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人
- 格式:pptx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1
大洋洲文化知识点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主要由大洋洲大陆和包围其周围的诸多岛屿组成。
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令人着迷。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大洋洲文化的知识点。
一、原住民文化大洋洲是原住民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澳大利亚原住民,也被称为澳洲土著人,是大洋洲最早的居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们通过神秘的洞穴艺术、口头文学以及传统节日等形式传承着自己的文化。
新西兰的毛利人也是大洋洲重要的原住民,他们将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艺术、音乐和舞蹈中,形成了独特的毛利文化。
二、航海文化大洋洲是一个由许多岛屿组成的地区,因此航海文化在这里非常重要。
波利尼西亚人是大洋洲最早的航海民族之一,他们使用星座和海洋的迹象进行导航,开拓了广袤的太平洋。
他们的双体船和航海技术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为大洋洲的探索和定居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如今,大洋洲各国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航海文化,航海比赛和庆典活动也相当盛行。
三、艺术和手工艺品大洋洲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充满了原住民的风格和色彩。
岩画、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展示了当地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毛利人的传统面纹艺术和木雕精湛绝伦,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油漆艺术和树皮织物更是独一无二。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大洋洲土著人民对生活的理解,还传承了他们的文化和历史。
四、音乐与舞蹈大洋洲的音乐与舞蹈表达了土著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毛利人的哈卡舞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表现出勇气和力量。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故事歌谣和半月舞也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洋洲的各个国家中,音乐与舞蹈是社区生活和庆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和学习。
五、传统节日大洋洲的传统节日是土著文化的精华所在,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
例如,澳大利亚的“澳洲日”是该国人民的国庆日,通常在1月26日举行,庆祝澳大利亚的历史和文化。
新西兰的毛利人有“毛利新年”以及其他节日,庆祝丰收和新生。
毛利人起义
Maori Rebellion
1843 ~1872 年新西兰土著居民毛利人反抗英国殖民者的一系列战争。
又称毛利战争。
1840年英国殖民军占领新西兰。
1843 年6月,入侵南岛威劳谷地,当地毛利人在T.劳帕腊哈领导下奋起反抗,击退了入侵者。
1845 年北岛科罗拉雷卡地区在H.黑克的领导下,多次击败武器精良的英国殖民军。
但由于力量悬殊,1846年被镇压。
1854年,毛利人在塔腊纳基召开部落际大会,成立反对英国殖民者掠夺土地的联盟。
1857年一些部落组成毛利王国。
1860年英国宣布怀塔拉河口的塔腊纳基地区归英国王室占有,当地毛利人在W.金吉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但毛利王国国王波塔陶一世与英国政府妥协,不予支持。
1861年,塔腊纳基起义被镇压。
新西兰毛利文化
展开全文
新西兰毛利文化的悠久及神秘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
相传约1000年前,毛利族从传说中位于波利尼西亚东部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至此,并从此定居。
新西兰毛利文化的悠久及神秘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
