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3
论文摘要: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发展和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一些探讨。
论文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将保护、控制、远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等分散的技术集成在一起,从而实现电网的现代化管理,并可以给运行、安全、设计、施工、检修、维护、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有两种:集中式和分布式。
1.1 集中式结构集中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集中式结构也并非指只由一台计算机完成保护、监控等全部功能。
多数集中式结构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与调度等通信的功能也是由不同的微型计算机完成的,只是每台微型计算机承担的任务多些。
集中式的特点:能实时采集各种模拟量和开关量,完成对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成本低,占有空间小等。
前置管理机任务繁重、引线多,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若前置机故障,将失去当地及远方的所有信息及功能,所以一般采用双机并联运行。
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系统调试繁琐。
组态不灵活,对不同主接线或规模不同的变电站,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工作量大并且扩展一些自动化需求的功能较难。
1.2 分布式结构分布式结构是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散给多台计算机来完成,一般按功能设计,采用主从CPU系统工作方式,多CPU提高了处理并行突发事件的能力,解决了运算处理的瓶颈问题。
各功能模块之间采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选用具有优先级的网络系统较好的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分布式结构方便系统扩展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它模块正常运行。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发展,变电站在整个电网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是当前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技术、管理、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和解决。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存在的问题1. 设备老化:变电站设备的老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老旧的变电站,设备的技术水平滞后,运行效率低下,容易发生故障,给电力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2. 系统独立性:在过去的变电站建设中,各个系统之间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信息闭塞,互不通信,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困难。
3. 运行管理不便:传统的变电站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管理层面的信息不透明,导致了运行管理效率低下。
4. 安全隐患:传统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体系相对薄弱,一旦出现故障往往影响面广,后果严重。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解决方案1. 设备更新改造:针对设备老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关键设备的更新改造来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避免由于老旧设备带来的故障隐患。
2. 系统集成建设:在新建变电站和改造老旧变电站时,应当优先考虑系统的集成建设,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和通信系统来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3. 运行管理智能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智能化,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实现智能化运行。
4. 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警和处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5. 管理人员培训: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化管理人员,提高其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要求。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意义1. 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站提质增效工作总结引言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变换和配电电能的重要任务。
提高变电站的质量和效益是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就变电站提质增效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对现有问题的分析、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现有问题分析1. 设备老化:由于长期运行和缺乏有效的维护和更新,变电站中的部分设备已经超过了设计寿命,存在风险。
2. 运行效率低下:变电站采用传统的手动操作,缺乏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效率低下,容易出现人为差错。
3. 安全隐患:变电站的高压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如绝缘老化、漏电等问题,可能导致火灾或事故发生。
4. 能耗高: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电能,每年的运营成本很高。
措施及成效1. 设备更新:针对老化设备,我们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替换工作。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了故障的发生频率。
2. 自动化改造: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变电站进行改造,实现了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操作。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为差错,使得变电站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
3. 安全维护:加强对高压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绝缘老化和漏电等问题,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节能减排: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测和调整,优化运行方案,实现节能减排。
采用节能型设备和低能耗技术,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变电站提质增效工作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设备更新使得变电站的设备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自动化改造提高了运行效率,安全维护措施减少了安全隐患,节能减排措施降低了能耗和运营成本。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更新的进度较慢和对新技术的应用不足等。
因此,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设备更新和自动化改造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提高变电站的质量和效益,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变电站提质增效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设备运行评估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评估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安全稳定,在设备投入使用后对设备进行定期评估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包括设备使用前的评估、设备运行期间的定期评估和故障及维修的评估。
设备使用前的评估主要包括对设备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和安全标准。
设备运行期间的定期评估主要是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包括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质量、效率等方面,以及设备维护保养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故障及维修的评估主要是对设备发生故障后的维修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维修的及时性、维修质量等方面。
通过评估,可以对维修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维修不到位的问题。
设备运行评估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评估标准和评估周期,并设立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工作。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设备购置和维护的依据,以及改进设备管理的参考。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并及时进行更新和管理,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评估结果,以便将来进行借鉴和参考。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站主要设备的评级管理工作,确保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优化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实现,提高电站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站主要设备的评级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发电机、变压器、电池组、继电保护装置等。
