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36.92 KB
- 文档页数:2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言松花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将介绍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背景松花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全长1,897公里,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
它是中国重要的流域之一,为东北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近年来,松花江的水质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污染原因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是松花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许多工厂和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污水的处理和排放标准,导致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松花江中。
2.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也是松花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土壤渗透进入河流,而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尿液等也会直接排放到松花江中。
3.生活污水: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推进,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成为了松花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就进入了松花江。
污染影响松花江水污染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健康问题:松花江污染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
2.水资源短缺:松花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源,但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用性。
水污染导致水质不合格,无法直接作为饮用水和生产用水,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困扰。
3.生态破坏:水污染不仅影响人类,也对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水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和栖息地的破坏,破坏了生态平衡,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应对措施为了解决松花江水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应对措施:1.制定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措施:加强对工业、农业、生活排放的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处罚,并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
2.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能力,确保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松花江治理实施方案松花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松花江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河道治理和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因此,制定一项科学合理的松花江治理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松花江流域的污染源监测和管控。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监测站点,及时掌握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加强对各类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推动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松花江水质的持续改善。
其次,需要加强对松花江河道的治理和保护。
通过开展河道清淤、绿化岸线、修复湿地等工程,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同时,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河道污染事件,保护松花江的生态环境。
此外,应加强对松花江流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开展湿地保护、植被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提高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同时,加强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最后,需要加强对松花江流域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松花江治理的良好氛围。
同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松花江治理工作。
综上所述,松花江治理实施方案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改善河道生态、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松花江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响应,共同助力松花江的治理工作。
[收稿日期] 6[作者简介] 迟永山(63),男,吉林德惠人,高级工程师,硕士;邓国立(6),男,黑龙江绥滨人,高级工程师,硕士;吴春山(),男,山东龙口人,工程师,学士1浅谈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及管理措施迟永山,邓国立,吴春山(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摘 要] 松花江流域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比较严重,水环境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通过本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找出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水环境;现状;管理措施;松花江流域[中图分类号] F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6-7175(2009)12-1059-021 流域概况松花江有两源,北源嫩江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于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干流全长939k m ,流域面积5416×104km 。
松花江流域水系发育,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000k m 2的河流有86条,>10000km 2的河流有16条。
地表水Ⅰ~Ⅲ类水质不足评价河段的40%,超标河段长达60%以上,河流水功能一级区达标率仅为2615%,二级区达标率只有3715%。
2 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现状211 水质现状松花江流域Ⅰ~Ⅲ类水质占评价河长3512%,Ⅳ~Ⅴ类水质占评价河长4811%,劣Ⅴ类水质占评价河长1617%;优于Ⅲ类水质的湖泊占评价湖泊的61126%,Ⅳ~Ⅴ类水质的湖泊占评价湖泊的27103%,劣Ⅴ类水质的湖泊占评价湖泊的11171%。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面源污染较重。
212 纳污能力现状松花江流域一级水功能区中有7417%的河段不能满足水功能区管理目标的要求,二级水功能区中有5714%河段不能满足水功能区管理目标的要求,湖泊、水库水质达标率很低。
213 水环境管理现状松花江流域的水环境管理仍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分析及缓解措施调研松花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第五大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缓解措施。
针对松花江水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以下缓解措施。
首先,要加强环境监管和立法。
加大对工业企业、农业生产者和城市居民的环境监督力度,加强对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机制。
其次,要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要推动企业进行工业废水的处理,促使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同时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此外,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也是重要的手段。
通过研发和推广新的环境友好型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另外,还可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意识,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积极性。
在实施缓解措施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政府要加强监管和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鼓励企业和居民积极投入到水环境保护中。
