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附录一 系统软件安装说明 共52页
- 格式:pdf
- 大小:680.98 KB
- 文档页数:52
3A0454F零部件说明书PCF精确分注系统通过闭环技术,提供精密而持续的单一成分密封剂和粘结剂,是一种电子控制式流体计量系统。
不可用于易发生爆炸的环境。
仅供专业场合使用。
更多资料参见第4页。
有关最大工作压力和认证,参见第5页。
ZHO目录相关手册 . . . . . . . . . . . . . . . . . . 3型号 . . . . . . . . . . . . . . . . . . . . 4流体盘总成 . . . . . . . . . . . . . . . . 5控制中心总成 . . . . . . . . . . . . . . . 5警告 . . . . . . . . . . . . . . . . . . . . 6系统配置 . . . . . . . . . . . . . . . . . . 8典型环境系统安装 . . . . . . . . . . . . . 8典型加热系统安装 . . . . . . . . . . . . . 9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10系统概述 . . . . . . . . . . . . . . . . .10系统部件 . . . . . . . . . . . . . . . . .10流体盘总成概述 . . . . . . . . . . . . . .11控制中心总成概述 . . . . . . . . . . . . .13安装 . . . . . . . . . . . . . . . . . . . .16安装之前 . . . . . . . . . . . . . . . . .16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16安装控制中心 . . . . . . . . . . . . . . .17安装流体盘总成 . . . . . . . . . . . . . .19安装缆线组件 . . . . . . . . . . . . . . .22安装网关模块界面 . . . . . . . . . . . . .23系统设置 . . . . . . . . . . . . . . . . . .25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25配置控制设置 . . . . . . . . . . . . . . .26配置模式设置 . . . . . . . . . . . . . . .27配置延迟设置 . . . . . . . . . . . . . . .28配置流量计设置 . . . . . . . . . . . . . .28配置压力环路设置 . . . . . . . . . . . . .29调整压力传感器 . . . . . . . . . . . . . .29配置错误 . . . . . . . . . . . . . . . . .30设置维护清单/参数 . . . . . . . . . . . .31配置网关设置 . . . . . . . . . . . . . . .31设置样式 . . . . . . . . . . . . . . . . .31配置高级设置 . . . . . . . . . . . . . . .31启闭延迟 . . . . . . . . . . . . . . . . .32操作 . . . . . . . . . . . . . . . . . . . .33起动 . . . . . . . . . . . . . . . . . . .33装入材料 . . . . . . . . . . . . . . . . .33维护模式操作 . . . . . . . . . . . . . . .34自动化控制(普通)操作 . . . . . . . . .37工件 . . . . . . . . . . . . . . . . . . .37样式 . . . . . . . . . . . . . . . . . . .38典型的工件周期 . . . . . . . . . . . . . .39泄压步骤 . . . . . . . . . . . . . . . . . .44关闭 . . . . . . . . . . . . . . . . . . . .45USB 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46 USB 日志 . . . . . . . . . . . . . . . . 46系统配置设置文件 . . . . . . . . . . . . 46定制语言文件 . . . . . . . . . . . . . . 47下载步骤 . . . . . . . . . . . . . . . . 47上传步骤 . . . . . . . . . . . . . . . . 48故障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49流体模块 . . . . . . . . . . . . . . . . 49流体计量器 . . . . . . . . . . . . . . . 50流体调节器 . . . . . . . . . . . . . . . 50分注阀 . . . . . . . . . . . . . . . . . 51网关模块 . . . . . . . . . . . . . . . . 52指示灯诊断信息 . . . . . . . . . . . . . 52故障 . . . . . . . . . . . . . . . . . . . . 53查看故障 . . . . . . . . . . . . . . . . 53故障诊断 . . . . . . . . . . . . . . . . 53清除故障,并重置控制单元 . . . . . . . . 53错误代码和故障处理 . . . . . . . . . . . 53维护 . . . . . . . . . . . . . . . . . . . . 60维护计划 . . . . . . . . . . . . . . . . 60高级显示模块 (ADM) . . . . . . . . . . . 61升级网关模块软件 . . . . . . . . . . . . 61升级网关模块现场总线映射 . . . . . . . . 62升级流体控制模块 (FCM) 软件 . . . . . . . 63空气滤清器的维护 . . . . . . . . . . . . 63修理 . . . . . . . . . . . . . . . . . . . . 64流体盘总成 . . . . . . . . . . . . . . . 64控制中心组件 . . . . . . . . . . . . . . 72零部件 . . . . . . . . . . . . . . . . . . . 76控制中心组件零部件 . . . . . . . . . . . 76流体盘总成零部件 . . . . . . . . . . . . 78附录A-高级显示模块(ADM) . . . . . . . . . . 83显示概览 . . . . . . . . . . . . . . . . 83显示细节 . . . . . . . . . . . . . . . . 83设置模式 . . . . . . . . . . . . . . . . 85运行模式 . . . . . . . . . . . . . . . . 92附录B-离散网关模块(DGM)连接细节 . . . . . 95 D-Sub电缆123793 . . . . . . . . . . . . 95 D-Sub电缆123972和分线板123783 . . . . . 96数字输入 . . . . . . . . . . . . . . . . 99数字输出 . . . . . . . . . . . . . . . .100模拟输入 . . . . . . . . . . . . . . . .101模拟输出 . . . . . . . . . . . . . . . .101附录C-通讯网关模块(CGM)连接细节 . . . . .102安装现场总线连接 . . . . . . . . . . . .102 CGM I/O数据映射 . . . . . . . . . . . .10523A0454F相关手册3A0454F 3附录D-I/O 信号描述 . . . . . . . . . . . . . 108自动输入 . . . . . . . . . . . . . . . . 108自动输出 . . . . . . . . . . . . . . . . 109技术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110流体盘总成技术数据 . . . . . . . . . . . 111控制中心装配技术数据 . . . . . . . . . . 111Graco Standard Warranty . . . . . . . . . . 112Graco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112相关手册组件手册(美国英语):手册说明307517胶液调节器说明书-零部件308647流体压力调节器说明书-零部件309834螺纹齿轮液体流量计说明书-零部件型号43A0454F型号查看流体计量系统标记(ID)牌上的6位数零件号。
目录一、................................................ 安装文件获得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 第三方软件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 I E S600系统的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 修改环境变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 ..................................................... 修改配置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 安全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 ........................................................ 运行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 ............................................................ 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安装文件获得位置必须使用”\\\tools\VS2005 SP1 下 ACE + Qt 3.3.8 + Orbacus 4.3.2”上预编译好的,,。
可以从”\\yf-backup\tools\”上找到其它安装包。
二、第三方软件安装1.ACE、Boost、Qt、Corba安装将解压到D:\ACE_wrappers_5_5将解压到D:\boost_1_33_1将解压到 D:\qt\3.3.8将解压到D:\IONA2.Winrar 解压缩软件的安装。
PMA-50INTEGRATED AMPLIFIER操作说明书可在单页纸张上打印多个PDF页面。
附件4功能5高音效5高性能5部件名称和功能6前面板6显示屏8后面板9遥控器10连接连接方法11安装本机12水平安装12垂直安装13使用遥控器前15遥控器的操作范围16连接扬声器17扬声器连接18连接带有模拟音频输出端子的设备19连接带有数字音频输出端子的设备20连接PC或Mac21连接电源线22播放基本操作24接通电源24选择输入源25调节主音量26切换显示屏亮度26播放设备27在计算机上播放音乐(USB-DAC)27通过数字连接(COAXIAL/OPTICAL-1/OPTICAL-2)聆听音乐35通过模拟接线聆听音乐(AUX)36在蓝牙设备上聆听音乐37设置步骤菜单图45 Source Direct47 Bass47 Treble47 Balance47 H/P AMP Gain47 Bluetooth48 Auto Standby48提示提示50故障诊断51重置为出厂设置58保修和修理59附录可播放的数字音频输入信号类型60数模转换器60播放蓝牙设备60蓝牙通信60术语解释61商标信息62规格63索引66感谢您购买本Denon产品。
为了确保正确操作,请在使用本品前认真阅读本操作说明书。
阅读后,请务必妥善保存本说明书以供将来参考。
附件请检查确认本品随附以下部件。
功能高音效0配备一个高质量D类放大器放大器部分采用CSR的DDFA®技术。
输出级电路采用离散结构,可比常规D类放大器实现更高的信噪比和更低的失真。
此外,超出外壳大小的50W/4Ω(欧姆)高输出使您可以欣赏Denon 营造的理想音频播放环境,具有“细腻而强劲的声音”。
