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一年级下册
- 格式:docx
- 大小:17.69 KB
- 文档页数:4
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范文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情景一:问路XXX:“叔叔,您好!打扰您一下,请问XXX 书店怎么走?”叔叔:“小朋友,一直往前走,在第一个路口左转就到了。
”XXX:“谢谢叔叔!”叔叔:“不客气,小朋友你真有礼貌啊!”情景二:借东西XXX:“XXX,我忘了带水彩笔,可以用一下你的吗?”XXX:“行,你要什么颜色的?”XXX:“红色的,谢谢!”XXX:“好的,给你。
”XXX:“谢谢你,XXX!”XXX:“我们是同学,不客气!”情景三:捡球XXX:“大姐姐,打扰一下,我想请你帮个忙。
可以吗?”大姐姐:“好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吧!”XXX:“我不小心把球踢到围栏外面了,你能帮我扔过来吗?贫苦你了。
”大姐姐:“好的,给你。
”XXX:“谢谢大姐姐!我又可以继续比赛了。
”大姐姐:“不客气。
”口语交际:打电话情景一:约踢球XXX:“喂,你好!我是XXX,请问XXX在家吗?”XXX:“你好,我是XXX,叨教有甚么事吗?”XXX:“XXX,我想约你下午三点一起去体育馆踢足球。
你有空吗?”XXX:“太好了,正好我本日下午有空。
”XXX:“那就这样说好了,再见!”XXX:“再见!”情景二:请假XXX:“您好!我是美美,叨教您是XXX吗?”XXX:“你好,美美。
有什么事吗?”XXX:“XXX,我今天生病了,所以想跟您请假。
今天不能去上学了。
”XXX:“好的,身体要紧,好好休息。
”XXX:“谢谢老师的关心,老师再见!”XXX:“再见!”情景二:叔叔找爸爸,但爸爸不在家XXX:“喂,你好,叨教XXX在家吗?”XXX:“您好,我是他的女儿XXX,叨教您是哪位?XXX:“我是你爸爸的朋友XXX,找他有点事。
”XXX:“不好意思,XXX,我爸爸不在家,如果有甚么事,我能够转告他。
”XXX:“好的,麻烦你告诉他,我明天早上七点在体育馆门口等他,我们一起打乒乓球。
”XXX:“好的,放心吧,XXX,我一定转告他。
”XXX:“谢谢你,XXX,再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听故事,讲故事]1.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
3.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题目:听故事,讲故事1.审清题材: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小猫种鱼》的故事,之后按照图片讲,再重点部分分析讲,以提问的方式讲故事,最后再表演故事。
(复述故事)2.审清内容: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小猫种鱼》的故事。
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3.审清重点: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说话思路】农民伯伯春天种玉米秋天收玉米农民阿姨春天种花生秋天收花生小猫种鱼秋天一、听老师讲故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把什么种到地里都会有收获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猫种鱼》的故事吧!听故事,认一认图中都有哪些人物。
老师讲到哪一幅图,你的小手就要指到哪一幅图。
想一想,到了秋天,小猫会收获很多鱼吗?为什么?到了秋天,小猫不会收获很多鱼。
它种到地里的鱼也会腐烂。
因为鱼是动物而不是植物,不会像玉米和花生那样通过种植而收获。
二、认真观察图画。
仔细观察5幅图画,每幅图画中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第一幅图:图中都有谁?(农民伯伯和小猫)他们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播种玉米,小猫在旁边看)联系生活,你能猜到这是哪个季节吗?(春天)这幅图讲的就是——春天到了,小猫看到农民伯伯把玉米种到地里。
第二幅图:农民伯伯和小猫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收玉米,背后的竹筐都满了,他收了很多玉米。
小猫在旁边看)联系生活,你能猜到这是哪个季节吗?(秋天)这幅图讲的就是——到了秋天,农民伯伯收获了很多黄澄澄的玉米。
第三幅图:图中都有谁?(农民阿姨和小猫)他们在做什么?(农民阿姨在播种花生,小猫在旁边看)这是哪个季节呢?(春天)根据时间推算这应该是第二年的又一个春天了,这幅图讲的就是——春天又到了,小猫看到农民阿姨把花生种到地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教学方案1. 教材分析1.1 本口语交际主题“请你帮个忙”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旨在培养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如何礼貌地向他人求助,并且学会在他人请求帮助时给予恰当回应。
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了实用的语言交流技能。
1.2 在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汉字和简单的词汇、句子,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基础。
而本册的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请求别人帮忙时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法,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求助并作出积极回应。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2.1.1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
2.1.2 掌握请求别人帮忙的基本句式,例如“你能……吗?”“可以……吗?”等,并能根据不同情境正确运用。