相传约1000年前,毛利族从传说中位于波利尼西亚东部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至此,并从此定居。
在长期的独立及封闭下,毛利人建立了自己社会,还拥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及神话传说。
在毛利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的语言是我觉醒的标志,我的话语是我内心的映照。
毛利人的文化主要表现在绘画、舞蹈、传说和图腾等。
尽管18世纪欧洲人的到来影响了毛利人的生活方式,但许多传统社会特征依然保留至今。
澳洲⽑利⼈见⾯礼仪 美丽的新西兰,能带我们了解了新西兰的⽑利⼈部落,从⽽这个种族的⼈也重新回到⼤众的视线。
⽽真正提起⼈们对这个神秘的种族的兴趣的,是出访新西兰,受到了新西兰⽑利⼈的最⾼礼遇“碰⿐”之礼,也让⼤众对⽑利⼈的⽣活更感兴趣。
下⾯店铺就为⼤家整理了关于澳洲⽑利⼈的见⾯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澳洲⽑利⼈的见⾯礼仪 ⽑利⼈是新西兰最早的主⼈,今天在新西兰居住的⽑利⼈⼤约有30万,他们⾮常好客,对待客⼈诚挚⽽热烈,⼗分讲究礼节与礼貌,“碰⿐”礼是他们最早保存着⼀种远古留下来的特殊见⾯⽅式,主⼈与客⼈必须⿐尖对⿐尖连碰两三次或更多次数、碰⿐的次数与时间往往标志着礼遇规格的⾼低;相碰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即说明礼遇越⾼;反之,礼遇就低。
如果有客⼈来访,新西兰的⽑利⼈必定要为来宾组织专门的欢迎仪式,安排下丰盛的宴席,最让客⼈满意的是男⼥⽼幼,倾巢出动,⼀边引吭⾼歌,⼀边兴致勃勃地拉着客⼈⼿舞⾜蹈。
这⼀切过去以后,⼀定要举⾏⽑利⼈传统的最⾼敬礼——“碰⿐礼”。
⽑利⼈和很多的少数民族⼀样,能歌善舞,⾮常具有艺术天性,他们很多活动中都会唱起歌、跳起舞,如果到了新西兰亲眼见识⼀下,你会发现⽑利⼈确实是⼀个神奇的民族,他们所创造的⼀切都是通过⾃⾝多年沉积下来的。
你来到新西兰后就会爱上⽑利⼈,爱上⽑利⽂化。
世界各地的纹⾝⿐祖就是⽑利⼈,他们的纹⾯⽂化也是为⼈称道。
纹⾝图腾象征著个⼈出⾝、阶级、权⼒的不同,有如现代⼈的⾝份证或护照,也可视为‘脸部精美条形码’。
⽐如⼀位⾝披⽃篷⼤⾐,满脸刺青的酋长,便能马上被认出是位⾸领;可要是他因没纹脸⽽不被尊重,对他就是极⼤的侮辱,将会导致报复⾏为。
因此德⾼望重的酋长和战⼠,⼀定作全⾯刺青。
越有权⼒地位的酋长,脸上刺青越多。
左脸代表⽗系祖先,右脸代表母系祖先(但并⾮所有部落都⼀样),因此只要细⼼观察;就会发觉每个⽑利⼈的纹⾝图案都各有特⾊。
新西兰语引言新西兰语,又称毛利语(Māori),是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主要由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使用。
本文将全面探讨新西兰语的历史、语法、词汇和文化意义。
历史毛利人的起源1.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他们相信自己是从夏威夷迁徙而来。
2.毛利人以狩猎、种植和捕鱼为生,他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新西兰语的起源1.新西兰语是波利尼西亚语系的一部分,与萨摩亚语、汤加语等亲缘关系密切。
2.在欧洲人到达新西兰之前,毛利人一直使用口头传统进行交流。
欧洲殖民者的到来1.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对毛利人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殖民时期,英语逐渐取代了新西兰语在行政、教育和商务领域的地位。
语法词序1.新西兰语的基本词序是VSO(动词-主语-宾语),与许多其他波利尼西亚语系相同。
2.词序的变化可以用于表示强调或疑问。
名词1.新西兰语的名词没有复数形式,以代表复数的限定词来表示。
2.名词以母音或双母音结尾时,通常在单数形式后加上”-ngā”表示复数。
动词1.新西兰语动词有多种时态和体态形式。
2.动词的变化取决于主语的人称、数目和时态。
代词1.新西兰语的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2.代词的变化还会受到时态、格和人称的影响。
词汇数字1.新西兰语的数字基于十进制系统。
2.数字的表达方式比较独特,有时需要根据后面的词或语境做适当的调整。
家庭和亲属关系1.新西兰语的家庭和亲属关系词汇非常多样。
2.通过称呼和关系词汇,可以表达对不同亲属的尊敬和亲近程度。
自然界1.新西兰语包含丰富的与自然界相关的词汇。
2.这些词汇反映了毛利人对环境的重视和对自然界的深入了解。
欧洲语言的借词1.由于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新西兰语中也涌现出许多从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借用的词汇。
