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竞赛试题答题卡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欢迎您下载本资源,本资源为最新制作,经过名师校对,是您的最好选择!教学反思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 ,不得偷懒 。
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
2 、要 勤于记录,善于 总结、扬长避短。
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 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通过总结, 要经常反思 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 ,倾心投入。
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正确处理好模仿 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 原有的 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弘扬工匠精神, 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学易密卷】下学期期末原创B 卷七年级历史 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选择题(请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条 码 粘 贴 处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 12.[ A ] [ B ] [ C ] [ D ] 13.[ A ] [ B ] [ C ] [ D ]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 17.[ A ] [ B ] [ C ] [ D ] 18.[ A ] [ B ] [ C ] [ D ]19.[ A ] [ B ] [ C ] [ D ] 20.[ A ] [ B ] [ C ] [ D ] 21.[ A ] [ B ] [ C ] [ D ] 22.[ A ] [ B ] [ C ] [ D ] 23.[ A ] [ B ] [ C ] [ D ] 24.[ A ] [ B ] [ C ] [ D ] 25.[ A ] [ B ] [ C ] [ D ]26.(1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8.(18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欢迎您下载本资源,本资源为最新制作,经过名师校对,是您的最好选择!。
七年级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卷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值考生注意:①:本卷共有五大题,计六十一小题;②:请在答题卷上写上你的姓名、班级、学校、考号,并在答题卷上作答;③: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反扣后,离开考场(不得带出本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题(计45分)。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群居生活B.语言的产生C.制造工具D.火的使用2.距今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一带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水稻C.小米D.玉米3.秦汉时期,聚居于蒙古草原,并对中原王朝构成十分大的威胁的是()。
A.鲜卑B.羌C.蒙古D.匈奴4.隋朝于()年建立。
A.605B.581C.618D.5895.阿保机于()建立契丹国。
A.9世纪初期B.11世纪初期C.10世纪初期D.以上都不对6.淝水之战于()年发生。
A.317B.266C.399D.3837.最后推翻秦朝的是()领导的农民军。
A.刘邦B.陈胜、吴广C.项羽D.刘邦、项羽8.司马迁于公元()年开始写《史记》。
A.104B.前105C.前104D.1059.蔡伦于公元()年改进造纸术。
A.104B.前105C.前104D.10510.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华佗11.秦于公元()年统一六国。
A.前475B.前221C.前230D.22012.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施耐庵创作了《三国演义》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C.徐渭是“扬州八怪”之一D.董其昌是著名的小说家13.清军机处创设于()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14.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人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昭D.司马迁15.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榜葛刺和红海沿岸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题(计6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B C A B D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C C A B B D C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31、(1)稻米粟米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重视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严格执法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4)人口迅速增长(或直线上升)
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武则天时期经济进一步发展,到唐玄宗时经济又有新的发
展进入全盛时期。
(5)社会安定经济就能得到发展,人口就会增长
反之,人口增长会放缓或下降
32、(1)洛阳涿郡余杭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2)隋大运河
(3)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国家的统一
33、(1)新罗日本天竺
(2)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3)日本天竺。
初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答题卡本套试卷共10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
〔测试90分钟〕班级总分初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本套试卷共10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
〔测试90分钟〕1、考古学家在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D、铸造司母戊鼎2、“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材料中的“神农〞是〔〕A、尧B、皇帝C、炎帝D、舜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朝4、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这标志着以下哪一制度的出现〔〕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种姓制度5、西周初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是〔〕A、科举制B、分封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6、战国时期,发生在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7、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朝C、隋朝D、清朝9、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以下不存在的情况是〔〕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书写告示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10、以下不属于始皇历史功绩的是〔〕A、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D、开通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1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12、汉武帝时,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加强中央的监察权C、铸造五铢钱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局部,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A、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D、宣政院的设置14、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 B、 C、长安 D、15、东汉末年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B、赤壁之战C、马陵之战D、官渡之战16、祖国大陆与友好交往是从以下哪个时代开始的〔〕A、春秋B、战国C、汉朝D、三国17、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那么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社会动荡不安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18、据《北史》记载:“主引见群臣,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读图能力竞赛试 题 卷注:本次竞赛时间为45分钟,满分为100分。