第三条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综合治理、依法依规、科学运作的原则,加强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和信息管理,提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第四条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工作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严禁违规操作和绕过程序。
第二章评级范围和标准第五条电站主要设备的评级范围包括设备的品质、技术水平、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第六条设备的品质评级主要考虑设备的材质、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因素,评级等级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
第七条设备的技术水平评级主要考虑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参数、可靠性等因素,评级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第八条设备的安全性评级主要考虑设备的安全运行记录、事故率等因素,评级等级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
第九条设备的经济性评级主要考虑设备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能源消耗等因素,评级等级分为优、良、中和差。
第十条设备的评级标准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制定,同时结合电站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判。
第三章评级管理责任第十一条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工作由电站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评级管理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第十二条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全面评估设备的各项指标和性能,并及时更新评级信息。
第十三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设备评级工作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十四条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应当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系统,进行评级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管理。
第四章评级管理程序第十五条设备评级管理的程序包括评级计划制定、评级实施、评级结果发布等环节。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3)828-2017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变电运维管理,提高运维水平,保证运维质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对变电运维工作的运维班管理、生产准备、运行规程管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故障及异常处理、工作票管理、缺陷管理、设备维护、专项工作、辅助设施管理、运维分析、运维记录及台账、档案资料、仪器仪表及工器具、人员培训、检查与考核等方面做出规定。
第三条变电运维管理坚持“安全第一,分级负责,精益管理,标准作业,运维到位”的原则。
安全第一指变电运维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国家及公司各项安全法律和规定,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和预控,严防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
分级负责指变电运维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管理,严格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严密把控,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精益管理指变电运维工作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以精益化评价为抓手,深入工作现场、深入设备内部、深入管理细节,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争创世界一流管理水平。
标准作业指变电运维工作应严格执行现场运维标准化作业,细化工作步骤,量化关键工艺,工作前严格审核,工作中逐项执行,工作后责任追溯,确保作业质量。
运维到位指各级变电运维人员应把运维到位作为运维阶段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各项运维细则,按规定开展巡视、操作、维护、检测、消缺工作,当好设备主人,把设备运维到最佳状态。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35kV及以上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组合电器、隔离开关、开关柜、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并联电容器、干式电抗器、串联补偿装置、母线及绝缘子、穿墙套管、电力电缆、消弧线圈、高频阻波器、耦合电容器、高压熔断器、中性点隔直装置、接地装置、端子箱及检修电源、站用变、站用交流电源、站用直流电源、构支架、辅助设施、土建设施、避雷针等28类设备和设施的运维工作。
变电站的运维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随着能源的转型,能源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能源行业主要以火电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能源行业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
在这个新时代,变电站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维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变电站的效率和稳定性,成为了能源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是提高变电站运维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什么是变电站的运维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变电站的运维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主要是通过自动化采集、处理、分析、报告等方式,将变电站的各项运维数据(如电流、电压、功率、温度等)整合、可视化、分析,以便变电站人员及时识别并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运维水平。
通过使用数据和模型来识别运行中的异常行为,这种技术可以支持系统维护人员的决策过程。
二、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变电站的运维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如:1.协助运维人员进行故障诊断和问题的解决2.对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进行监测3.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和减少维护成本4.优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5.支持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6.制定维护计划和预算7.通过运维数据分析,帮助更好的预测未来设备运行状态。
三、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的主要特点1.高效性:变电站的运维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可以自动采集变电站的各项运维数据,提升了工作效率。
2.准确性: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可以全面地监测变电站的运行情况,避免因误证和操作不当等问题造成的故障和事故。
3.实时性: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及时识别异常和故障,避免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4.多样性: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可以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综合决策。
5.智慧化:通过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可以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智能判断和分析,提高其运行时效率和稳定性。
四、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技术的主要实现方式1.监控指标分析:对监控系统、设备状态和相关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发现异常状况并生成实时警报,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和预防性维护。
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变电站设备不仅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还为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特点智能变电站设备是指基于通信、信息和自动化技术进行升级和改造的变电站设备。
相较于传统变电站设备,智能变电站设备具有以下特点:1. 数据化:智能变电站设备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采集,为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
2. 自动化:智能变电站设备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运行和控制,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和影响,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技术1. 设备状态监测: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和故障隐患。
3. 远程诊断与维护:利用远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实现对设备的远程诊断和维护,大大减少了现场检修的工作量和风险。