2.这些词汇主要用于介绍新技术、文化和社会概念。
文化意义社会认同1.新西兰语在毛利人民中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认同角色。
2.学习和使用新西兰语有助于加强毛利人的文化身份。
教育与复兴1.新西兰政府积极推动新西兰语的学习和教育。
毛利人Maoris课件一、引言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本课件旨在介绍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群体。
二、毛利人的历史1.毛利人的起源毛利人起源于太平洋岛国,大约在公元1100年左右,他们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
毛利人将新西兰称为“奥特亚罗瓦”,意为“长白云之乡”。
2.毛利人的传统社会毛利人传统社会以家族和部落为单位,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毛利人尊重长辈,注重家族荣誉。
在传统社会中,毛利人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狩猎活动,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3.毛利人与欧洲人的接触1769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抵达新西兰,标志着毛利人与欧洲人的正式接触。
此后,欧洲人纷纷来到新西兰,与毛利人进行贸易往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人的到来给毛利人带来了疾病、战争和土地流失等问题。
4.毛利人的现代化进程19世纪中叶,新西兰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此背景下,毛利人开始逐渐融入现代社会。
他们学会了读写英文,接受基督教信仰,并逐渐采用欧洲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一过程中,毛利人也面临着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的冲突。
三、毛利人的文化特点1.毛利人的语言毛利语是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
毛利语是一种丰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语法和词汇。
毛利人非常重视自己的语言,认为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毛利人的艺术毛利人拥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如雕刻、编织、舞蹈和歌唱。
毛利雕刻艺术以木质雕刻为主,表现了毛利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敬畏。
毛利编织艺术以羽毛和植物纤维为材料,展现了毛利人对生活的热爱。
毛利舞蹈和歌唱则是毛利人庆祝节日和重要活动的必备节目。
3.毛利人的传统习俗毛利人有许多传统习俗,如碰鼻礼、毛利战舞和欢迎仪式。
碰鼻礼是毛利人表示友好和尊重的一种方式,双方互相碰触鼻子和前额。
毛利战舞是毛利战士在战斗前表演的一种舞蹈,以示勇敢和力量。
毛利人的欢迎仪式则是一种热情好客的表现,用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新西兰的毛利人教育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一体的国家,当地土著居民毛利人占全国人口的15%。
近年来,新西兰加大了对毛利人的教育投入力度,政府在尊重毛利人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采取了明确的政策推进毛利人文化教育。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考虑了毛利人的意愿和需求,从幼儿阶段的语言巢到毛利小学、毛利中学、毛利高等教育机构直至毛利成人继续教育,实施了许多旨在促进毛利人教育发展、传承毛利语言、弘扬毛利文化的教育项目,并且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一、毛利基础教育。
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是传递文化的主要媒介。
根据英国学者道格拉斯·爱德华和道格拉斯·拉赫拉的研究显示,在1970年的调查中,只有23.3%的毛利人能说流利的毛利语,而他们大多是40岁以上的毛利人,只有少于1%的幼童能讲毛利语,毛利人开始面临本族语灭绝的威胁。
有鉴于此,毛利人于1982年创设了自己的第一个语言学习机构———语言巢,希望以此振兴和传承毛利语。
语言巢中完全使用毛利语言开展教学,让儿童浸润在毛利语言环境中。
