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idWorks六自由度焊接机械手三维运动模拟答辩稿
- 格式:ppt
- 大小:392.00 KB
- 文档页数:22
基于SolidWorks下cosmosmotion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
三维运动模拟
侯祥明;张立祥
【期刊名称】《煤矿机械》
【年(卷),期】2007(28)9
【摘要】以六自由度机器人三维运动仿真为背景,介绍了利用SolidWorks下cosmosmotion实现机械手运动模拟的有效实体方法,重点分析了六自由度机器人的三维建模和建模后运动轨迹规划的实现。
对于一般的机械运动模拟系统,该实例具有一般普遍性。
【总页数】3页(P95-97)
【关键词】SolidWorks;cosmosmotion;三维运动模拟:轨迹规划
【作者】侯祥明;张立祥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
【相关文献】
1.基于ADAMS的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J], 余晓流;刘进福;汪丽芳;王伟;王殿君;孙丹
2.MATLAB环境下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及优化 [J], 王战中;杨长建;刘超颖;赵赛;杜启鑫;熊蒙
3.基于虚拟样机的六自由度弧焊接串联机器人的运动仿真 [J], 曲令晋;王兴举;刘伟
4.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与轨迹规划 [J], 邢红辉;王保升;洪磊;左健民;石朗春
5.基于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的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的建模与优化设计 [J], 袁安富;陈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械手设计答辩小组意见和建议概述本文旨在对机械手设计进行答辩小组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
通过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机械手设计提供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指导。
设计方案评估机械手的功能与性能在评估机械手设计方案时,我们首先关注其功能与性能。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试验,机械手的基本功能能够满足需求,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我们建议在机械手的操作范围、准确性和速度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机械手的整体性能。
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设计答辩中,我们注意到机械手的结构设计相对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建议设计团队在机械手的结构紧凑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进行改进,并积极探索新型材料的应用,以提高机械手的耐久性和负载能力。
控制系统设计与算法优化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和算法优化对其操作精度和灵活性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我们鉴于设计答辩中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表现良好,但仍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建议设计团队进一步优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并尝试引入新的控制算法,以提高机械手的运动控制性能。
挑战与解决方案挑战一:精确度不足在设计答辩中,我们发现机械手在精确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这可能导致机械手在操作细微物体或进行高精度组装时出现偏差或误操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我们建议设计团队加强对机械手传感器的使用和校准,并探索新的定位算法与技术,以提高机械手的精确度和定位能力。
挑战二:速度不够快在实际应用中,机械手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其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然而,我们在设计答辩中注意到机械手的速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建议设计团队对驱动系统进行优化,并使用更高效的控制策略,以提高机械手的运动速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挑战三:负载能力有限机械手的负载能力对其应用范围和实际效果有关键影响。
然而,在设计答辩中我们发现机械手的负载能力较为有限。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我们建议设计团队进一步优化机械手的结构设计,选择更强度更高的材料,并增加机械手的自稳定性,以提高其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机械手毕业设计答辩机械手毕业设计答辩近年来,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我选择了机械手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并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完成了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机械手设计。
在这次答辩中,我将向大家介绍我的设计思路、实验结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选择了六自由度机械手作为我的设计对象。
六自由度机械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精度,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操作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我参考了现有的机械手设计,并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对机械手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通过对机械手的结构、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究,我设计出了一种更加紧凑、高效的机械手。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机械手进行了多项测试和性能评估。
首先,我测试了机械手的运动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通过与标准值的比较,我发现我的机械手在运动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其次,我测试了机械手的负载能力和抓取能力。
通过模拟不同负载和抓取物体的情况,我验证了机械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还对机械手的功耗和能源利用率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我的机械手在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较低的功耗。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认为机械手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目前,机械手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装配、搬运和焊接等任务。
但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机械手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例如医疗、农业和服务行业。
同时,我也认为机械手的智能化和自主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引入感知技术和自主学习算法,机械手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我的机械手毕业设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通过对机械手的设计和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机械手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我也认识到机械手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这个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时代,机械手将成为推动工业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机械手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自由度焊接机器人总体及大臂腰部设计答辩问题及答案
Q: 该机器人的自由度有几个,分别指什么?