0Advanced AL32 Processing配有高级AL32处理,Denon自有的模拟波形再现技术。
通过将16位数字数据扩展到32位,增强了弱信号的再现。
高性能0支持高分辨率音频文件的播放支持DSD信号和高达192kHz/24位的PCM信号。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 VP Plus LCSolution Lite软件基本操作目 录样品分析和数据采集 (1)数据结果处理................ .. (22)附录1:首次使用LCsolution Lite进行仪器配置 (38)附录2:通过实际样品测试来学习一下参数的设定 (46)附录3:编辑积分参数 (50)附录4:常用参数介绍 (53)LCsolution Lite 软件基本操作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第 1 页 共 53 页一、 LC使用LCsolution Lite进行样品分析和数据采集 操作界面的进入a. 在开机之前,根据所做样品的方法要求,准备好所用流动相,标样及样品。
流动相抽滤后超声脱气15分钟,装入溶剂储液瓶,确认吸滤头已置于液面以下,标样和样品均以0.45um 膜过滤b. 打开LC 电源,其中SCL 或CBM 的电源最后打开;对输液泵进行必要的Purge 操作,排出相应流路中的气泡,使新鲜溶剂在流路中得以置换;检查输液泵在动作前的压力显示值,必要时对此压力值进行调零c. 打开PC 电源、待正常进入Windows 操作系统d.双击桌面上 图标,此后会弹出以下窗口LCsolution Lite 软件基本操作第 2 页 共 53 页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e. 单击LC 所对应的分析图标,出现以下画面,同时听见LC 发出“哔”的声音,表示工作站与LC 联机正常此后便进入仪器实时分析界面,如上图LCsolution Lite 软件基本操作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第 3 页 共 53 页LCsolution Lite 操作步骤●图示为实时分析画面上图为左侧助手栏的分布LCsolution Lite软件基本操作● 仪器参数设定(可自行填写参数或调用方法)具体参数设定参看附录2打开一个已建立的方法分析条件设置可自行填入参数设定完方法后点击下载传送参数第 4 页共 53 页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LCsolution Lite 软件基本操作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第 5 页 共 53 页假如没有已建的方法,需要进入相关界面编辑。
Classroom Audio System教室音频系统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ng Manual安装及操作手册V 1.3重要的安全说明重要的安全说明1. 在安装和使用设备前请先仔细阅读本安全操作规程。
2. 请保存好您的安全操作指南便于以后作参考用。
3. 请遵守所有设备操作指南中的“警告”事项。
4. 须遵守各项操作指南中的规章原则。
5. 清洁设备:清洁设备之前,请先关掉电源,从插座中拔出设备插头,将各连接的系统单元拆卸出来,清洁时请用干燥的软布擦拭。
6. 未经生产厂家同意,不要使用任何不匹配的附件配置,这都有可能引起危险事故。
7. 勿将设备置于潮湿或靠近热源的地方,以免发生危险。
8. 设备不应遭受水滴或水溅,不应放置诸如花瓶一类装满液体的物品。
9. 电源插头作为断接装置,应便于操作。
10. 设备应可靠连接到带保护接地的电网电源输出插座上。
11. 勿将设备放置在不稳固的台面上;在运输过程中避免设备遭受强烈振动而引起损坏,建议在运输前选用合适的包装或使用原包装。
12. 请勿阻塞设备上的通风开口,并保持室内的空气通畅,便于设备的维护。
13. 供电电压:AC 100 V-240 V 50 Hz/ 60 Hz14. 设备连接所需要的延长电缆线请绕道穿行,勿有重物挤压,这样能有效维护系统的正常工作。
15. 每套系统中所连接的接收器不得超过规定数量,否则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中设备的异常工作,如有特殊要求请与距离您最近的深圳台电售后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16. 确保设备不被任意拆开机壳,也不允许任何硬质导体或液态物质残留在机壳内。
17. 设备有需要维护时,不要自行拆卸,请及时与距离您最近的深圳台电售后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18. 所有TAIDEN产品将提供一定期限(详见保修卡)免费保修,但人为损坏除外,例如:A. 设备因人为作用被摔坏;B. 因操作员操作不当而导致设备受损;C. 自行拆卸后而导致部分设备零件受损或丢失。
说明书排版规范Version:×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86-755-83108866特殊标识符×:表示阿拉伯数字。
_:表示一个空格。
→:表示箭头为箭尾的子菜单,且为箭尾的下一步操作。
—:表示词汇表中词汇与解释的连接。
说明:此规范随着使用会发生变动和不断完善,此版仅供参考。
© 2008 Neware.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008年10月version 1.0目录︱3目录4 ︱说明目录︱5第1章说明此文档主要用于规范说明书排版,统一说明书格式,为提高说明书质量提供标准和依据。
本文档只适用于word2003。
公司所有产品说明书必须按照此规范来进行撰写。
6 ︱说明第2章排版规范说明书应该依次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内容、附录、词汇表、索引几个部分,下面分别介绍这几部分的编排规范及其他方面的设置规则。
2.1 封面说明书的封面应遵循以下规则:1.封面有两页;2.第一页封面的信息应该包括说明书名称、设备版本号。
名称的中文字体属性为华文宋体、小二、加粗、全角字符,英文、数字字体属性为Times New Roman、18pt、加粗、半角字符,段落属性为右对齐;设备版本号的格式为:“Version:版本号”,英文、数字字体属性为Times New Roman、10pt、加粗、半角字符,段落属性为两端对齐;3.第二页封面的信息包括说明书中特殊标识符的定义及版权声明、说明书版本。
“特殊标识符”中文字体属性为黑体、五号、加粗、全角字符,英文字体属性为Times New Roman、10.5pt、加粗、半角字符;特殊标识符定义的格式为“特殊标识符:解释”,中文字体属性为黑体、小五、全角字符,特殊标识符加粗,英文、数字字体属性为Times New Roman、9pt、半角字符、特殊标识符加粗,冒号格式与特殊标识符相同。
版权声明及说明书版本中文字体属性为排版规范︱7黑体、小五、全角字符,英文、数字字体属性为Times New Roman、9pt、半角字符。
GSK928TB车床数控系统操 作 手 册第一部分 编 程§1 编程简介 (1)§1.1 轴定义 (1)§1.2 刀具起点(程序零点) (1)§1.3 坐标系 (1)§1.4 编程坐标 (1)§1.5 坐标的单位及范围 (2)§1.6 编程格式 (2)§1.7 快速定位的路径 (3)§1.8 系统坐标偏置 (3)§1.9 初态,模态 (4)§1.10 系统的初态 (4)§1.11 加工程序的开头 (4)§1.12 加工程序的结束 (4)§1.13 子程序 (5)§1.14 反向间补 (5)§2 STM功能, H,F,Feed% (6)§2.1 S功能 (6)§2.2 T功能 (7)§2.3 M功能(辅助功能) (7)§2.4 H,F,Feed% (8)§3 G功能 (9)§3.1 G0 快速定位(模态,初态) (9)§3.2 G1 直线切削(直线插补)(模态) (9)§3.3 G2,G3 园弧切削(园弧插补)(模态) (10)§3.4 G4 延时等待 (10)§3.5 G10 半径编程(模态) (10)§3.6 G11 直径编程(模态,初态) (10)§3.7 G28 经中间点快速返回加工原点 (11)§3.8 G32 英制螺纹切削 (11)§3.9 G33 公制螺纹切削 (12)§3.10 螺纹切削的其它说明 (12)§3.11 G78 啄钻循环(高速钻孔) (13)§3.12 G80 柱面,锥面粗车循环(内径/外径加工循环,Z轴方向切削) (13)§3.13 G81 端面,锥面粗车循环(X轴方向切削) (14)§3.14 G82 英制螺纹加工循环 (14)§3.15 G83 公制螺纹加工循环 (15)§3.16 G84 Z轴方向切削的球面粗车循环 (16)§3.17 G85 X轴方向切削的球面粗车循环 (16)§3.19 G87 局部循环 (18)§3.20 G88 Z轴方向切槽循环 (18)§3.21 G89 X轴方向切槽循环 (19)§3.22 G92 坐标系设定 (19)§3.23 G93 设置坐标偏置 (19)§3.24 G96 设置恒线速控制状态(模态) (20)§3.25 G97 取消恒线速控制状态(初态,模态) (20)§3.26 G98 设置每分钟进给速度状态(初态,模态) (20)§3.27 G99 设置每转进给速度状态(模态) (20)第二部分 操 作§4 操作介绍 (21)§4.1 操作面版功能说 (21)§4.2 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调整 (22)§4.3 指示灯及功能键 (22)§4.4 操作方式及相对量输入............ .. (23)§4.5 加电复位 (23)§4.6 菜单的使用 (24)§4.7 系统主菜单 (24)§5 参数设置 (25)§5.1 各页参数说明..... .. (25)§6 手动方式 (29)§6.1 手动操作 (29)§6.2 显示Disp功能 (30)§6.3 回零Zero (31)§6.4 命令Comm功能 (31)§6.5 试切对刀及定点对刀............ . (32)§7 自动方式 (34)§7.1 自动操作 (34)§7.2 显示Disp功能 (35)§7.3 命令Comm功能 (36)§7.4 退出(结束)自动方式 (36)§7.5 执行加工程序 (37)§7.6 自动方式执行加工程序的顺序 (38)§7.7 加工程序的运行次数 (38)§7.8 掉电处理 (38)§8 空运行方式 (39)§9 编辑方式 (40)§9.1 全屏幕编辑(1-编辑) (40)§9.3 复制加工程序(3-复制) (42)§9.4 锁住程序区(4-锁住程序区) (43)§9.5 打开程序区(5-打开程序区) (43)§9.6 删除加工程序(6-删除程序) (43)§9.7 初始化加工程序区(7-初始化程序区) (43)§10 注意事项,操作步骤举例 (44)第三部分 附 录附录A GSK928TB系统性能简介 (45)附录B 系统参数列表 (46)附录C M功能列表 (47)附录D G功能列表 (48)附录E 系统错误及出错处理 (49)第四部分 安装连接图表1-G SK928TB接口电原理图2-G SK928TB分体电脑接口引脚表3-G SK928TB分体电脑用户接线表及说明4-G SK TC刀架控制器原理图5-G SK928TB分体电脑接口位置图6-G SK928TB分体电脑安装尺寸图7-G SK928TB(箱式)外形安装尺寸图8-G SK928TB/DF3C一体化系统接口位置图9-G SK928TB/DF3C一体化系统安装尺寸图10-GSK928TB一体化系统辅助按钮设置11-GSK928TB/DF3C一体化用户接线表及说明12-GSK928TB/DF3C一体化系统内部连线表第一部分 编 程§1 编程简介§1.1 轴定义本系统使用X轴,Z轴组成的直角坐标系进行定位和插补运动。
林木种苗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指南北京大陆康腾科技有限公司感谢各级用户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本手册例子中所用的公司、人名和数据均属虚构。
未经大陆康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复制或传播手册的任何部分。
