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和鸣1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8
欢欣的日子空山鸟语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欣赏器乐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回忆一些诗词与音乐相匹配,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初步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了解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2学情分析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中“八音”一词,是中国古代乐器制作的八种原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总称。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部分传统民族乐器,并听赏了一些民乐作品.作为初中阶段的中国传统民乐欣赏课,应在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了解“民族乐器的分组”,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等.3重点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审美能力。
课堂活动的引导和组织.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边听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边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导入新课: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听赏了两首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
其实,在我国民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许多优秀的民乐独奏曲流传至今,甚至走出国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三首民族器乐独奏曲.三、新课教学:(一)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1、乐器简介:琵琶师:首先,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民族乐器——琵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其音色有哪些特点?生:琵琶属于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
师:对于琵琶的音色及表现力,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作了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一起朗诵这几句诗句。
中国民族乐器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给民族乐器分类并说出其名称,能够辨别最常见民族乐器的音色;2、聆听一些民族器乐,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3、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学情分析我校属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虽然离城不远,但是学生接触音乐教育的机会有限,对于乐器的了解也很少,不要说演奏,连很多乐器都不知道、没见过。
要在一个课时内给学生们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器乐,只能把难度和要求降低,学习方法改良,用最快的方法提起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1、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比较、欣赏、讨论、直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2、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播放音乐导入1、课前播放音乐《春节序曲》,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
2、提问:是否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有点耳熟?是在什么场合听到?回答略。
教师:对,这是我们在春节看联欢晚会的时候听到的《春节序曲》,这首乐曲是用中国的民族乐器演奏的。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中国民族音乐之旅”。
活动2【活动】尝试探讨交流1、教师:谈到中国民族音乐,老师就问问同学们都认识哪几种中国民族乐器?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还认识得真多,那同学知道这些乐器是以什么方式进行分类的呢?(教师提示:演奏的动作、乐器的形状等等)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做出总结:吹管、弹拨、拉弦、打击四类。
2、进行四个分类乐器的声音听辨,教师讲解乐器的声音特点。
听辨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用乐器演奏动作模仿(过程略)。
活动3【讲授】听赏实践1、听赏音乐《欢欣的日子》教师:了解了这么多的乐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听赏它们发出美妙的声音。
播放音乐《欢欣的日子》,提问:音乐中,你听到了那些乐器演奏?教师介绍曲目:这首乐曲是作曲家朱践耳于1952年创作的,《欢欣的日子》原名《翻身的日子》,原是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后来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1.《八音和鸣》(楚调)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就将近七十种乐器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所谓“八音之乐”就源于此。
它们是金、石、丝、竹、匏、土、革。
木。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出上了一百二十四件乐器,八音俱全。
特别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套六十四枚编钟,其音质之优美。
音律之纯正、造型之美观,让20世纪的人都不得不惊叹古代乐工们的创造之伟大。
这套编钟总音域达五个八度。
中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全,音高与钢琴基本相同(钢琴的标准音音高有“第一国际高度”a1=440次/秒和“第二国际高度”a1=435次/秒,而编钟的为a1=432次/秒),声音宏亮,怪不得古人对“金玉之声”赞颂不已。
随后,湖北省歌舞团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在有关专家、学者指导下仿制出编钟、编磐等乐器,创作排演了《编钟乐舞》,在国内外演出反响强烈。
《八音和鸣 ----楚调》为其中一首。
这首乐曲以民间的变奏形式创作而成,开始的引子较自由:
在编磐的华彩乐段(刮奏为主)后,音乐主题先齐奏----以瑟(筝代替)为主的中音乐器演奏----吹管变奏----钟磬变奏----弹拨乐变奏----切分后加速----在活泼愉快的齐奏中结束全曲。
注意:每次变奏多依各种乐器的演奏特色而变化,骨干音不变。
音乐主题:。
