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1节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课件 新人教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43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某短周期元素有3个电子层且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 D )A.第2周期ⅣA族B.第2周期ⅤA族C.第3周期ⅣA族D.第3周期ⅤA族解析:短周期元素中电子层数即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即主族的族序数,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ⅤA族。
2.(2017·邯郸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头,最终以稀有气体结束B.同一主族元素都是从非金属元素开头,以金属元素结束C.第2、3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D.第3周期有4种金属元素和4种非金属元素3.(2017·长春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同一主族相邻两个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肯定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B.11号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114号元素的上一周期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2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36种元素4.(2017·海口高一检测)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若发觉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支配好它的“房间” ( B )A.第7周期0族B.第8周期第ⅠA族C.第6周期第ⅡA族D.第7周期第ⅦA族5.(2017·无锡高一检测)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B.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C.短周期元素中可能有副族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是指副族6.下图为镁元素的相关信息,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D )12 Mg镁24.31A.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名称C.原子序数D.原子的真实质量7.(2017·成都高一检测)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的中间,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如图所示)不正确的是(镧系、锕系元素除外;且A、B、C、D中间再无其他元素) ( B )A.4Z B.4Z+8 C.4Z+10 D.4Z+14二、非选择题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指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编制原则: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二、原子序数:(1)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①周期:(1)定义: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叫周期。
(周期序数=原子电子层数)(2)元素周期表有7行,共有7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周期到第七周期。
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 2活泼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活泼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数目、分类及各周期特点(3包括元核外电起止周期类别素种数子层数序数元素 H—2一 1He短L82NeN83Ar184KrR185XeC长326Rn2(F(满应7完11种3期)②族:(1)定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族。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个副族;(27个族。
16(7个主族;)分类18个纵行,分三个纵行一个零族;一个Ⅷ族1族序表示方列序分类依分数类、目、ⅡA、、12Ⅰ、A数族由(用大写罗个)短周期元素和(主族7用序、、、长周期元素共同1314 A、ⅢAⅣⅤ字数表A、ⅥA、马构成的族、16、15AⅦ示)后加字17A母表示 3、ⅣBⅢ5、B、完全由长周期元用族序数3、4、副族(7、BB、ⅥⅤ6个)素构成的族(用大写罗、、BB、Ⅰ马数字表Ⅶ、、117BⅡ示)后加字12表VIIVII1纵就10示,注意面不加字个B O18列稀有气族1将稀有气元素个元素按原子序依次递增的顺排列成的一个由于在通常行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把他们的化合应,因而价,价看做0 能叫做0族。
教学设计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通过对比学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元素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知道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会从理论上推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使学生能够会运用化学实验来证明其推测的正确性。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三、教学重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推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运用化学实验来证明其推测的正确性,进而知道碱金属和卤素元素强弱的判断依据四、教学方法讨论、讲解、练习相结合五、教学过程〔提问〕1、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2、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有哪些?3、表格是按什么原则编排的?注:编排三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成纵行。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大家看本节的目标、重点、难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吧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1、画出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理解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3、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4、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5、第Ⅷ族有几个纵行?6、主族序数与什么有关?教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16个族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
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辨别;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4.原子、离子、分子中基本构成微粒间的关系;5.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6.化学键中的相关概念;7.电子式的书写。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2.几种关系(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O)(3)质子数=原子序数(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非金属元素而言,但对H不适用)注意:O无最高正价(+6),F无正价例题: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 A.ⅢA族B.IA族C.镧系元素D.ⅢB族要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例题: 是( ) A .氢的五种同位素 B .五种氢元素C .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D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要点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 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注意:以上规律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
如M 层为最外层的时候,最多为8个,而不是18个。
H 2H +H 112H 13H 1、、、、要点四、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例题: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下列关于两种微粒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分子 B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离子 C .它们可能互为同位素D .它们可能是分子和离子 要点五、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要点六、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一般方法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判断依据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核外电子(Z个)2.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和一定数目的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1.已知某粒子 n A Z R,则元素R 的原子序数是( )。
A .Z B .A-Z C .Z-n D .Z+n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与应用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大多数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B.农药中常含有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区域内C.构成催化剂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区域内D.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作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的元素2.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超导体材料的元素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的元素C.在过渡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D.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右上角3.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 A.合金B.半导体C.催化剂D.农药4.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通常用来制造农药,这些元素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5.关于过渡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高效催化剂多与过渡元素有关B.高效低毒农药多与过渡元素有关C.过渡元素中只有铁、锰等少数元素存在变价D.大多数过渡元素的单质不能与酸反应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横行,每一横行为一周期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D.第ⅠA族(氢除外)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7.如果把元素周期表分为下面3个区域,则最活泼的金属、最活泼的非金属、最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分别位于( )A.①区、③区、③区B.①区、③区、②区C.①区、②区、②区D.②区、③区、③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左边都为金属元素B.钠、镁、铝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C.氟、氯、溴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碱性依次减弱9.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李仕才第一节原子结构考点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可能地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①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②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以Na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主族中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4.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1)“10电子”的微粒:(2)常见的“18电子”的微粒: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