© 2006 北京大陆康腾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目录前言 (5)如何使用“用户手册” (5)第一章系统安装 (6)一.系统运行环境 (6)二.如何运行林木种苗许可证管理系统 (6)第二章系统登录 (9)一. 系统注册 (9)二. 登录系统 (9)三. 用户界面 (10)导航栏 (11)菜单栏 (11)工具栏 (11)操作区 (11)第三章许可证管理 (12)一. 申请表登记 (13)种子生产申请 (13)打印申请表 (14)导入品种目录 (14)二. 申请表修改 (15)查询申请表 (16)修改申请表 (16)打印申请表 (17)修改品种目录 (18)三. 申请表删除 (18)删除申请表 (18)四. 许可证核发 (19)浏览详细页面 (19)检索申请表信息 (20)查看关联信息 (20)打印许可证 (21)五. 许可证年检 (23)增加许可证年检信息 (23)修改许可证年检信息 (25)删除许可证年检信息 (25)设置页面及打印 (25)六. 违法处罚 (26)增加违法处罚信息 (26)修改违法处罚信息 (28)删除违法处罚信息 (28)打印违法处罚信息 (29)设置页面及打印机 (29)七. 许可证作废 (30)八. 申请表导入 (32)第四章查询统计 (34)一. 申请表查询 (35)查询申请表 (35)查询页面的设置和打印 (36)二. 许可证查询 (38)三. 许可证分类统计 (38)种子生产许可统计 (38)四. 许可证统计 (39)许可证信息统计 (39)第五章系统维护 (41)一. 单位维护 (42)单位增加 (42)单位修改 (43)单位删除 (43)调整顺序 (43)二. 用户维护 (44)用户增加 (44)用户修改 (45)用户删除 (46)三.常用代码 (46)增加常用代码 (46)修改常用代码 (47)删除常用代码 (47)调整代码顺序 (48)四. 数据管理 (48)数据备份 (48)数据恢复 (49)第六章数据传输 (50)一. 生成数据文件 (51)生成数据文件 (51)二. 数据文件上传 (52)上传数据 (52)三. 数据文件接收 (53)接收数据 (53)四. FTP服务 (54)启动FTP服务 (54)增加用户 (54)第七章预览窗口中的主要操作 (57)一. 查询 (57)切换视图模式 (57)设置打印条件 (57)二. 视图 (57)三. 窗口 (58)窗口的各种排列方式 (58)设置工具条显示方式 (58)附录A 菜单功能图 (59)附录B 拨号配置 (60)一拨号设置 (60)二接受传入设置 (62)前言本手册向用户介绍“林木种苗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并帮助用户迅速使用和熟悉该系统。
MES产品用户操作手册广州力控元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1月22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安装说明 (5)获取技术支持 (5)1.1.售后服务宗旨 (5)1.2.质量保证期 (5)1.3.售后服务与及时支持 (5)1.3.1.服务承诺 (5)1.3.2.三级运维服务体系 (6)1.3.3.售后服务优势 (7)1.3.4.售后服务内容 (8)系统配置 (10)1.1软件配置 (10)1.2硬件配置 (10)软件安装与卸载 (10)第三章快速使用指南 (11)系统快速入门 (11)第四章使用说明 (12)1.1系统登陆 (12)1.功能介绍 (13)1.1数据采集 (13)1.2设备管理 (28)1.3质量管理 (33)1.4条码打印 (40)第五章功能列表 (49)第六章参考资料 (51)第七章附录 (52)术语表 (52)常见问题 (52)常见错误信息对照表 (52)索引 (52)表索引 (52)图索引 (52)第一章概述本用户手册将帮助用户深入了解平台的功能、特色和操作要点,为用户提供MES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示范,帮助您正确、高效、熟练地使用系统。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广州力控元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系统只限于广州力控元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指定部门或人员使用。
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本系统所拥有的权利,否则可能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受到起诉,并承担严重后果。
第二章安装说明获取技术支持1.1.售后服务宗旨我们的服务宗旨是“让客户满意”。
我们将不断地向客户提供帮助和有关技术服务咨询。
我们力求使客户满意。
在实施过程中,我公司将派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技术支持,解决实施与其它工种技术配合问题,对产品安装和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功能开发完成后,我司将负责测试和调试,并保证功能达到优良标准。
在竣工验收时,将提供试运行报告、验收报告等有关的技术档案资料。
对于项目所应用的产品,我公司承诺根据产品厂家提供的保修期提供相应时间的产品保修期;履行合同规定的其他售后服务任务。
第二卷安装Aruba移动边缘系统第2章部署基本移动边缘系统这章主要介绍如何将Aruba移动控制器和Aruba AP接入你的有线网络。
看完这章的介绍以后,你就可以配置AP,同样的介绍在第3卷里。
这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几部分:⏹“配置的介绍” 第48页⏹“配置Aruba移动控制器” 第52页⏹“部署APs” 第57页⏹“附加的配置” 第61页配置的介绍这个部分介绍了典型的部署情况和任务,你必须把Aruba移动控制器和Aruba AP接入到你的有线网络。
部署环境一:路由器是控制器和客户端的默认网关在这个部署环境中,Aruba AP和移动控制器连接在相同的子网上,并且使用被指定的子网IP地址。
在AP与控制器中间没有路由器。
AP能够被物理的连接到控制器上。
控制器上的上行端口被连接到2层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上。
你必须完成下列任务:1. 进行初始化设置●设置VLAN 1的IP地址●设置默认网关的IP地址,将控制器连接到上行的路由器2. 把移动控制器上的上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的端口上,默认的,控制器上的所有端口都是Access端口并且所有端口都属于同一个VLAN3. 部署AP。
所有的AP会使用Aruba Discovery Protocol(ADP)协议来发现移动控制器。
为所有用户指定VLAN并且配置VLAN 1的SSID。
部署环境二:对于所有客户端来说移动控制器是默认网关在这个部署环境中,Aruba移动控制器和AP在不同的子网中,而且AP在多个子网中。
移动控制器将作为无线网络的一个路由器(移动控制器作为无线客户端的默认网关)。
控制器上的上行端口被连接到2层交换机或路由器上;这是一个属于VLAN 1的Access 端口。
你必须完成下列任务:1. 进行初始化设置●设置VLAN 1的IP地址●设置默认网关的IP地址,将控制器连接到上行的路由器2. 把移动控制器上的接口连接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的接口上3. 部署AP。
所有的AP会使用DNS或DHCP来发现移动控制器。
晶创JC-W10x电梯IC卡管理系统使用手册(Version 4)晶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 (3)1.1 系统构成 (3)1.2 系统组成列表 (3)1.3 功能列表 (4)第二章控制器说明 (5)2.1 控制器参数 (5)2.2 接口说明 (5)第三章安装说明 (7)3.1 控制器接线示意 (7)3.2 控制器安装 (8)3.3 读卡器安装 (8)3.4 发卡器与计算机连接 (8)第四章调试运行 (10)4.1 通电前准备 (10)4.2 通电后检查 (10)4.3 控制器配置 (10)4.4 运行测试 (11)第五章密码键盘设备 (12)5.1 设备说明 (12)5.2 设备接线 (12)5.3 使用方法 (12)第六章常见问题解答 (13)附录一板上开关设置说明 (15)附录二蜂鸣器提示音详解 (16)附录三指示灯含义详解 (17)附录四电梯编号设置方法 (18)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1.1 系统构成系统通过对授权IC卡的管理,实现对电梯的使用者、用梯权限、电梯的运行时间、楼层开放时段等等进行管理与控制,使物业管理部门可以轻松自如地管理乘梯用户和电梯,JC-W10x智能电梯IC卡管理系统是一个集散式综合控制平台,组成结构如下:1)、IC卡管理中心(计算机软件)2)、发卡器3)、JC-W10x型控制器4)、读卡器5)、射频IC卡6)、其他附属产品等注:型号名称JC-W10x 中的“x”代表不同功能类型的控制器,共有下列产品型号:JC-W10A、JC-W10B、JC-W10C、JC-W10D。
1.2 系统组成列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单位说明IC卡管理中心V4.1 套安装在计算机中,是整个系统的管理平台发卡器JC-F11 套与管理中心一起实现IC卡的发放和管理控制器JC-W10x 套安装在厅外,对电梯呼梯权限进行控制安装在厅外呼梯面板上,与控制器相连接,读卡器JC-T1xx 套采集IC卡信息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的开关控制卡,一套软件对应一张,超级管理卡Philips M1 S50 张用来启用/关闭控制器IC卡管理功能用户射频IC卡Philips M1 S50 张供用户乘梯使用1.3 功能列表功能项功能说明1、用梯权限控制安装在厅外,有效刷卡可进入电梯2、一卡多梯功能一个用户IC卡可以授权多部电梯的使用权限3、海量用户信息库支持高达10万张的乘梯IC卡4、卡片挂失功能用户卡片丢失可制作新卡,原丢失卡自动失效5、用梯限制模式对用户乘梯卡的使用次数、使用期限、可用时段、可用日期等进行灵活配置6、收费功能时段计费、按次计费可灵活配置,收费/不收费可以切换7、用户黑名单功能指定用户被屏蔽后不可再使用电梯,直到再次开放后才可使用,可存储多达10万个黑名单8、电梯运行管理可以对电梯每个楼层独立的设置禁用时段和可用日期,禁用时段和不可用日期时,刷卡无效9、输出时间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按钮等的开放保持时间10、刷卡记录存取6500条刷卡记录循环存储,可随时读取,掉电数据可保持10年11、消防功能消防时,退出IC卡管理,电梯可自由选层12、刷卡启/禁用IC卡管理可通过刷超级管理卡控制是否启用电梯IC卡管理13、开关启/禁用IC卡管理可通过手动开关控制是否启用电梯IC卡管理产品对应的功能:JC-W10A—具备以上全部功能JC-W10B—不具备8功能项JC-W10C—不具备2、8、10功能项JC-W10D—不具备2、6、8、10功能项第二章控制器说明2.1 控制器参数JC-W10x控制器主要技术参数:1、输入电压:DC12~35V2、工作电流:<100mA3、使用环境温度:-35℃~+70℃4、使用环境相对湿度:20%~90% 不结露5、刷卡操作时间:<200毫秒6、读卡连接线最大长度:12米7、可管理乘梯卡数量:10万张8、黑名单:10万个9、电梯编号:1~255号自由设置10、平均无故障时间:>25000小时2.2 接口说明JC-W10x产品图示:1、电源、输入/输出接口P1VI+、VI-:输入电源接口输入电压范围为DC12~35V。
亚伟中文速录机培训教程本文复制自:中国速记速录专家网() 详细出处参考:绪论亚伟中文速录机结构图上编第一讲亚伟速录机的设计原则,操作的坐姿和指法第二讲声码“B()、()、()、()”,双音略码、汉字特定码“八”、句号(。
)和逗号(,)第三讲声码“D()、()、()、()”,三音略码第四讲声码“Z()、()、()、()”,功能码“W”第五讲声码“()、()、()”, 汉字特定码“十”和“四”、“是”第六讲声码“G()、()、()”,四音略码第七讲声码“()、()、()”,汉字特定码“九”和“七”、分号(;),阿拉伯数字、数学符号键盘及其转换与操作,声码总复习第八讲韵码“I()、U()”,汉字特定码“一”和“五”、顿号(、)和叹号(!)第九讲韵码“()、N()”,问号(?)第十讲韵码“E(e、)、()”,破折号(——)第十一讲韵码“A(a)、O(o、)”,汉字特定码“○”第十二讲韵码“()、()”,汉字特定码“三”第十三讲韵码“()、()”,多音略码、汉字特定码“六”第十四讲韵码“()”、“()”,双引号(“”)第十五讲韵码“()”、“()”,数字词语特定码“百分之”、后置成分双音词特定码、冒号(:)第十六讲韵码“()、()、()”,汉字特定码“二”、数字词语特定码“千分之”第十七讲韵码“()、()”,专名标志码第十八讲韵码“()、()”,空格和换行第十九讲韵码“()、()”,拉丁字盘的操作方法第二十讲韵码“()、()”第二十一讲韵码“(、)、()”,双书名号(《》)、省略号(……)第二十二讲韵码“()、()、()”第二十三讲韵码“()、()”第二十四讲常用标点符号码与部分功能码的总复习第二十五讲全部韵码和音节码词语的总复习.亚伟拼音形码第二十六讲初级阶段的结束考评第二十七讲有关问题的说明与速度锻炼第二十八讲出版物上阿拉伯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与速度锻炼第二十九讲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与速度锻炼第三十讲普通话中容易读错的字与速度锻炼第三十一讲中级阶段的结束考评第三十二讲听打录入中同音近义词的正确校正与速度锻炼第三十三讲正确划分文章的段落与速度锻炼第三十四讲校对符号的用法与速度锻炼第三十五讲听打录入稿的整理与速度锻炼第三十六讲高级阶段的结束考评下编第一讲准备一、计算机的联接二、速录机与计算机的联接三、开机启动中文95操作系统软件四、安装速录系统(专用文字处理系统)软件第二讲速录系统(专用文字处理系统)一、启动与退出二、速录系统软件说明第三讲速录机的使用一、录入编辑二、文件管理三、用系统进行排版四、打印五、造字系统附录附录一、音节码附录二、高频特定单音词,双音、三音略码词语对照表附录三、后置成分高频特定双音词附录四、高频四音略码词语附录五、高频多音略码词语附录六、形码元一览表附录七、常用标点符号的主要用法附录八、亚伟速录机的符号录入功能介绍(系列功能码)本文复制自:中国速记速录专家网() 详细出处参考:绪论信息、能源和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现代化的社会就是信息化的社会。
