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垂直荷载计算方法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71.31 KB
- 文档页数:4
直埋管道管顶单位面积上总垂直荷载1. 什么是直埋管道?好嘞,咱们先来聊聊什么是直埋管道。
简单来说,直埋管道就是埋在地下的管道,通常用于输送水、气、油等流体。
想象一下,咱们的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冰淇淋,每个甜筒里都有管道在默默地工作,负责运输各种“美味”。
这类管道一般都埋在地下,和地面上的繁华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既隐蔽又重要。
在这个埋藏的世界里,管道可不是光乍一看就能明白的。
它们的顶上是有一定的荷载的,荷载也就是施加在管道上面的重量。
这个重量可能来自土壤、车辆,甚至是各种建筑物的重量,真是个不容小觑的大家伙。
2. 荷载的种类2.1 土壤荷载首先,我们得提到土壤荷载。
想想看,管道就像一个在土壤中潜伏的“忍者”,上面压着一层又一层的土壤。
这个土壤的重量就叫土壤荷载。
比如,雨水冲刷过后,土壤可能变得松软,荷载可能就会有所变化。
再加上不同的土壤种类,沙土、黏土、石头,都是管道的“压寨夫人”,各有各的风格。
2.2 交通荷载接下来,咱们说说交通荷载。
大家想象一下,马路上车水马龙,汽车、卡车都在呼啸而过。
这些车辆的重量,尤其是重型货车的轰鸣,都在不经意间给地下的管道施加了压力。
可想而知,交通荷载可不是小打小闹的,绝对是个“重磅炸弹”。
3. 荷载计算的重要性3.1 为何需要计算?那么,荷载计算有什么重要性呢?首先,咱们得确保管道的安全,毕竟安全第一!如果不计算这些荷载,管道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时可能翻船,真是让人心慌慌。
而且,荷载计算还关系到管道的使用寿命。
想象一下,没算清楚荷载,管道就可能被压坏,成了一根“废管道”,真是让人心痛。
3.2 如何进行计算?至于计算的方法,那就更是“学问”了。
通常,工程师们会根据管道的材质、埋深、土壤类型等因素来进行科学计算。
有时他们还需要用到一些复杂的公式,像是数学里的“神秘咒语”,不过别担心,普通人不用记这些。
只要知道,工程师们在忙着让我们的地下世界更加安全就好啦!4. 总结最后,咱们把话题拉回到直埋管道的总荷载上。
对供热管道直埋技术的分析摘要:在我国传统的供热管道的铺设方式主要是地沟铺设,这种方式占地面积大并且工期长,后期的维护费用大,成本高且寿命长。
直埋式的铺设方式在我国目前成为了推荐的铺设方法,其占地小、周期短。
维护简单、投资小并且寿命长,这些特点都满足了城市建设需求,因此在我国开始被广泛的适用开来。
本文主要对供热管道直埋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供热管道;直埋技术;措施引言直埋敷设技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和城市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不占地上空间,架空需要热补偿,一处补偿就是4个90度弯头,加上管架,总体费用很高,较架空对流换热厉害热损失大相比,埋地管道受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减少了运行费用。
直埋即使在城市规划区也不影响美观,因此埋地的美观性和实用性都较架空要好。
已开始在城市热网中取代传统的管道架空敷设方式。
一、直埋敷设供热管道的优点1、经济效益直埋敷设供热管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整个工程的造价较低。
在对相关的工程进行数据统计和来源于有关部门的相关测算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相比于较为常见的地沟敷设技术,在对供热管道进行直埋敷设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35%左右。
第二是使用这一技术能够使用较长时间并且防腐蚀和绝缘性能都高出其他敷设方式从而实现降低长期成本的目的。
由于在直埋时采用的保温管聚氨醋硬质泡沫塑料能够有效地防止空气和水的侵蚀渗透,因此,直埋敷设的供热管道一般都具有极低的吸水率。
另外由于外层玻璃钢和聚乙烯的保护,供热管道的防腐蚀性和绝缘性也都能满足很大程度的腐蚀作用,因此采用这种方式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在管道内部水质达标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延长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
相比于传统的地沟敷设方式,直埋敷设能够延长供热管道30年以上的使用时限,这一数据是地沟敷设的3.5倍。
而大幅度地延长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正是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2、社会效益采用直埋敷设技术进行供热管道的施工能够大量减少热损失,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的探讨摘要:在城市的供热系统中,供热管道的投资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发展较早,在一些发达国家应用较普遍。
我国自80年代开始应用此项技术,从此我国的供热管道直埋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供热管道直埋敷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其解决思路。
关键词:直埋敷设;供热管道;无补偿冷安装引言供热管道的直埋敷设具有包括节能、环保、造价低、使用时间长和施工方便等极具竞争力的优势。
如何在新时期发展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提高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确保城市供暖是一项深刻且意义重大的课题。
一、直埋敷设发展现状及其分类1、直埋敷设发展现状国内供热直埋管道的受力分析主要采用从国外引进的应力分析法。
应力分析法认为根据不同的应力作用形式,管道会发生不同形式的破坏,应采用不同的应力验算方法。