( ×)3.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
( √)4.核外电子首先占据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 ×)5.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 ×)6.NH+4与Na+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均相同。
( √)7.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 ×)8.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
( ×)9.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只有两层。
( √)10.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11.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 ×)12.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13.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电子课本篇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电子课本篇二: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归纳与整理附录I后记周期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结束语附录后记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归纳与整理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归纳与整理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归纳与整理附录后记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结束语迎接化学的黄金时代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归纳与整理复习题开放性作业——元素周期表后记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篇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目录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目录(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二、气体摩尔体积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二、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钠的重要化合物二、铝的重要化合物三、铁的重要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二氧化硅和硅酸二、硅酸盐三、硅单质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二、氯离子(Cl-)的检验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一、氨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课本高中化学电子人教版数学电子课本人教版电子课本下载。
专题九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课堂目标】1.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含义。
2.熟悉1~36号元素电子排布式(构造原理),重点掌握1~18号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
3.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理解电离能、电负性应用。
4.重点掌握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5.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网络】【基础梳理】活动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表示及含义2.原子核电子排布与构造原理书写电子排布式①26号元素的符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②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③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④Cr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⑤O价电子的轨道排布式为。
⑥(12江苏21部分)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错因分析:注意点:练习:①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②Ni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③化合物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④24号元素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同位素与核素判断正误:Cl( )1、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1735( )2、Na+的结构示意图:I( )3、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2的碘原子:12553( )4、铯—137:137Cs( )5、F的结构示意图:Cl( )6、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 )7、中子数为7的氮原子:136N( )8、Na218O中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9、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错因分析:4.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判断正误:( )1、次氯酸的电子式:( )2、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3、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4、NH4Cl的电子式:( )5、CO2的电子式:( )6、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 )7、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OH错因分析:5.化学键常见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CO ; CO2。
NH3; HCHO 。
Na2O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全部教材目录必修第一册绪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整理与提升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物质的量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1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节金属材料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附录Ⅰ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附录Ⅱ一些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附录Ⅲ名词索引附录Ⅳ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V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附录V相对原子质量表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实验活动7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整理与提升附录Ⅰ名词索引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附录Ⅳ相对原子质量表元素周期表选择性必修1引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反应热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整理与提升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电解池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整理与提升实验活动4 简单的电镀实验实验活动5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附录I 某些物质的燃烧热(25℃,101kPa)附录Ⅱ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5℃)附录Ⅲ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 附录Ⅳ名词索引元素周期表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1 能层与能级知识点2 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知识点3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知识点4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知识点5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知识点6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点7 原子半径知识点8 电离能知识点9 电负性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1 共价键知识点2 键参数--键能、键长和键角知识点3 分子结构的测定知识点4 多样的分子空间结构知识点5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知识点6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知识点7 共价键的极性知识点8 分子间的作用力知识点9 溶解性(相似相溶原理)知识点10 分子的手性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1 物质的聚集状态知识点2 晶体与非晶体知识点3 晶胞知识点4 晶体结构的测定知识点5 分子晶体知识点6 共价晶体知识点7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知识点8 离子晶体知识点9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知识点10 配合物与超分子实验探究.【实验3-2】配合物的生成(1)【实验3-3】配合物的生成和析出【实验3-4】配合物的颜色【实验3-5】配合物的生成(2)规律方法方法比较物质熔点、沸点高低的方法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点2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知识点3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知识点4 有机物的表示方法知识点5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知识点6 确定实验式--元素分析知识点7 确定分子式--质谱法知识点8 确定分子结构--波谱分析规律方法方法1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方法2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方法3 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第二章烃知识点1 烷烃的结构和性质知识点2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知识点3 烯烃知识点4 炔烃知识点5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点6 苯知识点7 苯的同系物知识点8 稠环芳香烃实验探究【实验2-1】苯的分子结构【实验2-2】苯的同系物的性质规律方法方法1 解有机物共线、共面问题的通用模板方法2 烃的比较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知识点1 溴乙烷知识点2 卤代烃知识点3 醇知识点4 酚知识点5 乙醛知识点6 醛类知识点7 酮知识点8 羧酸知识点9 酯知识点10 油脂知识点11 酰胺知识点12 有机合成实验探究【实验3-1】溴乙烷的取代反应【探究】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实验3-2】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3-3】乙醇的氧化反应【实验3-4】苯酚的酸性【实验3-5】苯酚的取代反应【实验3-6】苯酚的显色反应【实验3-7】乙醛的氧化反应(银镜反应)悬浊液的反应【实验3-8】乙醛与新制Cu(OH)2【探究】羧酸的酸性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知识点1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知识点2 单糖知识点3 二糖知识点4 多糖(淀粉、纤维素)知识点5 氨基酸知识点6 蛋白质知识点7 酶知识点8 核酸实验探究【实验4-1】葡萄糖的性质【实验4-2】纤维素的水解【实验4-3】蛋白质的盐析【实验4-4】蛋白质的变性【实验4-5】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第五章合成高分子基础知识知识点1 加成聚合反应知识点2 缩合聚合反应知识点3 通用高分子材料知识点4 功能高分子材料规律方法方法高聚物单体判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