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二力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401.50 KB
- 文档页数:21
第九课力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摩擦力基础知识过关一、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
(3)影响因素: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②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摩擦力: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力: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1.(2022•巴中)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答】解: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与钢笔重力的和,要大于书的重力,所以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2.(2022•梧州)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答】解:A、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沙发没有被推动,沙发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推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人对沙发的推力和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涉及到三个物体且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教材考点梳理一、平衡状态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非平衡状态:运动方向变化或者速度大小变化的运动。
二、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3.二力平衡应用:(1)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以根据已知力的大小、方向来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3)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1)相同点:A.大小相等;B.方向相反;C.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不同点:A.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B.平衡力中,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还可以存在;相互作用力中,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力情况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静止或运动状态不变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速度大小改变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1.实验器材:(1)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2)较光滑水平桌面:减小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砝码:改变力的大小。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实验过程考点:(1)实验中如何判断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看小车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2)如何探究平衡的两个力大小是否相等?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改变两端托盘里砝码质量,判断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如何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保持两边钩码质量相等,扭动小车,松手后看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如何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A.用轻质小车代替木块。
B.用硬纸片代替小车。
(5)如何探究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保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边钩码质量相等,用剪刀从中间剪开纸片,观察纸片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第2节二力平衡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理解二力平衡的意义;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3、会分析二力平衡时的物体受力情况;4、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1、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1、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会分析二力平衡时的物体受力情况;4、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能解释二力平衡时的物体的运动状态。
2、会分析二力平衡时的物体受力情况;3、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准备】滑轮、钩码、细绳、纸板、视频光盘、木块(小车)、带滑轮的长木板、创新实验器材等【学生准备】滑轮、钩码、细绳、纸板、木块(小车)、带滑轮的长木板、创新实验器材等【教学过程】如图将环形磁铁同名相近放置,观察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激发学学生认识平衡状态生学习热情,顺利引入探究主题“二力平衡”)同学们,在刚才的现象中物体处于静止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学生列举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吊车匀速吊起物体的过程,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等。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认识“二力平衡”和平衡状态。
)探究主题二: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比如:热气球匀速上升学生总结: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静止在台之上的人或物体受力情况:受到重力的作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 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大小 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在实验二中:学生练习受力分析和2、判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二力平衡》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中的第二节《二力平衡》。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之后,对力的平衡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是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保持的平衡状态,它既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也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压强和浮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一个纽带,在力学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这部分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关系到学生以后会不会进行受力问题的分析。
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2.让学生领略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四)、说教学器材钩码、细绳、小卡片、两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小剪刀、多媒体等。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通过实验能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符合认识规律,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只有准备充分的教具,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探究过程很容易得出正确结论,不需要太多时间。
其它就是通过列举实例,强调条件分析。
二、说学情(1)学生已有的有关力及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2)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探究这种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保证。
(3)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
例如:电梯停止在三楼,要使它匀速上升到四楼,所用的拉力必定大于电梯静止时受到的力;当我们推讲桌而推不动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认为这是推力小于阻力的原因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知识点精讲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二力平衡条件可以用八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用于理解记忆,不在试卷作答)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都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力作用力在不同物体上。
(受力物体个数不同,平衡力受力物体个数为:1个,相互作用力受力物体个数为:2个)4、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如果物体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如做变速运动等知识点精讲一、单选题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B. 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C. 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 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如图,甲物重25N,乙物重1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测力计示数()A. 35NB. 10NC. 15ND. 25N3.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A. B.C. D.二、填空题4.起重机的钢丝绳下吊着质量为1.5t的货物,货物受到的重力为N。
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由于货物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力,所以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为N。
(g取10N/kg)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的拉力和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_____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飞机停在飞机场上,且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一定______ (填“平衡”或“不平衡”),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飞机所受合力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一. 教学内容:第10章第2节二力平衡条件第3节力和运动二、重点、难点1、二力的平衡条件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3、惯性4、力与运动的关系三、主要知识点1. 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二力平衡。
2. 二力平衡条件A. 同体: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B. 等值:两个力的大小相等C. 反向:两个力的方向相反D. 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反之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时,也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5.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6. 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A. 所谓非平衡力是指,不满足二力平衡条件的力。
B. 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包括速度的大小在改变或者运动的方向在改变;反之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典型例题】例1. 图示装置中,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 滑轮受到左边绳子的拉力和右边绳子的拉力B. 甲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甲的拉力C. 乙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乙的拉力D. 乙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乙的支持力分析:题目中提到了三个物体:滑轮受到左右两边绳的拉力都是向下的,不可能平衡;乙停在地面上,受绳的拉力、地面支持力及自身重力,其中的两个力不可能是平衡力;甲只受二个力,自身重力及绳的拉力,分析可知符合二力平衡条件。
答案:B说明:二力的平衡条件是:同体、等值、反向、共线这四个条件缺少哪一个都不可以。
例如在解释不倒翁为什么不倒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用二力的平衡条件知识来进行解释。
当二力作用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不倒翁就不能静止,只有当二力满足二力的平衡条件时,它才能静止。
第2节:二力平衡知识点精析1.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单的说就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4.平衡状态: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
5.生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例子静止的物体,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受到的另一个力是平衡力。
如在桌面上的碗、静止在空中的气球等。
匀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如在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传动带上的物体等。
考点概览1.考试内容二力平衡问题同样是第八章—运动和力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力学重点内容,并在本章、本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力平衡与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分开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在力的方向上,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运动。
本节包含两个重要知识点:二力平衡条件和二力平衡的应用。
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平衡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
二力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阻力等),但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在历年中考中,对“二力平衡”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二力平衡的条件: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概念的理解,此类考题在中考中占据很大的分量;(2)二力平衡的应用:二力平衡和物体运动状态相结合,考查学生利用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或者利用物体运动状态找出平衡力。
2.题型与难度本节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历年考试一般都会出现此类考题,并且问题方式多样。
中考主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选择题以考查而立你平衡条件概念和对平衡力的认识居多,填空题以考查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居多。
本节知识点一般单独组成一个考题,在整个试卷中,本节知识点一般在2-3分之间。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二节二力平衡知识点总结第二节二力平衡快速导读:知识点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知识点2: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知识点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识点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1)平衡力:如果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2)二力平衡: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物体处于的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注意】1.物体受平衡力时,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所以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运动状态不变.2.平衡力与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若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如搬而未起、推而不动,实际隐含的就是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2、“平衡”不是“静止”“静止”表示物体的速度为零,“平衡” 则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平衡指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
当物体保持静止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保持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受平衡力与物体不受力的区别(1)从运动状态上看,受平衡力与不受力对物体的运动而言是等效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从物体是否产生形变来看,物体不受外力时,它不产生形变,物体受平衡力时,它会产生形变。
4、牛顿第一定律中“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是一种理想状态物体不受力和受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等同的,因此可以把牛顿第一定律拓展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或者只受平衡力作用的时候,它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识点2: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2、实验注意事项(1)为减小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光滑的桌面,同时小车的质量小一点(2)实验中应选取质量较大的砝码,使两个拉力尽量大-些,以削弱摩擦阻力的影响,且所用的两个托盘要相同.(3)实验中选用小车而不选用木块,是为了减小与桌面间的摩擦,有利于得出更准确的实验结论.3、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的方法(1)看两个力是否同时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若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知识点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