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教学目标: 1、了解审计准则的意义、基本内容及国际审计准 则; 2、熟练独立审计准则; 3、掌握国家审计准则、审计依据的涵义、种类、 特点及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教学重点:1、国家审计准则; 2、审计依据的涵义和特点。 3、教学难点: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4、教学时数:2节 5、教学过程:
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第69页)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第70页) (三)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第70页) 三、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第72页) (一)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民间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民间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种类(7种第74页)
7、行政处罚权; 8、建议纠正违法规定权; 9建议行政处分权; 10、建议刑事处分权。 第二节 民间审计组织 一、民间审计组织的概念和性质 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 核批准,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组成,是承办法定业务 的工作机构,它不是国家机关的职能部门,但具有法人 资格。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承办 业务。
(一)一般公认审计准则 1、一般准则:是指对审计人员任职资格和执业行为 作出的规范。 2、工作准则:亦称审计的实施准则或审计的外勤准 则,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行为时应遵守的规范。 3、报告准则:指对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的原则、 形式、内容所作的规范。 (二)政府审计准则 是指政府审计部门根据自身的作性质、范围及 特点,参照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制定的对其所属审计人员 及其行为所作出的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指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制定 并颁布的对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