2.1.3 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声音洪亮,让别人能够明白自己的需求。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2.1 通过创设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2.2 引导学生观察他人的表达方式,学会倾听并模仿正确的说话方式。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流、友好相处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交意识。
2.3.2 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互相帮助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和请求帮忙的基本句式。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有意识地使用规范的礼貌用语和句式,这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必须重点掌握。
例如,在教材中的情境示例里,当小明想要借小红的铅笔时,应该说“小红,你能把铅笔借给我用一下吗?谢谢。
”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表达既清晰地提出了请求,又体现了礼貌。
3.1.2 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请求。
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专项一、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然后自己也讲讲这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他来到庙里,看见庙里的水缸没水了,就挑来水倒满了水缸,还给观音瓶子里加满了水,干枯的杨枝最后恢复了生机。
他每一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
他渴极了,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小和尚让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他要小和尚和他一齐去抬水。
于是两个人抬着一只水桶去山下取水,抬水的时候水桶务必放在扁担的中央,要不在中间,两个人就推来推去,谁都不想多出一点力气。
之后,又来了个胖和尚。
他也想喝水,但恰好缸里没有水了。
小和尚和高和尚让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放下水桶就立刻咕咚咕咚的大喝起来,两桶水被喝了个精光。
之后谁也不去挑水,从此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柳枝枯萎了。
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
结果老鼠打翻烛台,燃起了大火。
和尚们慌了神,三个和尚这才一齐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1.故事里的人物是2.根据故事内容连连看。
一个和尚抬水吃两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挑水吃3.三个和尚最后明白了()A.只有齐心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B. 三个和尚没有水喝。
点拨:《三个和尚》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它已经流传了很久。
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讲出来,声音要洪亮,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要学会与他人合作,热爱劳动,帮助他人,在家和学校做任何事情都要勤快,不要自私和互相依赖,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答案:1. 三个和尚2.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3. A二、汪亮的同学住在阳光花园,汪亮想去找他玩,又不知道路,这时汪亮遇到一位老奶奶,汪亮该怎么样向她打听路呢?汪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奶奶:你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走到十字路口,左拐就到了。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情景一:问路李山:“叔叔,您好!打扰您一下,请问新华书店怎么走?”叔叔:“小朋友,一直往前走,在第一个路口左转就到了。
”李山:“谢谢叔叔!”叔叔:“不客气,小朋友你真有礼貌啊!”情景二:借东西张红:“李山,我忘了带水彩笔,可以用一下你的吗?”李山:“行,你要什么颜色的?”张红:“红色的,谢谢!”李山:“好的,给你。
”张红:“谢谢你,李山!”李山:“我们是同学,不客气!”情景三:捡球李山:“大姐姐,打扰一下,我想请你帮个忙,可以吗?”大姐姐:“好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吧!”李山:“我不小心把球踢到围栏外面了,你能帮我扔过来吗?麻烦你了。
”大姐姐:“好的,给你。
”李山:“谢谢大姐姐!我又可以继续比赛了。
”大姐姐:“不客气。
”口语交际:打电话情景一:约踢球李中:“喂,你好!我是李中,请问张阳在家吗?”张阳:“你好,我是张阳,请问有什么事吗?”李中:“张阳,我想约你下午三点一起去体育馆踢足球。
你有空吗?”张阳:“太好了,正好我今天下午有空。
”李中:“那就这样说好了,再见!”张阳:“再见!”情景二:请假美美:“您好!我是美美,请问您是李老师吗?”李老师:“你好,美美。
有什么事吗?”美美:“李老师,我今天生病了,所以想跟您请假,今天不能去上学了。
”李老师:“好的,身体要紧,好好休息。
”美美:“谢谢老师的关心,老师再见!”李老师:“再见!”情景二:叔叔找爸爸,但爸爸不在家王叔叔:“喂,你好,请问张大哥在家吗?”丽丽:“您好,我是他的女儿丽丽,请问您是哪位?王叔叔:“我是你爸爸的朋友王明,找他有点事。
”丽丽:“不好意思,王叔叔,我爸爸不在家,如果有什么事,我可以转告他。
”王叔叔:“好的,麻烦你告诉他,我明天早上七点在体育馆门口等他,我们一起打乒乓球。
”丽丽:“好的,放心吧,王叔叔,我一定转告他。
”王叔叔:“谢谢你,丽丽,再见!”丽丽:“王叔叔,再见!”。
一年级下期口语交际
1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展示自己画的《春天的图画》。
张华认真地给我们介绍他画的图:“!”我展开我画的图说:“。
”2,邹易和吴冬梅约好星期天上午去书店买字典,邹易该怎么给她的妈妈说,请你写写他们的对话。
邹易:
妈妈:
3,张元桥看见蔡东阳的书掉在刚洒了水的地上,就捡起来擦,蔡东阳以为是张元桥把自己的书弄脏的,就生气地说:“!”