A: 该机器人共有六个自由度,分别为 base 旋转自由度、大臂上下移动自由度、大臂旋转自由度、小臂上下移动自由度、腕部旋转自由度、末端夹持自由度,它们分别控制机器人的不同部位的运动。
Q: 大臂腰部设计的考虑因素是什么?
A: 大臂腰部设计的考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的最大负载、工作范围、运动速度、精度、重量、稳定性等。
Q: 大臂腰部的材料选用和优缺点是什么?
A: 大臂腰部的材料选用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负载、重量以及稳定性等因素。
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碳纤维等。
铝合金强度高,成本较低,但耐腐蚀性不高;碳纤维重量轻,强度高,但成本较高。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预算,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
Q: 大臂腰部如何实现不同角度的旋转运动?
A: 大臂腰部通过在关节处安装电机和减速器来实现旋转运动。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算法来控制电机,从而实现机器人腰部的旋转运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结构、负载和精度等因素,以确保机器人的稳定性和精度。
机械手毕业设计答辩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毕业设计,机械手。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设计背景和目标。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手在生产线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机械手的功能多样,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并且可以代替人工进行高强度、高精度的作业。
因此,研发一种高效、智能、稳定的机械手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具有巨大的意义。
我的设计目标是开发一种基于全新控制系统的机械手,能够在不同场景下自主完成各种动作,并且能够通过语音或者手势控制系统进行远程操作。
这一设计旨在提高机械手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范围,并且提升机械手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接下来,我想简要介绍一下我的设计方案。
首先,我使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来实现对环境和物体的感知能力。
机械手通过搭载多个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动作。
其次,我采用了新型的操控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或者手势控制来操作机械手,实现远程操作和控制。
此外,我还使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使得机械手能够根据实时的环境和任务需求做出智能化的决策。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实现机械手的智能化和远程操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并且通过实验和模拟验证了我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最终,我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具有智能决策和远程操作功能的机械手原型。
在完成设计之后,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
通过对机械手的性能进行测试,我发现我的设计方案在执行各种动作时表现出色,并且能够根据实时的环境变化进行智能化的决策。
同时,远程操作系统也能够准确地识别语音和手势指令,并将其转化为对机械手的控制动作。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的毕业设计。
通过这个设计,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而且对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我相信我的设计对于提高机械手的智能化和远程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利用SOLIDWORKS实现焊接机器人设计和仿真作者:何杏兴张一心来源:《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4年第12期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在SOLIDWORKS软件平台上设计出焊接机器人模型,按照机构的结构几何尺寸,创建零件并进行虚拟样机装配。
直接在运动仿真模块SOLIDWORKS Motion中通过设定运动参数进行运动仿真,并分析其运动空间、运动状态和作用力矩等。
结果表明,利用SOLIDWORKS系列软件可以对焊接机器人三维实体建模和运动特性分析,验证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为焊接机器人的实际样机的试制奠定了基础。
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工业机器人术语标准焊接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 Manipulator),具有三个或更多可编程的轴,具有生产效率高且产品品质稳定,劳动力成本低廉,操作环境好等优点,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随着国内外机械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严格,焊接方式也急需由传统的手工焊接逐渐由传统的人工焊接转变向机器人焊接。
国外厂商如 FANUC、 OTC、 ABB和 KUKA等对焊接机器人的研究较早,已经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并投放占领大部分的国内外市场份额。
国内在近几年才开始进行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机器人的性能和技术都和国外厂商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国内市场也需要在借鉴国外同类型焊接机器人优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的加工制造业水平,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研究开发出满足中小企业实际需要的经济型可靠型焊接机器人。