创宇蜜罐威胁诱捕与溯源系统用户手册V1.6.0「私有版V2.1.4」(文档编号:MG-SY-2021-007)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文档说明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道创宇”)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知道创宇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威胁诱捕与溯源系统用户手册V1.6.0「私有版V2.1.4」©版权所有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望京SOHO T3-A座-15层SOHO T3-A Block-15,Wangjing,Chaoyang District,Beijing客户热线(Customer Hotline):400-060-9587/************邮编(Post Code):100102邮箱(Email):****************文档更新记录目录1.产品介绍 (1)2.登录 (2)3.风险大盘 (2)3.1.数据时间筛选 (2)3.2.威胁总览 (3)3.3.威胁数据 (3)4.安全态势大屏 (4)5.蜜罐管理 (5)5.1.蜜罐部署 (5)5.2.蜜罐列表 (11)5.3.蜜罐设置 (11)5.4.定制蜜罐 (13)5.4.1.克隆蜜罐 (14)5.4.2.自定义蜜罐 (15)5.4.3.默认蜜罐 (17)6.客户端管理 (17)6.1.客户端列表 (17)6.2.客户端部署 (17)6.3.客户端操作 (20)6.4.客户端卸载 (20)7.蜜饵管理 (21)7.1.邮件蜜饵 (21)7.2.文件蜜饵 (24)8.威胁情报 (25)8.1.攻击者画像 (25)8.2.遗留文件下载 (26)8.3.攻击日志 (26)8.4.安全事件 (30)9.数据管理 (31)9.1.行为分析报告 (31)9.2.日志数据下载 (32)10.策略配置 (33)10.1.SYSLOG配置 (33)10.2.白名单配置 (34)10.2.1.计入攻击日志配置 (34)10.2.2.添加白名单IP (34)10.2.3.添加白名单MAC (35)10.2.4.白名单删除 (36)10.3.插件配置 (36)10.4.蜜罐模板配置 (36)10.4.1.默认蜜罐 (36)10.4.2.定制蜜罐 (37)10.5.虚拟IP配置 (37)10.6.特征管理 (37)11.权限管理 (38)11.1.用户管理 (38)11.1.1.用户列表 (38)11.1.2.添加用户 (39)11.2.用户组管理 (39)11.3.功能模块管理 (41)12.日志管理 (41)12.1.审计日志 (41)12.2.日志清除 (42)13.系统配置 (43)13.1.1.邮箱配置 (43)13.2.安全策略配置 (44)13.2.1.JWT认证方法 (45)14.监控管理 (46)14.1.系统监控 (46)14.2.系统告警配置 (47)14.3.蜜罐监控 (47)15.硬件配置 (47)15.1.证书配置 (47)15.2.网络配置 (48)16.升级更新 (48)17.问题排查 (49)17.1.错误日志导出 (49)17.2.远程协助 (50)18.账号设置 (50)19.通知管理 (51)附录1.中继模式配置方法 (52)1.假设前提 (52)2.交换机配置 (52)3.客户端网卡配置 (53)3.1独立客户端网络配置 (53)3.2系统内置客户端配置(隔离网卡) (53)1.产品介绍近年来,随着攻防手段的不断演变,不论是交锋日益激烈的网络安全日常防护,还是常态化的网络攻防演练,高对抗性俨然成为了网络安全攻防的本质。
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集成系统S i PESC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S i PESC.FEMS操作手册大连星派科技有限公司星派仿真2022年10月SiPESC.FEMS 操作手册目录1 概述 (1)2 FEMS 配置说明 (2)2.1 许可证[可选] (2)3 创建模型文件 (3)3.1 bdf (3)4 控制台 (4)5 项目管理 (5)6 附录一FEMS 安装说明(Windows 环境) (9)6.1 SiPESC 软件包管理器 (9)6.2 SiPESC.FEMS 安装 (9)6.3 应用配置 (10)6.4 项目管理界面配置 (11)7 附录二FEMS 安装说明(Linux 环境) (12)7.1 安装 (12)7.2 使用 (13)8 附录三关于MKL (13)8.1 MKL 动态库获取 (13)8.2 MKL 动态库安装 (14)9 附录四 (15)1概述SiPESC.FEMS (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是基于工程数据库与插件技术设计开发的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具有大规模有限元模型管理和分析求解能力;设计了节点排序、约束处理、局部坐标转换、单元刚度计算、载荷计算、求解器等各类模块的扩展接口,实现了功能动态扩展。
目前SiPESC.FEMS具有结构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瞬态分析和热传导分析的功能。
此外在SiPESC.FEMS有限元分析功能基础上,还实现了拓扑优化子系统。
SiPESC.FEMS支持的单元类型包括:(1)线单元:杆单元,梁单元;(2)面单元:三角形与四边形膜单元,板单元、壳单元;(3)体单元:四面体单元,五面体(棱柱)单元和六面体单元;(3)连接单元:多点约束方程与刚臂主从关系(MPC、RBE2、RBE3)、螺栓单元、焊接单元、铰接单元等。
此外还支持:(1)各向同性材料,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二维/三维);(2)单点约束和指定位移约束;(3)集中荷载,分布荷载与重力荷载;等等。
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支持信息在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如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访问我公司网站或者致电我司客服中心获得帮助和支持!热线支持:400-8188-110客户服务电话:在您使用该产品过程中,如果有好的意见或建议的话也请联系我们的客服中心,感谢您对我公司产品的信任和支持!正文目录第一章概述................................................................ 特别说明.................................................................... 产品构架.................................................................... 应用构架.................................................................... 第二章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 策略中心....................................................................策略管理中心..............................................................网关接入认证配置..........................................................阻断违规接入管理.......................................................... 补丁分发.................................................................... 数据查询....................................................................本地注册情况统计..........................................................本地设备资源统计..........................................................本地设备类型统计..........................................................USB标签信息查询...........................................................设备信息查询..............................................................分发数据查询.............................................................. 非Windows操作系统设备.................................................... 终端管理.................................................................... 终端管理.................................................................. 行为控制.................................................................. 远程协助.................................................................. 运维监控.................................................................... 报表管理.................................................................... 报警管理.................................................................... 报警数据查询.............................................................. 本地区域报警数据统计...................................................... 本地报警数据汇总.......................................................... 级联总控.................................................................... 级联注册情况统计.......................................................... 级联设备资源统计.......................................................... 级联设备类型统计..........................................................区域管理器状态查询........................................................区域扫描器状态查询........................................................级联上报数据..............................................................