4. 智能化维护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设备的智能化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1. 智能诊断与分析:运用先进的诊断仪器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智能诊断和分析,精准定位设备故障和问题的根源。
2. 智能化检修工具:采用智能化的检修工具和设备,提高了检修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和风险。
3. 数据化检修记录: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设备检修过程和结果的数据化记录和管理,方便了检修工作的追溯和分析。
4. 智能化检修流程:借助工艺流程和标准化作业指导,实现对设备检修工作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了检修工作的规范和质量。
1. 应用效果: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设备的运行风险和维护成本,提高了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存在问题: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技术成本较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养要求较高等。
试论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运维管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变电站综自系统是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需求不断提升,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运维管理也日益成为电力行业关注的焦点。
变电站综自系统通过集成监控、保护、测控、自动化等功能模块,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和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背景介绍部分将对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介绍,重点探讨变电站综自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为后续的研究内容打下基础。
对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营环境中的挑战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变电站综自系统在运维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深入探讨运维管理的方法与技术打下理论基础。
通过对变电站综自系统背景介绍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前电力系统运维管理的关键问题,为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和建议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运维管理,着重探讨其运维管理的重要性、方法与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
通过对变电站综自系统运维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更为有效和可靠的管理方案,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运维管理提供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变电站综自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维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设备的日益复杂化,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运维管理也变得越发重要。
研究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运维管理意义重大,可以帮助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通过深入研究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运维管理方法与技术,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对于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运维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于推动电力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配电给用户的作用。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人们逐渐引入综合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对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测、智能控制和故障处理的系统。
它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监控与管理子系统、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2.1 监控与管理子系统监控与管理子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对变电站各种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和仪表的数据,监控与管理子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处理。
同时,它还提供了人机界面,使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
2.2 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线路进行保护和控制。
它通过采集各种信号,判断设备和线路的状态,当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控制。
同时,它还可以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根据不同的工况要求,实现自动调节和控制设备的运行。
2.3 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变电站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通过网络和通信设备,通信与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确保变电站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
同时,它还可以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功能,为变电站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案例3.1 变电站设备监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熔断器等。
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和仪表的数据,监控与管理子系统能够实时显示设备的参数和运行状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控系统及其应用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目前变电站自动化运维过程中存在远动信息核对和季测试工作依赖人工、工作量大、易出错等弊端,且自动化设备配置管控和设备评价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对此,通过构建基于电力GSP(通用服务协议)的自动化设备运维管控系统,实现了数据通信网关机周期性自动核对、季测试报告自动生成、配置管控和状态评价策略制定,可及时发现自动化设备的发展性缺陷,在辅助工作人员进行自动化设备运维管控、减少人员维护成本、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二次设备;GSP;自动化设备;运维管控系统引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是国家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
对于我国来说,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工业,没有电一切系统和事物都将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电力工业对我国乃至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当今社会是科技社会,科技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电力工业来说,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无法跟随时代的潮流。
因此国家积极将先进的科技融入到电力工业中去,使之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整体性能上,又或是结构、成本上都应有较大的提高。
目前,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上,使得电力系统相较之前有了质的提高。
尤其是对于变电站来说,目前已经采用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等“五遥”技术,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化值守。
但尽管如此,由于变电站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系统,其涉及许多方面和技术,而且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只要任何部分有一点点异常,将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而且严重时还会造成重大的事故。
因此,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远方配置维护与监控功能,实现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测并对其进行远距离维护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区别于传统的故障检修,状态检修是依赖诊断器、传感器等仪器设备,收集与整理检测到的信息数据,提供给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在第一时间检查出异常的信息,同时对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建立有效的异常处理办法。
浅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输送来的高电压电能转换为低电压电能供给用户使用。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综合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中。
本文将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浅析,包括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