语言巢的成立,为毛利幼儿教育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多种价值观念。
毛利人将这些母语中心视为其语言文化再生的重要生机所在,并积极参与其中。
在许多地方,毛利人在一起聚会,用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指导孩子,目的是让孩子们长大后既能讲毛利语也能说英语,并熟知毛利传统文化,使他们明白能够流利地讲本族语言是一种骄傲。
在一些传统聚会中,毛利人只允许说毛利语,鼓励每个人都讲本族语言,并强调这种聚会具有独特的毛利民族特征。
1985年,为了得到政府支持复兴毛利语和毛利文化,毛利人各部落首领起草了“毛利语言宣言”,明确要求“毛利语应被接受为全国官方语言之一”。
瓦塔奇法庭的法官在广泛咨询和讨论后,作出判决:1.毛利人有权在法院和任何政府机构中使用本族语。
2.政府应设置机关以监督并促进毛利语言的使用。
3.政府应研议规划相关的教育政策,增进毛利族人学习毛利语的机会。
毛利人Maoris课件•毛利人概述•毛利人语言与沟通•毛利人艺术与工艺•毛利人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毛利人食物与烹饪技巧•毛利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目录CONTENTS01毛利人概述毛利人在新西兰建立了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成为新西兰的土著民族。
19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对毛利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土地丧失、疾病和文化冲突等。
毛利人的祖先来自亚洲大陆,大约在公元1000年左右开始迁移到新西兰。
毛利人起源与历史毛利文化以口头传统、艺术、舞蹈和音乐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毛利社会结构以家族和部落为基本单位,强调集体主义和互相支持。
毛利人的宗教信仰以自然神和祖先崇拜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毛利文化与社会结构毛利人现状与挑战目前,毛利人是新西兰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文化认同。
毛利人在教育、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毛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毛利人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包括保护传统语言、艺术和文化遗产等。
02毛利人语言与沟通毛利语基本词汇与语法毛利语基本词汇包括常用问候语、数字、颜色、时间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
毛利语语法特点了解毛利语的词序、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规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毛利语。
毛利人日常用语与习俗日常用语学习毛利人常用的日常用语,包括问候、告别、感谢、道歉等,以便与毛利人进行基本交流。
习俗与礼仪了解毛利人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如碰鼻礼、赠送礼物时的禁忌等,以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
在与毛利人交流时,要注意言辞和行为的文化敏感性,避免使用冒犯性或歧视性的语言。
文化敏感性非语言沟通倾听与尊重了解毛利人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意图。
在与毛利人交流时,要注重倾听和尊重对方的观点,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030201跨文化沟通技巧在毛利人中的应用03毛利人艺术与工艺传统雕刻与绘画艺术雕刻艺术毛利人的雕刻艺术源远流长,主要表现在木雕、骨雕和石雕上。
毛利人是什么人?作者:
来源:《漫画月刊·哈版》2019年第09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京鼎动漫编绘
这木雕好奇特哦,雕的是谁啊?
这是毛利人的木雕,雕的应该是毛利人吧。
毛利人是什么人?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他们信仰多神,崇拜领袖,部族中有祭司和巫師。
这些东西缔结成了毛利文化,使之成为新西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什么这雕像上的人要这样瞪眼睛啊?
可能这么做比较有威严感吧。
威严感……
你已经瞪了一个小时了,可以歇歇了吧?