级联报警数据.............................................................. 系统维护....................................................................系统用户分配与管理........................................................用户设置..................................................................数据重整..................................................................审计用户.................................................................. 第三章北信源补丁及文件分发管理系统........................................ 区域管理器补丁管理设置......................................................补丁下载配置..............................................................文件分发策略配置.......................................................... 策略中心....................................................................补丁分发策略..............................................................软件分发策略..............................................................补丁分发.................................................................... 补丁自动下载分发............................................................补丁下载服务器............................................................补丁库分类................................................................补丁下载转发代理.......................................................... 客户端补丁检测(一)........................................................ 客户端补丁检测(二)........................................................ 第四章北信源主机监控审计系统.............................................. 策略中心....................................................................行为管理及审计............................................................涉密检查策略..............................................................其他策略.................................................................. 数据查询.................................................................... 第五章北信源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 策略中心....................................................................可移动存储管理............................................................数据查询.................................................................... 第六章北信源网络接入控制管理系统.......................................... 网关接入配置认证............................................................ 策略中心....................................................................接入认证策略..............................................................其他策略.................................................................. 环境准备方法................................................................安装RADIUS (windows IAS).................................................. 各厂商交换机配置............................................................Cisco2950配置方法.........................................................华为3COM 3628配置........................................................锐捷RGS21配置............................................................ 第七章北信源接入认证网关.................................................. 网关接入配置认证............................................................ 策略中心.................................................................... 第八章系统备份及系统升级..................................................系统数据库数据备份及还原.................................................... 系统组件升级................................................................区域管理器、扫描器模块升级................................................升级网页管理平台..........................................................客户端注册程序升级........................................................检查系统是否升级成功...................................................... 级联管理模式升级及配置...................................................... 附录........................................................................ 附录(一)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名词注释.................................... 附录(二)移动存储设备认证工具操作说明......................................USB标签制作...............................................................USB标签制作工具...........................................................USB标签制作历史查询.......................................................移动存储审计策略..........................................................移动存储审计数据.......................................................... 附录(三)主机保护工具操作说明.............................................. 附录(四)组态报表管理系统操作说明..........................................模版制定..................................................................报表输出.................................................................. 附录(五)报警平台操作说明..................................................设置......................................................................日志查询..................................................................窗口......................................................................更换界面..................................................................帮助...................................................................... 附录(六)漫游功能说明......................................................漫游功能介绍..............................................................漫游功能配置.............................................................. 附录(七)IIS服务器配置说明 ................................................WIN2003-32位IIS配置说明..................................................WIN2003-64位IIS配置说明..................................................WIN2008-64位IIS配置说明..................................................图目录图1-1北信源终端安全管理应用拓扑.............................................图2-1创建新策略............................................................. 图2-2下发策略............................................................... 图2-3策略控制............................................................... 图2-4硬件设备控制........................................................... 图2-5软件安装监控策略....................................................... 图2-6进程执行监控策略....................................................... 图2-7进程保护策略........................................................... 图2-8协议防火墙策略......................................................... 图2-9注册表................................................................. 