二、系统定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监测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工艺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各种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状态的监测与管理。
三、系统功能1. 设备监测与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各种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并根据需要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
例如,系统可以监测变压器的温度、油位等参数,并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发出警报或采取控制措施。
2. 事故检测与处理:系统可以通过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事故,并自动进行处理。
例如,当系统发现某个开关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以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存储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统计。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负荷情况,为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远程监控与管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多个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可以监测和控制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变电站设备,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系统组成1. 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采集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
采集方式包括传感器、仪表、通信设备等。
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
2. 控制与决策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
通过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判断,并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和调节。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智能变电站是指集成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电力设备,能够实现对电网设备的监测、预警、分析和控制,提高了电网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是保证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下面我们将探讨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
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必须高度重视。
合理的管理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还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设备的日常监测和维护。
定期对智能变电站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对设备的电气接触、防护装置、标志标牌、绝缘检查等进行全面检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对设备的环境情况、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
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系统。
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寿命等数据进行监测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做好预防措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设备的运行规律和特征,制定合理的运行方案,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设备的保养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日常保养工作,以及定期的设备维护保养。
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中,需要按照设备的保养手册和规程进行操作,并保证维护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人员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保持对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的更新和提高。
QB设备运行状态分析评价制度xxx发电厂发布前言为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特制定xx发电厂《设备运行分析状态评价制度》。
本制度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
本标准由xx发电厂生产技术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发电厂生产技术部组织起草。
本标准由xx发电厂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的所有附录为规范性附录主要起草人:审核:批准:修订状态: 1发放编号:Q/HJD 204.002—2010设备运行状态分析评价制度1范围1.1本制度规定了xx发电厂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分析评价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评价要求。
1.2本制度规定了xx发电厂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分析的原则和内容。
1.3本制度适用于xx发电厂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分析评价工作。
2职责2.1生产技术部1)负责全厂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工作开展情况检查、指导。
2)负责全厂可靠性指标分析。
3)负责全厂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分析。
4)负责组织召开全厂设备运行状态分析会。
5)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措施。
2.2运行发电部1)负责全厂机电设备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设备运行方式,保证设备在安全经济工况下运行。
2)负责对全厂机电设备进行专题分析。
2.3设备维修部1)负责全厂主要机电设备的专业分析。
2)负责重大设备缺陷专业分析。
2.4水工部1)负责水工建筑物运行情况专业分析。
2)负责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的专业分析。
3)负责观测自动化系统的专业分析2.5后勤物业部1)负责车辆运行情况分析。
2)负责生活区供电和用电设备运行情况分析。
2.6安全监察部:负责全厂运行状态分析评价工作开展情况监督和考核。
3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3.1分析周期3.1.1运行发电部每日对水轮发电机组、主变压器、GIS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对高低压气系统、开关站气系统、厂房排水系统、机组压油装置、主阀压油装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全厂《关键质量点报表》,于次日10:00前报生产技术部。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运行、监控、保护和自动化控制进行集成管理的系统。
它通过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数据,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自动化控制和故障保护,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一、系统架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负责采集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如电流、电压、温度等,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主控中心。
2. 主控中心子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自动化控制和故障保护。
3. 远动操作子系统:负责远程控制变电站设备的开关、调节和保护等操作。
4. 人机界面子系统:提供给操作人员进行系统操作、监控和管理的界面,通常包括监视屏、操作台等设备。
5. 通信网络子系统:提供数据传输和通信支持的网络设备,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等。
二、功能特点1. 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和处理。
2. 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自动调节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3. 故障保护: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保护逻辑,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切除,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4. 数据管理: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和分析,为运维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5. 远程操作:系统支持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开关、调节和保护等操作,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三、应用案例1. 某电力公司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某地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数据,准确预测了设备的寿命和故障概率,为设备维护和更换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远程操作功能,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控制,降低了运行成本和能耗。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管理0引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 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信息共享,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某供电公司2003年实现了所辖11座110kV变电站的无人职守,2007年全面组织进行对220kV变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 推行集中监控、分片操作的运行管理模式,2008年5座220kV变电站全部具备无人职守条件,最终目标是实现变电站无人职守。