不,我要有威严感。
糟了,瞪太久,眼睛合不上了。
知识点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民族。
新西兰独立后,毛利人的民族权利受到尊重,人口逐渐回升。
现代毛利人己接受英裔新西兰人的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均已发生变化。
如今生活于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继承了毛利的传统文化。
他们对族人聚首的时刻,如葬礼等尤为重视,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回乡会面。
新西兰的毛利人与殖民统治的和解与合作在新西兰的历史长河中,殖民统治曾对毛利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不公平待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逐渐开始展开和解与合作的努力,为建立一种包容和谐的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新西兰毛利人和殖民统治之间的和解与合作历程,并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一、殖民统治对毛利人的影响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居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然而,19世纪早期的殖民统治给毛利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通过土地征收、武力侵略和文化压制,毛利人失去了大片土地和自主权,许多毛利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二、和解的开始20世纪后期,新西兰社会逐渐认识到殖民统治的不公,并开始寻求与毛利人和解的途径。
1975年,新西兰政府通过了《土地索赔法案》,正式启动了土地索赔的程序。
该法案允许毛利人向政府提出土地赔偿申请,并对历史不公进行了正式道歉。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来审议和解决土地索赔案件。
这些举措为毛利人赢得了一定的权利和地位,为双方达成和解打下了基础。
三、合作的尝试除了土地赔偿之外,新西兰政府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毛利人和殖民统治之间的合作。
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政府在教育领域注重毛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投入资金改善毛利人的教育条件,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
此外,政府还鼓励毛利人参与政治和决策过程,增加他们在国家议会的代表比例,确保他们在决策制定中发表自己的声音。
这种合作模式为毛利人赢得了更多的权力和参与度,有助于构建一个多元而和谐的社会。
四、成果与挑战经过多年的努力,新西兰的毛利人和殖民统治之间的和解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在政治领域,虽然毛利人在国家议会中的代表比例有所增加,但在实际政策制定中,他们的权力和影响力仍然有限。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毛利人的支持力度,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在经济领域,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毛利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政府需要加大对毛利人的就业培训和经济扶持力度,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
毛利人王国探秘如果时间上溯到1 000年前,我们俯瞰太平洋,就会看到这样一幅奇妙的图景:七只长长的双体独木舟上,坐满褐色皮肤、脸上身上刺满彩色花纹、胸前挂着奇特木雕的青年男女,他们正齐心合力将船奋力向一个方向划去。
看着他们兴奋的表情,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海洋尽头的天空中,似乎有一片形状独特的云彩在飘荡。
当他们真正看清时,才发现那不是云彩,而是一片新大陆上的雪山之巅。
这片新大陆就是我们今天地球版图上最南端的岛国新西兰。
那些“奇装异服”的褐色人种,就是最早发现新西兰的“毛利人”。
所以新西兰最早的名字叫“奥蒂罗”,这当然是毛利语,意思就是“白云绵绵的土地”。
毛利人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一个分支。