图2-10IP与MAC绑定策略...................................................... 图2-11防违规外联策略........................................................ 图2-12违规提示.............................................................. 图2-13文件备份路径设置...................................................... 图2-14注册码配置............................................................ 图2-15阻断违规接入控制设置.................................................. 图2-16本地注册情况信息...................................................... 图2-17本地设备资源信息......................................................图2-18本地设备类型统计...................................................... 图2-19软件变化信息.......................................................... 图2-20注册日志信息.......................................................... 图2-21交换机扫描管理配置.................................................... 图2-22设备信息统计图表...................................................... 图2-23级联设备信息.......................................................... 图2-24级联设备系统类型统计................................................ 图2-25级联管理控制.......................................................... 图2-26下级级联区域管理器信息................................................ 图2-27区域管理器状态信息.................................................... 图2-28区域扫描器状态信息.................................................... 图2-29级联上报数据.......................................................... 图2-30系统用户列表.......................................................... 图2-31添加系统用户界面...................................................... 图2-32用户管理列表.......................................................... 图2-33终端控制权限.......................................................... 图2-34屏幕监控权限..........................................................图2-35密码初始化提示框...................................................... 图2-36密码初始化完成提示框.................................................. 图2-37修改ADMIN用户密码..................................................... 图2-38数据重整信息表........................................................ 图2-39审计用户登录.......................................................... 图3-1区域管理器补丁管理设置................................................. 图3-2分发参数设置........................................................... 图3-3补丁自动分发........................................................... 图3-4补丁下载服务器界面..................................................... 图3-5补丁下载服务器设置..................................................... 图3-6补丁代理传发支持....................................................... 图3-7补丁下载设置........................................................... 图3-8登录页面............................................................... 图3-9工具下载页面........................................................... 图3-10补丁检测中心.......................................................... 图3-11客户端补丁漏打检测.................................................... 图6-1网关接入认证...........................................................图6-2重定向配置............................................................. 图6-3用户添加............................................................... 图6-4补丁与杀毒软件认证策略................................................. 图6-5接入认证策略........................................................... 图6-6802.1X认证界面....................................................... 图6-7802.1X认证界面....................................................... 图6-8安全检查没有通过,802.1X不启动认证..................................... 图6-9认证失败............................................................... 图6-10添加I NTERNET验证服务组件 .............................................. 图6-11IAS配置界面.......................................................... 图6-12新建RADIUS客户端..................................................... 图6-13新建RADIUS客户端..................................................... 图6-14新建远程访问策略...................................................... 图6-15设置远程访问策略...................................................... 图6-16设置远程访问策略...................................................... 图6-17设置远程访问策略选择用户.............................................. 图6-18设置远程访问策略使用MD5质询..........................................图6-19设置远程访问策略新建的策略............................................ 图6-20选择D AY-A ND-T IME-R ESTRICTIONS............................................ 图6-21选择允许.............................................................. 图6-22设置属性.............................................................. 图6-23添加属性值VLAN........................................................ 图6-24添加属性值802........................................................ 图6-25添加属性值600........................................................ 图6-26添加属性值600........................................................ 图6-27编辑拨入配置文件...................................................... 图6-28新建连接请求策略...................................................... 图6-29为策略取名字.......................................................... 图6-30策略配置.............................................................. 图6-31添加远程登录用户...................................................... 图6-32设置用户属性.......................................................... 图6-33设置TEST用户.......................................................... 图6-34设置启用.............................................................. 图6-35VRV EDP A GENT认证成功 .................................................图6-37用户添加.............................................................. 图6-38设置用户密码.......................................................... 图6-39进入N ETWORK C ONFIGURATION................................................ 图6-40AAA C LIENT 配置........................................................ 图6-41AAA S ERVER 配置........................................................ 图6-42进入I NTERFACE C ONFIGURATION............................................... 图6-43进入RADIUS(IETF)..................................................... 图6-44进入G ROUP S ETUP........................................................ 图6-45进入E DIT S ETTINGSP...................................................... 