张元桥说:“。
”4,上数学课时,刘老师检查家庭作业。
廖瑞腾说:“。
”谌敏说:“。
”5,小明看见杨军在看自己想买又没买到的《安徒生童话》,小明说:“杨军?”
杨军说:“。
”
6,在放学路上,李林看见草丛中有一只受伤的燕子。
他拉着周霞说:“。
”周霞:“。
”他们就把小燕子带回家。
7,小兰有一道题不会做,她去问妈妈。
妈妈说:“自己的事自己做。
”
小兰说:“。
”妈妈说:“。
”8,吴冬梅看见舒玉清把果皮扔在楼梯上。
她走过去捡起果皮对舒玉清说:“?”舒玉清红着脸说:“。
”9,荣礼燕的同学约她星期天下午去河坝放风筝。
荣礼燕跟妈妈说:“?”妈妈说:“。
”
10,星期天,蔡东阳在家做作业,罗钊来约他打球。
罗钊说:“?”
蔡东阳说:“。
”。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口语交际单元《听故事,讲故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倾听、理解、表达和讲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学会倾听、理解、表达和讲述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故事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学会倾听、理解、表达和讲述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书、PPT、录音机、磁带。
2.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故事书,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倾听。
二、学习倾听、理解故事1.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认真倾听。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学习表达和讲述故事1. 教师示范讲述故事,强调语气、表情、动作等。
2. 学生分组练习讲述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3.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讲述,其他学生倾听并评价。
四、创作故事1. 教师出示图画纸,引导学生观察并发挥想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
3.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讲述,其他学生倾听并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1. 倾听、理解故事2. 表达和讲述故事3. 创作故事作业设计:1. 听家长讲故事,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 创作一篇属于自己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创作故事等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倾听、理解、表达和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
1.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
3.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课前学习任务
认真观察《口语交际》中的图画,看看每幅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猜测一下围绕这些人和物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课堂学习任务
探究一:听故事。
1.观察图画,了解故事内容。
任务:看看教材中共有几幅图,每幅图中有什么,把它们找出来。
2.听故事。
任务:根据要求听老师讲故事。
听故事的要求:
①认真听故事,边听边指出相应的图画。
②借助图画,记住故事。
探究二:讲故事。
1.将故事与图画对应并发现故事特点。
任务1:读读故事,再看看插图,把它们一一对应。
任务2:说说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2.讲故事。
任务:借助插图,先自己讲一讲故事,然后再把故事讲给同桌听。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听了并讲了《小猫种鱼》的故事,明白了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要让别人听清楚。
课后任务
借助图画,把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一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一、自我介绍1. 你好!我叫李明,是一年级下册的学生。
2. 大家好!我是小红,来自一年级。
3. Hello!我是一年级的学生,很高兴认识大家。
4. 大家好!我叫张华,是一年级下册的学生。
请大家多多关照。
5. 你们好!我是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
我喜欢运动和画画。
二、问候与回答1. 你好!- 你好!2. 早上好!- 早上好!3. 下午好!- 下午好!4. 晚上好!- 晚上好!5. 你好吗?- 我很好,谢谢。
6. 再见!- 再见!三、询问名字与回答1.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小明。
2. 你的名字是什么?- 我的名字是小红。
3. 请问你叫什么?- 我叫李华。
4.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当然,我叫王明。
四、问年龄与回答1. 你几岁了?- 我五岁了。
2. 请问你的年龄是多少?- 我六岁。
3. 你今年多大?- 我今年七岁。
4. 你的年龄是多少?- 我的年龄是八岁。
五、交朋友1. 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当然愿意!我们一起玩吧。
2. 大家一起做朋友好吗?- 好啊!我们可以一起玩耍。
3. 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做朋友吗?- 当然愿意!我很开心能交到新朋友。
六、共同玩耍1. 我们一起去玩吧!2. 大家一起玩什么好?3. 你们想玩什么游戏?4. 一起来参加运动会吧!5. 你们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可以介绍给我吗?七、道别1. 很高兴认识你,再见!2. 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再见!3. 再见,下次再一起玩吧!4. 很开心能交到新朋友,再见!5. 拜拜,我们下次再见面!。
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P17第一单元要求 : 说说我的家1、我家住在华润庄园,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
爸爸、妈妈都是做生意的。
我很爱自己的家。
2、我家住在银杏小区,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
爷爷、奶奶退休在家,爸爸、妈妈都是教师。
我最喜欢自己的家了。
3、我家住在城黄路28 号,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
爸爸、妈妈都是医生。
我非常爱自己的家。
4、我家住在。
家里有和我。
爸爸,妈妈。
我最爱我的家了。
P34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一)要求:请把你找到的春天将给大家听。
1、春天在树上。
春天来了,你看,各种树木都开始发芽了。
2、春天在田野里。
田野里的庄稼绿油油的,花儿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
3、春天在天空中。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看到燕子飞回来了,我们也就知道春天来了。
4、春天在小朋友的脸上。
春天到了,人们的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小朋友们趁着春风放风筝呢,大家玩得多开心呢!P37口语交际(二)要求:“三八”妇女节到了,请你做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送给妈妈。
亲爱的妈妈:祝您节日快乐、永远美丽!您的儿子:3 月 8 日亲爱的妈妈:祝您节日快乐、永远美丽!您的女儿:3 月 8 日P52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要求:大概有人向你问路时,你应该怎么说,怎么做?1、阿姨:小朋友,解放路怎么走?我:解放路一直往前走,走到十字路口右拐就到了。
2、叔叔:图书大厦怎么走?我:那栋楼叫东方大厦,那后面就是图书大厦了。
3、爷爷:会展中心怎么走?我:会展中心坐41 路公交车就到了。
4、小弟弟:新港幼儿园怎么走?我:中心幼儿园就在我家旁边,我带你去。