1 对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厂与用户之间不可缺少的环节。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变电站发生事故会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迫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 严重时会导致供电中断, 造成大面积停电。
变电运行工作平凡而责任重大, 确保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变电站监控系统是把变电站中的中央信号、事故音响、运行数据、倒闸操作等功能综合起来, 进行统一管理,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类,以利于进行正常的监控和操作。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可分为日常管理、交接班、倒闸操作、验收和故障处理等。
2.1日常管理2.1.1一般规定a) 定期核对四遥即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的正确性。
进行通信网络测试、标准时钟校对等维护,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b) 进行变电站例行遥控传动试验和对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及功能有影响的工作前, 应及时通知有关的调度自动化值班人员, 并获得许可。
c) 一次设备变更( 比如设备的增减、主接线的变更、互感器变比改变等) 后, 修改相应的画面和数据等内容时, 应以经过批准的书面通知为准。
d) 运行中严禁关闭监控系统报警音箱, 应将音箱音量调至适中位置。
e) 未经调度或上级许可, 值班人员不得擅自将监控系统退出(除故障外),如有设备故障退出,必须及时汇报调度员。
分析变电运行与设备检修及设备缺陷管理一、引言变电所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检修及缺陷管理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和配电的重要功能,其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对变电设备的检修及设备缺陷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变电运行与设备检修及设备缺陷管理进行深入分析。
二、变电运行与设备检修1. 变电运行管理变电运行管理是指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电网负荷等情况进行监控和维护管理。
变电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状态监测、巡视检查、运行记录、故障处理等。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需要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 设备检修管理三、设备缺陷管理1. 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可分为设备运行缺陷和设备结构缺陷两大类。
设备运行缺陷是指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损坏等问题,主要包括设备的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等;设备结构缺陷是指设备本身的设计、制造、安装等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设备的材料质量、结构强度、防腐蚀性能等问题。
设备缺陷管理是对设备缺陷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的管理活动。
设备缺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缺陷的识别、评估、排除和预防。
在设备缺陷管理中,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缺陷问题,预防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变电运行与设备检修及设备缺陷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变电运行管理主要是针对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设备检修管理主要是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缺陷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缺陷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以预防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这三者共同组成了对变电设备的完整管理体系,保障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运维通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目的:为规范国网变电运维管理,提高运维水平,保证运维质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涵盖基本内容:本规定对变电运维工作的运维班管理、生产准备、运行规程管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故障及异常处理、工作票管理、缺陷管理、设备维护、专项工作、辅助设施管理、运维分析、运维记录及台帐、档案资料、仪器仪表及工器具、人员培训、检查与考核等方面做出规定。
原则:变电运维管理坚持“安全第一,分级负责,精益管理,标准作业,运维到位”的原则。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35kV及以上交流变电站设备(不含保护、自动化、通信、计量表计设备)的检修工作。
直流换流站的交流设备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总部职责:国网运检部、国网安质部、国调中心、国网评价中心。
省公司职责:省公司运检部、省公司安质部、省调控中心、省评价中心。
省检修公司职责:省检运检部、省检安质部、省检变电检修中心、省检运维分部(变电运维中心)、省检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省检变电运维班、省检变电检修班。
地市公司职责:地市公司运检部、地市公司安质部、地市调控中心、地市变电运维室、地市变电检修室、地市变电运维班、地市变电检修班。
县公司职责:县公司运检部、县公司安质部、县调控中心、县变电运维班、县变电检修班。
省检运检部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公司及省公司有关标准、规程、制度、规定;(2)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变电检修中心、运维分部(变电运维中心)、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变电运维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3)组织本单位所辖变电站现场运行专用规程的编制修订;(4)组织开展所辖变电站生产准备;(5)组织本单位变电站设备故障、异常及隐患技术分析;(6)组织本单位变电运维技术培训和专业交流。
省检安质部职责:(1)负责本单位变电站运维安全监督;(2)负责本单位电力设施保护、消防、防汛、防灾减灾、交通安全的监督检查;(3)负责本单位变电站防误闭锁专业管理;(4)负责本单位变电站应急管理以及变电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及考核。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38卷第1期行业应用与交流In d 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Commun ications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管理彭飞进,郭为斌,曹志辉,车磊(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佛山528000)摘要: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开展自动化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设备运行维护的需要,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质量状态评价或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工作在电力系统中正逐步展开。
本文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评价分析进行探索性地研究,基于状态信息的权重及劣化程度,设计了一种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方案。
通过设备评价管理对状态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价,结合状态评价结果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为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指导。