1976年北京市煤气热力设计院等五家单位合作在热力管道无补偿直埋敷设试验研究中采用应力分类法进行无补偿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测,证实了采用应力分类法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太原理工大学和太原热力公司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大直径管道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
得出结论《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以下简称《规程》)给出的回填土摩擦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适用于大直径管道的直埋敷设管道受力设计计算中。
三通、弯头等薄弱部件处的保护措施以及预热方法等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
目前国内外对于直埋管道受力的设计原则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大部分都遵循尽量避免整个管道中有补偿安装,而只在局部薄弱部件处进行补偿保护的原则。
鉴于《规程》颁布时直埋敷设的发展状况,《规程》中对直埋敷设的一些设计参数进行了限制,明确指出《规程》适用于供热介质温度小于或等于150℃,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0mm的钢质内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为一体的预制保温直埋热水管道。
2、直埋敷设网的分类首先是无补偿冷安装的直埋敷设。
这种技术是通过在管道铺设过程中不加任何预应力,依靠深埋的方法让土壤和管道产生摩擦,从而限制供热管道在受热时候可能产生的热拉长。
关于直埋管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聚氨酯直埋管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先进节能技术,以其优良性能、方便施工及使用年限长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这项节能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聚氨酯直埋保温管有十分突出的优点它与传统的地沟敷设管道相比,具有保温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占地面积少、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等优点,特别是在节能方面,以目前情况而言,是任何保温管道难以比拟的,在直埋深度约为一米的管道里,每100米降温为0.1℃.每100米长的热损失率为2.07%,一般情况下一公里保温管道中,每年可节约省标准煤10.4吨。
聚氨酯直埋管材料与其他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之比较硬质聚氨酯泡塑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保温材料,泡孔呈闭孔结构,闭孔中的气体(氟里昂F11)导热系数(0.007W/m.K)极小。
因此,聚氨酯直埋保温管材料的隔热性能低于几乎所的的其他保温材料,它与其他保温材料相比,达到同样的保温,绝热层厚度可以减小30-80%。
这些管道具有热损失少抗壬性能强、防水防腐性能好等优点。
使用寿命一般在40-50年左右;它与传统的地沟敷设管道相比,具有保温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占地面积少、工程造价低、施二周期短等优点,特别是在节能方面,以目前情况而言,是任何保温管道难以比拟的。
2.施工前的准备必须对生产预制聚氨酪保温直埋管的厂家进行调研,进场后认真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保温管拒绝使用。
直埋保温管外塑套质量差,有的保温外塑套在太阳光直照下,未进行直埋就破裂。
直埋管件的外套不是整体注塑的,而是采取按角度分割塑焊,塑焊质量不合格,塑焊口不严或塑焊条不合格,造成破裂漏气进水。
聚氨脂发泡液在保温管件内的密度达不到标准要求,造成保温管承受不住外部压力。
聚氨脂发泡液在保温管内的密度太大,保温管件在承受外部高压的情况下,易造成外套破裂。
3.聚氨酯保温直埋供热管在设计和施工应注意的问题(1)无补偿敷设方式:是在安装管道时,首先给管道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将管道焊接固定,当管道恢复到安装温度时,管道预先承受了一定的拉应力:当管道通热工作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管道应力为零,当继续升温时,管道的压应力增加,当温度升到工作温度时,管道的压应力仍小于许用应力。
浅谈供热管网直埋敷设固定敦的设计与施工摘要:当前,城市供热管网中的直埋敷设方式已经成为供热管道敷设的一种主要敷设方式。
在许多城区的集中供热管网布局中,直埋敷设的供热区域也逐渐扩展。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热力管网对直埋管道的受力设计也相应的不断增加了要求。
供热管网直埋敷设固定墩的设计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和安全运行。
本文从供热管网直埋敷设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出发,深刻分析了固定墩的受力状态和施工设计。
关键词:供热管网直埋敷设固定墩施工设计一、供热管网直埋敷设的相关概念供热管网敷设方式分为直埋敷设、地沟敷设和架空敷设这三种敷设方式。
直埋敷设与其他两种敷设方式相比,其具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供热损失较小,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占地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因此,直埋敷设在城市供热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
总的来说,直埋敷设保温管所用的材料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氰聚塑直埋保温管,这种保温管的保温层耐温最高可以达到120 ℃,采用高温聚氨酯保温层可耐温150 ℃,这种直埋保温管制作工艺较简单,价格较低,且接头现场处理较为容易。