P73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要求:学会道歉图 1、妈妈,对不起,都怪我做事不小心才打碎了花瓶。
我以后一定会小心的。
图2、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文具盒碰掉了,我帮你捡起来。
图3、阿姨,对不起,我把你家的玻璃碰碎了,我会赔你的。
图4、爷爷,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把你的花盆碰掉了,我给你重新种一盆花吧。
P89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要求:大家来讨论说说图上小学生的看书姿势正确不正确,为什么。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
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
(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
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师:当然可以!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
师: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醒我呢!
师:是啊!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全班同学哄笑。
)
生: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往下!再往下点!再往左!”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师: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啊!
生: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学们提醒呢!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我想采访现场的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
生1: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2: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到脑门儿上,太逗了!
生3:大家看哪!到现在,小熊的鼻子还歪着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
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生: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粘贴去贴。
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发笑,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师:说得很好。
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生1: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喊:“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他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汰了。
生2: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圈,我就拿着一个手绢在小朋友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绢”的歌。
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劲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跑也来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
生3:亲子游戏也好玩。
我去年在幼儿园时,和爸爸参加了钻门洞接力比赛。
爸爸先捧着皮球跑,我在门洞前接过球,爸爸把住门洞帮我钻过去。
然后我捧着皮球继续跑。
我们小组六个人比赛,我是冠军呢!爸爸也非常高兴。
设计意图: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
一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给你们10分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心地玩一玩吧!
1.生兴奋不已,迅速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2.室内外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到喜爱的游戏之中。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感受,才能激起他们更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才会把亲身经历的过程说得清楚明白,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
生:太开心了!
师: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生1:我刚才和我同桌玩的是“反口令”游戏。
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按照口令相反的动作做才对。
比如刚才,我让他“摸左耳”,他就得摸右耳,又让他“抬左腿”,他就得抬右腿。
当我说道“闭左眼”的时候他就听话了,哈哈!结果他就是这么失败的!
生2:这个游戏真考验人的反应啊!
生3:我们六个人玩的是“蹲蹲游戏”。
我们每个人代表一个词语:萝卜、白菜、西瓜、土豆、苹果、橘子。
我们站成一排,我代表萝卜,我就一边蹲一边先喊:“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西瓜蹲。
”代表西瓜的人马上就得接上,一边蹲一边随机指定下个人:“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苹果蹲。
”然后就这样代表苹果的同学再往下接力,谁没接上谁就输了。
生4:刚才我看你们玩“蹲蹲游戏”了,简直太好玩了!下课也带我一个咱们继续玩吧!
生3:好的好的,欢迎大家参与,人越多越有意思呢!
…………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
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提供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历练、提高。
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交际课堂,自然地将儿童多彩的生活与口语交际“链接”起来,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多维的互动中得到切实锻炼。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师:还有没有大家都没有玩过的更有趣的游戏?谁能把它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
生:我以前还玩过“跳大绳”的游戏。
生:我玩过“捉迷藏”的游戏。
生:还有“传球接力”的游戏。
师:你们会玩的游戏可真多呀!那小朋友们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下你以前没有玩过的游戏的玩法。
也可以跟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曾经玩过的别的游戏。
设计意图:生活是最大的课堂,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课程。
让学生们把这一节课学到的交际本领拓展到课外,应用于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有兴趣地进行口语训练,这也是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及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
另外一点,在本节课中,从一开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入手激发兴趣,以“贴鼻子”的游戏进行观察、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大胆表达,通过游戏玩乐——自由表达——人人参与——组内交流——拓展延伸,引发了学生思维的交叉及补充。
在各个环节中放手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得到了创新。
同时,学生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