音乐计划总结之《八音和鸣(一)》教学案列与案列评析一、教学课题:《欢欣的日子》二、教学年级:八年级1502班三、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学生了解民乐合奏形式;了解民族乐队的乐器分组;认识乐器板胡、管子和笛子,并能听辨其音色.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乐曲中,学生能够积极感受和体验作品的音乐形象,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为音乐作品编配伴奏并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特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欣赏和演奏兴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 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五、教学重难点:1. 感受体验民族管弦乐队音响的整体印象,以及作品《欢欣的日子》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2. 听辨板胡、笛子、管子的音色.六、教具:多媒体、电子琴、钹、腰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PPT 出示几组情绪词,教师弹奏《欢欣的日子》主题旋律,学生说情绪(欢快、喜悦) 2.那大家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特别开心呢?开心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呢?出示课题(二)新课教学1. 简单介绍“八音和鸣”中的八音“八音和鸣”中的“八音”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乐器制作的原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总称. 后来,“八音”成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指代.本单元中的“八音”则泛指中国的传统民乐. (《欢欣的日子》就是一首优秀的中国传统民乐)2.《欢欣的日子》创作背景《欢欣的日子》原名《翻身的日子》,有朱践耳创作于 1952 年,原是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由中西混合乐队演奏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一听】感受主题旋律陕北风味的主题,明亮活泼.生动地表现出土地革命后,农民分到土地的高兴心情(介绍土地革命,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做铺垫)3. 乐器的相关知识(1)介绍乐器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我国民族乐器?这些乐器是如何演奏的?民族乐器演奏方式笛子、唢呐吹二胡拉古筝、琵琶弹鼓、木鱼、钹打(2)出示图片,介绍民族乐器的分组(引出民乐合奏的概念)4. 欣赏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1)播放视频,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情绪(热烈、喜悦、欢快)(2)再听乐曲《欢欣的日子》,思考乐曲分为几段?(PPT 随乐解说,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音乐)(3)欣赏乐曲第一部分——感受喜悦【二听】整体感受【三听】分段理解深入赏析【四听】感受情绪变化1.聆听并思考这一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对比二胡介绍板胡,并熟悉板胡的音色(高亢、明亮)3.听三段音乐,听辨板胡的音色4.哼唱主题一的旋律(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5.欣赏乐曲第二部分——分享喜悦(1)节奏游戏(采用对答形式)(2)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感受乐器呼应的特殊效果(3)了解管子和笛子的音色(三)拓展与延伸:1.再次感受引子,教师用小钹为引子部分伴奏2.小组创编:根据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为音乐伴奏(旨在创造美)(1).节奏练习(PPT 出示节奏)(2).分组演练(3).师生合作,为作品引子部分伴奏,再次感受音乐热闹的气氛八、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民族乐器丰富的音响,总结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感受热情欢快的旋律,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案列评析:通过一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我来谈一谈这一堂课的优点与缺点.本堂课的优点:1.上课过程中,语音表达简洁明了.2.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过度自然.3.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设计了参与性强的师生互动,还抛出了一些开放性的探讨的问题,吸引学生关注音乐,表现音乐,思考音乐.本堂课的缺点:1.上课时间没有把握好,提前十分钟结束了课堂教学.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度的注重自己上课的流程和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注重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只注重教师为主导,没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3.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后,因为害怕学生不知道答案或说错答案,自己先说出了答案,没有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4.在教学过程中的歌唱教学时,没有根据学生演唱的效果来调整原本教学设计中的次数,也没有调整好学生唱歌时的速度,导致学生最后演唱时的效果不理想.5.在上课过程中,自己的表现有些拘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在讲台面对学生们上课,这一次锻炼对我来说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教学,让我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研究自身的教的过程,更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学的过程,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因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吸取每一次上课的经验和教训,并虚心向优秀的骨干教师学习,让自己在音乐教学之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八音和鸣宜良九中李永江教学目标1、聆听民族器乐曲,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认识并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及分类,聆听民乐合奏曲子,让学生了解民乐合奏形式,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民族乐器知识,能够说出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
3、培养学生的民乐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奇迹》,注意听,试试能听到什么乐器。
(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奇迹》)师:请同学起来回答一下,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师:是的,看来同学们对民族乐器的了解还真不少。
有二胡、琵琶、萧、笛子、扬琴等这些民族乐器,他们属于长什么样子呢,又是怎样分组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乐器。
授新课了解民族乐器及其分类师:根据乐器的发声原理及演奏性能的不同,我们把民族乐器分为四大类:吹、拉、弹、打。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四类乐器中的代表性乐器。
(出示民族乐器分类及听辨部分代表性乐器的音色)师:大家翻开课本第24页,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乐器。
1、吹管乐器,简单的说就是吹奏的乐器。
有气息经由吹孔,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笛子、箫、埙、排箫等;有的是气息经过哨子,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唢呐、管子等;还有的是气息经由簧片,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笙、芦笙、巴乌等。
大家看一下图片,认识一下这些乐器张什么样子。
2、弹拨乐器:比较常见的有琵琶、筝、扬琴、阮、三弦等等,同学们有学习弹拨乐器的吗?那么请你告诉大家它是如何发声的呢?师:是的,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片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3、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二胡了,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包括二胡、京胡、板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