SOLIDWORKS2014是由美国SO LIDWORKS公司研究开发的基于造型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其特点是易学易用,在企业内部推广成本低,SOLIDWORKS Motion是嵌在SOLIDWORKS中的运动仿真模块,依托其强大的运动分析功能,能比较精确地对焊接机器人进行工件运动位置及运动参数的计算,并以动画的形式计算出虚拟现实的动画演示,能很直观地解决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的运动规律问题。
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设计论文2019年6月摘要 (1)第一章绪论及其发展 (2)1.1 机器人的概念 (3)1.1.1 操作机 (3)1.1.2 驱动单元 (3)1.1.3 控制装置 (3)1.1.4 人工智能系统 (4)第二章六自由度弧焊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4)2.1 腕部设计 (4)2.1.1腕部设计的总体要求 (4)2.1.2 本次设计的腕部有2个如图所示 (5)2.2 小臂的设计 (5)2.2.1 小臂设计的总体要求 (5)2.3 大臂的设计 (5)2.3.1 大臂设计的总体要求 (5)2.3.2 大臂设计的总体要求 (5)2.3.3 电机的选择 (6)2.3.4齿轮的设计与校核计算 (8)2.4 腰关节的设计 (11)2.4.1 腰关节设计的总体要求 (11)2.5 传感器的选择 (11)第三章机器人设计展示 (11)参考文献 (12)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焊接机器人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焊接机器人广泛地应用于锻压、冲压、铸造、焊接、装配、机加、喷漆、热处理等各个行业。
特别足在笨重、高温、有毒、危险、放射性、多粉尘等恶劣的劳动环境中,焊接机器人由于其显著的优点而受到特别重视。
总之,焊接机器人足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誉劳动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一一个重要手段,国内外都很重视它的应用和发展。
本次设计了一种关节式机器人,具有六个自由度,其中手腕关节具有三个自由度,其它的关节各具有一个自由度,各个关节采用电机驱动。
本设计主要介绍关于机器人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原理,包括机器人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并参考通用型机器人的结构,进行六自由度弧焊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机器人的机构可行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用 Pro/Engineer 和 AutoCAD 等软件设计出了机器人本体结构。
关键词 :六自由度;弧焊机器人;控制系统第一章绪论及其发展1.1 机器人的概念机器人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具有较多自由度,并能实现较多拟人动作和功能的机器,而机器人则是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的机器人,通用型弧焊机器人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组成。
XX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 学号:学院(系):专业:题目: 关节机械手设计2014 年 4 月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机械手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关节机械手是机械手研究领域的热点。
研究关节机械手需要结合机械、电子、信息论、人工智能、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知识,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本文对一种使用在关节机械手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完成总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要求对机械手模型进行力学分析,估算各关节所需转矩和功率,完成电机和减速器的选型。
其次从电机和减速器的连接和固定出发,设计关节结构,并对机构中的重要连接件进行强度校核。
关键词:结构设计,机器臂,关节型机械手,结构分析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绪论 (1)1.1 引言 (4)1.2 关节机械手研究概况 (5)国外研究现状 (5)国内研究现状 (6)1.4 关节机械手的总体结构 (7)1.5 主要内容 (7)2 总体方案设计 (8)2.1 机械手工程概述 (8)2.2 工业机械手总体设计方案论述 (9)2.3 机械手机械传动原理 (10)2.4 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10)2.5 本章小结 (12)3 机械手大臂部结构 (13)3.1 大臂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3)3.2 大臂部结构设计 (14)3.3 大臂电机及减速器选型 (14)3.4 减速器参数的计算 (15)3.5承载能力的计算 (19)柔轮齿面的接触强度的计算 (19)柔轮疲劳强度的计算 (19)4小臂结构设计 (24)4.1 腕部设计 (24)4.2 小臂部结构设计 (37)4.3 小臂电机及减速器选型 (37)传动结构形式的选择 (38)几何参数的计算 (38)4.4 凸轮波发生器及其薄壁轴承的计算 (39)柔轮齿面的接触强度的计算 (40)柔轮疲劳强度的计算 (41)4.5 轴结构尺寸设计 (42)4.6 轴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42)4.7 轴承的寿命校核 (43)5机身设计 (45)5.1 步进电机选择 (45)5.2 齿轮设计与计算 (50)5.3 轴的设计与计算 (57)5.4 轴承的校核 (65)5.5 键的选择和校核 (68)5.6 机身结构的设计 (69)总结与展望 (70)致谢全套设计加197216396或401339828 (71)参考文献 (72)1 绪论1.1 引言机械手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关节机械手是机械手研究领域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