图7-1网关接入认证........................................................... 图7-2重定向配置............................................................. 图7-3用户添加............................................................... 图7-4网关接入认证策略....................................................... 图8-1级联管理配置........................................................... 附图-1修改用户 ADMIN USB标签................................................. 附图-2下载D EVICE N UMBER.EXE ....................................................附图-4U SB T OOL登录............................................................ 附图-5U SB T OOL界面............................................................ 附图-6分区格式化............................................................ 附图-7制作移动硬盘标签1..................................................... 附图-8制作移动硬盘标签2..................................................... 附图-9制作移动硬盘标签3..................................................... 附图-10制作移动硬盘标签4.................................................... 附图-11制作移动硬盘标签5.................................................... 附图-12制作移动硬盘标签6.................................................... 附图-13制作移动硬盘标签7.................................................... 附图-14制作移动硬盘标签8.................................................... 附图-15制作移动硬盘标签9.................................................... 附图-16制作移动硬盘标签10................................................... 附图-17制作移动硬盘标签11................................................... 附图-183个分区的优盘和移动硬盘内网登录界面 ................................. 附图-19整盘加密的优盘和移动硬盘内网登录界面.................................附图-20外网插入3个分区的优盘或移动硬盘盘符................................. 附图-21交换区登录界面....................................................... 附图-22外网插入整盘加密优盘或移动盘符....................................... 附图-23信息提示............................................................. 附图-24U SB T OOL登录........................................................... 附图-25U SB T OOL界面........................................................... 附图-26初始化密码........................................................... 附图-27标签历史查询......................................................... 附图-28访问控制配置说明..................................................... 附图-29DOS/DDOS配置说明 .................................................... 附图-30创建模板............................................................. 附图-31确定报表标题及报表尾................................................. 附图-32定义报表输入项....................................................... 附图-33确定输出条件......................................................... 附图-34确定关联............................................................. 附图-35保存模板............................................................. 附图-36修改模板名称.........................................................附图-37修改模版的输出标题和表尾............................................. 附图-38修改输出列选项....................................................... 附图-39修改关联选项......................................................... 附图-40修改时间范围统计..................................................... 附图-41模板预览............................................................. 附图-42输出EXCEL报表模板信息 ................................................ 附图-43时间定义............................................................. 附图-44模板导入............................................................. 附图-45模板导出............................................................. 附图-46报警平台设置......................................................... 附图-47高级设置............................................................. 附图-48报警设置上........................................................... 附图-49报警设置下........................................................... 附图-50日志查询............................................................. 附图-51报警中心界面......................................................... 附图-52漫游示意............................................................. 附图-53结合接入认证漫游示意图...............................................附图-54CA服务器界面 ........................................................ 附图-55区域管理器配置界面................................................... 附图-56客户端迁移策略配置界面............................................... 附图-57重原管理区漫游出去的客户端........................................... 附图-58漫游到新管理器的客户端............................................... 附图-59进去漫游组中的漫游客户端............................................. 附图-60漫游回原管理器的客户端............................................... 附图-61漫游查询状态选项..................................................... 附图-62IIS服务管理器 ....................................................... 附图-63虚拟目录属性......................................................... 附图-64选择用户域组......................................................... 附图-65用户域组高级选项..................................................... 附图-66用户属性变更......................................................... 附图-67命令执行结果......................................................... 附图-68输出结果............................................................. 附图-70添加角色向导.........................................................表目录表2-1策略的高级设置参数说明................................................. 表2-2硬件设备控制参数说明................................................... 表2-3软件安装监控策略参数说明............................................... 表2-4进程执行监控策略参数说明............................................... 表2-5用户密码策略参数说明................................................... 表2-6协议防火墙策略参数说明................................................. 表2-7注册表检查策略参数说明................................................. 表2-8IP与MAC绑定策略参数说明............................................... 表2-9杀毒软件运行监控....................................................... 表2-10防违规外联策略参数说明................................................ 表2-11运行资源监控策略参数说明.............................................. 表2-12进程异常监控策略参数说明.............................................. 表2-13流量采样策略参数说明.................................................. 表2-14流量控制策略参数说明.................................................. 