另一种是直埋式预制保温管,这种保温管的性能相对于氰聚塑直埋保温管来说更好,但其价格也相对较高。
这种直埋式预制保温管的接头处需进行热熔焊、塑料焊,并需进行热塑带缠绕加强,因此施工难度比较大。
二、直埋敷设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已经成为城市供热的总体趋势,集中供热在其使用效果上也体现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我国的供热管道直埋技术最早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随后在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以及2001年的《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件》(CJ/T155-2001)的行业标准。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技术规程》(CJJ/T81-98)的颁布和实施,从这以后,我国供热管道直埋技术逐渐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垂直荷载计算方法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 邹平华m 那 威 宋 艳北京热力集团 杨 帆 胡宝娣摘要 介绍了四种常用垂直荷载计算方法:《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法、Marston 法、 # # ½¶»¿法和棱柱荷载法。
给出了计算垂直荷载的土壤垂直压力因数曲线,讨论了考虑沟槽为直壁沟槽或斜壁沟槽、管道为刚性或柔性管道时的垂直荷载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
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沟槽为斜壁沟槽的 # # ½¶»¿法计算结果最小,《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法计算结果最大;工程实际情况下的垂直荷载在数值上趋近于棱柱荷载。
关键词 供热管道 直埋敷设 垂直荷载 柔性管道 刚性管道Calculation methods of vertical load fordirectly buried heating pipelinesB y Zou P in ghua n ,Na W ei,Song Yan,Y ang F an and H u B aodiAbstract Pr esents f o ur c onve ntio nal ca lculatio n me thods i.e.the Technical specifica tio n for directlyburied heating pipeline engineer ing in city m ethod,M ar sto n lo ad me thod, # # ½¶»¿m ethod and pr ism load metho d.Pr ov ides the c ur ves o f so il ver tical pr essure co eff icient to ca lculate ver tica l lo ad and discusses the calc ula tio n metho d and its applica tio n co nditions fo r ve rtical o r le an w alls in pipe channe ls and f or rigid o r flexible pipes.T he calculation r 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 by # # ½¶»¿m ethod fo r lean wall in the pipe channel is the least and that by the f ir st metho d is the lar gest and the v er tical lo ad in ac tual e ng ineer ing is clo se to that by the prism load.Keywords he ating pipeline,direct ly buried lay ing ,ve rtical lo ad,f le xible pipe,r igid pipen Harbin Insti tute of Technology,H arbin,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0378029);国家/十五0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2BA107B02)30 引言正确计算直埋供热管道上的垂直荷载关系到管道的强度和应力计算、固定支架的受力和竖向稳定性验算,对管道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1 总则1.O.1为统一我国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促进直埋管道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制定本规程。
1.O.2本规程适用于供热介质温度小于或等于150℃、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DN500mm的钢制内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为一体的预制保温直埋热水管道。
1.O.3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应遵守《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膨胀土地区建筑地基技术规范》(GBJ112)的规定。
1.O.4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 J J28)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屈服温差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yielding 管道在伸缩完全受阻的工作状态下,钢管管壁开始屈服时的工作温度与安装温度之差。
2.1.2固定点fixpoint管道上采用强制固定措施不能发生位移的点。
2.1.3活动端free end管道上安装套筒、波纹管、弯管等能补偿热位移的部位。
