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检验检测机构评审检查表
- 格式:docx
- 大小:62.05 KB
- 文档页数:29
精心整理附件 9 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检查表检查评审意见内容基不序号审核内容与检本不适评审发现符查方符用合法合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4.1或者其他组织。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4.1.1的法律地位。
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质量管4.1.2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4.1.3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4.1.4诚信的程序。
精心整理序号审核内容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4.1.5 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4.2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2.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检查评审意见内容基不与检本不适评审发现符查方符用合法合内容基不序号审核内容与检本不适评审发现符查方符用合法合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4.2.2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内容基不序号审核内容与检本不适评审发现符查方符用合法合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内审检查表第 1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 2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 3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 4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 5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 6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7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8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9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0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1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2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3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4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5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6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7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8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19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0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1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2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3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4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5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6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7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8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29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0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1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2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3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4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5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6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7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8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39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40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41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42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43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44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45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46 页共47 页内审检查表第47 页共47 页。
检验检测机构内审检查表准则条款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内容审核部门现场内部审核情况审核结果1.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业务办鸡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由鸡冠区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经鸡西市政府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准成立的独立法人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鸡冠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1.1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业务办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人资格,有独立帐户,可以独立的对外开展检测业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1.2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业务办中心主任是法人代表,是实验室最高质量管理者,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人资格。
□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1.3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业务办检验检测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公平公正、科学发展、结果准确、客户满意质量方针。
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1.4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所在法人单位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业务办实验室设置技术委员会配备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检验科主任、质量监督员、内审员,在职能框图中明确了职责和相互之间关系。
□符合√不符合□不适用□审组长:内审员:内审时间:准则条款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内容审核部门现场内部审核情况审核结果1.2.2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
评审结论判定:
1、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情况:
(1)★:否决项,若存在一项。
(2)▲:重点项,不符合条款达到5项或以上,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达到10 项或以上
(3)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35 项或以上(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2、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的情况:
(1)▲:重点项,不符合条款达到3项或以上,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达到 6 项或以上。
(2)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20 项,不超过34 项(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3)涉及到设施与设备的。
3、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的情况:
(1)▲:重点项,不符合条款 2 项或以下,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 5 项或以下。
(2)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20项以下(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4、评审结论为符合的情况:
不存在不符合及基本符合问题
5、有专业领域评审补充要求的评审,同一事实在 4.6与 4.1~ 4.5中重复出现的不符合项或基本符合项在结论中不重复计算注:①在评审意见相应栏内划;
②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未实施的,为不符合;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实施不规范的,为基本符合;③不符合、基本
符合为整改项,应在说明栏内作相应的说明。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 第3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4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5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6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7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8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9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0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1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2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3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 第14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5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6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7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8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19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0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1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2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3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4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5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6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7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8页共2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第29页共29页
评审结论判定:
1、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情况:
(〔)★:否决项,若存在一项。
(2)▲:重点项,不符合条款达到5项或以上,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达到10项或以上
(3)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35项或以上(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2、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的情况:
(1)▲:重点项,不符合条款达到3项或以上,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达到6项或以上。
(2)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20项,不超过34项(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3)涉及到设施与设备的。
3、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的情况:
(1)▲:重点项,不符合条款2项或以下,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5项或以下。
(2)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20项以下(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4、评审结论为符合的情况:不存在不符合及基本符合问题
5、有专业领域评审补充要求的评审,同一事实在 4.6与4.1〜4.5中重复出现的不符合项或基本符合项在结论中不重复计算
注:①在评审意见相应栏内划;
②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未实施的,为不符合;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实施不规范的,为基本符合;
③不符合、基本符合为整改项,应在说明栏内作相应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