企业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公众要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总之,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保护好松花江这一重要的水源地,维护好人民的生存环境。
2016年秋季学期通识教育课程考核(读书报告)考核科目:环境保护概论学生所在院(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学生所在学科:电气工程学生姓名:闫柏沣学号:1160610909学生类别:统招考核结果阅卷人以松花江水污染为例探讨水资源污染的危害一、事件概述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连续爆炸,在这之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该车间附近的第二松花江(即松花江的上游),造成水质污染。
14日10时,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江口水样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松花江九站断面5项指标全部检出,以苯、硝基苯为主。
随着污染物逐渐向下游移动,这次污染事件的严重后果开始显现。
特别是黑龙江省省会、北方名城哈尔滨市,多年以来饮用水直接取自松花江,为避免受污染的江水被市民饮用,造成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市政府决定自2005年11月23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停止供应自来水,这在该市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该事件在群众中引起巨大恐慌并一度致使纯净水价格暴涨。
直到11月27日,在松花江水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之后,该市才恢复供水。
二、吉化双苯厂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污染事件之时间链2005年11月23日下午1时,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吉林省省委书记、省长、吉林市市委书记及市长等亲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抢险工作。
同时,吉林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案。
2005年11月14日凌晨4时,火势被扑灭,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松花江江口水样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类污染物指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2005年11月18日,吉林省政府将爆炸可能对松花江水质产生污染的资讯向黑龙江省作了通报。
黑龙江省政府随后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本省松源市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停止从松花江取水。
2005年11月20日16时,污水到达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肇源段,硝基苯开始超标,哈尔滨市政府召开会议讨论要不要公开停水的原因,主力派力主不公开,理由是:此时正处于本市招商引资关键时期及旅游旺季,公布会引起恐慌和争执。
松花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松花江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发源于黑龙江省境内,总长度超过3,500公里。
它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松花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当今中国政府及民众所重视的课题。
一、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由于长期的经济开发和人类活动,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蓝藻增生、鱼类死亡、水质恶化成为了常态,一些重要的物种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此外,常年的水土流失、陡坡地区的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给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二、松花江流域生态修复的意义保护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松花江是北方的重要水源地,不仅滋养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个省份,也对沿江地区的农业、工业、生态建设等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其次,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长期以来,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快速速度,对建设和修复这些生态环境形成了压力,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建设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三、松花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方式1.加强流域水环境监管首先,针对松花江流域的一些环境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水质状况的监管和治理,以减少污染给环境造成的破坏。
对于流域内的化工、金属加工、造纸、电力等大型工业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并严格监管排污。
同时,需要完善对流域内河流、湖泊等水域的监测和污染源的排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破坏行为。
2.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土地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是松花江流域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
由于松花江流域地区70%以上为山区、丘陵地区,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地保护的监管并加速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
建设、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禁止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进行一切开发活动。
同时合理控制农业运作、畜牧业养殖等。
同时也要加强流域内种植业、林业、草地建设等,加快绿色发展。
3.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因地形地貌特点,松花江流域在自然灾害问题上也面临着困难。
松花江污染事件1. 背景介绍松花江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流经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
它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然而,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松花江多年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主要介绍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2. 污染事件的原因2.1 工业排放松花江沿线地区有着众多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
然而,由于监管不严和环保设施的缺乏,这些废水和废气往往直接排入江河中,导致松花江水质严重恶化。
2.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导致松花江污染的重要原因。
大量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得农田中的养分和农药残留物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流入松花江,污染了江水。
2.3 城市生活污水松花江沿线的城市也是松花江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人们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净化,仍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污染物,这些污水最终进入江河中,对水质造成影响。
3. 污染事件的影响由于松花江污染事件的持续发生,给当地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1 生态环境损害松花江污染导致了河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鱼类资源的大量减少。
许多鱼类无法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生存,这给捕鱼业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2 健康问题由于松花江污染,沿岸居民的饮用水和农产品往往受到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长期饮用污染水源或食用污染农产品,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
3.3 经济影响松花江污染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由于松花江水质不佳,很多地方工厂和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了限制,这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损失。
4. 应对措施为了解决松花江污染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环保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行为的监管,确保废水和废气的合理处理。
对于违法排污行为,应严肃处理,从而有效遏制污染源头。
4.2 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