2.1.4锚固点natural fixpoint管道温度变化时,直埋直线管道产生热位移管段和不产生热位移管段的自然分界点。
2.1.5 驻点 stagnation point两侧为活动端的直埋直线管段,当管道温度变化且全线管道产生朝向两端或背向两端的热位移,管段中位移为零的点。
2.1.6锚固段fully restrained section在管道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产生热位移的直埋管段。
2.1.7过渡段partly restrained section一端固定(指固定点或驻点或锚固点),另一端为活动端,当管道温度变化时,能产生热位移的直埋管段。
2.1.8单长摩擦力friction of unit lengthwise pipeline 沿管道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保温外壳与土壤的摩擦力。
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的探讨摘要:供热管道的敷设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本文对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进行了介绍,这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优点,不但可以施工较为方便,而且可能节省用地,减少资金的投入,提高管道工程的经济效益。
本文对直埋供热管道的设计方法、布置形式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在室外供热管网工程施工时,多采用的是管沟敷设的方式,这种施工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管道工程对施工质量以及效率的要求,施工单位选用直埋敷设技术后,不但施工的质量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也提高了。
直埋敷设的方式不会占用太多的土地,而且工艺技术比较简单,维护的工作量比较小,采用了导热系数较小的泡沫塑料材料,热损失比较小,保温层不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本文对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促进这项技术的推广。
1、供热管道直埋敷设的方法1.1无补偿冷安装直埋敷设无补偿冷安装直埋敷设的设计方法在管道工程中应用比较多,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应力的分类工作,还要对管道的应力进行验算,考虑到不同特性荷载产生的应力形态对管道具有破坏影响作用,所以设计人员需要设定好不同的限定值。
应力分类法是将应力分为一次、二次、峰值应力等三种类型,应用这三种方法分别采用了弹性、安定以及疲劳分析理论,在计算的过程中较为复杂。
1.2有补偿直埋敷设这种敷设方法采用了弹性分析理论,还对管道进行了应力验算,不需要对应力进行分类,采用的是将各级荷载相加的方式,只需要考虑综合应力对管系的影响,所以计算的过程中比较简单。
应用弹性分析理论,可以控制由荷载引起的应力,设定应变在弹性范围内的限定值时需要考虑安全余量,管道在任一截面的总应力不宜超过钢材限定的最大应力。
2、管道布置的形式2.1无补偿冷安装直埋敷设采用无补偿冷安装的直埋敷设设计方法时,设计人员需要保证供热管道的工作温度在限定的范围内,管道热伸长会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设计人员需要保证管道的强度,在管网中可以不设置补偿器,受到管件强度以及位移的限制,在对管道进行布置时,还要在施工现场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少用补偿器以及固定墩。
【关于直埋供热管道设计与施工的探讨】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本文主要讨论了直埋供热管道的设计与施工理论。
首先分析管道系统承受的作用(荷载),探讨了防止直管破坏的设计方法,最后提出管道的布置和敷设原则。
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施工直埋敷设已成为我国区域供热管网推荐的一种敷设方式,其与传统的地沟敷设方法相比具有占地少、施工周期短、维护量小、节约投资、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很适合城市建设的要求,在我国已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
1 直埋供热管道的设计方法1.1 直埋供热管道的作用及应力特点所有使管道产生内力及应力的因素都称为作用(又称荷载)。
不同类型的作用,使管道产生不同性质的应力,进一步可能导致不同方式的破坏。
温度和压力是热力管道上最主要的两种作用。
对于直埋管道,还有轴向位移产生的土壤轴向摩擦力和侧向位移产生的土壤侧向压缩反力。
另外,在管道局部结构不连续处会产生应力集中,对应的应力称为峰值应力。
峰值应力不会引起显著的变形.但循环变化的峰值应力,也会造成钢管内部结构的损伤,导致管道疲劳破坏。
管道在弯头、三通处产生的应力属于峰值应力。
由于土壤的均匀支撑,管道的自重没有产生自重弯曲应力,故一般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热网中常用的管道,其公称壁厚要远远大于该压力所需的设计壁厚,内压产生的实际应力也就远远小于管材的屈服应力。
相反,由于管道中热胀变形不能完全释放,使管道产生了较大的轴向压力和压应力,其中轴向压应力可能与屈服应力处于同一数量级上。
1.2 防止直管破坏的设计方法1.2.1 防止循环塑性破坏的设计方法管道温度在管道工作循环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问变化时,所产生的应力变化是循环塑性破坏的起因。
无论是锚固状态的管道,还是滑动状态的管道,应力变化都与安装温度无关,故预应力安装不解决冷安装的循环塑性破坏的问题。
当锚固状态的直管段满足不产生循环塑性破坏的安定性条件时,锚固状态的管道允许存在,该直管段可以采用无补偿安装方式,当然包括了无补偿冷安装方式。
有关直埋供热管道的安装及施工管理研究摘要:供热管道铺设工程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一,是为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保障措施之一。