表2-15消息推送策略参数说明.................................................. 表2-16客户端文件备份策略参数说明............................................ 表2-17终端配置策略参数说明..................................................表3-1区域管理器补丁管理参数说明............................................. 表3-2补丁自动分发策略参数说明............................................... 表3-3人工选择补丁分发策略参数说明........................................... 表3-4普通文件分发策略参数说明............................................... 表3-5补丁下载设置参数说明................................................... 表4-1文件输出审计策略参数说明............................................... 表4-2上网访问审计策略参数说明............................................... 表4-3文件内容检查策略参数说明............................................... 表6-1补丁与杀毒软件认证策略参数说明......................................... 表6-2VIFR接入认证策略参数说明.............................................. 附表-1移动存储审计策略参数说明..............................................第一章概述特别说明北信源终端安全管理系列产品由《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北信源补丁及文件分发管理系统》、《北信源主机监控审计系统》、《北信源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北信源网络接入控制管理系统》及《北信源接入认证网关》6大套件构成。
附录一系统软件安装说明1、8051调试软件使用说明(一)、DOS版软件使用1、概述CIDE8051集成开发环境是为开发8051程序而开发的多窗口源程序级开发调试软件。
它的多窗口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极为友好而方便的人机界面。
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它集编辑,编译,连接,调试于一体,极大地方便程序的修改及调试,提高了程序开发的效率。
2、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安装启动(1)、运行环境要求:本系统提供两套菜单完全相同,功能完全相同的调试环境,一套是中文界面系统,一套是西文界面系统。
中文界面系统要求运行环境:PC系列微机,640K内存(占用500K),VGA显示卡,DOS3.3以上操作系统,2M以上硬盘。
西文界面系统要求运行环境:PC系列微机,512K内存,双频单显或CGA或EGA 显示器,DOS3.3以上操作系统,1.44单软或1.2双软。
(2)、软件的组成:DB51.EXE 集成开发程序(ASM语言调试环境)ASM51.EXE 8051汇编程序RL51.EXE 8051连接程序OH.EXE 十六进制转换文件TP.EXE 文本处理文件CCLIB.DAT 汉字库LEA VES.PCX 集成环境封面SYMBLE.EXE 符号化程序(3)、系统的安装:将标有DB51的软盘拷入已建好的DB51子目录中。
(4)、系统的启动:在DOS揭示符*:DB51〉下,运行DB51即可。
(5)、系统运行结果:运行DB51,启动编译、连接菜单后,如果编译、连接没有错误,将生成几个具有以下后缀的文件:源文件前缀.OBJ 编译后生成的目标文件源文件前缀.LST 机器代码与源文件对照列表文件,如果编译时有错误,可打开此文件详细查看错误指示。
工程文件前缀.M51 连接后的符号对应表及连接后的错误报告。
工程文件前缀.EOB 实验系统调试的下载文件源文件前缀.EPR 烧写EPROM的烧录文件3、软件使用扼要使用本系统进行8051程序开发的步骤:l首先用编辑器编辑好源程序,然后进入本系统。
按以下步骤进行程序的开发调试:l建立一个工程文件,将所包含的源文件全称加入到工程文件中,每个源文件最大长度为64KB;l在[选项]中设定好编译及连接参数,在连接参数中可包含其他已编译的OBJ文件;通过编译菜单项编译源文件,若有错误(系统中有错误信息显示),通过文件菜单项中的编辑菜单对文件进行编辑修改;l通过编译菜单项中的连接文件,生成调试文件;l通过运行菜单项中的调试菜单项或热键进行程序的调试,同时可打开各窗口来辅助调试包括寄存器窗口,内存窗口及观察窗口。
4、软件使用举例:使用该系统进行实验程序开发的步骤:(1)、利用PE2或EDIT或其它编辑软件,编好一个名为T1.ASM的源程序。
(2)、启动DB51,选择串行口,波特率并确认,复位实验系统进行通讯连接,连接通过后将工程文件菜单激活,选中打开菜单项,键入工程文件名T11.PRJ,按“ENTER”确认。
(3)、用“INSERT”键给T11.PRJ输入源文件,弹出源文件窗口后,击打“ENTER”键,移动上、下光标键,寻找T1.ASM,按“ENTER”键确认,如果选择错误,可用“DELETE”键删除该源文件,用“INSERT”键重新输入。
(4)、按“F9”键,编译并连接该工程文件,编译时将出现信息窗口,如果有错误查看T1.LST文件,记录错误信息,击活文件菜单,选中编辑文件菜单选,对T1.ASM进行修改,修改后返回主界面,再按“F9”键。
如果编译无错误,按任何键将进入连接,连接如果有错误查看T11.M51文件,记录错误信息,错误修改同上,如果没有错误,则进入下一步。
(5)、按动“F8”,将弹出源程序窗口。
(6)、打开寄存器或内存窗口,观察程序运行的结果。
5、DB51运行过程中错误信息的解释。
(1)“找不到EOB文件”:这表示该工程文件未编译或工程文件不合法。
(2)“通讯错误,请复位系统”:这表示DB51在与实验系统进行数据通讯时,通讯出现异常,须重新建立通讯过程。
(3)内存溢出“out of memory",由于PC机内存管理出错,可能是有病毒。
6、硬件安装(1)电源安装l实验系统内已安装电源,则将220V电源线接到220V电源插座上即可。
l实验系统如需外接电源,则+5V,+12V,—12V电源线接到CPU板的+5V,+12V,—12V的插座上。
(2)通讯电缆的安装:将9针或3针的头插到功能板的J1插座上,25针的头插到计算机的串行口。
(3)打开PC机电源和实验系统的电源。
7、源程序的编辑(1)、概述源程序的编辑可以在集成环境外进行,编辑完成后,进入集成环境。
也可以进入集成环境之后进行,打开文件操作操作菜单项,选中编辑文件项,即请用户输入所选用的编辑器名,此编辑器必须在当前目录或autoexec.bat指定的路径中。
被编辑的源文件应该是当前已打开浏览的源文件,如果当前未打开源文件,则此编辑菜单不能执行。
(2)、PL/M源程序的编辑请参考《PL/M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应用》第十一章(3)、ASM源程序的编辑I、ASM51的基本成份l字符集:ASCII字符集。
l数字:二进制数,后缀为B八进制数,后缀为O或Q十进制数,后缀为D或无后缀十六进制数,后缀为Hl符号: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最多31个字符。
l串:串是用单引号括起来的可打印ASCII字符序列,串长度控制在0~255之内,串可用DCB伪指令初始化。
II、表达式和基本操作数①、ASM51有以下5种基本操作数:l符号:用来表示地址和常数l数字:可用来表示二、八、十或十六进制数l:以其为后缀表示定位程序计数器的当前值l STACK:预定义的变量STACK表示栈底l串:只含有一或二个字符的串可用来作操作数,一个字符的串被认为是值等于其ASCII码的字节常数,二个字符的串被认为是字常数②、表达式表达式用于定义常数,表达式有三种属性:l类型:表达式所属的段的类型l可重定位性:表达式分为绝对的表达式和可重定位的表达式。
绝对的表达式值在汇编期间计算,而可重定位的表达式的值,在连接定位期间计算。
绝对的表达式可出现在程序的任意位置。
唯一合法的可重定位表达式是一个可重定位的符号或一个可重定位的符号加上一个常数。
l值:表达式的值以十六位二进制的补码形式表示,表达式的值或在汇编期间计算或在连接定位期间计算。
III、堆栈的处理方法若你的目标模块是由PL/M-51编译生成的,你不必在连接时指定STACK控制。
PL/M-51编译自动产生一个堆栈段STACK,在连接时STACK段将被定位在IDA TA空间的最高端。
若你使用ASM51,则不会自动产生STACK段,推荐用下述步骤处理堆栈:①、在汇编语言源文件的主模块中定义一个如下的段:DSEG at 30H ;内存地址STACK1:DS 10H ;堆栈保留16字节②、在汇编语言源文件主模块入口处使用下述指令初始化堆栈指针(SP):MOV SP,#STACK1-1 ;③、在连接时,无须使用STACK控制项指定上面定义的堆栈段IV、处理器结构控制项结构控制项为51系列不同处理器指定片内RAM空间的大小,在主模块开始声明,格式如下:RAMSIZE(V alue)其中V alue是128-255之间的任意数。
缺省的RAMSIZE是128。
V、定位、地址指针的控制伪指令CSEG:声明代码段DSEG:声明数据段RESG:声明不可复盖的各种段(包括数据、代码、堆栈)例程见软件Exam.asm程序A T:指定该段是绝对的,从地址base address开始REL:指定该段是可重定位的,如果REL和A T部未指定,缺省的是REL说明:一个程序中,最好主模块中只含有一个绝对段,其他段的定位都在连接时再确定。
各段中可使用的语言有以下限制:(I)寄存器段和数据段不能定义代码和常数(II)代码段不能含有数据变量说明:如果在源程序中用伪指令定义了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内部数据段以及寄存器工作区,在连接定位时直接写模块名,无须指出各段的定位地址。
VI、符号定义伪指令l EQU|SET语法:symbol name {EQU|SET}expression 〔:data type〕;其中:symbol name是被定义的符号名EQU用于定义不可重新定义的符号SET用于定义可重新定义的符号expression 合法的ASM51表达式(表示地址)data type可以是BYTE,WORD,LONGl DB语法:〔label:〕DB {expression|string}〔,…〕其中label是合法标号expression是合法表达式string是合法串说明:DB用于定义代码段的字节常数l DW语法:〔label:〕DW expression〔,…〕其中:label是合法标号expression是合法表达式说明:DW用于定义代码段的字常数,占两个字节,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VII、变量定义伪指令语法:〔label:〕{DSB|DSW|DSL|} expression\;其中:label是合法标号:expression指保留该类型变量的个数DS定义字节变量说明:变量定义伪指令为变量保留表达式指定个数的存储空间(在内部RAM或外部数据RAM),保留的字节数为:expression*n\ 其中:n=1(DS)。
表达式必须是绝对的。
(4)、ASM源文件的注意事项I.文件结束汇编结束伪指令(END)必须处在文件的最后一行。
II.行宽的规定ASM51允许的最大行宽是105。
III.主模块入口的规定在汇编语言主模块中你必须在0000H定义一个绝对的段,其中放一条长转移指令,转入主程序的入口。
例如:CSEG A T 0000H;定义在0000H的绝对段LJMP START;转入主程序入口CSEG A T 4100HSTART:MOV SP,#STACK1-1 ;主程序入口8、编译(1)、编译的作用:编译只是将源程序汇编成可执行的机器代码(十六进制码),并不确定机器代码位于系统程序区的那一段地址。
(2)、编译前的准备工作:无论你是在集成环境内部编辑完源程序,还是在外部编辑完源程序,在进入集成环境,编译之前,需进行以下两个步骤:I、确认需编译的源程序是包含在当前已打开的工程文件之中,如果没有,则需要重新建立或打开新的工程文件,并包含源文件。
II、确认任选项中编译任选项的控制参数。
X表示该项有效。
各控制参数意义如下:Debug/Nodebug:生成调试信息ASM、PLM、C必须有效Symbds/No:列出源文件中所有符号。
PLM、C时应有效FAST:PLM C编译时尽量使用内部RAMCODE/NOCODE:生成对应的汇编语言代码PLM、C时有效OBJECT/NOOBJECT:建立目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