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状态信息;状态评价;评价管理中图分类号:TM76,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41(2019)01-0144-03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Management ofOperation State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EquipmentPENG Fei-jin,GUO Wei-bin,CAO Zhi-hui,CHE Lei(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Foshan528000China)Abstract:Th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quality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is the basis for guaranteeing the safety and economical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carrying out the status overhaul of the automation equipm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eed for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the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status assessment or stat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substation operating equipment is gradually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power system.This paper conducts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equipment.Based on the weight and deterioration degree of status information,a design scheme for evaluating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is designed.Through the equipment evaluation management, the status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and evaluated.Based on the status assessment results and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reasonable response measures are formula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guidance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equipment.Key words:automation equipment;status information;status evaluation;evaluation management1引言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处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管理者的注意叫电力系统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数据,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管理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信息进行单一处理,而是着眼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探究数据背后意义UT。
为了更好地开展输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输变电设备在电网运行中*基金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资助(编号GDKJXM20161975)收稿EJ期:2018-06-20的稳定性,及时发现输变电设备在最初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和后续的交接验收、运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难题,寻找输变电设备在生产管理上的不足之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事故紧急预案,电网公司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及规范,编制了输变电设备评价标准t4_6i o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和设备评价管理作为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部分,是开展自动化设备状态检修和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
本文基于状态信息的权重及劣化程度,设计了一种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方案,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144|Techniques of Automation&Applications行业应用与交流《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38卷第1期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行状态评价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设备评价管理对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设备风险评估叫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方案在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于每个状态信息,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重以及各状态信息的优劣程度,来对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合理评估。
2.1状态信息的选取原则状态信息是反映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的根本,科学、合理地选择状态信息是进行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的基础与准则。
对于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的状态信息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选取的状态信息应该能直接、客观反映自动化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的发展趋势。
(2) 选取的状态信息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
(3)在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指标、不影响甚至危及设备的前提下,考虑现有的技术水平,选取能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判断做出明确标准和规范的状态变量。
2.2状态信息的权重针对状态信息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程度,将它们对从轻到重分为4个不同的权重,如表1所示:表1权重系数表对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影响程度轻较轻较重重权重系数1234对应状态信息分类一般状态信息重要状态信息其中一般信息为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程度较小的状态信息,重要信息为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程度较大的状态信息。
2.3状态信息的劣化程度按照状态信息由轻到重的劣化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IJIJHJV这4个等级,劣化程度由左往右依次递增,1级劣化程度最轻,IV级劣化程度最严重。
I、II、III、IV 这4个等级对应扣分值为0、1、2、3。
状态信息的劣化程度扣分值为0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之一:(1)该状态信息仅反映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对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非常微小或者几乎没有。
(2)该状态信息作为一个总的警告信息的时候,若在其下的状态信息中已经扣分,则该状态信息不扣分。
2.4状态信息的扣分情况状态信息的扣分情况由其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程度和劣化程度共同决定,所扣分值为劣化程度的扣分值与权重系数二者的乘积,详见表2。
表2状态信息扣分情况表劣化程度权重系数I II III IV01231012320246303694048122.5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状态信息单项扣分和合计扣分的情况,可以将其运行评价结果分为以下四种:(1)正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状态信息单项扣分和多项扣分值均在标准限值(即警示值、注意值)的规定范围之内,数据稳定且自动化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2) 注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项或者多项状态信息有超过标准限值发展的趋势,但未能超过标准限值的规定范围,或者一部分一般状态信息已超过标准限值的规定范围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仍可运行,此时应该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
(3)异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单项重要状态信息已经非常接近甚至略微超过标准限值的规定范围,工作人员应当时刻监视设备运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备进行停电检修。
(4)严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设备单项重要状态信息已经大大超过标准限值的规定范围,应当尽快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避免发生事故。
下面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中的测量装置、控制装置、通信装置、监控后台为例,展示单项或多项扣分结果与状态评价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3设备评价管理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数据、故障时的产生的数据、巡检数据、设备试验时产生的数据,Techniques of Automation&Applications1145《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38卷第1期行业应用与交流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可以通过设备评价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利用这些数 据进行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设备风险评估,运行人员可制定最优应对措施,以实现自动化设 备状态的及时评价,保证自动化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小设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设备评价管理系统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
表3扣分结果与状态评价关系表序 号'興分情况设正常状态(均 满足要求)注意状态(满 足其一即可)异常 状态严重 状态合计扣分单项扣分合计扣分单项 扣分单项扣分合计扣分1测量装置<20<5<20<56〜10> 102控制装置<15<4<15<45〜9>93通信装置<20<5<20<56〜10> 104监控后台<20<5<20<56〜10>10图1设备评价管理流程图(1)收集信息状态信息的收集是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
状态信息 收集系统收集设备在线监测数据、试验数据、运行数据、 带电测试、投运前信息等状态信息,进行汇总,然后交给设备运行状态评估部分进行状态评估。