,通过借代、比喻、象征使图形传达更准确,更引人入胜。
第二,合璧:图文并茂,相合成趣。
合璧之法,在现代设计尤其是标志设计中应用极为普遍,如汉字与西文的巧妙组合、飞禽与走兽的和谐相处、人与物的相融。
设计者在寻找和发现同形、同构的可能性,并保持各自的可读性、识别性。
合璧之法有助于图形在不同的概念里寻求统一及不同的内容得到一致的表达,不仅扩展了创意设计的空间,更有助于标志在不同的环境文化、背景中进行传播。
第三,共形:笔画共享,合而为一。
形态的相似、相像,思想、意图的关联是共形的基础。
相同的笔画、一样的形式、类似的风格都是共形的前提。
形相容,方能意相联。
是貌合神离,还是形神兼备取决于形合意合,情投意合。
第四,重构:打破拆解,裁剪新组。
把原有的笔画、原始的图形元素打散、拆解,重新组合、构成,破常以求变,出新意、得新形。
在图底互换与虚实空间以及正负形、虚实形的关系上通过提炼和裁剪来把握特征,再创新形,表达新意。
通过加减修整、方向倒置、扭曲变形等艺术加工,再度融合、感觉机缘巧合、天生地设。
通过各个部分的串联和联想,使人感悟其整体之意。
这种做法往往能够激活观者的兴趣,收到以少胜多、令人恍然大悟的效果。
第五,装饰:纯粹形态,意象空间。
虚体形象是意象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在看似无意义的状态下,其实尽显空灵,更加朗阔,更加富有活力。
实体形象也是充满意象、意趣、意韵、意味、意匠的抽象图形,或为有机形,或为具有偶发性、随意性、模糊性的,不可重复、还原的无机图形。
其形色组构关系为装饰性表达。
虚
实转换呈现诗境般朦胧美感,传情达意,极富感染力和诱惑力。
正负形、虚实形的运用使标志图形既统一又不死板;既有变化又不混乱。
把理性的逻辑与感性的视觉效果生动有趣地协调一致,完整、深刻、感人。
视觉审美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求协调不求对比,就会显得呆板;而只求统一不求变化,又会显得单调。
现代标志设计由静态审美转向动态审美,强调明确、易识的效果。
其美学原则的倾向之一是由强调协调转向强调对比,挖掘视觉要素的对立成分,使矛盾双方同时并列组合构成在一件作品里。
这种矛盾并列组合常在传统与现代、工艺的精致与粗放、几何化与自然形以及结构材料质感的对比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来,正负形、虚实形的运用并巧妙结合各种对比效果,在图底的变换之中彰显魅力,令作品具有鲜明的性格、焕发出时代精神,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视觉愉悦与视觉快感。
正负形、虚实形、图底的变换赋予了标志图形想象、情感与力量,增加了丰富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正负形、虚实形、图底的变换表现出色,产生超凡脱俗之感。
它不仅带来形态的解放,使视觉领域丰富多彩,更改变了人们固有的观念和审美。
标志图形以视觉隐喻、双关或幻象等形式,以个性化、风格化的视觉语言引导受众对主题意念的认识和接受。
设计师充分挖掘标志的背景、功能、效用以及本质的特征,寻求和利用隐喻性、趣味性、可塑性、装饰性甚至交叉性、无边界性的图形元素、符号,通过正负形、虚实形的表达和组合构成方式,通过图底互换的巧妙安排、精心布置,实现创意、创新的目的,使意念的传达和形式风格更吻合、更完整、更出效果,标志更富有感染力、更加耐人寻味、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内心深处情感和理性的渴望。
【参考文献】
[1]胡东放.中国画黑白体系论.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
[2]夫龙.现代商标标志创意图典.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5 【作者简介】
刘婷(1976-),女,陕西商洛人,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西安市艺术学校美术学科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