请你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一、读大洲、国家轮廓图和国旗填空(共12分)1.下列四张轮廓图,显示的大洲分别是2.下列为四个国家主要部分轮廓图,显示的国家分别是3.下列为四个国家国旗(黑白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二、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写出图中字母、数字分别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世界著名海域、海湾、海峡的名称(12分)② ③ ④①⑨ ⑩11 12A BC D EF ① ② ③ ④ ⑤⑤ ⑥ ⑦⑧1.大洲: A 洲 B 洲 C 洲 2.大洋: D 洋 E 洋 F 洋 3.海域: ① 海 ② 海 ③ 海4.海湾、海峡: ④ 湾 ⑤ 湾 ⑥ 海峡三、读世界地图,写出大洲的分界线、主要国家和典型地形名称(12分)1.大洲分界线:① __________海峡;② 运河;③____________山脉 2.主要国家:④ ; ⑤ ; ⑥ ; 国家⑦位于 亚地区。
3.典型的高原、平原和山脉:a 高原 ;b 平原;c 山脉;d 山脉;e 山脉。
四、读某大洲示意图,填空(9分)1.气候类型:A 气候;B 气候C 气候;D 气候2.海峡、运河、沙漠:① 海峡;② 运河 ③ 沙漠。
3.地形区:④ 高原;⑤ 盆地②①③ ④ ⑤ ⑥ ⑦ a b c d e 赤道 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极圈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ABC D①②③ ④ ⑤ABC① ②③④⑤D⑦⑥五、读中国政区图,回答(16分)1.省级行政区全称:A B C2.省级行政区简称:D E F3.省级行政中心:G H I 4.海域:① 海 ② 海 5.岛屿:③ 岛 ④ 岛6.主要铁路干线:⑤ 线 ⑥ 线 ⑦ 线六、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11分)1.A 河 B 运河2.C 是 河,注入 ① 海。
C 河的主要支流有:② 河,③ 河;C 河上的主要水电站有:④ 水电站,⑤ 水电站。
【学易密卷】下学期期末原创B卷七年级历史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正确[■] 错误[--][√] [×]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条码粘贴处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15.[ A ] [ B ] [ C ] [ D ]16.[ A ] [ B ] [ C ] [ D ]17.[ A ] [ B ] [ C ] [ D ]18.[ A ] [ B ] [ C ] [ D ]19.[ A ] [ B ] [ C ] [ D ]20.[ A ] [ B ] [ C ] [ D ]21.[ A ] [ B ] [ C ] [ D ]22.[ A ] [ B ] [ C ] [ D ]23.[ A ] [ B ] [ C ] [ D ]24.[ A ] [ B ] [ C ] [ D ]25.[ A ] [ B ] [ C ] [ D ]26.(16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7.(16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8.(18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历史答题卡第1页(共1页)。
初一历史答题卡
二、朝代接龙:(共3分,每题1分)
31. 32. 33.
三、材料题(2道大题共37分)
34、(22分)
(1)大运河以为中心【图中C】;北抵【图中B】;南至【图A】。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魏晋以来在官吏选拔上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为改变弊端,隋炀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材料四、材料五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位皇帝时期开创的盛世局面?(4分)这两位皇帝在治国方面有何共通之处?(4分)
(4)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君主,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古代帝王在历史上的作用。
(4分)
35、(15分)
(1)材料一中的工具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它们反映了唐朝哪个方面的发展?(2分)
(2)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五中的文物反映出了哪些历史信息?(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你认为“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
初一年级历史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你知道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蓝田人2、火是文明的象征,我国是最先使用人工火的国家之一,你知道通过考古证明最早使用人工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燧人氏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4、收藏陶器是现代收藏家们非常热衷的事情,作为收藏家的你,知道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黄陶5、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A、夷族B、商族C、华夏族D、戎族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初祖”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7、“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8、“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
这一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9、电视剧《封神演义》中“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镜头,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幽王10、从夏商两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国力11、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B、世袭制C、礼乐制D、分封制12、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大话春秋》成功再现了春秋时代的上古世界。
七年级历史答题卡模板
填写须知
1. 本答题卡仅适用于七年级历史考试使用。
2. 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答题卡。
3. 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否则将不被计分。
4. 在每个题目下的方框内填写对应的字母,表示您认为的正确
答案。
5. 如需更正,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写正确答案。
6. 答题时请确保书写工整,避免涂改,以免影响答题机器的识别。
答题卡示例
请参考下列示例填写答题卡:
注意事项
- 在获取答题卡之前,请确保已经阅读并理解了试卷中的所有
题目。
- 将答案填写在相应题目的方框内,每个题目只能填写一个选项。
- 请勿填写除了答案以外的其他标记,以免影响答题结果。
- 如有不清晰的地方,请在所给空间内补充说明,以免造成答题结果不准确。
在打印答题卡之前,请确保您的打印机设置正确,并使用A4纸张打印。
祝您考试顺利!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考试主管部门或您的任课老师。
七年级历史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A. 夏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解放战争胜利的开始?- A. 南京大- B. 九一八事变- C. 五四运动- D. 七七事变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成立?- A. 五四运动- B. 南京大- C. 十月革命- D. 五卅运动4. 以下哪个国家曾经是中国的封建王朝?-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法国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1. 中国成立于19__年。
2. 革命家孙中山提出了“__三民主义__”的理念。
3.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城建于__秦朝__。
第三部分:解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1. 请简要阐述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 请解释什么是“文化大革命”。
第四部分:答题总结(10分)请用几句话总结你对这门历史课程的理解和感悟。
----注意事项:- 在答题卡上填写个人信息,并将各题目的答案写在相应的空白位置上。
- 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目左侧的括号中,如:(A)。
- 填空题请填写相应的内容。
- 解答题请用清晰的文字表达出来。
- 答题卡需认真填写,如有涂改请用橡皮擦干净。
-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不得超时。
请务必认真作答,祝你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