和夏威夷的土著人属于同一种族。
在1 000多年前,就乘独木舟找到了新西兰外海的一些岛屿。
到公元1350年,他们又发现了北岛,并开始在那里定居。
毛利族人外貌上兼有东西方人的特色,他们身材高大,肤色棕黄,头发乌黑,短鼻子,厚嘴唇。
他们纯朴,憨厚,勇敢。
新西兰北岛的奥克兰、罗托鲁瓦等地是毛利人的聚居中心,在欧洲人占统治地位的今天,奥克兰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波利尼西亚人聚居的城市。
尽管毛利人几乎已是新西兰的“少数民族”,但在新西兰,你会时刻感觉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生活。
当我第一次见到保留着当年风俗习惯的毛利人时,他们身上色彩斑斓的纹身、造型怪异的木雕深深地吸引着我。
在身上画些色彩美丽的图案来增添美感,是近年国内的一种美容时尚,雅称“体绘”。
追根寻源,谁能想到这种看似“前卫”的时尚,鼻祖竟是远在南太平洋的新西兰土著的“纹身”呢?但是1 000多年前的毛利人,可没有今天的“新新人类”的闲情逸致,他们当年的“纹身”可不是为了好看。
1 000多年前,毛利人到达今天的新西兰的北岛。
当时那些文明程度还很落后的毛利人,面对荒蛮、陌生的生活环境,本能地意识到:要想在这里生存下去,就必须有组织地联合起来,所以很快就自然地形成了以七条船的名字命名的七个部落。
Ko Tarakeha te Maunga Ko Hokianga te Moana Ko Matihetihe te Marae Ko Te Rarawa Te Iwi. Ko Ngatoki Matawhaorua te Waka. Tihei Mauri ora ki te whai Ao ki te Ao marama. Haere e nga mate, haere ki te kaihanga o nga mea katoa. E nga mana, e nga reo e nga waka, tena koutou katoa. E te iwi o Taiwan tena koutou katoa. 新西兰的原住民-⽑利族 我的部落是Te Rarawa,我的⼭是Tarakeha,我的河流是Moetangi,我的⽑利集会所是Matihetihe,我的独⽊⾈是Ngatoki Matawhaorua。
它们就是我的存在。
我是⼀个⽑利⼈,我来⾃新西兰。
太鲁阁族、阿美族、布农族、泰雅族,所有在这块⼟地上的原住民,你们好!我在此向你们的祖先及所有在这块⼟地上的过客致意。
东吴⼤学张佛泉⼈权中⼼的黄默教授,您好! 我带来了新西兰国家⼈权委员会对你们的祝福,谢谢你们对我的邀请。
新西兰原住民⽑利族的就业机会 我今天想要谈谈⽑利族,并带你们回顾我族⼈的旅程。
我想先简单的介绍我⾃⼰。
我曾经是⼀民军官,退役后在警界服务了⼗六年,我在⼤学时期主修⽑利研究,现在我在纽西兰国家⼈权委员会担任⽂化顾问⼀职。
怀唐伊条约 (Te Tiriti o Waitangi) 在1840年,我的族⼈与英国政府签订了怀唐伊条约 (Treaty of Waitangi),⽑利⽂为Te Tiriti o Waitangi。
这个条约赋与英国政府对新西兰⼟地、居民及移民的统治权,同时这个条约也针对⽑利族的⼟地及资产,提供了保护,使得⽑利族享有与英国⼈民相同的权利。
毛利人的故事童话毛利族的酋长驶出隈卡陀江,又钻进一条小河,这条河仿佛是隈卡陀江的一个漏斗。
他们又绕过一个尖岬,靠着湖东面的沙滩,在海拔600米的芝伽山的最初几个冈的脚下停住了。
那里生长着一大片弗密翁草,土人都叫作“哈拉克基”,它是新西兰土人的宝贵布料。
这种有用的植物浑身是宝,它的花是上等的蜜源;它的茎有一种胶质,可以代替蜡或浆粉的用途;它的叶子更可爱,新鲜的可以当纸用,干的可以用作引火绒,撕裂了的可以搓绳子,造缆索,织鱼网,分成纤维还可以编成被褥、大衣、席子或麻布,尤其是这种麻布,染成红色或黑色可以给最高贵的毛利人做衣服。
这种宝贵的弗密翁草,在新西兰南北二岛上,随处可见,无论是海边、江边或湖边。
在俘虏到达的这片地区,野生的弗密翁草郁郁葱葱。
它们的花呈棕红色,有些形状象龙舌兰,从叶子丛中到处伸出来。
叶子狭长而锋利,层层密密地形成了一片剑林。
许多可爱的小鸟,是弗密翁的老主顾了,它们都在辛勤地采蜜,成群成队地飞着,竟相吮吸着花心的甜汁。
一大群鸭子在湖水中搜索着食物,这些鸭子羽毛淡黑色,中间夹杂着灰绿色的花纹,它们原来都是野生的,现在已是家畜了。
又走了约四分之一公里的路程,前面出现一座城堡,它修建在一个峻峭的悬岩上,是凭天险而建的毛利人的城寨,俘虏被押下了船,手脚并没有绑。
通向城寨的小路穿过许多弗密翁田和茂密的树丛,树丛中有长着常青叶子和红色浆果的“秸卡荼”树,土人叫“弗树”,鲜嫩的果实赛过欧洲的千年蕉。
还有可以当黑色染料的“胡油”树,许多闪着金属光泽的大鹁鸽、灰色的圆嘴鹊以及无数长着红肉冠的椋鸟在土人走近时都飞起来了。
爵士、海伦夫人和其他旅伴绕了一个大弯之后,终于到达了城堡内部,城的外墙是一道坚固的栅栏,有5米之高。
第一道防线是一排木桩,接着是一圈柳条墙,上面都凿有枪眼,再往内就是内城了。
内城地势平坦,矗立着许多毛利式的建筑物,和40来座排列得很整齐的草棚。
俘虏们进入内城,看见外面木桩上挂有很多骷髅,都不禁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