其施工要求非常严格,供热管道安装施工时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中会涉及到很多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内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有可能会对供热质量造成影响,所以供热管道的安装和施工管理对建筑整体的施工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对直埋供热管道的安装及施工管理要求及方法进行讨论,为直埋供热管道施工水平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直埋供热;管道;施工近年来,人们对住房条件的要求逐渐增高,建筑功能日益多样化,原本的基础性功能效果也在逐渐优化。
作为我国北方的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供热管道的铺设对建筑功能及效果和建筑的使用质量会对建筑的整体建造质量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所以供热管道的安装方法和使用要求也随着建筑工程要求的提高而增高。
采用直埋方法对供热管道进行铺设具有使用操作简便、空间占用范围小、成本低、使用年限久等优势特点,因此受到我国建筑工程单位的普遍欢迎,但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
一、直埋供热管道的施工1、直埋供热管道的作用及应力特点供热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同的作用力,在这众多类型的结构应力单重,有温度原因和压力造成的作用力是最主要的,这两种作用力的性质、产生方式以及造成损伤的破坏类型不同,所以在其应对和改善时所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由于采用直埋的方式对管道进行铺设,所以管道与土壤会发生直接的接触,因此会产生一种侧向的压缩反力,这种荷载能力是直埋供热管线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作用力。
另外,直埋供热管线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峰值应力,峰值应力的长时间循环转变贵造成供热管道内部变形,对供热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造成供热管道受损。
另外由于供热管线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日常取暖提供便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对供热管道的损伤也很大,久而久之会造成管道破损,所以提升供热管道使用材料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直埋供热管网工程设计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直埋供热管网工程设计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集中供热工程,也逐渐从锅炉房集中供热向热电厂区域供热型式转变,由此带来一次网规模不断扩大,主干线管径也从最初的DN450~500增长到了DN800~DN1000,甚至达到DN1200。
与此同时,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也架空、地沟方式逐渐转向预制直埋敷设。
直埋供热管道分为无补偿直埋敷设和有补偿直埋敷设。
无补偿直埋敷设又可分为冷安装无补偿、预应力无补偿。
预应力无补偿有分为机械拉伸、敞槽预热、一次补偿等多种形式。
预热方式又分为热水、热风和电热等。
在直埋供热管网设计过程中,选择有补偿还是无补偿是经常被讨论的事情。
如何确定和取舍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性影响较大。
目前,国内设计单位有两种意见,一种基于弹性理论分析,不认可管网可以发生任何塑性变形,并基于此进行直管段的补偿计算;另一种是欧洲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基于弹塑性理论分析,允许管网发生有限塑性变形,并按应力分类进行安定性条件判定,并基于此进行补偿计算。
上述两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弹性理论分析方法,对于供水温度大于80℃的长直管道段,均不允许出现锚固段,也即要求管网设计必须考虑补偿装置,补偿器间距随管径变化,约为100~200米一处;基于安定条件分析方法,对于供水温度大于140℃的长直管道,才不允许出现锚固段,这对于一般的供热管网来说,已经足够。
也就是说,按照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供热系统设计,可以按无补偿设计(一般一次网供水温度130以下,二次网则更低)。
本文以下部分在阐述上述两种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从工程设计角度对其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直埋管的应力验算2.1稳定性分析(1)整体稳定性分析:直埋管最小覆土深度应满足垂直稳定性要求,一般而言,大于DN700的直管道不必从垂直稳定性考虑限制其埋深。
哈尔滨J下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口=1.2x10~m/m-℃,供水温度疋=130℃,回水温度瓦=80℃,管道安装温度瓦=5℃,管内介质工作压力P=1.6MPa.外径见=720mm,内径见=700mm。
1.管道内压应力
分析管道内压力产生的应力时,假设管道的内压作用在管道内没有压力损失,即管道内的内压力作用是定值。
数值分析时的模型可以简化为平面圆环的应力分析问题。
又因为管道是轴对称的,为了方便分析不同管径的内压应力可以取管道的1/4作为几何模型(见图2.6),单元模型采用结构实体单元plane42,网格为Quad4node。
图2-6管道的几何模型图
ANSYS分析命令流如下:
,PREP7
ET,l,PI,ANE42
hdmMP,1.0
MPDATA,EX,l,,2e11
MPDATA,PRXY,l一03
CYL4,0,0,0.35,0,0.36,90
图2-7内压应力等效变形图
图2-8内压应力等效应力图
应力分析结果:见图2.7内压应力等效变形图,图2.8内压应力等效应
图2-9径向应力分布图
图2-11周向应力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